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灣「反服貿」學運中的角色

李家泉
(北京資深台灣研究教授)


台灣5月份出刊的《海峽評論》,有一篇題為《未完成的顏色革命》的社論,解決了我腦海中的一個問題。這就是,美國在台灣「太陽花學運」中,究竟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但因收到這一期刊物較晚,而且這個「太陽花學運」早已結束,不太想炒這個冷飯。但經再三思考,還是決定寫這篇文章。因為,這次學運雖已結束,但問題並未解決,火種依然存在,尤其應該釐清美國在這方面的立場和態度,這是十分重要的。

一、歷史上的美國對華政策

關於美國在台灣「太陽花學運」中的態度,我當時首先本能地感到,「太陽花學運」雖是以「反服貿」為名,卻是以干擾兩岸經濟和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目的的政治事件,美國不可能是袖手旁觀者。後來見到一位來自台灣的老朋友,又陸續看到一些資料,得到的看法和我原來的想法是一致的。然而,很快又看到包括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報刊和網絡信息,大都說這次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是在美國直接干預下才終止的。這是怎麼一回事?《海峽評論》的這篇文章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兩者是一致的,並不存在任何矛盾。

文章首先回顧了美國歷史上一直以來的對華政策。1894年,中國甲午戰敗,美國就曾極力支持簽訂《馬關條約》。為什麼?主要是想實現「日據台灣,以日制中」,這與今天美國的「美日結盟,以日制中」是一脈相承的。二戰中,日本戰敗投降,美國又「扶蔣反共」。蔣介石被迫退據台灣後,美國對華政策改變為「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製蘇」。兩蔣去世後,美國對中國海峽兩岸的政策再改為「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以台制中」。正像該文作者所說,這個「四不」,「重點在不和」,只有不和,美國才能實現「以台制中」。

為了貫徹執行美國的「四不」和「以台制中」政策,美國緊緊控制了台灣的兩個政黨——國民黨和民進黨,以作為自己的御用工具。一是以民進黨牽制國民黨,防止它太親近大陸,最後走向「統」;二是以國民黨牽制民進黨,防止它過激地走向「獨」,最後把美國「拖下水」。這兩者對美國自然都不利。

二、美國「反服貿」策略的變化

美國一開始就是慫恿和支持台灣一些青年學生「反服貿」的。這篇社論,引用了一位曾任美國駐廣州領事館副領事、現任駐美國國務院中國分析部門,及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譚慎格先生的一些話,認為馬英九當局一個時期來對中國大陸靠得「太近、太熱乎」了。他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後續的服貿協議,都對台灣經濟及區域整合不會有任何幫助」,說「馬政府當前對中國採取的是比較扈從的戰略,而不是積極主動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大戰略」。又說,「美國對大陸的軍事圍堵」、「日本、菲律賓都配合了,唯台灣在這方面做得不足」,所以,他認為對於馬英九當局來說,「首先就要讓他停止目前的錯誤政策」。譚慎格還特別指出,美國一直在「期待著以台制共」,因而,「不滿馬英九現行的兩岸和解」政策。

但後來美國又為什麼「施壓綠營、叫停學運」呢?3月30日,美國在台協會(AIT)卜道維(David Brown)撰文,批民進黨之所以「挺反服貿學運,是為了在今年年底『七合一』的選舉」,並公開質疑「反服貿抗爭的正當性」;接著,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以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身份批「反服貿」學運,並特別提醒說:「再不採取行動,台灣問題可能成為中美關係引爆點」。看來這是最重要的。再接著,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卿拉賽爾(Daniel Russel)又公開表態,認為馬英九政府簽訂的「兩岸服貿協議」,是正確的,它是推動「兩岸關係的傑出進展」。該社論說,這一切都說明,美國已以「直接明白的表態」表示,必須「力挺馬英九」。可見,美國這時態度已經轉變了。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民進黨立法院總召柯建銘,兩人始於4月6日,雙雙進入學生抗議現場,勸說抗議學生於4月10日退出立法院。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是也!

三、美國「亞洲戰略」與「反服貿」

由上可見,在前不久台灣所發生的「反服貿學運」中,從開始到結束,都有美國直接參與的影子。《海峽評論》在文章快結束時,說了幾句簡短而卻帶結論性的話說:所謂「顏色革命」,其實是「一場反馬、反中、反和平的政治惡鬥」,是為「阻止兩岸和平發展的深化」、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服務的。難道事實不正是這樣的嗎?後來美國迫使學運結束後,「蘇貞昌、謝長廷紛紛退出黨主席選舉,唯蔡英文一枝獨秀。」這也是島內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實際上,美國對待馬英九的態度也是矛盾的。表面上,「美國政府不能公開反對馬英九的兩岸和解,甚至還不時肯定它。」但在馬脫離美國「以台制共」戰略時,就不能允許了,一定會出面阻止。這一次,美國本欲通過部分青年學生的「反服貿」學運,拉馬英九回頭,可是,當學運失控,危及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特別是「有可能迫使中共不得不直接干預時」,美國又著急了,於是馬上要求煞車。

以上就是,美國不久前在台灣整個「反服貿」學運過程中的所作所為和表現。

四、美國對華政策必須反思

美國對於中國,實際上有兩張牌、兩個戰略:一是「以日制中」,這是美國所謂「亞洲戰略」的核心內容;二是「以台制中」,也就是日本過去侵略中國慣用的「以華制華」伎倆。這兩張牌、兩個戰略,造成以下三個「不安寧」:

一是「亞太不安寧」。在亞太地區,美國最害怕中日友好、中日合作,這也是美國最擔心的「噩夢」。所以,一味從中製造矛盾和衝突,並唆使菲律賓等中小國家與之配合,同中國對抗,鬧得這個地區幾無寧日。

二是「兩岸不安寧」。中美建交後,美國迫不及待地搞了一個《與台灣關係法》,使這個「國內法」,凌駕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上,這一次又慫恿和推動台灣部分青年學生,以「反服貿」為名,行反共、反華之實。

三是「台島不安寧」。一方面,美以國民黨牽制民進黨;一方面,又以民進黨牽制國民黨,使兩黨長期惡鬥,「立法院」衝突不斷,「行政院」無法施政。「服貿協議」本是對台灣利多的好事,民進黨卻一直阻攔不讓通過。

看來,美國對於中國,手裡總是控制著一個天平:一頭是遏制和圍堵,這是大頭和重頭;一頭是講友誼和合作,這是小頭和輕頭。預計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這種狀況是很難改變的,這自然是美國霸權主義的本性所決定。然從中國來說,當然希望與美國發展友誼與合作關係,也就是發展兩國新型的大國關係,這同樣是中華民族文化特性和中國長期的和平發展戰略方針所決定。中美兩國元首去年在美舉行的「莊園會議」上,美國對此也有承諾,但並未真正的付諸實踐,甚至相悖而行。今後究應何去何從?是美國各方應該認真深思的時候了!

(本文轉載自《中國評論新聞》 http://www.CRNT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