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

談勝選後馬英九面臨的考驗

張麟徵


110歲的國民黨,破天荒頭一遭,在非同額競選的情況下,由黨員直選黨主席。這是一場搶雞肋的選舉,但選戰激烈之程度,負面打法之不留情面,卻一如台灣一般的選舉,讓無論選民或非選民都覺得十分失望。國民黨雖然淪為在野,畢竟有其歷史定位,對台灣前途也有一定影響力量。大家原希望看到一場王馬所說的清新的君子之爭的選戰,聽聽王馬兩人對國民黨再起、台灣前途、兩岸關係的一些政策願景,結果卻如此不堪。即便是馬英九以壓倒性的選票勝出,也燃不起社會太多熱情,反而擔心馬英九是否能挑得起這個重擔,國民黨本身及泛藍是否就此分裂。

一 國民黨的內聚力如何提升

這次選戰讓國民黨受傷頗重,選後王馬心結不容易化解。其實選舉之初,大家都覺得王馬兩人與連戰比起來,德望識見都不足以統領國民黨,整合泛藍,安藍軍之心。王馬兩人雖然都是一時之選,但兩人性格南轅北轍,優劣互見,各自都只能夠得到一部分國民黨人之擁戴,大家擔心任一人當選,即便不會造成國民黨分裂,但可能使團結程度降低。因為有這些考慮,所以國民黨內外都有擁連續任的聲音,或至少再擔待一兩年,等兩岸政策確立,泛藍整合有眉目,直接促成王馬或馬王配,進軍2008,那時再交棒不遲。但是馬英九執意參選,一再放話逼退連戰,形成今天這種局面。

王馬兩人差異性大,互補性高,無論誰擔任黨主席,都要對方推誠合作,兩人也都有此認知。王金平本來已經表示,如果馬勝出,聘他為副主席,他會接受。但是選戰打得太傷和氣,埋下變數。選戰期間,馬陣營率先發難,將王金平抹黑抹老抹獨,打得王金平難以招架。尤其是暗指王金平與黑金掛鉤,人頭黨員、請客賄選、與李登輝關係匪淺等,讓王金平傷得最重,王一肚子委屈,在顧全大局下沒有攤開來講。最後,還是幕僚忍不下,才推出「黨,我們在一起」等廣告回敬。所以選後王金平以「追隨連主席做國民黨永遠的義工」來回復馬英九「共治黨中央」的邀請,王幕僚更尖酸的回應,馬是要與「黑金共治」嗎?

也許這只是王金平一時情緒性的反應,人情之常,大家不會怪他。基於對國民黨的情感與責任,推斷王金平最終不會撒手不管。王如再拔刀相助,他的圓融、識大體將更被肯定。王金平的人和,對照馬英九的孤傲,過去是黨內人氣趨向的分水嶺,馬英九即便當了黨主席,會有一群新人簇擁,也未必能完全取代王的號召。

除了選戰過程中與王金平的齟齬外,馬英九自去年三二○以來與連戰就漸行漸遠。連戰對馬的退縮軟弱,拘泥法律細節,完全不解。這麼明顯的選舉舞弊,關係政權更替,台灣前途,海峽和平,馬英九居然跟他談什麼抗爭製造噪音、影響安寧、秩序等細節。連戰因此認為馬英九是溫室的花朵,不是疾風中的勁草;也許可以做「治世之能臣」,卻絕非「亂世之英雄」。馬英九的省籍原罪使他欠缺政策信心,不斷往所謂「中間路線」上靠。他在抗爭路線上的退縮,監督執政黨態度上的軟弱,兩岸政策上的迂腐,都是沒有信心的反射。

從那以後,馬英九與連戰,以及連的幕僚間關係都十分緊張。在黨主席選舉一事上,馬英九用逼退的手法,趁連戰不在國內,兩度以世代交替為由,代連宣佈不參選,也加深連戰對他的負面印象。

對照馬英九,王金平在黨內外的人和無懈可擊。王金平被歸屬於本土派,但是三二○以來的抗爭,他都參與了。黨的財務困難,他也二話不說,傾力解決。以尊連為由,王遲不表態參選。參選後,兩岸政策完全以連為依歸。因此,當連戰決定不選時,他中意何人接棒,其實已經十分清楚。選戰最後,國民黨中央、黨工、大老等出來挺王也就不足為奇。

天下事,最難莫過人事。人的事情擺得平,則無所不平。馬英九接黨主席,無論是推動黨的改革,解決黨的財務,樹立黨的路線,落實黨的政策,無一不與人有關。沒有連戰與王金平的鼎力相助,不僅事倍功半,而且可能鎩羽而歸。馬英九與黨中央的關係原本就有隔閡,一場選戰又多打出一些裂痕,黨的凝聚力受傷頗重。馬要順利接棒,應有危機意識,趕快補救。

