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台北市文化局的台灣先鋒特展
介紹台北市文化局的台灣先鋒特展
為紀念二二八事件67週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在今年(2014)特別以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為主軸,策劃「台灣先鋒——李友邦與二二八受難者紀念特展」,希望透過先父李友邦將軍歷經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在1952年白色恐怖被槍決的生命軌跡,呈現二二八事件的多元面向。
此次特展的地點選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二二八紀念公園內的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該館日據時期是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成立的「台北放送局」;1931年改由台灣放送協會負責廣播業務;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後改為台灣廣播公司,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廣播電台扮演黨政軍各界人士宣傳政令,和民眾代表報告事件處理近況的重要角色。
雖然,政府這幾年透過二二八特展的策畫、出版、巡迴展,音樂會的舉辦,致力於二二八事件的教育推廣,希望昇華心靈,撫平傷痛,希望銘記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希望將不幸的歷史事件轉化為國家前進動力。但是對於二二八受難者家屬來說,這個影響生命至鉅的人禍,仍有太多的遺憾,仍有太多的真相需要發掘。
《台灣先鋒》與李友邦
《台灣先鋒》由先父1927年於廣州創刊。由於戰局延伸,爾後待刊;1940年4月15日在浙江金華復刊,至1942年共發行10期。《台灣先鋒》內容報導台灣人民抗日情節、日寇惡行、台灣該如何脫離日據獨立、台灣革命與中國革命關聯;台灣義勇隊「日本在華人民反戰同盟」及台灣革命運動史、中日戰爭下的台灣……。
同時先父也透過廣播,(例舉台灣先鋒如起草臨時憲法,義蓋中外的進士丘逢甲,1912發表宣言的羅福星……。)肩負講述歷史,論述時事,為台灣發聲的任務。
李友邦與台灣獨立革命黨
先父李友邦本名李肇基(1906年4月10日-1952年4月22日),台灣台北縣蘆洲望族之後(今新北市蘆洲區),是愛鄉愛國的民族主義者,長期從事抗日運動,是台灣近現代史上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
1924年,先父19歲,就讀台灣師範學校時,組織同學夜襲日警派出所,遭日警追捕,輾轉赴廣州,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就讀,經國父孫中山先生安排,跟隨廖仲愷學習;1925年家父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支持下成立台灣獨立革命黨,先父任黨主席。黨綱第一條揭示成立宗旨「為團結台灣民族、驅除日本帝國主義,在台灣一勢力,在國家關係上,脫離其統治而回歸祖國,以共同建立三民主義之新中國」。1939年2月,集結滯留大陸的台灣人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與「台灣少年團」,並先後成立四所「台灣醫院」在戰區從事政治作戰及醫療救援。先父創組台灣義勇隊與少年團,主要執行四類任務:
1.對敵政治工作:台灣義勇隊成員大部分皆從台灣過來,精通日語,利用語言上的優勢從事日軍分化開導工作,分散日軍的凝聚力,是政治作戰部隊!
2.後方生產工作:本隊員皆具高科技、醫術等能力,從事生產軍火、藥品、樟腦油提煉等等工作,是後勤支援部隊。
3.醫療救護工作:先後成立浙江金華、蘭溪、衢州及福建建陽四所台灣醫院,不論偏遠地區,皆為中國軍民醫療服務!
