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台灣經濟一條生路

沙堅恆
(上市公司執行長特助)


「經濟櫥窗」股市有所謂「阿扁魔咒」的說法,陳水扁每次發表重大談話或出訪歸來,似乎就難逃利空襲擊,這次逃亡之旅歸來,「經濟櫥窗」股市依往例以連續下跌回應,市值隨之縮水,但指數下跌與市值縮水只是病徵,近年來台灣經濟愈來愈差,社會痛苦指數屢創新高,都和經濟政策沒有方向有絕對關係。

以市場經驗法則來看,股市一直是觀察台灣民意最好的平台,例如實施最低稅負制,雖然大戶及法人均聲稱對股市將有不利影響,但是三讀通過後,指數依然相當穩健的上攻,顯示台股基本體質不差;此外,台股近來的跌多漲少,固然有部分和國際大環境有關,然毋庸諱言,台灣經濟似乎嚴重的迷失方向。

以與我國同在上世紀九○年代初期,國民平均收入破萬美元的香港和新加坡,雖歷經金融風暴衝擊,但平均經濟成長率始終遠高於台灣,至今國民的年平均收入更高達近台灣的兩倍,南韓更在不到十年內後來居上,超過台灣,原因就在這些國家的政府實事求是,例如新加坡政府確定將製造業、服務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雙引擎,及在大力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號召商家到海外發展,尋找擴大商業空間的發展方向。

反觀台灣,早年高瞻遠矚經濟政策所奠定的正確方向與基礎,讓科技業得在九○年代開花結果、結實纍纍,在百業俱下滑時,幾乎獨撐了上世紀末的台灣經濟大局,在感戴之餘,也不禁讓人擔憂台灣經濟的下一步為何?尤其是大量的高科技業已移轉部分生產基地到大陸後,台灣往後的經濟又該怎麼走?高失業率與廠商競相出走都只是病症,台灣經濟真正的病因在沒有方向,面對國際市場和國家競爭力的轉變,卻不知何去何從,因而左支右絀。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筆者試從整體環境和對策方面探討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若干構思,希望為台灣痛苦呻吟的經濟,理出一些頭緒,摸索出方向。

台灣出口經濟的四大威脅

首先,歸根究柢,台灣的經濟命脈還是出口貿易。一開始,先讓我們掌握台灣出口經濟所面臨的四大威脅: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快速發展,區域貿易壁壘,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和企業外移。大陸的經濟一日千里已是不爭的事實,每年國內產值高達一兆一億美元。自二○○二年起,大陸的國外直接投資總額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見。中國大陸不僅大舉搶攻包含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內的中低價位國際市場;在較高科技領域,例如通信或數位照相機等市場上,也迅速嶄露頭角。中國以其完整的製造業光譜與價廉充沛的人力和智力資源,搭配外人投資所引入的資金與技術,已逐漸形成全球最大的消費性產品生產基地。這不是台灣所獨有的威脅,而是全世界都必須面臨的調整。

區域貿易壁壘

對台灣來說另一項值得關注的發展:東協與中國大陸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台灣固然已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會員體,但以全球主義為宗旨的WTO並不反對部分會員國個別組成自由化程度更高的經濟整合性組織。過去十年,這類組織的數目成長驚人,目前全世界已存在二百四十個雙邊或多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固然極有利於會員國間的貿易成長,但非會員國則須面臨貿易移轉所產生的排擠效應,國際競爭力無形中大幅削弱。

不幸,由於主客觀條件使然,台灣並不屬於任何一個有意義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台灣廠商在傳統的歐美市場變成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與歐盟後,早已深刻的感受到有如在沙灘賽跑的吃力滋味。面對近在咫尺、日益可能的東協自由貿易區,或甚至東協加一(加上大陸)自由貿易協定,心中的忐忑不安可想而知。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若果真能成形,它所涵蓋的人口數高達近十七億五千萬人,區內產值也有一兆八千餘億美元。由於全由成長快速、產業結構類似於台灣的國家所組成,對台灣出口經濟的衝擊,可以想見。

供過於求以及通貨緊縮

近來許多人怪罪中國大陸廉價的生產,是破壞全球市場價格的主因。相似論點以前也曾有過,當時的罪魁禍首則是亞洲四小龍或是東南亞,說是來自這些國家廉價粗糙的出口傾銷導致先進國家的關廠與失業。實情如何姑且不論,重要的是這些討論標示出眼前我們需要注意的另一項威脅:全球的總產能持續超過總需求,我們似乎已經逐漸步入一個消費不足、通貨緊縮的年代。

國際市場成長趨緩;未來國際行銷的重要性將遠高於生產。可是,對於多數專注於加工、代工的台灣產業界而言,自創品牌與跨國通路等國際行銷關鍵作為,常是力有不逮。

企業外移

企業外移問題深深影響到台灣各階層,廠商出走的動機複雜,對經濟和社會的衝擊層面深且廣,大家都已有切膚之痛,毋庸多言。值得注意的是,台商外移事實上不僅限於大陸,早期遠赴東南亞者也不少,無形中使得台商對於大陸和東南亞當地的產業環境與結構,認識相對深入。這是個尚未發揮潛力的附加效果。

