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派看2012大選

紀欣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


中國統一聯盟作為台灣第一個公開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團體,自1996年總統選制改為直選後,即開始認真比對每四年一次總統大選各組候選人的兩岸政見,並全力支持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候選人。2008年,為反對國、民兩黨推出的「返聯/入聯公投」,又全力支持馬英九,統盟與其他統派團體在全省發動了「我家拒領公投票,票票投給馬英九」運動。結果,馬英九以765萬的六成高票當選,兩項公投案則均未成案。

馬英九不負眾望,2008年5月執政以來,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局,兩岸政策也成為馬政府各項施政評比中滿意度最高的。根據旺旺中時民調中心最新民調顯示,簽訂ECFA、促進兩岸直航、開放大陸遊客觀光等政策是馬政府最受肯定的三項政績,筆者則認為,馬英九三年多來的兩岸政策至少有以下幾項重要特質:

第一、堅守「九二共識」。馬英九就職演說就強調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開展的基礎,2008年6月初海基會覆海協會函,提議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協商,兩會才得以恢復協商,也才能在之後簽署了包括ECFA在內的16項協議。筆者可設想,如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當選,兩岸關係難保不倒退,台海和平難保不得而復失,兩岸同胞的福祉也難保不遭到破壞。

第二、加強兩岸經貿合作。馬英九上任之初,即遇到國際金融風暴,但隨著兩岸經貿緊密合作,大陸擴大內需,ECFA及時產生效應,台灣經濟快速走出谷底。2010年經濟增長率達10.47%,從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以來,所增加就業人口也高達36萬9千人。這些亮眼的數字,使台灣從陳水扁時代的亞洲四小龍之尾,再回到龍頭,不僅民眾分享到「和平紅利」,亦使「黃金十年公義社會」有可能實現。

第三、推動兩岸教育文化交流。馬政府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允許24歲以下赴大陸就學的役男緩徵,對兩岸青年深入交流及兩岸社會進一步融合有深遠的影響。在歷史文化方面,教育部去年開始大力推動修改高中歷史與國文教課書,可望徹底剷除「文化台獨」、「去中國化」之不當影響。此外,筆者樂見馬英九在今年元旦文告及雙十文告中都提到「振興中華」,並希望他以中華民族的復興為己任。

第四、界定兩岸同屬一中。馬英九今年2月要求公務機關稱呼對岸「中國大陸」或簡稱「大陸」,公文書全面禁止使用「中國」,本(11)月3日又首次表示,台灣與大陸發展關係「是一個獨特的兩岸模式」。筆者認為,不論是前者之「兩岸稱謂說」,或後者之「兩岸模式?code>﹛v,都有助於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同屬一中」的認同,從而化解台獨意識。

第五、「外交休兵」為台灣爭取到更大的國際空間。馬英九上台後即宣佈「外交休兵」、「不追求雙重承認」,三年多來,除保住23個邦交國,自2009年開始得以「中華台北」名稱作為觀察員參加世衛大會(WHA),今年又與香港、澳門互設辦事處,並爭取到124國給予免簽證的待遇,充分證明改善兩岸關係,即可為台灣爭取到較大的國際空間。

第六、再度以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為政見。儘管筆者以為馬英九沒有必要在提出「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為「黃金十年」政見後,又畫蛇添足地追加「公投說」,徒使問題治絲益棼,但馬英九自2007年後再度提出兩岸和平協議,不僅展現了政治家對自己政見的認真態度,也顯示他深刻體認:要想建立制度化的和平穩定機制,終止兩岸敵對狀態,就必須簽訂和平協議。筆者以為,馬英九此次勇敢地提出和平協議,再次昭示他與在口頭上說「與中國維持和平關係」,實質卻是「兩國論」的蔡英文,在兩岸主張上有根本性的不同。

中國統一聯盟在過去24年中歷經兩岸關係的起伏轉折,且在逆流中長期奮戰,對於來之不易的兩岸和平發展自當格外珍惜,並應向所有關心兩岸關係及台灣前途的選民大聲呼籲,在2012年1月14日用選票支持堅守「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馬英九順利連任,使兩岸和平發展得以持續與深化,並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筆者一向認為,壯大台灣統派的力量及輿論聲勢,才能引領民意支持和平發展,也才能有效鞏固、監督台灣當局的兩岸政策,因此,台灣統派今後應朝以下三項目標努力:

首先,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是台灣統派多年來的主張,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前景。我們將督促台灣當局與大陸及早開啟政治對話,增進互信,我們也將在民間加大促簽和平協議的輿論聲勢,為洽簽和平協議,終止兩岸敵對狀態,創造有利條件。

其次,兩岸問題應由兩岸中國人自行解決,不受外國勢力干預。我們將繼續呼籲,台灣當局應停止向美國採購武器,我們也將努力扭轉民意,消除台灣朝野對於美國的依賴,從而徹底遏止美國繼續「以台制中」,不當干預兩岸問題。

再者,我們一向主張,台灣當局應將兩岸經貿合作中產生的「和平紅利」用於造福民生,讓基層民眾對經濟成長有實感,從而更加珍惜兩岸和平發展,並應進行社會改革,讓財富分配更平均,貧富差距縮小,社會弱勢獲得更多照顧。我們也將在民間,結合兩岸和平發展的主題,形成更全面、更合理的社會改革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