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大國興起的前奏

沙堅恆
(上市公司執行長特助)


在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之下,中國終於在七月二十一號表示,多年來不動如山,千山獨行的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未來將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除了可望逐步升值外,國際熱錢是否湧入,大陸出口是否仍能創新高備受世人矚目。人民幣新制度實際上是大陸版的深撞號(DeepImpact),如果執行順利,人民幣的影響力將與日俱增,有可能成為經濟大國興起的前奏;至於人民幣是否會成為區域性國際貨幣,還有待實證觀察;值得注意的是,區域經濟大國興起勢必造成經濟摩擦,台灣有關當局應該盡速研擬對應之道。

筆者認為,現階段值得國人關注的絕對不是人民幣該升值多少。最重要的是必須從戰略和歷史的角度,從大國興起的角度來看國際經濟摩擦相關話題。惟有如此,才能看清所面臨的形勢,並做出戰略應對,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事實上,對於中國的興起,美國人看得最遠。早在中國入世談判時,就有一位美國智囊人士向美國總統柯林頓進言:必須允許中國加入世貿,讓中國獨處世貿組織之外極其危險。其原因,中國將成為經濟大國。從歷史的角度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不是蘇聯成立和解體,不是二次世界大戰,而是中國的崛起,由此將改變世界的秩序。

這話可謂高瞻遠矚、石破天驚。如果說,世界歷史是大國歷史的話,中國曾經在歷史上領先了幾千年,其落後是最近兩百多年的事情。就好像馬拉松賽跑,前邊都是中國人跑在前邊,只是最近兩圈被拉到了後面,但是,這個被拉到後面的中國人現在又重新加速,開始往前跑了。這對於整個賽場的選手來說,對於全球競賽史來說,的確是最重要的事件,由此帶來的包括經濟摩擦在內的摩擦也是必然的。

中國的經濟規模正迅速上升。雖然在經濟總量上還是中等身材,但從經濟的增量以及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看,中國儼然已成超級大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2002年,大陸的GDP總量為1.25萬億美元,不足全球份額的4%,按當年匯率計只是美國GDP總量的八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但在全球GDP新增份額中,中國的貢獻率卻達到17.5%,僅次於美國。而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從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以購買力平價衡量)增長的貢獻率年均為14%,僅次於美國的20.7%。

中國的國際貿易在這20年間保持了5%-6%的年增長率,貿易增長對世界貿易的貢獻率是4.7%,僅次於美國的14.4%和日本的6.9%。在製造業方面,2002年中國製造業出口雖只佔全球總值的5%,但增長率卻佔了全球增長的29%。此外,中國在糧食、石油等大宗產品以及初級工業製造品的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上都佔據了重要位置。高盛證券在關鍵性的第99號報告中預言,以美元計價,中國GDP即將於未來三年超過德國,在2015年超過日本,並在2039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任何人在考慮中國未來的戰略與政策選擇時,都不應該忽視這些歷史性的變化和遠景。

中國國際經濟摩擦的特性

中國的國際經濟摩擦是標準的大國摩擦。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錢納裡當年做國別模型時,以四千萬人為大國的入選標準。根據這個標準,中國簡直是一個巨國。中國作為如此一個巨國的興起,足令全球關注,其巨大的摩擦將是舉世罕見的。

摩擦的深度勢必從表面深入到制度和觀念層面。事實上,經濟摩擦只是整個摩擦冰山上的一角。真正的摩擦將從表面深入到文明的制度層面以及觀念層面。歐盟不讓進口中國填喂式的鴨子,認為不人道,你說是經濟摩擦還是觀念摩擦?所以,我們看到,在享廷頓這樣的西方政治學家眼裡,從來不認為美國與中國的摩擦只是經濟摩擦,而是「文明的衝突」,即儒家文明與西方文化的衝突。看中國經濟摩擦和崛起,怎能僅僅局限於表面的考慮怎能不從愈演愈烈的經濟摩擦想到更深的層面。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國際經濟摩擦將不同於歐盟與美國、日本與美國的那種摩擦。因為歐盟和日本都是美國的盟國,日本在大國興起時還有著冷戰的有利背景。小布希上台後,並不將中國視同盟友,而是立即宣佈中國為戰略競爭夥伴,這裡面蘊含著多少豐富的內涵。所以,可以分析、比較「歐盟-日本-美國」之間的經濟摩擦,但更需要分析中國的特性,分析中國國際經濟摩擦的特殊性所在,才能找出有效的應對之策。

