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大好衝浪、船小好轉彎

民進黨應刪除台獨黨綱了

黃企之
(旅美政論家)


根據台灣去(97)年縣市選舉結果,與近年治安日下情況來評估,民進黨將於2000年勝選,取代國民黨而執政,幾乎已成定局。

民進黨於1986年成立,1991年因外受波蘭自主鼓舞,內受(來自美日)台獨黑手縱容,通過「經由公民自決方式,建立主權獨立台灣共和國」黨綱。這一黨綱,白紙黑字。因民進黨於兩年後,勢有執政可能,必將引起各界嚴重關注。

蘇聯瓦解後,美國已成唯一軍事、經濟大國。這是人人深知的。中國軍費,每年37億,僅是美國37分之1,不成比例。是以,當中國逐漸形成政治、人口大國時,不被認知,反受歧視。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人民有剛健奮進的精神,有堅忍奉獻的性格(如朱鎔基「鞠躬盡瘁」談話)。鄧小平1981年元月所說,「中國塊頭大,不信邪,敢於面對現實。台灣問題,迫使中美關係倒退的話,中國不會吞下去,肯定做出相當的反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鄧小平「力爭80年代」,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失望了。這一屈辱,不熟知中國歷史,是不能理解的。

1996年春,中國化悲憤為力量,以「船大好衝浪」的決心,面對台海軍事危機。不打不相識。在經過太極拳式比劃以後,美國開始認識到,「把中國變成21世紀的一個夥伴」,比「創造一場新的冷戰,面對另外一個對手」,更為有利。於是,美國決定以對話代替對抗。

美國對台政策,1982年原是「不干預、不介入、不施壓」。1996年夏,經克卿修正為「強烈敦促台海雙方,恢復去(95)年夏天中斷的對話」,並將美台關係,納入中美關係議題之內。

自柯林頓強調「一國兩制」是實際的,「台灣問題,必須解決」,「愈快愈好」,「早比遲好」後,近四個月來,因美台無官方關係,美國智囊人士,如培裡、雷克等多人,經「第二軌道」,頻頻傳話,促進「多層次的交流」、「多管道的溝通」。

就「自決」問題,奈伊指出「歷史顯示,自決既非清楚的法律原則,也不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標準。它反而經常招來災難。前南斯拉夫的例子,就是證明」。

就台獨問題,在陸委會主辦的圓桌會議中,何漢理與李侃如再三表明,「我們向北京保證,美國不阻礙統一,不助長台獨」。「台灣獨立,引發中共動武,美國子弟兵為台灣流血,沒有可能性……不如以對話方式解決」。

對上述已轉彎的意見,張旭成提出不務實的抗議。他說,「你們怎麼可以要求台灣,付出這麼多,卻什麼也得不到?台灣身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已多年。你們為什麼要接受中國的說法,認為台灣應像香港一樣,成為中國的一部份?」

但民進黨中央,在「國際新秩序論」與「中國穩定漸強論」前提下,四大派系經過三天辯論,獲得了「全方位談判」與「強本西進」共識。三十年河東轉河西。這是民進黨多數人,「船小好轉彎」的大轉變。

許信良曾說,「我們致力於自決。台灣的選擇是獨立,也可能是贊成統一」。施明德還說,「台灣已經獨立。因此,不必也不會宣佈獨立」。陳水扁也說,「如果台灣人民自決的結果,不是獨立,而是統一,也當然應該接受」。這是民進黨領導人的小轉彎。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是少數人所可抗拒的。不久將來民進黨領導人的小轉彎,勢將為多數人的大轉彎所帶動而加速轉彎。這是時不我待的。

愛因斯坦說,「從哲學意義上,我根本不相信人類的自由。人們所做的事情,不僅是由於外界的強制,而且與內在的需要一致」。無論「船大好衝浪」,或「船小好轉彎」,都是既受到外界的限制,也受內在的需要所影響。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一位高級官員說,「我是中國問題專家,在國務院主管過中國事務。我深切關懷台灣安全。我想對台灣朋友說,我在聯大看得很清楚。五年以後,即或美國想繼續在國際政治上維護台灣,也有可能漸漸力不從心了。只要認真思考,最近波斯灣伊拉克危機中,中美兩國交鋒經過,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希望支持台獨朋友,注意國際勢力變化」。這一談話,值得少數極右台獨人士,再思三思。

人大後,中國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經濟,因關係到社會體制所有權的分配,將影響意識形態與現實利益之間,激烈爭論。

中國大轉彎、大衝浪,朱鎔基上台,瞬將開始。美國大轉彎、大衝浪,在柯林頓主導下,業已開始。意識形態與利益分配之爭,激烈情況不下中國。中美已成「難兄難弟」,需要同舟共濟。

兩大之間難為小。在中美兩個大國,大轉彎、大衝浪,衝擊之下,台灣已非昔日不沉母艦,而是一葉孤舟,能不及時轉彎?

台獨已成歷史名詞。民進黨唯有先行刪除台獨黨綱,才能確保「綠色」執政平安,這是歷史潮流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