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1998年3月18日,中共在第十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裡,以幾近全數的高票通過,任命朱鎔基為國務院總理,隨後四位副總理,五位國務委員,二十九個部、委、行、署的主政管員,及國務院秘書長也全部產生,這代表著一個嶄新的「朱鎔基時代」已經來臨!
朱鎔基被稱為「經濟沙皇」、「中國的戈巴契夫」,不但是12億中國人,連世界上關心全球展望的人士也對之寄予厚望。朱鎔基上台後馬上就面對一連串棘手的難題,首先是亞洲金融風暴後的人民幣走向深受各界矚目,而政府機構減肥,國企與金融改革都勢在必行,卻顯得困阨重重。到底朱鎔基要如何在這個困局中引導中國走出一番新天地,單憑決心和勇氣顯然不夠,還必須有更理性周延的規畫。這些疑問在朱鎔基上任後的第一次記者會中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朱鎔基在3月19日的首次記者會表現出高度的個人風格和魅力,他就中外記者所提出來有關政府施政、經濟、六四事件、香港、外交和兩岸關係、民主政治等問題侃侃而談,一改過去中國官場人物「實問虛答式」的八股語言。尤其被問到如何完成人民所托付的重任時,他慷慨激昂地表示「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透過媒體的廣泛傳遞,朱鎔基給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隨後朱鎔基踏出國門,參加亞歐高峰會議,其所到之處,均造成「朱鎔基旋風」,連一向極具白人優越感的歐美觀察家和評論員,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下節將整理出記者會當日,中央電視台、法國《世界報》、日本經濟新聞、新華社、英國《金融時報》、香港無線電視台、香港衛視鳳凰台、印度電視台、俄羅斯電視台、台灣《中國時報》、美國《新聞週刊》、美國《時代週刊》等主要中外媒體之提問與朱鎔基的回答內容,由這些內容可看出這位經濟沙皇的雄圖大志。然後作者根據記者會內容,就專業的角度來評論朱鎔基的雄圖。
二、朱鎔基記者會的答問實錄
下面分成新內閣施政綱領,國企改革與金融風暴,六四及香港問題,外交問題,兩岸關係,民主政治發展等六個主題來說明。
(一)新內閣施政綱領
大陸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問到未來五年是非常關鍵的階段,作為新任總理,當前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最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又是什麼?面對這個問題,朱鎔基概括成「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項改革」。
一個確保是指中國正面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因此必須要確保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達到8%,通貨膨脹率低於3%,人民幣不能貶值。上述三點都必得要做到,因為它不但關係到中國的發展,而且還牽連到亞洲的繁榮穩定。要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主要是提高國內需求。中國最近幾年實行宏觀調控頗見成效,在妥適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下,控制了貨幣發行,通貨膨脹指數達到很低水平,因此有較多的財力來刺激國內需求。朱鎔基強調他指的需求就是加強基礎建設、鐵路、公路、農田水利、環保措施等等。至於加強技術建設,加強所有制改造,也是提高國民經濟需要的重要內涵。
什麼是三個到位呢?朱鎔基明確地指出是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大部分國有大中型企業擺脫困境,從而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第二是在三年內徹底改革金融系統,中央銀行強化監管,商業銀行自主經營。第三就是政府機構改革,將目前40個部委簡化成29個,政府機關的人員也減少一半,這個任務要趕在三年內完成。
什麼是五項改革?第一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由於農業政策的成功,已經連續三年豐收,中國糧食儲存量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朱鎔基信心滿滿地說,即使再遭到兩年大自然災害,糧食也不會匱乏。但是由於糧食儲存太多,政府的財政補貼也相應增加,因此必須進行糧食銷售改革。
