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乍響:談盧麗安現象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兩年前,台籍的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最近獲選為中共十九大代表,這是中共改革開放後長期來,第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籍黨代表,新聞因此炒得火熱。引起的及時效應有二:一是立即激勵了其他台生,促成幾位正在北大就讀的台籍博士生,先後表態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是引起蔡英文政府的打壓,立刻註銷了盧麗安母子在台戶籍,遏止其他可能的追隨者。

盧麗安在台灣出生成長,在台灣長期反共又反華環境中,何以能突破意識型態束縛,選擇到大陸就業,決定加入共產黨?並獲選為十九大黨代表?這個現象在兩岸關係上會產生何種影響?頗值探討。

一、中國共產黨的質變吸引了台灣青年

盧麗安的選擇讓人不僅要問:是盧麗安發現了台灣反共反華政策的荒謬,還是中國共產黨本身的改變使盧麗安投向了它的懷抱?答案應該是兩者皆是。盧麗安說他1997年去上海教書時就在觀察共產黨,如何建設上海,如何建設祖國大陸。他認為「黨制定很詳細的目標、路線圖,也不避諱要改革的問題,這是一個有魄力的黨,心繫人民,而且與時俱進。」那時候盧麗安就興起加入共產黨的念頭。換言之,那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毛澤東時代意識型態掛帥的共產黨了。若非如此,吸引不了像盧麗安這樣的知識分子。

鄧小平第三度復出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決心擺脫意識型態的枷鎖,走上實用主義道路。嗅覺靈敏,眼光獨到的林毅夫,早在1979年5月就感受到了大陸政策大轉彎的震撼與影響,毅然放棄台灣,抱著兩個籃球渡海投奔大陸而去。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對的,但能這麼快就看出端倪的人還真是少見。

結合馬克思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實施所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0年後的今天,大陸在各方面急起直追,實力直逼美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實在相當幅度上是向資本主義靠攏,不僅採取了市場經濟,在保留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同時,實施多種所有制經濟,允許個人持有私有財產。共產黨員也不限於工農,資本家也可以成為黨員。雖然還掛著馬列招牌,打著共產黨的旗子,但除了一黨專政立場未變,實質上共產黨已經與傳統中國國民黨十分靠近。

台灣人再遲鈍,今天也應該可以看出來,兩岸關係的終極結果會是什麼。不管台灣在分離主義的道路上走得多遠,但終究還是要回歸中國,這是大勢所趨。美、日阻止不了這個趨勢,中國大陸也不會長期聽任台灣維持事實獨立的現狀。對大陸而言,缺了台灣這一塊,中國夢就難以完美,也不算真的實現。台灣年輕人如果認清這個趨勢,知道台灣早晚要融入大陸,則早融入自然比晚融入更為有利。盧麗安開了第一炮,跟進者將不乏其人。

二、大陸的治理能力把台灣比下去了

盧麗安在台灣受完大學教育,留學英國,學成不回台灣卻去了大陸,這個決定本身就與尋常台灣人不同。是因為台灣沒有工作機會嗎?是台灣的政經環境讓他失望嗎?

台灣一向以實踐民主政治自豪,但民主政治果真高人一等?這問題在政治學上應該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實踐的結果應該是檢討制度的最佳圭臬。放眼民主國家,無論是發達或開發中國家,這些年來的政治發展都應證了民主只剩下選舉,民主已經變質為民粹,民主政府在治理上越來越無能。這些國家選出了甚麼樣的能人,國家治理的績效如何?什麼是他們的國家願景?他們有可以落實的長程發展規劃嗎?答案可能都是否定的。偏頗的傳媒,煽動激情的演說,討好固定群體的政策買票,大筆選舉費用的投入,導致選情千變萬化,當選者可能跌破各方眼鏡。

對照組的大陸,一向被人詬病一黨專政,領導人非經民主選舉誕生,但鄧小平之後,大陸也已實施以兩任10年為期的領導人更替制。雖說傳聞現任主席可能會破例,但那也要看未來的發展能否給人一個夠說服力的理由。大陸很自豪其「選賢任能」的領導產生方式。這個方式好的一面,就是領導人不是一夜之間空降的政治素人,飛揚浮躁,讓人既意外又擔心;或是因為候選人都是爛蘋果,就隨便選個俊俏的年輕人,讓人不踏實,選後就後悔。

根據研究中國治理模式的張維為教授的說法,在中國大陸要成為領導人須經過數十年的淬煉,才能從地方基層一步步爬到一個省級領導的位子。然後可能被調回北京中央部會歷練,再又放到另一個省或市做領導。他必須起碼治理過上億的人口,管理過幾個不同地區的政務,熟悉中央內部,及中央與地方的行政聯繫。這樣長時間的培養訓練,讓整個領導階層可以將可能的接班人觀察透徹,不行就換。所以最後能脫穎而出的領導人必然要人品好,能力強,格局高,手段靈活,個性沉穩。從這個標準來看,大陸領導人生生的就把西方國家這些領導人比下去了,更別提台灣。 一件有意思的事是,根據11月19日屬於綠營的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雖然39.9%的台灣人對習近平沒感覺,11.1%的人不知道他,但知道他的台灣人中,29%的人對習近平有好感,19.9%有惡感,前者領先後者9%以上。這個民調透露的訊息值得推敲,它是否意味台灣人對大陸的看法已經起了變化?分離主義路線已經開始動搖?

