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亂糟糟的國際局勢談起
從亂糟糟的國際局勢談起
最近的國際局勢可以說變化多端,有個特色,就是亂,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脫序,未來的不確定性很高。
在歐洲的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本來沒想到會有這場戰爭,也沒想到會打這麼久,現在看起來是打得有點意興闌珊,可能今年會有點變化。
現在歐洲方面的厭戰情緒很高,美國方面也有很多人反對烏克蘭戰事,因為美國援烏的款項數目龐大,對許多中下階層的美國人來說,有這麼大把錢援烏,放在自己家裡的老百姓不照顧,不是他們能夠接受的。烏克蘭戰事看起來有結束的跡象。教宗都在呼籲說要有勇氣豎白旗,這當然讓澤連斯基很不高興,但教宗也說豎白旗不是投降,至少可以坐下來談。不然的話,烏克蘭年輕一輩不能說犧牲殆盡,犧牲的數量也是很大的。
在中東也沒料到去年10月爆發加沙走廊戰爭,雖然到現在才五個多月,但是惹出了十分嚴重的人道主義問題,局勢全世界都在關切,對以色列的作為感到非常憤怒。在聯合國好幾次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加沙立即停火,進行對加沙人民人道主義救援,但是安理會絕大多數成員國支持的所有決議,最後都被美國一票否決,惹起的民怨在美國內外都非常大。
加沙其實真的打不下去,尤其現在正好是穆斯林齋戒月,這個時候還繼續殺戮,會激起絕大多數穆斯林無可忍受的憤怒。拜登處理不好,在內政上、在國際上都會遇到大麻煩。尤其在國際上,對他的聲望是很有影響的。
加沙戰事延伸出來了紅海的交通亂局。這些回教國家雖然有錢了,也沒有能力跟以色列對抗。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在紅海周邊有也門的叛軍出來反抗。
目前看來,也門攻擊紅海上與以色列有關的商船,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非常大,對國際經濟的影響也非常大。
世界其他各個地方小的問題也很多。像在非洲也不安寧。蘇丹的內戰已經打了兩年。去年以來,尼日爾的事情鬧得也很大,殖民母國法國的這個地盤給翻掉了,把法國的大使館都趕出去了。非洲不是很寧靜,但是沒有人顧及到那裡,就好像加勒比海也不寧靜,海地也很亂,但是美國不會去關注那個地方,我們就不提了。
俄烏戰爭對整個國際局勢的影響很大;以哈的戰爭也一樣,不確定性非常非常的高。最近這兩年的世局變化中,國際政治的權力結構可以說是重新洗過一次牌,一些原來在國際政治上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或地區,現在碰到的難題很多。
烏克蘭可以說被打沒了,俄羅斯出乎美國和歐洲的預料之外撐下來了,經濟沒垮,美歐這麼大的強有力經濟制裁下,俄羅斯的GDP去年還成長3.2個百分點。那麼大的經濟制裁,不准它使用SWIFT體系,可是它的國際貿易還是繼續在做,能源、糧食也繼續在出口。能源跟糧食不缺,對外貿易還是找得到出路,還是可以繼續打下去,所以俄羅斯比較氣定神閒。
俄羅斯也有戰略上算不到的,那就是烏克蘭東擴給擋下來了,沒有想到北約卻北擴到芬蘭跟瑞典去了,現在看來俄羅斯跟北約的矛盾是更加深了。北約北擴之後已經從30國變成32國。
俄烏戰爭裡最笨的就是北約一些會員國,還有跟北約重疊的歐盟一些會員國。他們為什麼要跟著美國走,完全不可理解,像德國。東歐的波蘭和波羅的海那些小國,因為跟俄羅斯有歷史上的宿怨,他們親美很容易理解,德國為什麼一面倒向美國?美國把北溪二號管道炸了,德國也不敢吭聲。另外法國總統馬克宏說,不排除北約將來會參與俄烏戰爭,不可思議!
