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之棄台論

李本京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榮譽理事長)


前 言

中華民國在1912年於南京成立臨時政府,想當然耳,華府應該立即承認才是,然而卻一直拖到翌年5月2日,威爾遜總統才正式承認了袁世凱所領導的北平政府。這「遲來的承認是否就是未來中美關係上處處荊棘的預兆」? 事實上美國對亞洲的政策「一直是猶豫不定的」。翻開近代史,回憶二戰前美對日妥協不前政策,國共內戰期間又無堅定政策,韓戰爆發前後矛盾處。在越南則戰事未結束即先行「走為上計」,留下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這就說明了美國的政策在亞洲所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種破碎的表現,未能堅持一以貫之的原則。

另外也要一提的是華府對中華民國在1949年及1979年,兩記重拳揮向風雨飄搖中的台北政府。1949年8月5日國務院所發表之「白皮書」才是重中之重。這一宣示使得國府於國際宣傳上缺少了有利的地位。事實上,美政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眼見國民黨即將潰敗;為了與國府保持距離,重話指向國民黨之貪腐無能。並非美國不積極協助。也就是說日後國府是死是活概由天命,所幸翌年5月26日韓戰爆發,才改變了一路下滑的國府命運。

到了1979年,華府就明白地與國府斷交,然而《台灣關係法》則賦予台灣以國防安全。就這一點而言,其所受傷害實際上還比「白皮書」要小。因為當年白宮發佈「白皮書」就是為了切斷與國府任何關係,假如共軍犯台,則華府是不會聲援的。

從上述兩項實例,可知美國對中華民國之政策是基於現實利益上。最顯明的例子是美國在1949年2月與史達林、邱吉爾於雅爾達會議中「出賣了中國」。在台北與華府已無外交關係的今天,或有識者認為如今與對方已無外交關係,那關係還能如何壞。持此議者,當然有其論點,然而一個現象正在美國發生,那就是近年已有學者或文人認為美國不需被台灣拖住,應該有新的構想,來應付未來華府與北京間關係之發展,這種思維目前已可在期刊或者雜誌上看到,這種說法究竟如何,吾人需有所認識才是,爰乃草就本文,以就教方家之前。

季辛吉等掀起之巨浪

以季辛吉為首多人在台灣問題上,巧妙地說出為何美需與中國加強交往。而不宜與北京走上武力衝突之絕境。他們不曾白紙黑字地說美應棄台,然而從字裡行間,讀者就會感到,如果要執行一中原則,就應搬開所有擋在路中間的石頭,當然台灣也就是最擋路的那塊石頭。

先來看看季辛吉怎麼說:他在所有文章中以其在2012年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3、4月號之《美中關係未來》最為重要。在這本權威國際季刊上以長文對美中關係作了詳細之論述。不論對其看法如何,此文值得一讀。文筆流暢,此文是一篇具有論文之結構,也具有政論文章之可讀性。

季辛吉認為兩國雖然合作,然而一定也有爭議。這是兩大相交之必然現象。就是已有對立現象,也不必覺得有異。美國人多認為北京正積極部署,以控制西太平洋,以鞏固其在亞洲扮演龍頭地位之基礎。北京則認為美國之於亞洲,還是其當前注視之標的物。季氏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他認為設若美國真如此以為可以鉗制住中國,則雙方將陷入無盡期之對立與競爭。

季很坦白地認為美國正一步步地失去優勢之地位。他文章的特點就是從北京與華府雙方各自立場而看。這種對比式寫法使得讀者認為他是客觀而理性的。從而達到他文章表達之意圖,也自然地奠定了他在國際政治研究領域有著大師級的地位。

另一位則是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著名地緣政治學家。他就是卡特當年重用之布裡辛斯基(Zbigniew K. Brgezinski)。布對中美關係評斷散見於他的許多文章中,其代表性之大作則是其在2012年在《外交事務》季刊中發表之《亞洲平衡關係,強化歐美之大戰略》一文。