二 國民黨改革與財務的考驗

馬英九雖不清楚黨務、財務,卻嚴辭批評,讓主持黨務財務的人也感受很大的委屈。馬英九自詡清高,萬事不沾鍋。從做經國先生英文秘書開始,在行政體系遊走,被不次拔擢,官居廟堂,可以說完全未經風霜。雖然兩次參選台北市長,但是台北市與高雄市或其他縣市不同,選舉花樣不多。因此,從自身經驗出發,他對國民黨的許多批評,像是國民黨與地方派系、宗親、樁腳等的關係太過綿密,與黑金色彩的人也不乏瓜葛。又是人頭黨員,又是賄選買票,這些都是腐敗。主張改革就是要自清,要切斷這些不良的關係。

馬英九的看法主張理論上是對的。但是台灣政治已經是一潭渾水,如何自清?國民黨不玩,民進黨現在玩得比國民黨還爐火純青,豈不是拱手將一切讓人?國民黨中央看馬英九是不食人間煙火,不知選舉艱難。現在馬英九擔任主席,可以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了,但是馬英九真的能與這一切劃清界限?難道就不在乎選舉結果?不在乎損及國民黨實力?從選後馬英九的大力攏絡挺王的黨籍立委張碩文、無黨籍的林炳坤,可以知道政治上要清清如水是不可能的。那馬英九以前對黨中央及王金平的批評是否太幼稚了?

改革當然還是要進行,要不豈不辜負了這麼擁護他的選民,以及對他寄高度期待的一般民眾?但是改革必須顧及現實,循序漸進,不能與政治行事歷脫節,不能傷及黨的實力。馬英九如果志在奪回政權,不僅要團結黨內派系,還必須爭取黨外支援。國民黨要在改革中擴張,而不是在改革中萎縮。只要自己清白,何必在乎「海納百川,不分清濁」?像海一樣,只要國民黨夠大,濁者入清,仍不損其清。

除了批評國民黨有黑金,馬英九也對黨中央處理黨產的方式有諸多批評,馬英九主張以「一刀切」的法律方式盡快把黨產的包袱扔掉,這也是不知現實困難的幼稚說法。五年來國民黨都一直在努力,希望把現有資產,不管是企業持股或不動產,都處理掉,只是民進黨政府處處刁難不說,還恐嚇想接手的企業,弄得欲售無門,告貸過日。所以黨產處理不掉,絕對不是黨中央不努力。

另外,民進黨政府還想一步到位,趕盡殺絕,幾度提出「黨產條例」,想將國民黨抄家。是王金平憑其人和,在立法院爭取到親民黨與無黨聯盟的立委支援,將法案一再封殺。馬英九陣營抹黑王金平的作法,使與王合作的無盟立委亦有被歸類為黑金之嫌,所以無盟林炳坤在王敗選後,放言以後不會再理會「黨產條例」這個案子。無盟態度如此,親民黨的態度也撲朔迷離,馬英九如果不趁早挽救,那「黨產條例」能否阻擋就真的是前途難料。

選上黨主席後,馬英九已經警覺到財務問題棘手,大力慰留掌管財務的行管會主委張哲琛,並且一再表態希望王金平接任他的第一副主席,當然是想借重他們的人脈,共同解決黨的財務問題。只是早知如此,又何必說當初那些風涼話?

三 泛藍整合要如何進行

就泛藍整合而言,親民黨是大問題。即便連戰在當黨主席,連宋關係還算可以,幾年來國親整合都推不動。親民黨抗拒整合,因為這牽涉到宋楚瑜的出路,親民黨的存亡,張昭雄的安排與感受,立委未來提名的保障,但也牽涉到宋楚瑜與馬英九的瑜亮情節與恩怨情仇。馬英九與宋楚瑜,乃至於親民黨整體的過節,種因在一次次選舉中馬英九的高傲,拒人於千里之外。三尺凍冰,既非一日之寒所致,也非一日之溫可化。這是大家都不看好馬英九能整合國親的原因。

宋楚瑜與親民黨都在泡沫化的過程中,從2001年立委選舉時百分之18%的支援度,跌到2004年立委選舉時的13%,到今年春任務行國代選舉時只剩6%,趨勢是成加速度進行。親民黨認為它的式微是由於國民黨挖牆角,其實不然。由於親民黨是一人黨,所以即便親民黨的立委表現不俗,但是由於宋楚瑜言行脫軌,既不兌現國親合併的諾言,後來又和陳水扁搞什麼「扁宋會」,使支援者紛紛回歸正藍的國民黨。更何況2007年底的立委選舉將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對中小型政黨的發展更為不利,有助於兩黨制的形成。