整個歐盟的成立,本來目的是要與美國、俄羅斯鼎足而三,另外一個強權,現在怎麼會跟著美國屁股跑,割自己的肉去養美國,割股伺美,讓美國割羊毛割成這個樣子。所以整個俄烏戰爭打下來,最倒楣的是歐洲,歐洲的經濟一蹶不振。美國的經濟則有了歐洲的美元注入,歐洲的工業力量的遷入。
德國的能源價格上漲,工廠辦不下去了,就只有往兩個地方遷,最主要是美國,其次是遷到中國。俄烏戰爭後,我們看到歐盟的地位大幅下降,分裂得厲害。東歐是一塊,西歐是一塊,南歐又是一塊,要整合是非常困難的。從國際政治的角度看,本來歐盟是舉足輕重的,現在歐盟幾乎沒有什麼人重視它。現在比較重視歐盟的大概是中國,把歐盟拉到自己一方,可以分化美西方的整體實力。
中東這次的整個國際權力洗牌中,中國可以說是異軍突起,在中東這個阿拉伯世界突然把兩個死對頭伊朗和阿拉伯拉在一起,讓他們握手言和,這樣就可以共同來對付美西方帝國主義。當然對沙烏地阿拉伯美國還是有影響力的,但是跟以前畢竟不一樣,不是凡事唯美是從。整個世界來看,歐洲中東的局勢變了,亞洲的局勢也變了。
美西方比較看重印度,覺得印度會崛起。印度有14億人口,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可是也有歷史包袱,有種姓的包袱,印度的GDP不過3兆多美元,中國是18兆多。印度要跟中國相提並論還早得很,可是印度自己就覺得趕上中國是指日可待。美國拉攏印度不遺餘力,友岸外包多包給印度,印度是美國重點培植的一個國家。
進入21世紀後,美國的焦點就在中國,只是陰錯陽差,總有一些事情把美國注意力分散。從川普到拜登,可以說完全是聚焦中國,要把中國崛起的勢頭壓下去。國際政治重新洗牌後,現在國際權力結構變成了一個新的二元格局,是中美新二元的結構。
中美間會引發衝突是必然的,這兩個國家差異實在太大。第一個意識型態就不同,第二個文化也不同,第三個宗教信仰不同,第四個歷史的長短不同,第五個是膚色不同。哲學思想不同,國家追求的終極目標也不同。
這兩個什麼都不同的國家要能夠和平相處,基本上就不太可能,要可能的唯一條件就是美國很發達,中國很落後。你就是來我家打工,幫我做做家事,提供我一些勞務,或者廉價的商品。你永遠是要用很多廉價商品換我一個工業成品,讓我剝削。
中國在最近特別是最近20年裡急起直追,入世後20年飛速發展,特別是最近10年,追的美國氣喘吁吁,緊咬著美國的尾巴,中國的崛起給美國帶來的壓力,令美國感到無比焦慮。
焦慮感其實是從小布希時候就有了,只是後來他分心去反恐了。美國還有金融危機要處理。到歐巴馬時代定了一個政策,把美國三分之二的軍力壓在遠東,壓制中國崛起,重返亞太,不過歐巴馬還沒有做完就換人了。
川普雖然不是一個有素養的政治人物,甚至可以倒過來說是個政治素人 ,但他對美國所處國際政治環境,是有比較深刻理解的。他覺得美國現在的情況已經跟以往大大不同,以前可做的事現在未必可做。2016年川普上來時要打壓中國,要限制中國發展的速度之外,另一個決策就是全球收縮。
川普其實是要做戰略收縮,表現在外就是跟人家討價還價,好像整天都在講錢的問題,其實是他要藉著討價還價把美國的力量移回本土。川普也要求美國在海外投資的產業回國,他希望創造美國的再偉大。
川普的看法其實沒錯,只是這個人不是個有涵養的政治人,政策顯得非常粗暴、低俗。拜登比川普老謀深算得多,他覺得靠美國單打獨鬥壓制中國是不夠的。川普壓制中國的政策,貿易戰、科技戰、軍事圍堵,拜登通通做,但靠美國一國的力量不夠,所以要交好日、韓、北約,要用比較溫和的態度。對中國來說,川普是真小人,拜登是偽君子,拜登表面和和氣氣,笑臉迎人,比川普難對付。
中美之間一定會發生矛盾,中美爭鋒,到底哪一方會勝出?
