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川普於2017年11月3日開始了他的五國之行,這是他元月20日就任總統後首次來亞洲。無可諱言,他的中國行才是行程中最受人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川普在競選時就對中國沒有好話,不過這些說法卻是選民所樂意聽的。而川普在就職後亦復如此,直到4月習近平一行與川普會於佛羅里達州之「海湖莊園」,雙方才有了正常之交往。此次川普不遠千里而來,當主人的自是不亦樂乎,給貴賓以「國是訪問+」的至高規格接待。
此前,雙方互相盤算、推敲,都是為了要使得對方歡愉,而今會議完滿落幕,皆大歡喜,然後就又回到現實的政治環境中,繼續雙方之既交往又對立之複雜關係。
世人關注之習川峰會
主人習近平得體的招待川普,中美峰會由是也有了一些成果。若僅自表面以觀,則川普在中美貿易上有著巨大之收穫,然而仔細的一分析,則發現美方所得不若外界所想像的那樣了不起。就這一單純主題而言,美方贏了面子,而中方則贏了裡子。《時代》雜誌在其11月13日出版之周刊的封面,就用中文「中國贏了」為題,川普在國內媒體挨轟,亟需在海外贏得掌聲,就此而言,習近平順勢而為,雙方皆大歡喜。
習川會時,各自國內政情不同,華府當前正上演「通俄門」爭議大戲。特別檢查官正忙著審查川普之前任助理群。情況居然嚴重到有識之士懷疑川普是否可平安完成這一任。儘管川普自信來華訪問應該大大加分,然而事實上,這次川普亞洲行不會帶給他實際民意支持度的增加。
川普上任後不休止地大喊「美國第一」,持續幹了不少隔絕世界之大事,例如他宣佈退出TPP、《巴黎氣候協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又懷疑NAFTA、「伊核協訂」、「美韓自貿協訂」等。一時之間,川普自己給自己建構高牆,自絕於國際村之外。「TPP」被遺棄之11國只得重收拾舊山河,成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UPTPP)。由於川普放棄世界領頭羊之地位,各國放眼以觀,多認為唯一可帶領地球村成員繼續發揚國際化的就是中國了,相形之下,川普在國際社會中之身影就更形孤單,其在國內之社會地位也慢慢下降。 反觀習近平,則是另外一種向上的形象,十九大之後,他成為中國強人。其地位實已與毛、鄧相比。在如此一個特殊環境中,習川北京會就是一件佳事,當然對習而言,又是加分的。事實上,今日的中國由於國家實力上升,雖然仍次於美國,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科技方面有著不尋常之快速提升,所以今日中國已非往日中國,而習近平因其實掌大權,已非往日之習近平了。
川普:貿易戰士
美國日漸嚴重之貿易赤字就是此次川普東來亞洲之主要目的。他訪問日、韓之主要目的,就是推銷軍火,以利美國國防工業之發展。不過他的訪華才是重頭戲。美國自1976年後,即從超強之出超國一變而為超強之入超國。如今外貿赤字年年都是紅字,歷屆總統無一能夠解此困局。川普競選主題之一就是尋求貿易平衡之機會。為了尋求良方美策,川普乃邀請超級保守大伽巴農擔任競選軍師,就職總統後,更加封巴農為「白宮首席策士」,負責研擬國家大事,又請到唱衰中國之納瓦羅(Peter Navarro)為白宮外貿委員會成員,如今巴農因樹敵眾多,思想過於偏激,而被炒了魷魚。
然而納瓦羅仍在白宮工作,這位視中國為頭號敵人的加大爾灣校區經濟學教授,與「大紀元集團」過從甚密,他曾寫就Death by China一書。可以說是反華標竿人物,並與另一位唱衰中國專家章士敦密切合作,推出一系列反華作品,包括亦命名為Death by China之紀錄片及一系列反華之文宣。因此之故,川普在其初上台後,當然採納了納氏之說法,然而川普此次東來,與貿易最有關連,卻未命納瓦羅為隨員,可見川普今日已日漸拋棄納氏歇斯底里式反華行為,走向理性的外交大道。