也許有鑒於此,馬英九認為泛藍整合不是問題,政治人物都是跟著選票走,親民黨不想整合也沒用。話雖不錯,但是親民黨從現在的6%的支援度,到完全泡沫化,還是得經由選舉的篩淘。只要親民黨在即將到來的各項一對一選舉中還能維持二、三個百分點的選票支援,在緊繃的藍綠選情中,就可能擠下國民黨的候選人,使綠軍獲勝,泛藍版圖縮小。這也就是說,馬英九不能坐等親民黨泡沫化,必須有所行動。

馬英九應如何行動?其實很難。在黨主席競選過程中,宋楚瑜與親民黨公職人員就表態挺王,擺明了就是與馬英九沒得談。所以馬英九還是只得借重與宋楚瑜關係不錯的連王二人居間穿梭,自己則需要低姿態的負荊請罪。即便如此,其實也不見得奏效。整合,說穿了就是要讓點地盤給親民黨。如此,馬英九又得掉過頭來勸自己的同志退讓了,這也不是容易的事。

四 馬英九可能贏回政權嗎?

這麼多的國民黨員選馬英九當黨主席,說穿了只是因為看馬英九最能在2008年為國民黨贏回政權,什麼形象清新、操守清廉倒在其次,甚至能力如何,也不是選民考量重點。拜電視機問世之賜,上個世紀中葉以來,許多政治人物都是靠媒體贏得政權。馬英九的魅力,在螢光幕上發揮得淋漓盡致,許多人是抱著選政治明星的態度去投票的。馬英九的政治魅力與陳水扁的不相上下,這無可否認。

民進黨對於馬英九的當選其實相當歡迎。王馬二人如都有志於2008年的選戰,民進黨要打王金平顯然比較困難。雖然民進黨也可以和馬英九一樣,打王的黑金、年紀,但卻很難打最能動員選民的省籍牌。但是打馬英九就不一樣,儘管馬形象好、清廉,省籍情結一發酵,就可能中箭落馬。台灣的省籍情結已經深入人心,很難在短時間消除。再說,馬英九之所以能以71%的選票獲得黨主席的勝選,而且不分南北都贏過王金平,主要就是因為這個選舉的基數較小,國民黨的黨員結構也與台澎金馬的選民結構不同。除了抹黑牌傷王甚重之外,將王與李登輝送做堆,暗示其親獨,也讓深藍及外省選民的票投不下去。一定程度,馬也操作了省籍小民粹。連馬英九都知道這張牌的妙用,更何況民進黨?

其次,與連戰相較,馬英九的抗爭性格不強;與王金平相比,馬英九的城府又欠深;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線,挫傷了國民黨的團結,增加了泛藍整合的難度,弱化了泛藍的整體實力。所以民進黨認為馬的出線其實對民進黨非常有利。再說馬英九沒有三一九情結,選舉訴訟更非他所贊成(他一開始就主張有風度接受敗選),所以與馬協商政策也應當比較容易。

馬英九要想將民進黨輪替掉,取決於他任黨主席後能否再造黨的凝聚力,解決黨的問題,提升黨的形象,成功整合泛藍,擴張黨的版圖,獲得系列選舉勝利。這些工作可不輕鬆,考驗著馬的能力。這些工作也不比主持市政,任何閃失,都可以叫部屬代罪。這一回,馬英九下了廚房,既不能嫌熱嫌亂,還得端出像樣的飯菜。

五 兩岸關係要如何處理

馬英九做過陸委會副主委,對兩岸事務應當不陌生;外省出身的背景,也應當對兩岸關係改善有更多期待,對大陸處境也應當有一些理解。但事實上,馬英九對大陸要求的尺度之嚴,似乎不輸民進黨。由於受教於美國,美國價值觀深植內心,所以馬英九有時是以美國標準來要求大陸的。因此,我們不訝異他反共,反對天安門事件,反對鎮壓法輪功。但是馬英九一向也標榜反獨,從反獨的立場出發,我們弄不懂他為什麼以那麼大的陣仗,召開國際媒體記者會,來反對立法宗旨也在反台獨的「反分裂法」。難道在外省人的原罪下,一定要以反中來凸顯他的愛台嗎?還是真的相信反對中共的一切就是「台灣主流價值」,必須靠攏才有選票?