第二項改革是投資、融資的改革,因為現行中國的投資主要依賴行政審批,不能把市場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力量,結果產生了很多重複建設,必須要進行根本改革,使能夠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第三是住房制度的改革,朱鎔基指出中國住房建設將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但是要先改革分配房子的政策,把它改為貨幣化、商品化,讓人民群眾自己買房子。要改變這個政策,當務之急是停止福利分房,把房屋政策改為商品化。
第四是醫療制度改革,朱鎔基說今年在下半年即將出爐的醫療改革,可以保證人民的基本醫療福利。
第五是財政稅收制度改革,現行的財政稅收制度在1994年推出後,已取得一些成效,使每年財政收入以很高的比率增加,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費大於稅,很多各級政府機關,都在國家規定以外,濫收各種費用,使老百姓負擔不了,民怨沸騰,必須要整頓及改革。
此外朱鎔基強調科技興國是大任務,至於政府的錢流到那裡去呢?他指出兩個線索:第一是政府機關龐大,把錢都吃光了。第二是各級政府,進行了不少盲目的重複建設,幾十億、幾百億的項目投產後沒有市場,又把原有企業擠垮了。他決心精簡政府機構,減掉一半的人,同時進一步制止重複建設,把錢省下來進行科教研發。
(二)國企改革與金融風暴
法國《世界報》的記者問及國有企業改革,指出當中國考慮進行國企改革時,韓國的大財團還非常成功,但由最近的情況發現,韓國這些大財團紛紛垮台,他們失敗的經歷對國企改革方式產生了什麼影響?中國進行國企改革的步伐是什麼?將採取什麼樣的速度?在考慮到金融危機後,會否放慢國企改革,或是變得更加謹慎?
針對這個問題,朱鎔基的回答可歸納成兩點,第一是他先表示對韓國的企業經驗不作任何評論,但是從這次亞洲金融風暴中,已取得一些經驗和教訓。第二是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絕不會影響國企改革的速度,大部分虧損的國企在本世紀末擺脫困境,一定要完全落實。朱鎔基認為外國輿論對中國國企的困難看得太嚴重,國有企業的虧損比率約45%,按企業個數來統計,目前的工業企業共有79,000個,當中有些規模很小,只有幾個人或者幾十個人而已。若按這個數目來統計,當然虧損比率很大,但其中五百個特大型國有企業,向國家繳交的稅收及利潤,就佔了全國利潤及稅收的85%,而這些特大型國企的虧損比率只有10%。朱鎔基自信十足地表示,國有企業擺脫困境三年就足夠了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則問到中國如何防止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譬如開放金融市場,人民幣兌換自由化,這些理想在二千年前能否實現?
朱鎔基認為亞洲金融危機不會影響到中國金融改革的預定時程,也不會影響到金融保險的對外開放政策。目前已經實行人民幣的經常帳自由兌換,至於何時可完全自由兌換,則要往後拖延一段時間。要到什麼時候呢,則視中央銀行的監管能力而定。
新華社的記者也指出,國外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這兩年國內市場出現相對飽和,中國市場的潛力到底如何?
朱鎔基認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但是由於多年來並沒有解決重複建設的問題,很多產品領域都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但雖然如此,他表示在許多產品市場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潛在市場。像中國的鋼產量達到了一億噸以上,每年增加的程控電話在兩千萬枚以上,占世界第一。所以現在需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要加強基礎建設,加強農村市場開放,加強人民所關心的建設,未來這個市場將大得不得了,中國目前的市場遠未飽和。
英國《金融時報》的記者頗質疑朱鎔基的一些計畫,譬如國企改革及金融改革,並認為這方面的困難會推遲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另外也關心金融服務自由化的問題,是否要等到中國銀行系統經過非常徹底的改革後,才能看到更多外國銀行及保險公司來中國拿營業執照?