習近平與川普在11月9日簽署價值美元2,535億之巨型經貿大單。包括能源、通信、金融、農產等領域。除此之外,雙方同意擴大中美貿易。自此清單可看出美方似乎大贏,然而再仔細一看,卻發現其中有些項目已是進行式,例如有關波音300億美元售機一項,事實是這300億已然登記有案。
雖然如此,川普仍可帶著這張清單回到華府,大聲地說他的「美國第一」口號已然實現。同時美國財政部也未再批判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也不再提是否要對華實施貿易戰了。在這次中美簽署大單後,雙方在短期間內保持和諧之關係,這才是中方欲得之最佳中美關係,作為貿易鬥士之川普也自認立下一大功。
「自由開放之印太地區」
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在2017年夏天即多次提出美國需要研訂一套對華50年關係準則,令人萬萬想不到的,他的這套祕笈之重心卻在恢復「四方論壇」(美、日、印、澳,建立一個「自由開放之印太地區」)「自由印太」聯盟,而此聯盟之真正意圖就在於圍堵中國。由於中國已是RCEP之發起人,利用「一帶一路」及「亞投行」之力可輕易地將「自由印太」反將一軍。是以國務院此一神來之筆將不會得到預期之結果。
印度雖與日本、美國過從甚密,然而人口太多,開發太少這一事實卻不會為印度加分,正因為人多,年輕人不易找到工作,國力也就無法正向上升。今日以觀,攤開中、印兩國之實力篇,可看出印度落後中國太多。日、美拉著印度不放,助力有限。何況印是「金磚」及「上合」之成員。而中國又恰是兩個集團之領頭羊,印度要作日、美馬前卒,亟需三思而行。在如此敏感國際問題上,川普對習施壓絕對不能解決問題。唯須多時磨合,習川兩人相互才可更為瞭解。目前對朝核問題已然有了一致的看法,這對穩定東亞局勢有莫大之助益。
走向強國之列
當今國際社會中,中美關係是國與國之間最重要的關係,習近平五年的領導,中國實力大增,進步層面顯現在各部門。就軍事而言,已是全球第二大軍事國家,其年度軍事預算也是世界第二,為美元2,150億,美國依然是最強軍事大國,每年國防預算高達6,120億,俄羅斯為700億,日本為460億,台灣為100億。 中國在基礎工程表現上已是全球第一。另外在外太空,超級電腦等層面也是全球前面或一或二名,這種上升力度,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多見。IMF曾在2017年10月10日公佈年度「世界經濟展望」,預計中國在2019年之GDP將達到14.2兆美元,大於歐盟27國之12.5兆。到2029年,中國之GDP總額將是全球第一。
中國國家實力於近五年急速往上升級,已然脫離「開發中國家」行列,側身於「已開發國家」隊伍中。時至今日,中國已不僅是一個大國,而是一個強國。就客觀因素而言,中國已然具有維持國際新秩序領頭羊之能力。例如美國退出「聯國教科文組織」、「巴黎協訂」等重要國際組織。甚多國家就認為如今美國放棄領導世界,那就讓中國來作領頭羊好了。中國瞬間成為世界的新領導者。尤其習近平在這五年中不斷地發表聲明,中國維護國際社會合作之精神。這一充滿朝氣之宣示更彰顯習近平將扛起維護國際合作精神之重要角色。
習近平:新時代之領航員
習近平這五年勵精圖治,推動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之途,獲得全體中國人的支持,也將習之國際地位推向最高點。習近平的領導力、執行力成為中國上昇之源頭。不少西方政治學者從而對中國政治體系有著更深一層之瞭解及認識,並且對此一體系有著正面之看待。中國升起已是事實,美國不應再將中國視作次等國家。川普此次來華當更認識到中國之實力。