4.巡迴宣導工作:勞軍、義演、宣導話劇等由少年團擔任。
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
三民主義青年團與台灣關係始於先父李友邦所帶領之台灣義勇隊。先父為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義勇隊分團部而為文,寫道:青年為國家民族的新生命,台灣的青年,對於祖國抗戰及台灣革命的貢獻,當然是不會例外的。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義勇隊分團部的成立,就是為了使本隊及少年團的青年同志,在參加「保衛祖國」的過程中,成為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之堅強有力的幹部。
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光復。8月底父親遣台灣義勇隊副隊長張克敏(士德)來台,帶回象徵台灣光復的第一面中華民國國旗。12月,父親以中將身份返回摯愛的故鄉——台灣,懷抱著建設三民主義新中國的理想,在陳逸松協助下於台北組織當時最大的團體「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簡稱「青年團」),積極建設新台灣。先父是第一位台灣籍的將領,兼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三青團)中央直屬台灣區團部籌備處主任、台灣分團主任,由於秉性耿直,頗負盛望。在當時台灣人熱切期待加入新政府的氛圍下,吸引大量台灣社會菁英加入,成立許多分支機構。
接收後新政府貪腐無能,受到台灣民眾批評詬病。國民黨內因接收利益產生激烈的派系鬥爭,埋下青年團與新政府間的互相批評及衝突。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青年團內台籍社會菁英被擁護為處理委員會要員,扮演折衝政府與民眾間角色。先父李友邦因為不認同陳儀作為,拒絕陳儀的要求,不願意對台灣同胞進行不實廣播,非但不願意為陳儀背書,還要求陳儀道歉。陳儀挾怨,於3月10日拘捕先父,翌日解送南京,關入羊皮巷的天牢。先父被捕的次日(3月11日)陳儀無預警解散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鎮壓開始後,青年團的台籍菁英成為肅清對象,造成多人受難,即便逃過死劫也飽受牢獄之災,最後青年團遭到解散。
家母嚴秀峰女士,當時身懷六甲,在先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勇敢追至南京,想方設法營救先父。3月14日,母親終於在南京見到蔣經國,詳述二二八事件原委,闡明二二八事件是因政府貪腐、高壓造成,是「官逼民反」,並非省籍問題,台灣人民沒有叛變,陳儀政府應負全責。
第一次台灣二二八實情傳達到中央,母親力促蔣經國赴台調查實情。母親回憶說,她當時很堅定的向蔣經國說:「如果李友邦有罪,治他罪。沒有罪,還他清白。」經過母親的奔走請願,3月18日蔣經國與白崇禧將軍來台調查,國府停止派軍鎮壓與就地處決。母親營救父親的努力,阻止了二二八濫殺。蔣經國後來評論說「嚴秀峰說話很誠實」。三個月後李友邦獲釋,同時間,由先父切結作保,保住了28位三青團成員性命。
化一世滄桑為生命莊嚴祝福
二二八事件的發生造成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部主要幹部遭受當局的逮捕與追殺,據台灣大學歷史系陳翠蓮教授研究,先父所屬台灣區團幹部如台北分團主任王添燈及台中分團第一區隊長林連宗被捕失蹤;嘉義分團主任陳復志、書記盧鈵欽、團員陳澄波被槍決於嘉義火車站,朴子區隊長張榮宗率民兵抵抗遇襲而亡;高雄分團岡山區隊長蕭朝金、屏東分團總務股長葉秋木、花蓮分團宣傳股長許錫謙等人多被槍決。至於被捕入獄而逃過一死的團員則有莊孟侯、林日高、林糊、吳新榮、陳崑崙等各地知識分子。
先父在二二八事件中被逮捕拘禁,事後雖被釋放,卻難逃接踵而至的白色恐怖。
1950年,家母嚴秀峰遭陷以「匪諜罪」入獄,1965出獄,冤獄15年。
1952年4月22日,先父被誣陷為叛亂罪,遭到槍決。
先父走了已整整62年,是被迫害走的。在「威權體制」統治下,欲除掉任何一個可能危及自己權力寶座的心腹之患,很簡單: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幾顆穿越心臟的子彈,就可輕易結束一個人的生命。先父應該是死在沙場上的!他的血應該流在與敵人拚鬥的戰場上。但他卻死在一生最深愛的故鄉,死在他為之奉獻了一切,甚至他生命的台灣。愛國愛鄉竟含冤而死,正義公道何在?這不僅是李友邦個人的悲劇,是歷史的悲觀,更是近代中國民族的悲劇!
家母嚴秀峰(1921-),年少時巾幗不讓鬚眉,從軍抗日。卻在白色恐怖中,家破人亡。
經歷了15年冤獄,仍以大愛、以浴火鳳凰的輝煌姿態騰越二二八、白色恐怖灰燼,為先父李友邦堅持歷史定位,以卓越的遠見整理並重新出版先父的著作——《台灣先鋒》及論文集。也為台灣守護見證城市歷史的蘆洲李宅古跡——李友邦將軍紀念館。多年後,先父沉冤得雪,為表彰其忠貞護國史實,2013年,新北市政府建置紀念銅像,並將蘆洲李宅——李友邦將軍故居地另名為「友邦巷」,是新北市第一條以人物命名之紀念街道。
歷史不容湮埋,更不能歪曲。為了連結台灣現代史的失落斷層,我自忖有責任為文闡述先父家母畢生為台灣、為祖國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奮鬥的史實,呈獻在社會大眾的面前,作為歷史的見證與殷鑒!◆
社論
國際與外交
反服貿與學潮
西方民主的反思
兩岸關係
台灣史
連載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