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世界經濟穩定與成長的主引擎
中國將成世界經濟穩定與成長的主引擎
過去五年來,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發全球產業鏈斷鏈危機,加上去(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造成能源糧食短缺,原物料價格高漲,進而引發諸多發展中國家財政困頓、社會經濟不穩定的現象,而西方已開發國家為抑制通貨膨脹,紛紛採取快速升息、收緊銀根的貨幣政策,造成的外溢效果,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造成嚴重的貨幣和金融市場的衝擊。
這些引發全球經濟動盪的影響因素將延續到今(2023)年,如果形勢加劇,一般認為世界經濟將面臨1970年全球經濟嚴重停滯膨脹以來最疲弱的年份。其具體經濟形勢便是能源價格高漲、信貸環境緊縮,全球經齊衰退。很顯然的,世界經濟正向一個更加艱難的時代過渡,利率將更為高漲,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不確定性將更加明顯。
在此一形勢下,國際經濟組織和機構紛紛下調世界經濟成長的預期,而3月中旬由美國矽谷銀行開始美歐一連串銀行的倒閉事件,引發全球系統性風險的憂慮,使低迷的世界經濟景氣雪上加霜。
同樣在此一形勢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自然也會受到衝擊,但是在國際經濟組織普遍不看好世界經濟走勢之際,隨著中國解除防疫限制之後,對今年中國經濟走勢的預期突然逆轉,同時認為消費板塊將是中國提振經濟的亮點,而相對於歐美已開發國家經濟的衰微,中國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穩定和增長的主要引擎。
一、停滯膨脹與產業供應斷鏈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三年來,全球經濟遭受重大打擊,而在疫情獲得掌控,期望經濟運行逐步恢復正常的2022年,對世界經濟和世人卻是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年份,全球性通貨膨脹、俄烏戰爭、能源糧食危機,以及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已開發國家激進加息措施,引發全球資本大轉移,令已千瘡百孔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今年全球經濟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政經形勢便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很多國家一方面經濟增長呈現停滯現象,另一方面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加劇了國內收入與財產分配失衡,進而引發經濟困頓和社會的不穩定,很多國家國內政治陷入緊張甚至動盪狀態。
為了緩解國內政治緊張局勢,有些政客便試圖將國內緊張的情緒向外部疏導,從而造成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根據司爾亞司數據資料庫(CEIC)資料,過去10餘年來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總體呈持續抬升態勢。在經濟領域,全球經濟格局已從「長期性經濟增長停滯」向「停滯膨脹」轉換,而地緣政治衝突將可能使此一形勢更加惡化。去年爆發的俄烏戰爭是個典型例證。
與菲律普曲線(Phillips Curve)用來解釋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經濟增長率的負向關係不同,停滯膨脹反映經濟增長停滯而通貨膨脹卻壓不下來的現象。
1970年代與1990年代全球經濟曾經兩度陷入停滯膨脹格局,兩次均與地緣政治衝突相關。如1970年代爆發的中東戰爭,1990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
202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約為3.2%,而全球通貨膨脹率可能超過6%,意味著目前全球經濟已經初步陷入停滯膨脹的格局。
不同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主要從需求面對經濟造成衝擊,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戰爭的爆發,從需求與供給面共同推高全球通貨膨脹。
從需求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美國、歐元區和英國均實施史無前例的寬鬆財政貨幣政策以提振經濟,穩定金融市場,刺激需求端,而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貨幣過度發行,推高了通貨膨脹。
在供給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了全球生產網絡和運輸體系,導致供給側收縮,進而引發全球產業供應鏈斷鏈危機,特別是在2021年下半年全球疫情獲得有效掌控後,需求逐漸恢復而供給卻未能有效滿足,供需缺口推升全球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俄烏戰爭爆發,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造成新的供給側衝擊,推高大宗商品價格,進而推高全球通貨膨脹水平。
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危機
經濟形勢有其延續性,不可能跨個年便出現重大變化。去年全球經濟爆發的各種危機不僅會持續進入今年,依目前形勢看來,甚至會在今年更加升溫。
這些因素包括美國國際戰略部署仍將持續,俄烏戰爭有可能更為激烈;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經濟可能陷入衰退;俄烏戰爭帶來的全球能源危機或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仍將居高不下等等。
以能源危機為例,去年俄烏戰爭使歐洲天然氣價格按年同比上漲四倍多,能源危機難以緩解,加上糧食和原物料供需仍然緊張,進一步推升全球食品價格上漲,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最受衝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去年10月的預測,去、今兩年全球GDP增速分別為3.2%和2.7%。其中,已開發國家經濟體增速將由去年的2.4%銳減至今年的1.1%,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增速這兩年均維在3.7%。
