杭州峰會:看習近平的格局與能力

張麟徵
(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教授)


20國集團(G20)的杭州峰會,舉世矚目。對中國來說,世局紛擾,經濟上,全球都面臨增長停滯、結構扭曲、發展前景堪慮、金融體制欠佳、多邊貿易及投資受挫等嚴峻問題,如何脫困,考驗著全球領導人的智慧。政治上,美、日帶頭拉幫結派,慫恿周邊國家在中國周遭惹事,自北而南,從朝鮮半島、釣魚島、南海處處挑釁點火;又在全球貿易上搞圈圈,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與「跨大西洋貿易及投資夥伴協議」(TTIP)夾擊中、俄。中國處身此一艱困環境,自當努力尋求破解之道。

好在中國今日已非當年積弱不振的睡獅,憑藉現有的經濟實力,在國際上也有可觀的發言權。藉著主辦這場峰會,習近平要把中國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治理相關問題的想法與規劃,說清楚講明白,展現中國利人利己為全世界謀劃的誠意;當然也藉著主辦會議的主場優勢,廣結善緣,破解美、日等國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陽謀。

一、習近平振興世界經濟的藥方

如何振興世界經濟?於此,習近平提出了五大藥方。分別是一、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二、創新增長方式,三、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四、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五、包容和聯動式發展。

這五大藥方每一項都緊扣著當前世界經濟的弊病。就宏觀政策協調來說,就像醫病一樣,要如中醫的全人醫療,而非西醫單單的器官醫療。各國應從各自國情出發,採取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政策,努力擴大全球總需求,全面改善供給質量,鞏固經濟增長基礎,加強政策協調,減少負面外溢效應。

創新增長的提議更是廣獲與會國認同,普丁就表示,這次峰會他受到最大的啟迪就是創新增長。歷史一再重複顯示,經濟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遇到瓶頸,必須要有創新與技術突破才能繼續啟動發展動能。

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是許多新興工業國家的共同願望,雖然在這些國家的壓力下,發達國家終於同意調整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IBRD)之份額比例,並於2016年1月正式生效,但是仍有許多改進的空間。諸如這些金融組織仍由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控制,美國仍享有一票否決權,份額計算的公式也有問題,GDP只佔份額分配比重的50%,以至於儘管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份額卻排在日本之後,不能反映全球經濟實況。這次峰會中,金磚五國一致呼籲,IMF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輪份額總檢查,提出一個新的份額分配公式。

貿易與投資議題也被提上議程,這個領域今日充滿衝突與紛爭。習近平主張全球應採取開放經濟,建立全球性貿易和投資機制,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鞏固多邊貿易體制,以便利全球性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方能促使經濟發展。但以今日各種自由貿易區域風行的情況來看,就是因為多邊體制始終難以談成。自由貿易區域的設立,反應的就是區域內的貿易自由了,區域外其他國家與此區域的貿易就受到保護主義的制約。習近平反對保護主義,爭取全球性貿易與投資自由。不過從過往針對此議題的談判經驗來看,加上全球化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今天世界各國內部保護主義都呈現上升趨勢,要達成習近平提出的目標,過程恐將充滿波折,甚至遙遙無期。

經濟永續發展是各國共同的追求,習近平主張G20應制定落實可持續發展到2030年的議程,此議程在內容上要注意「包容性」及「聯動性」發展,拉近國際社會存在的貧富差距,特別照顧非洲與最不發達國家,以減少全球發展失衡。基於中國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大同哲學,中國對非洲若干最不發達國家已經透過贈予、免除債務等措施,給予幫助,但是若想其他發達國家也有志一同,恐怕陳義過高。

二、另一種價值觀與選擇

G20從1999年12月成立以來,從最初的旨在補G7的不足,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升格為領袖峰會,其重要性與風頭已經遠超出G7。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國家已步入年邁體衰階段,經濟疲軟難振,但還想把著權柄不放。新興工業國家則逐漸進入精力飽滿的青春期,極思有所作為,他們要向發達國家討公道,索權力,建構一個更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

國際經濟之所以糜爛至此,主要是美國棄實體經濟,走向虛擬經濟。放任華爾街的虛擬金融遊戲,違法濫權,歐洲各國不察跟進,結果引爆全球金融與實體經濟雙重危機,將世界帶進今天的困境。為了脫困,美國帶頭,世界各國隨後,都玩起不要本錢,不計後果的印鈔遊戲,致使流動性氾濫,熱錢四竄,後遺症罄竹難書。

經濟上泥淖深陷,難以自拔。雪上加霜的是美國每每為一己私利,輕率地發動戰爭,或刻意鼓動各種各樣的革命,推翻合法政府,為世界帶來難解的恐攻與難民問題。美國在各地用兵與軍費直線上升,光一個伊拉克戰爭,據統計打掉美國兩兆美元。打垮了美國經濟,也打爛了原有的國際秩序。歐洲更慘,因為追隨美國,又緊鄰動亂的中東、亞西,恐攻不斷,難民蜂至,英國為此脫歐,歐盟更是焦頭爛額。

世界需要新秩序,也需要新思維、新作法。中國傳統思想在追求世界大同,重義利之辨,尊重差異。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之所欲,也不強人接受。在這個基礎上習近平針對振興世界經濟提出的五大藥方,利人利己,與會的新興工業國家都熱烈支持,美、日卻有保留。