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如果劃一個以時間為橫坐標,以國際經濟摩擦為縱坐標的示意圖,中國作為大國興起將經歷三個重要歷史階段:

一是二十世紀最後20年,中國作為大國崛起的準備期,國際經濟摩擦處於隱性的階段;二是中國作為大國快速崛起、國際經濟摩擦日益顯性的時期,大概也將經歷20餘年的時間;三是中國作為新的大國被接納、達成新的國際均衡的時期,這將是20餘年後的事情了。

目前,中國正進入至少長達20年的國際經濟摩擦期。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國際經濟摩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戰術性的,而是戰略性的。其他經濟大國如日本在興起時,也曾大致經歷過這樣三個時期。其中,1960-70年代主要是和諧的發展時期,80年代至90年代進入國際經濟摩擦期,目前大致進入均衡期。

最重要的是戰略應對

對於戰略性國際經濟摩擦,每個國家都需要從總體上、從全局上、從歷史的高度予以戰略應對。很遺憾的是,一水之隔,同文同種的台灣,目前經濟發展卻陷於空轉,各個部門往往陷於各自為政的格局,缺乏大的戰略眼光的陳習,再加上國人未對這一新的歷史時期到來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這些都有可能在未來造成致命的失誤。

目前,台灣最重要、最迫切的是拿出經濟戰略應對。從鬧得滿城風雨的水果登陸,傳統和電子產業爭相赴大陸設廠,到人民幣新匯率機制,看不出台灣當局採取任何經濟戰略應對。

什麼是戰略?戰略是高瞻遠矚、通盤考慮後的重大抉擇。舉幾個例子。一是德國,在東西德分裂的最初,西德人就開始儲蓄馬克,準備將來統一之用。幾十年後,果然一舉收購了東德,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德國人的戰略;日本東芝80年代在中國的電視廣告用童聲唱「Toshiba,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人們很奇怪:為什麼用童音播廣告,兒童不是東芝的用戶。東芝公司說,我們的產品不僅兒童買不起,中國的成人也買不起。不過這些兒童長大時,就會是買得起我們產品的用戶。這是日本人的戰略;冷戰時期,美國曾找到麻省理工學院等學校的專家,運用博弈理論作了針對蘇聯的戰略,其中之一是拖垮蘇聯,促其內亂,結果和平演變成功。冷戰結束,全球一片歡騰,陷於和平幻想,而美國人立即拋出《文明的衝突》,預言下一步的主要變局並提出美國的對策。這是美國人的戰略。

台灣過去也有成功的經濟戰略。從尹仲容,李國鼎,孫運璇等技術官僚設定的戰略。主要內容:對外韜光養晦、息事寧人,對內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可以說是完全符合經濟興起前期的戰略,所以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面對二十一世紀中國崛起的事實、戰略在大國興起期、在國際摩擦進入高峰期需要進一步地根據國內外環境的變化進行發展和調整。這個戰略應該是高瞻遠矚、能夠管理未來20年的重大戰略。

這個戰略必須是統攝國內外的。在大國興起和國際摩擦加劇的時期,國內的事情和國際的事情已經密不可分。當前,台灣缺乏新的經濟戰略,也缺乏因應國際經濟摩擦時期的組織架構。能夠研究經濟戰略的人才也非常缺乏。最近中國與美國的匯率之爭雖然告一段落,但台灣決不可掉以輕心。如果缺乏戰略的通盤考慮,任何戰術上的勝利都可能只是小勝,而輸掉了全局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