已開發國家經濟體的宏觀調控政策正常化,具體而言便是採取貨幣收縮政策,將顯著影響這些經濟體國家今年的經濟增長。但必須指出的是,歐元區和英國仍將遭逢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價格上漲衝擊。根據IMF這項預測,美國GDP增速將由去年的1.6%下降至今年的1.0%,歐元區將由3.1%銳減至0.5%,英國將由3.6%銳減至0.3%,日本將由1.7%微降至1.6%。
至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的增長前景也各有不同表現。其中,中國、印度和東協國家經濟增速相對較為樂觀。據IMF的最新預測,上述三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4.4%、6.1%和4.9%。至於深陷俄烏戰爭的俄羅斯將繼續面臨經濟衰退的局面。IMF的最新預測,俄羅斯經濟增速在去今兩年分別-3.4%和-2.3%。
由於世界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儘管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但也指出有25%的概率增速會低於2%。按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的判斷,今年全球經濟將比去年更加艱難,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國家會陷入經濟衰退。經合組織(OECD)的預測更加悲觀,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只有2%。
今年全球經濟一項重要變數,便是歐美已開發國家貨幣政策收縮恐加劇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去年受國內通貨膨脹率快速攀升影響,美國、歐元區、英國的中央銀行採取快速升息政策。這一年,美聯儲在去年3-12月連續七次加息,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歐洲央行同一期間連續四次加息,累計加息250個基點;英格蘭銀行也在去年12月15日宣佈加息50個基點。
歐美已開發國家央行的集體加息帶動短期與長期利率快速攀升,加劇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一方面,包括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在內的各類資產價格明顯下跌;另一方面,美元兌歐元、英鎊、日圓以及各種新興市場貨幣大幅升值,由此引發部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如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黎巴嫩、土耳其、阿根廷、埃及、尚比亞、加納等國家爆發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機。
三、貨幣緊縮政策反噬歐美銀行體系
今年3月美國矽谷銀行因流動性不足倒閉,引發同類銀行的危機。美國聯準會等機構快速介入,接管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同時向第一共和銀行提供流動性,短短數天先後三間銀行或倒閉或要聯準會施援,已引起投資者疑慮,衝擊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美國銀行股拋售潮迅速蔓延至歐洲、日本等多國,隨時可能引爆潛在金融炸彈,釀成全球危機,使世界經濟陷入新險境。
矽谷銀行的客戶主要是科技、初創及風險投資公司。去年底總資產約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1,757億美元,是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倒閉之前並無明顯徵兆,唯在3月上旬傳出巨額虧損需要集資後,股價開始急瀉。由於資不抵債,遭美國監管部門下令關閉,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最大宗銀行倒閉事件。
矽谷銀行倒閉與近兩年美國貨幣政策逆轉有密切關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聯準會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提振經濟景氣,矽谷初創企業受惠於超低利率,借貸並無太大難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聯準會更採取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然而2021年全球疫情受控後,為抑制通貨膨脹,美國聯準會快速提升利率,諸多矽谷初創企業開始面臨資金壓力,需從帳戶不斷提款以支應開支。另一方面,此前矽谷銀行把大量客戶存款投資美國政府長期債券,以為這是穩妥作法,但由於利率急遽上升,美債大跌,銀行資產價值急貶,當客戶得知矽谷銀行有集資壓力後,更加急遽從帳戶提款,銀行不堪擠提,倒閉收場。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坦承,矽谷銀行倒閉的主因在美聯準會持續加息,導致該行所持債券等金融資產市價不斷下跌。矽谷銀行應非單一個案,不排除有更多中小型銀行面臨類似問題,危機是否升級,有待觀察。矽谷銀行在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多國設有分行,均面臨被接管或停止營業的命運。矽谷銀行倒閉觸發全球銀行業信心危機,股份面臨洗盤。全球金融股MSCI世界金融指數顯示,市值在一週內共約蒸發4,650億美元。
繼矽谷銀行倒閉引發恐慌後,規模更大的瑞士信貸也自爆財務報告程序有「重大缺陷」,股價急跌,再度引發人們對金融體系更廣泛的擔憂。儘管瑞信與矽谷等美國地區銀行倒閉原因不同,但反映出全球正面臨抑制通脹與穩定金融體系的兩難選擇。歐美國家的貨幣政策可能陷入「加息-倒閉-放水-高通脹-再加息」的惡性循環,可能產生的溢出效應,恐將進一步引發脆弱新興經濟體的金融風暴。
四、疫後提振經濟方案及其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三年來使世界經濟遭受嚴重打擊,中國無以倖免。同時,與世界各國一樣,中國政府也必須在維持經濟正常運行與疫情防控間取得平衡,才能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