從此一長文中可以看出布氏的「大戰略」是以歐洲為重的。事實上他一直是重歐者之龍頭。整篇文章即是在說明如何才能保持美與歐洲之良好合作關係。是以「平衡亞洲即在鞏固及升級美在歐洲之影響力」。

在這樣子的一個思維下,布氏認為與北京之關係是否良好至關重要。為期不與北京產生核戰,華府應理解北京在歷史上於亞洲之重要性,而不必僅與日本聯盟,避免在亞洲圍堵中國。如要如此,則不妨在未來10年間考慮讓一國兩制在台灣實現。這明白顯示「棄台」論之說法,倒是在季辛吉文章中看不到。這就說明布氏直來直往之個性。布氏此言掀起一片巨浪,台北不可再假作「耳背」而不聞。

另外一位退休高官則是在小布希政府時出任財長之鮑爾森(Henry M. Paulson, Jr.)。他的重量級文章亦說巧不巧的發表在《外交事務》期刊上。鮑爾森與北京政府之吳儀副總理合作良好。雙方成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論壇」,對兩國關係之推進大有助益。在此論壇持續期間,鮑率代表團與吳儀等人會談,表示了鮑爾森之重要性。因為一般來說,如對方是副總理人士擔任團長,則美方應以國務卿擔任斯職,以求對等,如今由財長出任,則突顯了鮑之重要性。

鮑之文章通篇強調兩國關係之重要性,並未觸及到棄台一事上。鮑於2009年隨小布希任滿於元月離職前,在2008年9月發表此一文章,等於是替國務卿勾劃出美國對中政策之核心要點。是以此文之重要性,即在鮑發文時仍在任內,其政治性之宣示自是再清楚不過。

另外一篇任內發表政策性文章的是希拉蕊在2013年11月之《太平洋美國世紀》。她以國務卿地位取得重大外交政策發言權。在這篇重要文件中,列舉出亞洲當前困境之各個地區,例如北韓、伊朗核武、阿富汗、巴基斯坦、南中國海等區域問題,未提到當前之台灣問題。是因為台灣不再是亞洲重要問題;是否如此,只有希拉蕊明白了。

學者們之棄台論

在諸多棄台論中,要以格裡澤(Charles Glaser)在《外交事務》發表之文章最引人注意,這篇名為《中國崛起可能導向戰爭嗎?》不但提到棄台之緣由,並且舉出例證,以說明台灣在華府亞洲拼圖中已漸失重要性。

格氏的文章是一篇形若論文,實為政論性文章。首先他認為北京已不再以意識型態作為對外關係之原則。因此華府應與中國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美國應扮作平衡者(balancer),協助亞洲國家解決紛爭,不可再以冷戰時期觀點,以為可以再在亞洲稱霸」。如此則可去除美中衝突之慮。是以美不可與越、日聯盟,以增加亞洲之緊張程度。

他並且提出現實主義在國際政治之可行性,他認為現實主義不必一定是悲觀的。隨之也提出了「結構性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這種設計可以使得兩強從現實環境中取得利益及互利,而避免衝突。在格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是深信現實主義的。在格之中心思想在「台灣不再具有重要性」(lees than vital interest)。也因為如此,棄台就是華府唯一選項了。

事實上,現實主義於很多範疇中出現。在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已是常態。更落實地說,是唯一的生態。就連法理中,也有「法理現實主義」(legal realism)之說,也就是說:任何法理都應隨著現實之變而有所修正。這就是「新海文」法學派(New Haven)之所秉。設若《台灣關係法》如有何修改,也就是此一學派理論所伸張出來的。

最近又有一記超大聲的棄台論是為麥石摩(John J. Mearsheimer)所言之論。他曾在2013年12月7日假台北中研院舉辦之「國際關係年會」中,以此稿為準發表了講演。其重要專業用書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已於2014年4月由紐約書商W.W. Norton出版。

麥氏為當今美國國際關係學重量級大師。他的這篇稿子當然引起各方注意。此文運筆流暢,說理清楚,結構紮實,允為一篇上乘之論文。文中首先導之以當今國際政治之現況。作者認為目前美國之對手即為北京。當北京經、軍實力逐步趕上美國,在未來10年或更多之時日,美國勢必要為此尋求一個永久方案,以求自保。