習近平也趁著峰會,大力推銷其「一帶一路」政策,及配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希望在此策略下,使「一帶一路」上的國家經濟都能振興,也為游資充裕的其他發達國家找到投資機會,使相關國家都能同蒙其利。這個振興經濟的大戰略贏得了除美、日以外,許多發達國家與新興工業國家的支持。美國親密盟國英國首先宣佈加入「亞投行」,帶動德、法、義加入,峰會前加拿大也提出了加入意向書,等於G7中的其他五國都向中靠攏了。這個銀行已經在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今年6月已批准第一筆貸款,對巴基斯坦鐵道工程貸出50,900萬美元。

三、元首外交:利益衝突 糾結難解

G20杭州峰會舉行時恰逢國際多事之秋。與會國家當然都想借此平台尋求解決或緩解之道,元首外交大為風行。

作為地主國,習近平幾乎與所有與會國家領袖都舉行了雙邊會談,值得注意的有幾場。一場是與奧巴馬的雙邊會晤。這也是奧巴馬總統最後一次中國行,世人不免寄望這兩大強國在峰會上消除歧見,握手言歡。奧巴馬抵達杭州時,因接機問題鬧了個小插曲,但無礙大局。倒是存在於中美之間的許多難解糾結,很難藉一次會面就能溝通解決。譬如中國不滿美國南海攪局、美艦機在南海巡航、支持日本釣魚島立場、在韓部署「薩德」等作法,美國也不滿中國的產能過剩、對企業的網路攻擊等。雙方雖然在國際金融、財政及機構性改革方面達成了一些共識,但美國有多少誠意還待檢驗。倒是習奧會後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面,雙方將有關氣候的「巴黎協定」批准書遞交給後者,算是最大的亮點。

與中國歧見重重,但希望藉峰會緩和雙方氣氛的還有韓國與日本。韓國方面,朴槿惠還沒來得及解釋同意部署「薩德」的緣由,習近平就義正辭嚴地聲稱,中方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半島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對話協商加以解決,才能長治久安;中國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利於地區戰略穩定,且會加劇各方矛盾等等。朴槿惠也不願鬆口,只表示願就有關問題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這是一場沒有交集的會面。

至於與安倍晉三的會晤就更戲劇化了。身為地主,不好拒絕日方,但中方一直排不出確切時間。直到G20閉幕後兩小時,習近平才和安倍見面。安倍原本想在會談上提釣魚島問題,但沒有機會。習近平劈頭就要求日本,要努力擴大兩國關係積極面,抑制消極面,確保兩國關係穩定改善,並要求日方在南海問題上要謹言慎行,避免對中日關係改善造成干擾。但安倍在會談之前的峰會上已就南海問題,呼籲各國領袖確認航海及飛行自由,貫徹法治原則。此刻回說,處理南海問題要根據國際法,以和平的、外交的方式解決。看來中日關係不僅難以緩和,反而更形同水火,美日還在峰會後於南海舉行聯合演習。

另外一組吸引目光的雙邊會是普丁與奧巴馬。美俄之間處處不對盤,為什麼要會呢?主要是為了敘利亞。美俄兩國領袖在杭州舉行了一個半小時雙邊會談,討論在敍利亞建立美俄軍事合作關係,打擊共同的敵人。不過,由於雙方存在信任鴻溝,談判過程艱鉅,未能得出結果。普丁表示,敍利亞衝突只有通過政治途徑才能解決。莫斯科支持敍國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美國則一直與反對派合作,俄美之間找不到交集。這也是實話。

這幾場重量級的雙邊會談,由於相關國家利益衝突尖銳,即使元首出面,也無法得到積極的結果。至於習近平與其他國家元首會面大都一團和氣,即便是關係陷於撲朔迷離的英國,看起來也蠻友好。

四、結 語

作為大國領導,要掌控當前這麼一個複雜的國際政經局面,殊為不易。美國的TPP、TTIP與亞太再平衡政策,當然是經過深入研討,認為最符合美國利益才出台。但是國際權力結構最近幾年變化巨大,中國快速崛起令美國措手不及,歐洲出現反美、反TTIP的抗爭,令美國意外。但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國本土民意出現大幅轉變,反全球化、反國際介入的呼聲四起。在聚焦改善美國經濟困境的前提下,美國今年兩位總統候選人都一致反對TPP,川普更主張美國在軍事上進行全球收縮,讓盟國負擔更多安全與經濟責任。這對即將卸任,想留下一些政治遺產的奧巴馬來說,真是情何以堪。

作為當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處境雖與奧巴馬迥異,但擔子也不輕。一般認為外交是內政的延長,眼下中國內政上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如何阻止經濟持續下行,讓經濟得以軟著陸;持續肅貪,爭取民心。這兩件事,習近平都掌握得十分精準,應該不會出錯。

外交上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推進習近平精心設計的「一帶一路」戰略,破解美國對中國的東(TPP)西(TTIP)經貿夾殺政策;如何強化「金磚五國銀行」、「亞投行」、G20,以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取得更大的規則制定與話語權;如何反制美、日在東海南海,美、韓在薩德反導彈問題上的挑釁,緩解與周邊國家的緊張關係。

經濟上,習近平手上的籌碼比奧巴馬多,應該可以應付裕如。政治軍事上,中美在實力與地緣上各有優劣,有得一比。但習近平在南海問題上不能示弱,否則領土問題久懸不決,就像習自己說的,將來就成為一堆歷史資料,與事無補。至於薩德問題,因為一旦部署,相當大範圍的中國軍事機密就將暴露在薩德的雷達系統裡,事關國家安全,美、韓如果硬上,中國必須反制。

大國博弈歸根究柢比的是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政策格局、執行能力、是否利及天下、輿情向背等條件。美國近幾十年在國際上的所作所為,證明美國介入之地莫不戰火不息,哀鴻遍野,國際上早已撻伐四起,支持度大跌。語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盼大國領導人能多多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