關於金融改革,朱鎔基指出三年完成的既定目標,並說明實際今年就要基本完成銀行改革的目標,預定三年是因為不能搞得太急,但主要的任務要在今年內完成。至於參加世貿組織的問題,朱鎔基指定李嵐清副總理來回答。
李嵐清強調三點,第一點中國對進入世貿的態度是積極的,也為此進行了多次談判,並參與烏拉圭回合,簽署了最後協議。中國認為世界貿易及經濟合作需要統一的規則,否則會引起保護主義,甚至會引發貿易衝突。第二點中國是需要加入世貿。但作為世界貿易組織,若缺乏中國這麼一個貿易大國,就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為。現在有一些成員認為中國很需要世貿,世貿並不太需要中國,這是不正確的看法。第三點中國進入世貿,承擔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應當承擔的義務,同時也應該享受到應得的權利。
李嵐清說大陸的改革已經有好成績,雖然還沒有進入世貿,但很多改革比承諾發展得更快,未來改革仍會按預定計劃一步一步的進行。
(三)「六四」及香港問題
香港無線電視台記者提出較尖銳的問題,他說隨著中國跨世紀領導層的出現,當年六四事件對現在新政府有什麼歷史經驗可以吸收,並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會不會為六四平反?
朱鎔基對這個敏感的問題表現地很平淡,他說對於發生在1989年的政治風波,黨和政府及時作出了果斷措施,很好地穩定了局勢,而全黨的認識是完全一致的,當年的結論並不會改變。
六四時朱鎔基正在上海擔任市長,他說上海完全和中央保持一致看法。至於香港,過去就想去,而且去過了,現在也特別想去。不過他幽默地說,可惜現在當選為總理,失去了部分自由,人權也受到限制,不能再想去就去,但他保證一定會再去。至於香港人民對他到達香港是表示歡迎,抗議,示威,還是遊行,那是香港人的自由。但香港任何組織的活動都必須符合基本法,符合香港特區政府的法規。
在中國已紅透半邊天的鳳凰衛視記者吳小莉也提出問題,她說在亞洲金融風暴中,香港所受到的影響已經陸續顯現,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中,香港的失業率創下新高,中央政府在香港面對經濟困難時,會採取什麼措施?
朱鎔基說從去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特別是10月份,香港發生了股災,但由於香港的經濟結構比較完善,經濟實力比較強大,有9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再加上特區政府領導有方,措施得宜,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克服了困難,中國政府高度評價香港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他不認為香港在今後還會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但若香港政府需要中央政府幫助時,只要提出要求,中央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去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並保證它的聯繫匯率。
美國《新聞週刊》的記者問到,在中國現在所有的高級領導人當中,朱鎔基是唯一曾在1958年被打成反黨右派的人。記者單刀直入地要求朱說明在被打成右派,進行勞動改造的時間裡,具體做了什麼?這段經歷對後來有關政治方面的觀點形成,有什麼影響?
朱鎔基顯然不願碰觸到這段感傷的往事,他只輕描淡寫地表示,這一段經歷對他的影響是很深刻的,但也是很不愉快的,因此不想再提。
(四)外交問題
俄羅斯電視台的記者提到,因為朱鎔基不像其他領導人般曾留學蘇聯,所以上任後,可能會在對俄態度上有一些改變,在制定俄羅斯政策時有什麼新考慮?對未來中俄關係發展持什麼看法。
朱鎔基澄清了這項疑慮,他說在擔任上屆副總理時,主要負責經濟方面的工作,外交管得很少,因此從來沒有考慮對俄羅斯外交政策有任何看法,未來會按照江澤民、李鵬所制定的外交政策繼續貫徹下去。接著他請錢其琛副總理作補充。
錢其琛的回應也很直接,他說認為內閣裡面有在前蘇聯留過學,或者在其他國家留過學,就會對那個國家怎麼樣,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在中國內閣裡,不管從那裡學習回來,都是人民的內閣。
印度電視台的記者提到,印度新總理也在同一天就職,詢問朱鎔基要給他傳遞什麼信息,特別是印度現在正重新考慮核武問題方面的政策。
朱鎔基表示印度總理當選,已經發了賀電,並很希望將來在適當時機和印度總理見面,向他請教。1994年,朱曾經訪問過印度,主要是參加世界能源會議。他說印度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他希望通過記者,向印度總理和印度人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五)兩岸關係
來自台北的《中國時報》記者請教朱鎔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並詢問未來五年,新政府會採取那些措施,按什麼原則去處理兩岸關係?而最近海協會曾經向海基會發了一封信,歡迎辜振甫訪問大陸,對於辜振甫來北京訪問會不會有什麼設限?
