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呈現了哪些問題?

王仲孚
(大學教授)


淡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從今年九月新學年開始,台灣的高級中學一年級學生全面換用依所謂《九五課綱》編輯的新教科書,其中以歷史科教科書的變動最大。

新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大變動有兩方面:一是課程名稱與教學時數的變動,一是教材內容的變動,這兩者都是台灣五十年來中學歷史教學空前未有的。

就課程與教學時數的變動而言,把台灣史從中國史分離出來單獨成冊,供高一上學期使用;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以「略古詳今」為名,從過去三冊教科書濃縮成一冊,供高一下學期使用。高中二年級上下兩個學期為「世界史」;三年級原為上學期「中國文化史」、下學期「世界文化史」,現改為「專題討論」,上下兩學期,各四個專題。

目前「台灣史」高中教科書已有八個版本,正在台澎金馬地區的高中一年級實施中,九月初開學時,媒體報導有關台灣史的教材,在內容方面有的版本強調二戰期間,開羅會議對於戰後日本須將台灣、澎湖歸還中國的宣言,並無國際法的約束力,對日舊金山和約雖然規定日本須放棄台灣,但並未明訂要把台灣交還給誰,言外之意已很清楚。另外,把施明德列為台灣反對運動的精神領袖(九月九日起施明德恰在總統府前領導群眾「倒扁」,實屬巧合。)、2004年總統大選之槍擊案等列入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其實都是末節。新的台灣史高中教科書,綜合言之,教材取向值得重視的有三項「特色」:淡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肯定甚至讚美日本殖民統治;戰後台灣地位未定論。

至於「中國史」方面,教科書正在編輯中,預定2007年2月使用,其內容目前雖然還不得其詳,但是教科書的編輯須根據《課綱》,檢視《課綱》也可以知過半矣。依《課綱》規定:夏商週三代的歷史,只能編為一節課講完;魏晉南北朝四百年大分裂的歷史,也須在一節課內講完,這樣的教材如何編、教師如何教、只念了一點點國中「社會科」的高一學生,如何接受這樣的教材?教學的結果也就不待龜蓍可知了。

混淆中國史與世界史

高二的「世界史」在擬定《課綱》之初,原要把明代中期、清代以後的歷史,以「中外混和」編寫的方式,列入「世界史」教材之內,把「中國史」一刀切為兩段。如此則「中國史」似乎到明朝中葉而止,明代後期、清代、民國一瞬間都變成了「外國史」了。由於這樣的分期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加以輿論的嚴厲批判,才臨時稍作修正,把「中國史」濃縮成完整的一冊,但仍把明中葉以後的歷史納入「世界史」內編輯。因此明代中葉、清代、民國這一階段的歷史,在「中國史」和「世界史」的教材都有,勢將有混亂的現象。

高三選修課「中國文化史」原為選讀社會科系的高三學生而設計,目的在彌補「中國史」教材的不足。現在的《九五課綱》則改為「專題」,而這些「專題」又不是從高一、高二教材中發展出來的,將來高三「討論」的基礎何在?教學的目標又何在呢?主事者聲稱要訓練《史學方法》,未免荒唐,因為《史學方法》這門課是大學歷史系的「專業」課程,大學歷史系以外的院系都不必修,如今卻要把他搬到高中課程來實施,豈非要把所有高中生都變成大學歷史系的先修班?

就高中歷史課程的結構而言已不合理,《課綱》完成的過程更屬草率。《課綱》委員在教育部長直接介入下,未經充分討論即草草完成「草案」於2004年11月9日在教育部的網站上公佈,緊接著於同月13、14日兩天舉辦了南、中、北三場「公聽會」,參加者須以網路報名,以北區這一場「公聽會」而言,參加者有深綠的教授、學者外,還有高中物理教師、美術教師、音樂教師、小學教師、國中主任、「228關懷會」會員、「李友會」會員……,《九五課綱》原是為了銜接「九年一貫」課程而擬訂的,但出席者約四分之三以政治語言發表自己的理念,配合「鼓掌部隊」鼓噪,像是一場「群眾運動大會」(參拙作:《課綱公聽會?群眾運動大會?》)他們根本不知道《課綱》的內容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是甚麼。(參:《聯合報》2004年12月4日「民意論壇」,收在《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增訂版,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3月31日)

杜正勝蓄意切割中國史與台灣史

總之,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至少呈現了以下的問題:

一、完成了中學課程中,台灣史與中國史的切割。十年前國中歷史課程設「認識台灣歷史篇」首先完成台灣史與中國史的切割,現在又完成了高中歷史課程的切割。從此,自國中至高中課程一貫,今後在青少年的「歷史意識」中,台灣史和中國史是分離的。它的影響必然深遠。

二、減少中國史的教學時數、取消高三選修課「中國文化史」,達到對青少年「淡化中國歷史知識」的目標,這與文化台獨的「去中國化」政策是一致的。有人擔心,五千年中國史僅有一冊教科書,將來的青年國史知識必定貧乏的可憐,或將「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這也許正是主事者所希望達成的目標。

三、十年前教育部推動國中歷史「認識台灣歷史篇」時,學界、民代、輿論,對於不合理的教材齊聲批判,迫使教育部修改之處,數以百計。這次高中台灣史教科書有爭議的內容,如台灣地位未定論、肯定日本對台的殖民統治等等,卻未見任何強烈批判出現,對於記者的質問,教育部長杜正勝揮灑自如,說甚麼「歷史教科書在呈現史實,且盡量提供各種角度的資料供學習者瞭解,不用擔心老師會有特定的看法,學生也都能自己判斷」輕鬆地就把記者打發走。事實上,包含大陸學者在內,許多人大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現象呈現的問題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