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為何不與馬英九就服貿協議進行辯論?

花俊雄
(旅美評論家)


在蘇貞昌和謝長廷相繼退出民進黨黨主席競選之後,蔡英文已篤定當選。在此情勢確定之後,馬英九立刻向蔡英文下戰書,表示在蔡英文5月正式當選黨主席之後,願與她就服貿問題進行一場辯論,蔡英文馬上加以拒絕。

之前,馬英九也曾經就服貿問題要求與現任民進黨黨主席的蘇貞昌進行辯論,蘇貞昌還自信滿滿的說,就怕馬英九不敢,但最後蘇貞昌卻以種種藉口,臨陣脫逃。蘇貞昌與蔡英文為何對馬英九的挑戰一再藉故退卻?

其一是馬英九深信,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絕對是利大於弊,但遭到綠營一味抹黑,以致正面的訊息難獲民眾注意,若能透過國民黨黨主席和民進黨黨主席當面辯論,民眾可以借此機會瞭解《服貿協議》的好處。藍營研判,從上次2010年雙英電視辯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例子來看,這次應該也有勝算。雖然蘇貞昌和蔡英文都是辯論高手,但事實勝於雄辯,憑藉《服貿協議》的優點,馬英九據理力辯,應該仍可佔上風。民進黨對此心知肚明,只是出於政治和選舉考量,處處杯葛,百般阻撓。

其二是蔡英文在服貿這個問題上很難採取立場,她處於既不能贊成也不能反對的窘境。眾所周知這次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的領導骨幹都是蔡英文的青年軍,他們根本主張將《服貿協議》退回重啟談判,並且在今後簽訂兩岸協議時必須有立法監督機制,在他們提出的監督機制的案文中,開門見山就將兩岸簽訂協議,定位為國與國的關係。如果蔡英文要吸納支持學運的年輕世代,她就必須接納他們激烈的反中主張。但是蔡英文自2012年大選以「台灣共識」敗給「九二共識」之後,也急於找尋能夠克服「最後一哩路」的途徑。今年1月,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曾率團訪問大陸,進行「專業交流」給蔡英文赴陸「試水溫」,1月20日,蔡英文在記者招待會上,以「對方」或「對岸」稱呼大陸,而沒有使用過去常用的「中國」,證明她有意處理北京最在乎的「名稱」問題。如今蔡英文即將接掌民進黨,而2016年大選民進黨的候選人也非她莫屬,她必須兼顧民進黨重新執政的大計,她沒有偏走極端或苟且曖昧的餘地。學運的走向和蔡英文必須走完的「最後一哩路」背道而馳是蔡英文難以逾越的障礙。蔡英文被學運所夾持不能贊成《服貿協議》,但她也不能反對《服貿協議》,因為後台老闆美國已經明確表態不贊成學生的作法,也對民進黨的態度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因此蔡英文沒有任何立場可以和馬英九就服貿問題進行辯論。

其三是在這次的「太陽花學運」中,國民黨可以說全面棄守,民眾對馬英九的信任已經低到不可能再低的程度,國民黨可以說處於最艱困的時刻。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馬英九唯有突圍一途以求解開內憂外困。辯贏了是光榮的勝利,可以讓他的民調起死回生,爬出谷底。辯輸的話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情況不會更壞,更何況,勝算很大,因此值得奮力一搏。就蔡英文而言,這次的服貿辯論異與上次ECFA辯論的情勢。上次的辯論,她是以挑戰者的姿態,藉著與現任總統辯論,提高她自己的能見度。如今時移勢易,馬英九的聲望極其低迷,而蔡英文的氣勢如日中天,況且馬英九也不是2016年大選的對手,辯贏的話對她不見得會加分,辯輸的話則大損她的形象,可能讓蘇貞昌有機可乘,因此她大可不必替馬英九搭台自找麻煩。

蔡英文不與馬英九就《服貿協議》進行辯論是既不敢也不願,她的所有說法都是經不起檢驗的藉口。蔡英文這種進退兩難的窘境,反射出她掌權的民進黨要轉型其難度幾乎堪比攀巖走壁,2016年的大選,兩岸關係仍然是考驗蔡英文的「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