朱鎔基強調發展兩岸關係,要依據江澤民在1995年春節的講話,也就是有名的江八點,這是指導兩岸關係的基本決策。他相信兩岸關係一定會改善,至於辜振甫訪問中國有什麼先決條件,他指定錢其琛回答。
錢其琛指出兩岸的貿易統計,台灣的順差大概有170億美元,所以大陸對台灣是非常有利的,希望今後能繼續增加兩岸貿易,最好是逐步恢復三通。錢並指出如果辜振甫要來,海協會已經表示了歡迎,若台灣還要派其他人員預先來商量也可以。
(六)民主政治發展
美國《時代週刊》記者提出到吉林省及遼寧省觀摩當地村民委員會選舉的經歷,指出這種選舉使得村民有機會選出所期望的村長,或者將他們不滿意的村長趕下台。他詢問朱鎔基對建立這種體制是否支持,允許所有年滿18歲的中國人都參與選舉,不僅是當地的領導人,而且擴大到全國性的領導人,包括國家主席與總理。
三、朱鎔基的雄圖會不會美夢成真?
朱鎔基在記者會中的表現堪稱可圈可點,其雄圖願景也值得肯定,但揆諸現實環境,又覺得他似乎過度樂觀,歸納成數點評論如下:
(一)先就一個「確保」來談,朱鎔基指出人民幣絕不會貶值,基本上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抉擇。人民幣不貶固然會造成出口成長率下降,經濟成長萎縮。但若允許人民幣貶值,必然引發民眾的擠兌與搶購。一則通貨膨脹將再起;二則銀行因居民儲蓄存款被擠提,將觸動根本的財務問題,有發生連鎖性銀行破產危機之虞。若然金融危機出現,與銀行存在千絲萬縷關係的國有企業也難以自保,最後的結局是經濟崩潰,並牽扯出政權危機。所以朱鎔基絕不可能允許人民幣貶值,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可是如果人民幣不貶,出口與經濟成長衰退就很難避免,在這種情勢下,朱鎔基想保證經濟成長率維持在%八的高水準,就有點不合理了。何況,香港的經濟已出現明顯衰退,港幣是不是能堅守住聯繫匯率,相當令人質疑,一旦港幣棄守,要維持人民幣不貶就非易事。
(二)再就三項「到位」的內涵來談,不論是政府機構改革、國企改革,或金融改革,都是屬於變革再造的範疇,其中國企改革的難度最大。朱鎔基國企改革的方向是「抓大放小」,即中小型國企盡量運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或拍賣、租賃、承包等方式轉手給企業經營者、員工和人民群眾,但對大型國企(尤其是關鍵產業的國企),政府仍須保留絕對主控權。
我認為這種改革思維存在三個大難題:一是大量下崗的失業勞工如何安置。二是大型國企的問題比中小型國企更嚴重,一般都已罹患嚴重的「恐龍病」,維持原有之體制,想要進行變革再造極為困難。三是中小型國企已廣泛出現「假倒閉,真脫產」,將國家資源五鬼搬運到私人荷包的情況,朱鎔基的「放小」似乎給了這些經濟犯罪者就地合法的機會。
(三)朱鎔基認為提振國內有效需求,是未來三年間維持高經濟成長的支柱,這個構想能否具體落實是令人存疑的。依凱因斯(J.Keynes)經濟理論,有效需求分成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四大部分,目前因人民幣不貶值,已造成出口成長大幅萎縮,為了維持有效需求水平,當然只能寄望於提振國內需求。不過如前所述,為了維持高度的居民儲蓄水準,以防範銀行出現破產危機,消費絕不可能再擴張;而民間投資在外資流入減緩以及宏觀調控政策下,要能補足淨出口減少之有效需求缺口也不容易。最後,只好寄望於政府支出擴張。正因如此,朱鎔基認為財政稅制改革是重點,一方面用財政稅制改革來開源,另方面則透過政府機構減肥來進行節流。至於政府支出要用在那些刀口事項上,朱鎔基明確點出基本建設、農田水利、環保、醫療、住房等,不過我仍舊對政府支出擴張是否能充分彌補淨出口減少抱持懷疑。綜合而論,我認為今年(或往後兩三年),中國的有效需求將出現不足,在此情勢下,想繼續維持8%的高經濟成長率恐怕不容易。