換個角度,威脅的反面就是機會,發展契機已經成熟,以上的這些威脅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或是市場機制的體現,不會因為台灣單方面的作為而有所改變,任何抗拒,長期而言,都會徒勞無功;若心存僥倖,也只會使問題越拖越嚴重。所幸,危機就是轉機,換個角度看,威脅的反面就可能是契機。令人興奮的是,詮釋的方向和觀念一轉,眼前就存在二項極利於華人區的發展契機:華人經濟的興起與國際採購型態的改變。

華人經濟的興起

廣義而言,華人經濟圈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和約百分之六十東南亞經濟份額。曾經,華人代表的是窮困與封閉。可如今,這個地區已成為全球經濟最蓬勃發展一塊,事實說明,至少在生產與國際貿易上,華人經濟在全世界已扮演起舉足輕重的角色。

華人經濟圈內的另一特色是,由於分享相同的語言文化與商業習慣,經濟活動的交易成本甚低。這也是為何即便存在於彼此互不信任的政權和人為的限制下,華人經濟圈依然可以成形的主因:低交易成本所導致的市場力量壓過政治障礙。

對於台灣,華人經濟圈的意涵非比尋常,低交易成本使得台商在此一地區享有外人可望不可及的天然競爭優勢。華人經濟圈的規模夠大,不僅可以是我們的腹地與市場,更可以是我們全球行銷的生產基地。華人經濟圈好比是茁壯中的巨人,善加利用,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頭;藉力使力,我們可以突破目前的瓶頸與局限。

國際採購型態的改變

華人經濟圈既然是世界性的生產重鎮,台灣就正好可利用這兩項發展契機,扮演國際採購平台的功能,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台灣的經濟發展走向應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從以往的製造者,一改而成通路商。這個轉變意味著,很大程度上,台灣必須考慮放棄目前以生產作為主軸的國際競爭架構,轉而發展出一整套具國際競爭力的出口服務經濟。台灣雖然缺乏世界性品牌或跨國的行銷通路,但通過有效的利用上述二項發展契機,我們可以把自己建設成為別人採購時必經的通路,國際買家下單和集貨的集中採購平台。簡言之,就是將台灣建設成為全球性的量販店、或便利商店、或貿易展售中心。更有趣的是,轉念之間,阻力化為助力,先前所提及的四大威脅俱轉換成為台灣的新競爭優勢。

以交易地概念突破貿易壁壘

面對日益擴張的區域性貿易壁壘,台灣發展國際採購平台更是戰略性的重大突破。簡單說,就是「台灣接單,某地出口」,我們是利潤中心,讓別人去做成本中心。台灣倘若調整身份成為各國的出口展售平台,則原先的敵意立刻變成求助的眼神,廠商的配合意願自然升高。通貨緊縮無形中也為台灣發展國際採購平台創造出有利條件。

換位思考,出走的台商反成資產

眾所周知,台灣近年來的企業外移,頗有雨後春筍之勢;島內投資衰退之速,著實令人吃驚。客觀的說,短期內想要喚回已經出走的心,談何容易。政府老是以哀怨的眼神,面對成千上萬已經出走的台商,外移的台商該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他們就像台灣伸往大陸與東南亞的無數觸角,將貨物資料與產品資訊源源不斷的輸往本島。

這些年類似經續會的全國會議疊床架屋的開過好幾回了,有上千條會議結論,經濟似乎仍然找不出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過去的問題在於目標過於誇大,但中肯的說,若是真能努力落實,也會有一定的成績。可惜更大的問題在於把台灣經濟當籌碼來操弄兩岸關係,使得亞太營運中心政策最後無以為繼。其結果大家都知道,大陸經濟並未因此稍有損傷,成長的勢頭依舊強勁,停滯不前元氣大傷的反而是台灣經濟。

許多年過去了,兩岸經濟議題依舊是台灣的政治禁忌,統獨的思維分野事實上更加惡化與僵化,成為任何有意義的經濟發展政策都無法跨越的鴻溝,國際採購平台構想自然也不能倖免。實情是,只要兩岸意識型態的政治考量凌駕專業,任何政策注定都會失敗;另一方面,有意天真的忽視兩岸政治障礙,任何經濟構想也都只是空中閣樓、無法落實。

從股市「阿扁回國,台股斷頭」的傳言來看,民意對陳水扁和其執政團隊的政策感到失望,以股市術語來說,支援度已處於「跌停鎖死」。股市對經營不善的上市上櫃公司,尚有退場機制,但國家卻對治國無方的執政者無能為力,陳水扁真可算是台股不折不扣的「空頭總司令」。

筆者拋磚引玉。提出一個構想邀大家一起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