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談判之觀察

社論


從去年「江柯會談」之後,中美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接著一批批的美國退職官員絡繹於台北之途,要求台灣不可獨立,和恢復兩岸對話。兩岸有無「對話」不得而知,兩岸「放話」卻是頻頻,一時間,兩岸恢復談判的態勢,似乎又緊鑼密鼓起來。

我們長期研究兩岸關係和美國對台政策,卻對這一時之現象,遲遲未敢抱以盲目的樂觀。美國要求台灣不可貿然宣佈獨立,而迫使中共使用武力,將美國捲入兩岸的統獨內戰,我們相信這一點是誠意的。但是,「對話」並不一定等於「談判」。台灣當局不回到「一個中國」原則,兩岸談判豈不就成了兩國談判,兩國談判就是談判台灣獨立。

中共能接受台灣獨立的談判,又何必對美國要求中美「三公報」,又何必要求「江柯會談」的「三不原則」──不支援台灣獨立、不支援兩個中國和不支援台灣參加聯合國。中共能接受台灣獨立,對台灣又何須「一國兩制」和「江八點」。

美國也很清楚中共是不可能接受台灣獨立的,從韓戰後的中美華沙會談,到尼克森訪華和建交談判,基於「以共製蘇」的最高戰略利益,美國不能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但又另一手炮製了《台灣關係法》,名為防衛台灣安全,實則防止兩岸和解和統一。

蘇聯瓦解和冷戰結束之後,美國「以共製蘇」的戰略目標,轉而為「以獨制共」,一度企圖改變「一個中國」原則,而有新冷戰、新圍堵、新遏制之聲甚囂塵上。但「中國威脅論」宣傳了好一陣子,缺乏國際的響應,又由於中國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美國不願失去中國市場,只好轉而向北京尋求「建設性的戰略夥伴關係」,而承諾「三不原則」。美國不願捲入兩岸的統獨內戰是事實,但不見得樂於見到台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而獲得兩岸的和解而合作,甚至進一步的和平統一。一旦,台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台灣不但可以維持現狀,甚至可以有比現在更廣闊的國際活動空間(有如董建華到白宮訪問美國總統),但是,美國卻失去了一個可以牽制中國的戰略據點。

美國不支援台獨,也不支援台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台灣當局心知肚明,所以,在兩岸談判似乎熱火朝天之際,李登輝接見外賓不斷宣稱「戒急用忍」是正確的,並且,陸委會副主任吳安家還斷言,今年不可能恢復兩岸談判。

美國不支援台獨,但卻也不支援台灣回到「一個中國」原則而談判的底牌,也終於被民進黨的立委蔡同榮揭開了。4月20日,與美國有密切關係,長期居留在美國的台獨份子蔡同榮就駁斥王作榮說美國施壓要求兩岸談判,報導說:「蔡同榮說,美方的一些官員,他都可以與他們關起門來說話,美方是為安全考量,從未要求我和中共談判。」

兩岸只有軍事對峙,才有戰爭的威脅,才有安全的問題,豈有和解的談判會破壞兩岸和平安全之理。美方的「安全考量」絕非考量台灣的安全,而是考量美方失去牽制中國戰略據點的安全。

為了執行美國的遠東戰略,台灣施行「以時間換回空間」的策略,一方面拖延兩岸和解談判的時間,一方面在島內實施分離主義的教育,竄改台灣歷史教科書,甚至聯合藏獨,在台灣成立達賴的辦事處,以期「五獨攻心」分裂中國。在美國遠東戰略代理人的李登輝和民進黨的合作主政下,期待兩岸和平與談判,雖不一定是緣木求魚,但也必然好事多磨。

我們對兩岸談判與和平統一不是悲觀主義者,也不是盲目的樂觀論者。一百五十多年的帝國主義侵華史老早教育了我們──「強權就是真理」!中國不能強大,就要受帝國主義的宰制。去年發表的世銀中國經濟報告書,就明確的指出,到2020年,中國經濟的崛起是不可遏制的。經過了亞洲金融風暴,中國的經濟又在穩步向前邁進。所以,從長期而言,中國終將擺脫帝國主義的宰制,光榮的和平統一自己的祖國,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