麥氏強調儘管美國聲稱「返回亞洲」,然而未來將仍然堅守「重歐輕亞」方略。是以美國不應將其主力消耗在亞洲,因為其對手為北京。於是只好以避戰為對中政策之基礎。在這框架下,華府只能在亞洲與中國共同處理國際紛爭,因為再過十數年北京實力將無懼於美。任何對北京挑戰均可能導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在韓、越戰後,美國最不樂作戰之地就是亞洲了。

他的解決之道是以犧牲對台之保護,以換取中美兩強之和平。他提出台灣最終有三個選擇,其一是發展核武,其二是依靠華府,其三是「香港模式」。麥氏認為第一項及第二項均不可能,只有第三項才是未來台灣可行之道。他在本文結論時強烈地認為「台灣必定屬於中國」(Taiwan appears destined to become part of China)。

另外一位學者是奈伊(Joseph S. Nye),他曾在「華盛頓郵報接受訪問,認為兩岸統一是「歷史之趨勢」(Historical trend),是不可改寫的,他認為兩岸將是「一國三制」,台灣不可能按「香港模式」。這就是「奈伊原則」(Nye Proposal)。

事實上,季辛吉早在1999年10月25日接受《讀賣新聞》訪問時,就認為中美設若動武,則可能是因為台灣問題。因此他建議中華民國政府接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說法,以達到美國在亞洲避戰之目的。

智庫之音,蘭德公司發話

美國一些智庫具名之報告,多未明言棄台一詞,多以說理之方式提出各種可能之狀況。蘭德公司之報告即是一例。由美政府資助之最大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地處海景勝地加州聖地聖莫妮卡(Santa Monica),其規模及影響力居首位。在2009年出版一冊重要巨著。這本具有權威性之書名為《平衡之大哉問:中台間之政治情況及軍事形勢之爭論》。

這本專著初稿定於2000年,經過九年整理始定稿,足證其慎重其事之嚴肅態度。這其間,撰稿人以「軍棋推演、數據模式、歷史分析、專家訪問及定性判讀」等過程,當作寫作之基礎(Thetan level combat modeling, simpler mathematical models, historical analysis, interview with experts, qualitative judgment)。經過如許多層次及研判始有此一重量級報告。

然而其結論卻會令台北人們大失所望,因為其結論認為對台美「是不甚樂觀」(substantially less optimistic for Taiwan [and U.S.] side)。除此之外,文中特別強調兩點:其一是台灣地處大陸旁邊,而美國則在萬里之外。由於台灣問題,美國在未來10年至20年間將面對北京之挑戰。而這一挑戰是來自於一個「經濟跳動、軍勢強大、政治統一、信心十足之中國」(economically vibrant, military powerful, politically unified,and self-confident China.)。

本文在全美智庫及國際關係學領域中,廣受注意,雖未明文說要棄台,然而此一政府之智庫以九年時程做成此結論,令人不由得懷疑這是民間自發之思維,還是華府在放氣球,以偵測空中之溫度,識者應有不同之解讀。

其他之雜音

另外有些很不一樣的聲音,例如有人提出「芬蘭化台灣」。這是一篇由波特蘭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琦利(Bruce Gilly)所寫之文,他這篇文章《不悲觀之海峽:如何使台灣芬蘭化以造福美國》。

事實上這篇文章也刊登在《外交事務》季刊上。在這本刊於2010年1月出版之刊物上,琦利認為芬蘭自1956年至1981年即與蘇聯取得協議。芬蘭仍有主權,唯將國防及外交權交與莫斯科,而保證往後決不與任何其他國家結盟。這一措施使得雙方不再動武,對芬蘭之安定大有助益。而芬蘭化(Finlandization)就此成為一種國際關係上之專用名詞。撰稿人認為,唯其如此華府才可避開與北京武力衝突。然而這也表示,設若兩岸同意如此,則台灣就不可與美結盟。實際來看,今天美台間也無任何結盟情況。因為雙方並無邦交。