三、台獨認同將盛極而衰?

兩蔣時代國民黨雖反共但愛中,追求國家統一。李登輝上台後台獨的狐狸尾巴漸露,最終與民進黨沆瀣一氣。自此,國、民兩黨在台獨反華的路線上逐漸合流。兩黨的差異只在手段:民進黨是直接激昂的反華,國民黨則用包裝、淡化的手法處理,以便與大陸虛與委蛇。國民黨不再反共,甚至廢除《動戡條例》,但也逐漸不提自己是中國人,更避談統一。如此,在一次次的選舉中,台獨反華的旗幟成為了選戰中爭城奪寨,無堅不摧的利器。

近20幾年來,除了馬英九執政八年外,去中國化政策推動得如火如荼。馬英九雖未推波助瀾,但他的無所作為也鞏固了此一政策。蔡英文上台後,廢課綱微調、減國文教學時數、減文言文比重、列英文為官方語言、提案姓氏用羅馬拼音等等,去中國化作為無所不用其極。在此政策鋪天蓋地的洗腦下,台灣人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馬英九的懦弱與太陽花的霸道將台灣認同的支持度帶到了頂峰,根據長期追蹤認同民調的政大選研中心的調查,台灣認同在2014年到達最高點60.6%的支持度,為民進黨贏得了2014年與2016年兩次空前的選舉勝利。但台獨這個政策還能走多遠多久呢?

根據同分調查,2014年後,台灣認同的支持度連續三年下滑到56%,相對的,自認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支持度則由32.5%上升到36.6%。如果根據前述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數字更為明顯:跟2016年比,台灣人認同下滑8.8%,由80.8%下降到72%。中國人認同上升2.5%,雙重認同上升4.5%。這可以解讀為一葉知秋嗎?

四、春雷乍響,值得期待

台灣認同能否維持不墜,取決於幾項因素。那就是:蔡英文的施政成績能否回穩向好?台灣人在認同問題上能否進行反思?大陸對台灣人的磁吸效應會強到何種程度?

蔡英文施政成績之差,有目共睹。蔡一上台就推出許多爭議性的政策,如一例一休、同志修法、年金改革、綠化能源、深化去中國化教育、清算國民黨黨產等,搞得社會上烏煙瘴氣,抗爭不斷。根據同分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蔡英文去年就職時,民意支持度為69.9%,然後一路下滑,今年8月掉到29.8%,換上賴清德為閣揆後,一度回升到46.7%,但三個月後,又回落到38.6%。短短一年半,蔡英文民意支持與反對的百分比三度死亡交叉,11月不支持的民意已達到39.8%,超過支持度。以蔡英文意識型態牢固,深綠民進黨牽制難除的情況來看,改變路線的可能性很低,政策翻紅的可能性也很小。

台灣內部反彈的聲音不小。蔡英文推出的政策多集中在不急之務,特別是所謂轉型正義之上,沒有針對急迫待解的問題,如台灣經濟下滑,缺電、缺水、缺地、缺人等困難提出對策,導致外資裹足,內部人才資金雙雙出走。人民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拖累經濟頗有煩言,據日前《聯合報》報導,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不滿的人,已經由48%上升為56%。

經由經商、就學、就業、旅遊、探親、婚嫁,台灣民眾對大陸這些年來的變化印象深刻,大陸近年來在經貿、外交、基建、軍事、研發、創新等領域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大陸領導人的魄力格局、能力幹練、沉穩低調更讓台灣人艷羨。大力推動反華與台獨?似乎不符趨勢,也不符自身利益。

這幾年台灣人對大陸印象已大大改觀。《聯合報》的民調指出,49%的台灣人對大陸印象良好,40%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38%的民眾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就學,12%的人願意去大陸定居,大陸對台灣的磁吸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可知,縱然幅度不大,台灣的中國認同已開始逐漸回溫,台獨認同則勝景難再。反共?除了招牌,中國共產黨的內涵已經大幅質變,有甚麼好反?反華?那是自體免疫系統紊亂,與己為敵,需要治療。台獨?那是一個永難實現的幻想,先覺醒的人民自能教會民進黨如何面對現實。客觀來看,盧麗安的選擇只不過是一個有企圖心的正常人所做的一個正常決定。但對台獨政府來說,盧麗安的選擇卻像一聲乍響的春雷,令人驚心。春雷驚蟄之後會帶來什麼,大家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