為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2020-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採取財政激勵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基調,即增加流動性投放、增加貸款、減稅降費、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經營成本等措施。這兩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執行確實獲得初步成效。但無可諱言,嚴格的靜默管理甚至封城的防疫政策,使得正常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都被人為阻斷,生產、流通、分配無法正常運行,大量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越來越多的人收入下降,甚至失業,使得中國的內需市場欲振乏力,進而拖累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與此同時,疫情的防控開支增加各級政府的財政壓力,特別是地方政府陷入財政困境,必須加以緩解。
基於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去年11月11日國務院發佈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20條,12月7日再發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10條,除特定場所外,不再查驗核酸,憑健康碼掃場所碼即可進入,地區間的人員流動也不再受到限制。這不僅意味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國民健康的威脅大大降低,更意味著國家社會經濟生活將逐漸恢復到接近疫情爆發前的狀態。
然而,當前中國經濟還面臨諸多複雜的內外在困境。內在環境方面,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尚未形成,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去年中國經濟增長3%,四季度分別為4.8%、0.4%、3.9%和2.9%。三年疫情期間,諸多體制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無法順利推展。在全球環境方面,多數經濟體並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世界經濟增長的不均衡性愈發突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承受相當壓力,通貨膨脹阻礙世界經濟增長,產業鏈供應鏈受阻等風險是必須加警惕的因素。
去年12月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在宏觀經濟調控上,「穩增長」成為經濟調控的首要目標,而擴大內需則是主要政策內涵,以期能在「穩定」的前提下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今年3月「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設定在5%左右。事實上,在中國解除防疫限制後,國際金融機構對中國2023年經濟走勢的預期突然逆轉,高盛集團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從4.5%上調至5.2%;瑞銀集團從此前的4.5%上調至4.9%;野村集團表示,2023年中國GDP預計增長4.8%。除此之外,近期中國股市強勢復甦,便是驗證海內外對中國經濟恢復正常運行的期待。
五、未來的展望
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過去五年這一系列影響國際經貿形勢和格局事件的發生,引發了產業鏈供應鏈斷鏈危機,使產業和經濟與中國脫鉤成為舉世關注的議題,問題在於如何脫鉤?真能脫鉤得了?
檢視歷來影響全球產業鏈重整的因素,主要為:一是經濟因素,主要從經濟成本和效率、產業群聚程度,以及全球產業分工等方面的影響因素。二是政治因素,如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要求製造業回流,乃至從經濟和國家安全的理由引導企業的經貿走向。三是突發事件的衝擊,包括自然災害、瘟疫、地緣衝突等。其中,經濟因素是影響全球產業鏈重整的最主要因素,它涵蓋技術水平、市場規模和軟硬件配套設施等,主要是從經濟成本和效率方面來影響產業鏈的分佈和變遷。
從全球供應鏈分工演變歷程來看,全球供應鏈分工和產業轉移決定了各國產業發展格局。發展中國家發揮勞動成本等優勢,從承接加工、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參與供應鏈分工,而已開發國家則將供應鏈作為產業發展策略的重點,以全球為佈局版圖,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打造優勢產業,搶佔價值鏈高端環節。1980年代以來經濟與金融全球化帶來全球資源配置效率的極大提升,也帶來高增長與低通脹的大穩健時代。然而過去近10年的逆全球化風潮興起,美國前川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隨後目前拜登政府繼續執行「美國優先」政策,試圖重建美國製造業,並積極推動「去中國化」產業脫鉤政策,惟此一政策的執行將面臨諸多問題:
第一、由於全球化退潮,區域化成為發展趨勢,「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相繼成立,這已是一種新型態全球化,美國已無法全面掌控國際經貿規範。
第二、從全球化到區域化的發展,這意味著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有效配置的能力下降,進而意味著全球生產與交易的效率下降、成本抬升。這也是何以去年世界經濟遭逢通貨膨脹壓力的深層原因,而製造業重回美國,面臨的是生產成本高漲的現實問題。
第三、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2013-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達38.6%,遠高於美國的18.6%。以當前世界經濟所面臨的通貨膨脹而論,如果中國經濟放緩,將緩解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壓力,但是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各領域產業部門最完整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巨大的商品淨供應國,與疫情有關的出口中斷將嚴重衝擊全球製造業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