(四)朱鎔基對農業情勢的評估也過度樂觀,他說中國糧食在連續三年豐收後,儲存量已達歷史新高,即使再遭到兩年大的自然災害,也不會有糧食匱乏問題。事實上,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對營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依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估計,中國民眾的營養攝取裡碳水化合物偏高,熱量和蛋白質仍偏低,尤其是動物熱量源和蛋白源更顯不足。基此,中國乃大力發展畜牧和水產養殖,進而帶動飼料糧需求大增,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小麥、玉米、黃豆等,未來學者布朗(Brown)就據此預測中國將出現糧食危機。而國外投資者也極力想爭取在沿海、沿江(長江)開設糧油專用碼頭(如印尼林紹良、馬來西亞郭鶴年等),證明中國糧食問題並未如朱鎔基預期之樂觀。
(五)朱鎔基的政府再造想必是困阨重重,尤其他想將目前40個部委簡化成29個,政府人員減少一半,將觸動許多官僚的既得利益,而引起強烈的反彈。通常變革再造行動如果引發組織族群衝突,改革者都會成為箭靶,從而被迫下台,中國古代的商鞅、王安石、晁錯、張居正、康有為等人都是殷鑒,我對朱鎔基的政府再造前景並不樂觀。
(六)目前進入中國的投資廠商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已顯著減少,為了繼續吸引外資,必須更大幅度開放內銷市場,但如此一來將使以內銷經營為主體的國營企業更雪上加霜。何況日本、韓國之大企業為解決自身財務危機,在中國大量脫售其原有企業,也將牽動負面的經濟衝擊。最令我憂心的是,香港的泡沬經濟危機已經浮現,而特區政府處理危機的經驗顯然不如港英政府甚遠,一旦香港經濟風暴出現,可能會骨牌式地衝擊整體中國經濟。
(七)有一個問題記者並未觸及,朱鎔基也未主動提到,便是中國沿海與內陸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雙元經濟」已然形成。中國人常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內陸省分對經濟改革獨厚沿海省分早已嚴重不滿,朱鎔基也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除了提出「三沿(沿海、沿江、沿邊)平衡發展計畫」外,也將樓繼偉等親信派到西南部貧窮省分擔任常務副省長。但儘管如此,我仍覺得地區發展失衡是中國政權潛伏的不定時炸彈,如果未能有效因應,將來一定會引爆成為政治危機。
四、結 語
朱鎔基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受矚目的總理,他所表現出來的開明、廉潔、自信、專業、幽默和勇氣,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我對他懷抱著深切的期望。不過,朱鎔基上台的時機是相當嚴峻的,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未除,創傷未復,面對紛至沓來的內外干擾,朱鎔基是否能將其理想逐一實現,令人存疑。海峽兩岸的僵局迄今仍無春暖花開跡象,希望朱鎔基能廣納各方意見,深入瞭解台灣民心所好,用最務實、包容的態度來處理兩岸問題。事實上,惟有兩岸間能消除歧見,掌握彼此利基,建立互補互利的協作關係,才能根本解決中國沿海與內陸區域發展失衡的難題,使中國順利在21世紀初便邁向「經濟起飛階段」。◆
社論
統聯盟員大會
認識台灣
兩岸與中國
大陸經濟
時事評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