談國際政治要談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領導人,那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是戰略問題,戰略方向要是對;第三個要談你的實力,綜合實力問題,包括經濟力量經濟力量,包括工業生產力、金融力量、軍工產業力量。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和第二個。
整個世界放眼望去,比較有個領導人樣子,有能力有策略,不是動輒喜笑怒罵,像川普,或動輒說一套做一套,或者是老蕃顛了,像拜登。今天大國裡,有誰掌舵掌得穩的?說習近平吧,川普說他很喜歡習近平。習近平很穩重,你沒看他暴怒過,你也沒看他隨便亂說話,政策出台都有規劃的。
其實不只習近平,再前看胡錦濤、江澤民、鄧小平,一直到毛澤東,除了老毛那個時代,剛剛掌權,政策拿捏不定,其他人的政策變化,大都有跡可循,不是隨性的。就說今天的俄羅斯吧,普京掌權二十幾年了,要是沒有普京哪有今天的俄羅斯?難怪川普會說他很欣賞普京。
川普對金正恩也很欣賞。金正恩二十幾歲就接棒了,事情做的都很老道,很厲害。習、金都不是民選的,可是他們真的經過千錘百鍊。西方這些領袖,這些年來比較可以稱道的大概就是默克爾,但是默克爾也有東方色彩,是東德出來的,做人做事非常穩重,其他的那些人就不行了,朔爾茨像個小媳婦,沒有自己的立場,政府就是三頭馬車,一個往西一個往東一個往南,不知道要奔到哪兒去。
法國的馬克宏?常有驚人之語,以前怪北約時就說北約腦死了,要趕快建立歐洲軍。如果要繼承戴高樂主義,馬克宏就該建歐洲軍,而不是說要北約去摻和什麼俄烏戰爭。這些西方民主制度選出來的領導人,本身真的很差,尤其是現在的美國,雖說是第一強權,現在可選的就拜登跟川普兩個人。怎麼選呢?
一個太老了,老得糊塗了;一個就是不受控制,你都不曉得下一步他要幹什麼。這個大爭之勢,誰能勝出,領導人是第一個要考慮的。所以習近平做了第三任,改了這個制度,我不覺得有什麼可以太過求全責備的地方, 因為他確確實實是在這幾年領導著中國,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增加了不少。
第二個是戰略、政策。中共推行一帶一路,2013年提出到今年不過十年左右。這個政策,不論海路還是陸路,都是風險。所以冒這個險,推這個政策,主要是因大陸的產能過剩,過剩的產能與資金要找出路,這個政策可以幫忙消化過剩產能跟資金,還可開拓新的外交空間,一定是謀定而後動的。
對美國來說,拜登的策略可能比川普在手腕上圓滑一點。川普在策略上看到美國的需要,急需讓出走的實體經濟返回國內,讓勞工有就業的機會,讓工業能夠去虛化實。美國比較麻煩一點,是今天在對中國的政策上選擇的路線太過意識型態,沒有著重現實的狀況。如果今天美國實力還很強,當然可以全面圍堵中國、打壓,可是美國今天實力沒有那麼強,圍堵打壓不僅引起中國的反彈,更強迫中國自力更生,迎頭趕上,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對外的制裁也是於己不利的,對俄羅斯和對中國的制裁,造成國際社會高度的疑美論,對美元開始抱持非常大的戒心。拜登政府今天可以沒收俄羅斯人存在美國銀行裡的美元資金,沒收在在美國製造的產品,在美國港口裡停靠的油輪,完全無視整個國際金融的規章,無視西方長久以來標榜私有財產的神聖,說沒收就沒收。今天可以針對俄羅斯,明年不是不可以針對中國或任何一個國家,所以逼得大家都要把資產重新配置,逼得大家去美元化,反而幫助人民幣國際化,幫助人民幣成為各國的外匯儲備。