對積極推動兩岸交流,改善兩岸關係,穩固台海和平的連戰來說,這樣的馬英九實在很難相信他會追隨連的腳步。對連戰來說,馬英九在他赴大陸前,向他建言一定要去談民主。但連戰想要的和胡錦濤一樣,是「存異求同」,去和胡錦濤談民主,這不是存心鬧場嗎?所以連戰認為馬英九簡直和陳水扁一樣,意識型態掛帥,完全不識大體,不知輕重。大陸因此對馬英九也「另眼相看」。

大陸不看好馬英九,一是他整合泛藍的能力,泛藍如不能整合,末了還是給泛綠各個擊破,對兩岸關係不利。二是台灣省籍情結高漲,馬英九可能出不了頭,如此還是輪替不了民進黨。至於王金平,大陸認為他雖是地方民意代表出身,可是沒有省籍包袱,不必藉反中來證明自己愛台,沒有那麼敵視大陸。再者,王金平為人圓融,站住人和這點優勢,無論是領導國民黨,整合國親新,都較容易。只是這個被連戰、黨內外反獨的大老、甚至大陸都看好的候選人,卻被馬所打的黑金牌與隱含的小民粹擊潰。

不管馬英九未來的大陸政策是如其所說,真的追隨連戰路線,還是打折扣,或者更進取,大陸只得接受現實。所以胡錦濤還是行禮如儀的拍電致賀,希望馬「能繼續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而努力」。馬英九在面對一堆問題,焦頭爛額之餘,也官樣文章的回電「期盼貴我兩黨能依循今年四月二十九日連胡會五點共同願景,推動兩黨交流,促進兩岸之和平、繁榮與發展,共同為謀求兩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究竟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會是如何,還要拭目以待,但似乎不必太期待。

六 為馬英九借箸代籌

馬英九的勝選雖是大勝,也是慘勝,他的政治能力在選後才要受到嚴格檢驗。馬英九雖清廉自持,崇法律己,但孤芳自賞,欠缺人和。進入複雜的黨務體系,要想落實改革,提升國民黨形象;整合泛藍,壯大藍軍陣容;奪回政權,開啟國民黨的第二春;促進交流,穩固海峽和平;卻無一不需要人和。馬英九既然被視為是藍軍唯一希望,在馬初掌複雜黨務之始,借箸代籌,恐怕必須要採取下列作為。

第一,在國民黨內實施分權共治。馬英九自己擔起國民黨體制改革重擔,循序漸進落實改革,以向殷殷期盼的選民交代。大陸政策托付連戰,持續推動國共兩黨進一步之合作。立院黨團交付王金平,透過溝通,落實黨的政策。這種集體領導在黨權轉移初期有其必要,一來可以增加績效,二來可以一洗國民黨黨主席的威權形象,三來可以撫平黨內因為黨主席選舉製造的心結,四來可以共同解決國民黨的財務困境。

第二,爭取諒解與支援,一要誠意,二要謙虛,三要讓對方感受到。破除眼前困境,馬英九必須虛懷若谷,四方請益,並向連王宋等人負荊請罪。以目前情況來看,即使馬英九願意分權共治,如果誠意不夠,不能讓連王感受到馬的真心,連王二人還未必肯接受。只有連王釋懷,黨內向心力方可重建,連王方可能幫著馬英九化解與宋楚瑜的心結,解決迫切的縣市長候選人協調提名問題,不至於剛接手就輸了年底的選舉,顏面無光。

第三,馬英九形象還有一新又新的必要。馬英九既然被質疑膽識魄力不足,抗壓性低,與黨的路線不能齊一腳步,將來就應該在政策與路線上有所堅持,不論是三一九槍擊案的追擊、選舉訴訟的打到底、黨產的維護、軍購案的嚴格把關、大陸政策的當放則放,都要有與執政的民進黨劃清界限,周旋到底的決心。

第四,調整團隊,廣納國民黨、甚至其他泛藍政黨的人士進入其工作隊伍。馬英九的團隊頗受外界批評,馬英九的識人之明也頗遭外界質疑,現在又傳出團隊本身內訌,實在應該檢討。現在的團隊同質性過高,近親繁殖的結果,思維難免出現盲點。只有容納不同想法、經驗的人聚集一堂,才可能激出更多有益的火花。再者,馬團隊中戰鬥氣息與爭議性過高者應讓其沈潛一段時期,方有利於馬英九修好與黨內不同派系,甚至與其他泛藍政黨間已有的摩擦。

第五,馬英九必須自我提升,好好修一修政治人應具備的修辭學素養,不要無心傷人而不自知,也不要得意而油腔滑調。以馬英九自認為對王金平已經道歉六次,誠意已足,不接受是王的問題來說,馬英九似乎並不知道傷了王什麼,沒有針對要點化解,還自以為該做的都做了。

總之,馬英九早先沒有聽從其父親的忠告,讓連戰續任挑擔,自己只要坐等2008候選人提名就好。現在跳下火坑,回頭已晚。這次勝選,可能連一個晚上都沒高興到,就要面對系列難題,苦思破解之道。不過也有可樂觀的地方,那就是權力是最好的黏合劑,由於黨主席至少在各種選舉候選人提名上掌握大權,西瓜效應下,黨內大約也會產生一批新的馬迷與支援者,多少可以化解一些阻力。雖然如此,前路仍是遍佈荊棘,馬主席務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