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已開始

論十九大之後以及川普東亞行與台灣


10月中下旬中共舉行了十九大,在海內外產生極大震撼,習近平定於一尊,內部的安定與川普的困局形成鮮明對比。

隨即川普總統於11月上旬首訪亞洲,其中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越南與菲律賓,還參加了越南的APEC與馬尼拉的東協高峰會。訪問大陸期間,川普與習近平舉行高峰會。

中國震撼

川普訪問亞洲期間,原本對中共極盡批判之能事的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破天荒地在11月13日出刊一期,將封面一分為二,中英對照,四個斗大的「中國贏了」簡體漢字映入讀者眼簾。

《時代》說,中國國家主宰的經濟在贏得未來。「才不過五年以前,大家一致認為,中國終歸有一天要進行根本的政治改革,以維持其合法性,中國也無法繼續其國家資本主義體制。而今中國的政治與經濟體制更好,比起二戰結束後主宰整個國際體系的美國模式,更可持續。」此或十九大後,西方媒體首度認識到,西方確實無法迴避中國崛起與美國影響力下降的事實。

儘管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但美國的軍事聯盟、貿易領導和其促進西方政治價值的意願,都在衰退。川普上台後,推出美國第一政策,日漸自我孤立,中國因此日益被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而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大陸的GDP在可預見的未來勢必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傑.科恩(Roger Cohen)也撰文表示,習近平在十九大有關中國向世上其他國家提供另種選擇的講話,標誌一個新時代的開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其實,不僅美國,當前西方民主國家都面臨相當的困境,如難民與恐攻。目前歐洲正陷入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窘境;特別是因為難民政策的影響,德國新議員選出後國會內部意見難以整合,導致聯合政府產生,是否重新選舉,已造成極大困擾;而法國年輕的總統,又因施政經驗不足,導致民怨四起。

相對的,中國領導人產生的方式,以行政歷練加政治菁英選舉為主,不採票票等值的全民普選,是一種品質保證的制度。

川普的困境

美朝在核武問題上已爭執多日,目前美國將三個航母戰鬥群駛入東北亞海域,極不尋常。另外,美國國會對川普的通俄門調查已有初步結果,情勢對川普不利。

「通俄門」與尼克森時代的水門案有相似之處。若川普反擊,如撤換特別檢察官慕勒,必定招致更大的反彈。若反應有節,可能坐以待斃,等候彈劾。這是川普上任以來最為險峻的形勢,如何轉移焦點?對朝鮮的作為是否其選項之一?

若川普被通俄門逼到走投無路,是否會鋌而走險?美方當然還要與東京、首爾以及北京協商,若美國只是進行有限的斬首行動,並將傷亡降到最低,其可行性如何?值得關注。

目前韓國與北京正在和解。此前,中日關係也開始融冰,其中美國退出TPP,動搖了日本對美的信任。

此次習川會必定討論到台灣問題。以往的情勢表明,台灣時常成為中美兩大勢力的籌碼,從2003-2004年與2007-2008年的兩次公投綁大選,直到2016年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都有美方操作的影子。

北京會在朝核問題上做出多少配合,以換取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讓步,難以逆料。但可以肯定的是,由於目前兩岸的僵局,台灣在此大國的博弈中,自然處於極為不利的地位。

川普訪問東亞

此次川普的亞洲行,在9日北京的習川會達到高潮。由於中國的影響力,川普日前訪問日韓兩國的結果,必須在他北京行之後,才能作出初步的判斷。綜觀川普此次訪問亞洲的目的,首要當然是朝核問題,其次就是美國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問題,此乃結構性問題。

川普訪日期間,敦促日方增加對美採購軍備,強化對於朝鮮的防禦,同時要平衡美日間的貿易,以便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此外,川普也與安倍首相達成「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願景,將結合美、日、澳洲與印度等國,建立一個基於自由與民主的聯盟,並推出「印太戰略」,取代以往的「亞太戰略」。此舉目標極為明顯,就是要牽制「一帶一路」的倡議,盡力抑制中國的崛起,目前此戰略只是一個構想,未來的發展待繼續觀察。從安倍亦步亦趨地緊盯川普身後的低姿態度來看,雙方的成果應該相當豐碩。