制裁對手,如果不考慮起碼的道德與法律約束,最後會傷到自己。美國人如果要跟中國針鋒相對,當然有很多手段可以使出來,但是用到這樣的極端手段,把封鎖大陸的實體清單無限制加長,現在還想找個名義要動TikTok。戰略、策略運用上為所欲為,法有起碼的規範。
中美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聯合國的所有工業門類,中國都赫然在列,所有工業門類都能夠參與一部分。今天美國要跟中國競爭,可說是天方夜譚。美國每年理工科畢業的學生,跟大陸比起來差得很遠,而美國去工業化已經好幾代了,出走去的產業能回來嗎?所以現在只能強迫別國的企業搬到美國,像半導體企業,在補貼,在威逼利誘下搬到美國設廠。中美未來的爭鋒過程中,美國要贏過中國,我看有一定的困難。
除了實力,中美兩國政策吸引人的地方也不一樣。中國的哲學思想跟美國的不一樣。美國沒有什麼兼利天下的觀念,都是美國優先,美國第一。中國是共好共贏,在外交上中國人講的話,開發中國家比較容易聽進去,中國是我好你也好。馬來西亞的安華,甚至前任的馬哈迪都稱讚中國說, 我們跟中國交往了幾千年了,幾千年的歷史裡,中國從來沒有奪取我們一分地,占我們一點便宜。
鄭和下西洋時也沒有動這些念頭。中國是以非常平等的態度對待小國,接待小國的禮儀跟接待大國完全一樣。小國的自尊心可以說得到極大滿足。拿杭州亞運來說,中國派專機去接敘利亞總統,還派戰機護航,那種體貼就讓人家非常感激,是雪中送碳,在外交上比較能夠爭取人心。而美國現在聯合國都不要了,在所有國際組織中的投票,美國都投不過中國,中國起碼是150票以上的支持度,美國最多就40幾票,投美國票的都是其西方盟國,在外交上美國要跟中國較量是很困難的。
近年中美對彼此的政策各做了些調整。2021年3月18日阿拉斯加會談的時候,楊潔篪不假辭色的對美國人講話,那時美國人還很拽。阿拉斯加會議後,中國對美國採取的態度就是不搭理,後來的幾年,每次都是美方主動要求去北京,要求見誰。美國跟中國強碰,碰不過,政策有點調整,變成了言行不一。美國以前是這麼想這麼做也這麼說的,就是打壓,現在變成表面上講的和實際上做的是兩回事。不管在印尼還是在舊金山的峰會,拜登每次都強調不會反對中國的制度,不會圍堵中國,「四不一無意」,「五不四無意」,結果做的完全是另外一套。
美國是當面講好聽的,背地裡使壞的。美方承諾的跟做的完全是兩回事。習近平在舊金山峰會跟拜登說,你說不支持台獨,要落到實處,不要賣武器給他,你說支持兩岸和平解決問題,就支持我和平統一呀。習近平要求的很直白,等於說拜登說謊。
說起台灣問題,拜登的台灣牌是絕對不會丟的。打到什麼程度?打到不引爆戰爭!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現在是半夜走路吹口哨,看CSIS的兵推,美國有點自我感覺良好。
我比較喜歡川普當選,因為川普不會打仗,川普四年任內沒有打仗。如果從中國人的角度出發,川普早就說台灣只是筆尖,筆尖碰大桌子怎麼會贏呢,川普不是不可能把台灣交易掉。在大爭之世,台灣人要明白,不管誰主政,台灣就是布林肯說的菜單上的一道菜。
社論
中外關係
哇,美利堅
國際視窗
台海兩岸
30年「教改」
青年看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