作者在本文結論時特別說明未來美國沒必要一定要維護台灣之安全,盡可將台置於美國「戰略軌道」(strategic orbit)之外。

作此論點者尚有一位知名政治記者。卡布侖(Robert Kaplan),現任「新美國安全中心主任」(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他在2011年2月16日在華府「印美世界事務研究中心」舉行演講。他在這場重要演說中以《印度洋與未來之美國實力》(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為題,詳實研判未來美國在亞洲之走向。在其演講後之問答間回答了這場演講最敏感之台灣問題,於此可見台灣問題已日漸成為美國國際關係學之熱門題目。

卡氏認為美國不可作「世界警察」(it can not be the world's policeman),這種看法就是一個現實主義地緣政治學者之經典看法。也就是說,美國也會因國力而修正其是否仍要作世界警察之根據。

對於台灣問題,他直言大陸正漸漸將台灣「包含」(enveloping)過去。他並引用2009年之RAND報告,等到2020年,美國就算以F-22戰機及利用在日本之美空軍基地也擋不了中共之空襲台灣。他的結論是中共不需動武,可以和平方式解決這一問題。

非典型之棄台論

除了專家學者之說法外,尚有其他不同之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下面這一篇文章。本文刊於2009年11月17日之《納爾遜報告》(Nelson Report),作者為歐文斯(Bill Owens)。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引人注意,就是歐文斯這個人之出身背景。

這位曾擔任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之退役海軍上將不是一般人;以如此高階退役將領公然發表如是言論,絕不尋常。他的棄台論建構於對台軍售問題上。歐文斯認為美國立即對台停止軍售;以求證大陸是否會對台減少飛彈數目,如果能如此,即可看到北京之善意。

另外一個必須考慮的現象是中共經、軍實力將在未來急速飛進,就可趕上美國。到時世上兩強如引起台海衝突,將是世界大災難。因此就應「有意義的對《台灣關係法》做出評量(thoughtful review)。

就在數日後,《尼爾森報告》又登出一篇文章,將歐文一一批駁。不過不容忽略之事實有二:其一歐文以退役上將身份認為未來中方軍力不可忽視,其二則是美方是否未來有能力再維護台灣?換句話說,儘管歐目前投資公司AEA任董事,在商言商,其所言純就現實利害而起,然而其影響終究還是有的。

另外一位提倡棄台者則是凱恩(Paul Kane)。他的文章以《棄台灣以救我們之經濟》為題。這篇文章主旨在以金錢來交易台灣。根據凱恩之議:目前美欠中外債11,400億美金,設若美國放棄(ditch)台灣,可換取免付中方此筆天債,因為美國今天欠債太多,為避開債留子孫之不幸,只要此交易成功,則美國國債將減少10%。

由是美國得喘口氣,不再為債所困。作者認為這場交易快則在2015年就可實施。筆者認為,此文刊於2011年底。如按此議,只要四年就可實現,是否也太快了些。

雖然此議見笑,不過作者身為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研究員,此文又經《紐約時報》刊登,此一說法自然也引人注意,也可見美方百家齊鳴,各路人馬莫不盡出奇招。作者堅信如此一來,則台灣問題,不再是問題,是三方互利之良策。

除了在全國性大報可以見到如此文章外,有時也可在地方性報紙看到類似此議之文章。例如2010年9月至翌年3月於《大西洋前哨報》(Atlantic Sentinel)就有連續兩篇有關棄台之文章。

作者均為Nick Ottens,他也引用卡布侖之話,如中共感到被「捆綁」(boxed in)。則一定要增加武力,以求取兩強在軍事上平等。由是而一次再一次相互擴軍。作者也同時引用2009年(RAND Report)有關台灣空防實力之分析,而認為台空軍不足以衛護台海上空。是以台美不可能有把握控制空中優勢。

為維持台海現勢,美方以龐大軍費以為代價,作者認為不需如此。美國應深思究將如何在未來因應台灣問題,以求自保。

另外一個令人百思不解的,是美國官方究竟如何看待台灣問題。例如《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Post)於2000年5月26日至6月4日連續刊登了一篇歧視台灣之新聞。透露美司法部極機密地將台灣與北京、莫斯科放在「有敵意情報行為」(hostile intelligence threats)之國家名單中。這一行動令人百思不解。是司法部無知,還是上方有令?

