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報國

評林毅夫的「叛逃」

李所思
(旅加拿大作家)


最初看到林毅夫的消息,我很納悶,怎麼一個宜蘭的年輕人,還讀過政大企管所,會成為中共內部的重要智囊呢?又說他「一九七九年以特殊方式到大陸」。這種曖昧的新聞寫法實在令人感到特殊。

現在弄清楚了,原來他就是那個台大學生從軍的「樣板」,後來聽說在金門失蹤了,現在才出現,竟是去大陸「曲線報國」了。

這件事可談的太多了。

首先,是時代的荒謬,「好男不當兵」,大凡一個國家,優秀青年皆不願讀軍校或帶兵者,這個國家一定不強,蔣氏父子退到台灣後,整軍、建軍,也凝聚了一股士氣,但是入軍校的仍多是眷村中功課較不好者,本省人較少,這裡面有理想主義者(愛國或是野心),如施明德及林毅夫等,施明德因台獨進了「明德中心」,林毅夫則更特出,他證明了自己可以上一流的台大、政大,但為了「理想」可以「降格」去讀軍校,這在當時當然是絕好的政戰宣傳樣板,台灣各大報都宣傳了好久,其實這正說明了軍校很爛,就像鐵達尼號電影中富家女愛上了窮小子一樣。

怪的是,林毅夫本是窮小子,他為了出人頭地,才去讀軍校,有種置之於死地而後生的味道,如果他不「曲線報國」,以現在台獨的趨勢,他至少是陸軍中將,或總統侍衛長,甚至破格當陸軍總司令了。

可是林毅夫的出身又全是台獨的環境,宜蘭是台獨的重鎮,他的家族多是民進黨,陳菊是他家的世交,如果林毅夫在軍中發展,他可能成為施明德,如果不在軍中,他多半會是民進黨。

陳菊說,林毅夫具有宜蘭「反國民黨」意識的傳統,弔詭的是,若以認同中國的意義來看,現在他走的倒是「救國民黨」之路了。

陳菊還可見當時威權政治的可歎,只要控制了輿論,就可控制人思考,林正義(原名)當時「從成功嶺走上成功路」是國民黨大肆宣傳的消息,但他「投奔正義」卻使國民黨大為難堪,原來如此一個追求理想的人,其最終理想卻是認同真正的中國,大陸跑來台灣的反共義士很多,但沒有一個代表性有林義夫這麼大的,所以只有極力掩飾、造假,而政府還說什麼「開大門、走大路」,其實一切都在騙人而已。

林正義比林賢順後來的駕機投奔意義要更大一點,在當時反共反獨的氣氛下,一個台籍飛行軍官的投奔對社會心理影響不太大,現在一個台籍軍官駕著F16跑了,影響非常大,若是外省籍軍官,影響也很大,只是在省籍矛盾下,影響方向會不同,就像這次對華航的借力使力一樣。

台灣軍方現在還說要把林正義抓回來,真是可笑,台灣是要講法的,總不能像中共對李顯斌那樣來算舊帳,許多法和政治用法的狀況已變了,林正義真要回來,台灣政府還不知怎麼辦,如果林正義做了海協會秘書長,中共來個以夷制夷,或者以台制台,那台灣怎麼辦?

現在開放去大陸求學,林正義說當年他被潮水沖到大陸,讀了北大,現在想再複習「台灣經驗」,他以前又沒殺蔣經國,你怎麼拒絕他回來?

當然,中共和林毅夫都不會為此吹皺一池春水,此事暫時不會令台灣傷腦筋。不過觀察兩岸的未來,不管是分是合,林毅夫都可能是一重要棋子,這個人當年有那麼大的勇氣泅水追求一個未知的未來(也可能只是受不了軍中的低水準環境),將來他可能真會出人頭地。

林正義,或林毅夫,有違背國家利益嗎?在台灣這個「國家認同」大有爭議的地方,實在很難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