川普訪韓的情況比較不同,因為文在寅總統屬自由派,在朝核問題上主張以談判代替對抗。而在川普訪韓之前,中韓雙方已達成和解,韓方同意不追加部署薩德、不加入美國主導的反導彈系統、不發展韓美日軍事同盟。另外,由於南韓緊鄰朝鮮,因而堅持美方必須獲得首爾同意後,始得對朝進行攻擊,由此可知,川普在韓國的收穫相對有限。

此次訪問北京,是川普上任以來首次,也是他個人的初訪,更是十九大之後第一位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北京以超高規格接待。

習近平與川普在人民大會堂會談後,雙方簽下了高達2,53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其中有關頁岩氣的金額就高達837億美元,是目前最大一筆訂單。

此次習川會後並未發表聯合公報,引發一些揣測,是否雙方在核心問題上仍未達成共識?在習川的聯合記者會上,兩人各說各話,習指應尊重彼此的主權及領土完整;川普則指出北韓核危機「將會有事發生」,仍期盼中方能更加把勁,但沒有明顯的突破。

雙方都同意改善經貿關係。中方同意在能源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積極拓展合作,但是美方是否真心投入,令人懷疑。

川普此次訪問日、韓、中三國至今,在平衡雙邊貿易方面的成果豐碩,三國都做出了相當的貢獻。但對朝核問題,表面上仍未有何進展,只是川普的狂言依舊,是否真的有事發生,還要進一步觀察。在有關台灣問題方面,川普也未答腔,雙方好似也在原地踏步,是否有暗盤,還需持續關注。

對於台灣的影響

兩岸關係對台灣而言是重中之重,牽連的層面既深且廣,不論內政、外交、經濟、財政、社會、國防與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受到兩岸關係深重的影響。就以台灣的外交關係而言,當前因為兩岸僵局,雙方在外交場合已不再「休兵」。以往台灣還有一些優勢,但如今大陸崛起,外交籌碼具足,台灣難以相抗衡。再看兩岸的經貿關係,台灣一年在兩岸貿易中出超700億美元,若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一中,北京自然可減少對台貿易額度,台灣是否能夠承擔,將是一大挑戰。

兩岸分離近70年,今年更是兩岸開放交流30週年,其間雙邊關係有起有伏。兩岸同文同種,在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這些原生因素大同小異。但因內戰而分離,雙方走上不同的道路,若排除政治因素,民眾溝通毫無障礙,兩岸當然一家親。因此,就必須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這也就是一種既非國際關係也非國內關係的模式,否則必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尤其,因為兩岸的政治問題還一時無法解決,因此才有九二共識的產生,故意創造一些模糊的空間,以便各自得以轉寰,此是沒有辦法當中的最好辦法。否則硬逼北京接受「中華民國」,就談不下去了。

整體來看,兩岸發展共有三種選擇,良性互動、惡性互動與原地不動,若雙方能有共識,自然可以良性互動。目前的情況,則屬原地不動而趨於惡性互動。

大陸方面,兩岸統一乃中共領導人的歷史任務,稍有閃失,不但會引起連鎖效應,甚至還會激發民眾的愛國情緒,逼迫中共領導階層使用激烈的手段因應。目前因為兩岸僵局,兩岸人民之間的關係異化,大陸武統的聲浪高漲,好在中共官方處置得當,不輕言動武。

外力的因素也極為重要,其中尤以美國的角色最為吃重。川普訪陸,但是目前他內外交困,內有通俄門步步逼近,外有朝核問題面臨攤牌。

結 語

中共十九大與川普亞洲行都已結束,習近平新時代已開始,在黨內,習的地位如日中天。習近平過去五年的表現,更可以讓人感到中共確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尤其,與美國川普總統所面臨的內外困境相比,確實彼消我長。

就是因為兩岸關係特殊,我們必須要以特殊的方式來處理;就是因為兩岸關係的重要,我們就更要重視這個特殊性。面對這種情勢,台灣逆向而行的道路將會越走越窄,必須謹慎因應。

【湯紹成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