反擊棄台論

棄台論雖尚未成形,然而偶有出現,美方親台人士,美官方及我國官方均作了反擊。僅舉數例以說明之。

在格裡澤(Charles Glaser)文章發表於《外交事務》季刊後,該刊於次期刊出一篇包括李學圖、包道格(Douglas Paal)之評論及格之覆文。李學圖之英文名Shyu-Tu Lee。他認為美國應加速售台F-16及其它武器,則台灣即可自保。包氏則認軍售有其必要,而這一行為對安定台灣有政治及心理上之需要。格在覆文中斷然認為李之說詞無益,而僅在宣揚美國現行政策而已,完全漠視現實主義下國際關係之實況。(按:李學圖時擔任「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理事長)

同時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研究員馬查(Michael Manna),亦在「Diplomat」(《外交家》)期刊發表《勿棄台》(Do not ditch Taiwan),此文隨即在「World Watch」上轉載。於2011年11月18日。他以長文對棄台論予以抨擊,首先他認為美國對台灣之經濟純以美國利益著想。更認為今日居住在台灣人民多自認為台灣人,而非中國人。他並早斷言,歐巴馬不會出賣台灣,否則等於出賣他自己的靈魂。按「美國企業研究所」與台關係甚佳。

我駐美代表處一等秘書林俶如(Thalia Lin)投書National Interest評論棄台論。林文登載於該刊2014年2月27日。林認為時間站在台灣這邊,不是站在北京那邊。並且可以影響中國大陸,使其真正走向民主。

對於美國近年屢有棄台論出現,蘇貞昌認為這是因為國民黨之過分傾中,使得美國民間漸有此議。此間《中央日報》網路報於2014年3月20日點評文章,對蘇此言予以抨擊。

我駐美代表沈呂巡則認為「如果美國跟台灣說再見,明天就會後悔要哭」。

結 論

綜上所述,可知棄台論確實存在,倡此議者包括前任政府高官、專家學者、政治記者,其他人士等。其說法各異,現將其整理如後:

第一點,大國崛起有待時日,當其經濟面相上升,軍力自然向上,是以在健全經濟基礎上,國力自然增加,這一趨勢是再自然不過的,任何抨擊均無濟於事。

第二點,大國在經、軍實力達到強國地位,則一定思及再為擴充,以期取得一方之霸權,然而為取得此地位後,一定會思及必須要更上一層樓,也就是全球霸業,於是就會與老霸主有了競爭。這就是現實政治。目前美國為世界盟主。北京極思在亞洲爭取主導權,就這一點而言,中國是不會退讓的。

第三點是大陸一直將統一列為重中之重之核心國家利益。不可能讓台灣永久如此,北京對此是不可能妥協的。

第四點是美國國力自歐至亞之陣線拉得太長,自然無力再與中國在亞洲一拚,最後只好妥協。就是雙方開戰美國也不見得會贏。是以問題在美國是否願意為了台灣,而持續地在軍備上撒錢,而目前美軍事預算則年年逐步減少。

第五點,繼續維持台灣現狀,對美國之利益究為多少?如果不是絕對的,則美國有必要如此嗎?

第六點,長期以觀,美國國力有一天會被中國趕上,也許20年,或是更長,無論如何,美國各個層面均應先期準備,不能一拖再拖,以免先機頓失,沒了與北京叫陣之籌碼。

由這些論點,可知目前美國國際關係學界多以現實主義且站在美國利益來掃瞄台灣問題。吾人實應予以應有之注意。因為現實主義之下,國家利益永遠第一,這在千變萬化國際政治中實為金科玉律,得不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