美國部分人士仍未正確看待中國,堅拒予中美以「大國關係」相待。中國今日已是一個大國,難不成一定等待2029年,中國之GDP超過美國才算。事實上,中美間之難題大多是因為美國未以平等地位對待中國,絕不認同中國現在已是一個標準大國。因此美國勢須扭轉其成見。事實上,今天許多國際事務均須中美共治才有效率,既然美國事實上已放棄部分世界領導地位,那就應該儘速建構大國關係,修補中美間時有不和之局面,事實上習近平領導下之中國已有能力擔當維護世界和平之能力。
由於中美之間尚無大國關係,是以日、印之流即以美為奧援,再連絡澳大利亞,欲以「自由印太」來杯葛「一帶一路」計劃。美國亦利用朝核問題猛向日、韓推銷軍火,這也成為川普東來主要任務之一,在美國高壓下,日、韓當然照著美方清單一件一件地買。
嚴肅之台灣問題
中美之核心問題就是「台灣問題」,這要從李登輝時代談起,李在推動台獨之前即籌思予台灣以安全機制。其實某些御用學者即建言「台灣問題國際化」,投身美、日陣營。這想法當時也的確說服了不少人,認為只要美、日作後台,則台獨必成!事實上,此種不成熟之邪念差點將台灣推下懸崖,因為只要對岸反制,則此國際化之念頭是不可能實現的。
獨派渾然忘卻在中共之堅持下,「國際化」與台獨是同意字,美國當然瞭然於胸,未曾支持此種「國際化」之說,然而卻仍然小動作不斷,製造中美間之矛盾。
結 語
身為一個商人,川普是值得自傲的。他得到中方之最高規格接待,稱得上是1979年中美建交後最隆崇榮耀之舉。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看到似此這般之接待方式,這就是為何川普返抵華府後自稱「美國至今尚無人在他國享受到如此禮遇」。換句話說,川普之滿意首在滿足了他的高調姿勢,對習也對中國以較友善的態度來看,不致於像從前視中國為死敵了。
對習近平而言,他的刻意配合川普,使得雙方個人之間的關係大為增強。然而就國與國之間而言,雙方之磨合期仍是進行式,當然這是要付出代價的。除了熱烈接待川普外,習近平當然持續對金正恩施壓。習已指派宋濤為特使於2017年11月17日赴平壤作決定性之對話,務使金正恩進入會議室進行談判,不要再玩飛彈遊戲了。就此而言,習近平確實盡了力,川普當然感覺到,因此可以說,就原則而言,中美關係將走向平等、平和的較為平坦的大道上。
儘管國務院推出了一個「自由印太」計劃,期盼有所斬獲,然而這種單一針對中國之戰略不會為其它國家所樂見。否則亞太國家難以「應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此以觀,川普東來亞洲,就在於維持美國在此一地區之政治利益。然而川普在馬尼拉東亞峰會開會前突然抽身返美。東亞諸國對美之信任感自會降低。西方媒體亦作如是論,川普之個人榮耀還未帶到華府,就先自棄於亞太諸國之外,這恐怕才是川普東來失算之一。
川普在此行中最大的收穫當是與中國簽署採購清單,然而他的真正收穫將是親眼目睹中國之實力及特點,這對他未來制訂對華政策有著指標的作用。知名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就說今天中國還不夠稱為大國,不過確實是美國的競爭者,也許「五年、十年後就變成大國」。
一些西方媒體也對中美關係作評論,例如《紐約時報》認為川普與傳統國際交往軌道不符,長此以往,只「將東亞諸國推向中國勢力範圍」。霍甫金斯大學著名中國通藍普頓教授(David Lampton)曾以《同床異夢》分析中美關係,則認為「今日之中國已是大國,美國應以理性平等待之」。
國際間各種聲音多對中國予以厚望,認為中國終成大國,就算目前美國尚無心理準備來面對此一事實,也應以理性方式與華交往,圍堵中國是件百分之百之不可能任務,枉自浪費國力,仍會失敗。華府政策制訂者應明白這一 道理才是。中國是否已是大國,應由國際社會視之,而不是由美國來打分數,中美關係再建構之時機已來臨。◆
社論
川普訪華與東亞
盧麗安現象
兩岸關係與中國崛起
台灣政治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