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能與中國開戰?

評介長津湖之戰的意義

高雄柏
(軍事評論家)


長津湖之戰是從1950年11月27日夜間到1950年12月24日之間,發生在長津湖周邊一路南下到興南港的一連串戰鬥。前述期間,志願軍主要企圖是切斷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全部、美陸軍第七師一部、美陸軍第三師一部等部隊的撤退路線,使之不能在興南港搭船逃脫。交戰地區內還有美陸軍第七師和第三師的大部分兵力,以及南韓第一軍等部隊接應、協助撤退的美軍逃脫。

把撤退當勝利吹噓

關於長津湖之戰,近幾年在簡體中文網路上流傳了很多誇大吹噓美軍的說法。常見的一個話術是:美陸戰第一師兩萬多人突破志願軍第九兵團12萬人的包圍。事實上,在交戰地區內的美軍和南韓軍、英軍特遣隊等僅在興南港登船逃離的就有10.5萬人,車輛1.75萬輛和物資35萬噸--來不及撤走的坦克和彈藥都被爆炸毀壞。所以,實際發生的事情是:第九兵團12萬人面對區域內10萬人以上的敵軍。那些敵軍享有壓倒式的重武器配備和空中補給、片面空中支援還有絕對制海權支援。然而第九兵團必須切斷10萬餘人敵軍之中兩萬多人的撤退--其他8萬人左右的區內敵軍地面部隊當然會干擾、破壞第九兵團的行動。

美軍撤走車輛1.75萬輛!然而整個戰役期間,向第九兵團運輸補給的卡車只有428輛,平均每天運輸物資噸位連口糧都不夠。美軍和南韓軍人數與志願軍接近,美軍物質力量是志願軍數十倍。這種情況之下,美軍竟然必須撤退,真是荒天下之大唐的事情。更荒誕的是有人把那個撤退當做勝利來吹噓。

長津湖之戰是志願軍進入朝鮮半島後的第二次戰役中一部分。朝鮮半島戰場在平壤-元山一線以北,大致被狼林山脈分為東線與西線兩部分,長津湖在狼林山脈北段東側鄰接的蓋馬高原。

1950年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起攻勢,以第八軍團(Army,舊的解放軍軍語稱為集團軍,但不是解放軍現在的「集團」軍)在西線向北進攻,東線美軍從長津湖西岸的柳潭里向西推進,切斷西線志願軍的補給線和退路。

志願軍是世上最優秀的輕步兵

東線美軍向西進攻的兵力由美陸戰第一師第五團和第七團構成。其北側由美陸軍第七師第31團級戰鬥隊掩護,南側由美第三師第65團掩護。蓋馬高原以東有美第七師大部、南韓第一軍保護向西推進的美軍後背。陸戰第一師師部、陸戰第一團第三營全部、某些炮兵單位、師前進補給點、簡易機場、野戰醫院、廚房、熱水淋浴設施等都在長津湖南端的下碣隅里。

從下碣隅里向南是陸戰第一團第二營據守的古土里補給點,這裡也有簡易機場。再向南是陸戰第一團第一營據守的真興里補給點。各補給點都有直升機起降場、保暖帳篷(人員輪流進入取暖後在戶外執勤)、廚房、熱水淋浴設施等。各補給點除了指派的陸戰隊守軍之外還有路過的坦克、野戰炮、補給車隊等暫停,使其戰力有時候遠大於一個陸戰隊步兵營。

11月27日夜間,志願軍開始攻擊柳潭里的美海軍陸戰隊第五團和第七團,以及長津湖東岸的美陸軍第31團級戰鬥隊。但是志願軍的火力太弱,受限於缺乏道路、卡車極少、沒有制空等因素,志願軍第九兵團只有迫擊炮和機槍提供微弱的火力支援(整個戰役期間平均每天僅200發迫擊炮彈)。這使得美軍陣地內、補給點之內的人員和物資只受到很少的炮擊毀傷。儘管如此,美軍仍然逐漸不能承受壓力,先是將柳潭里的陸戰隊收縮回到下碣隅里,大致同期間,被擊潰的第31團級戰鬥隊(包括北極熊團的三個營之中的兩個、來自第32團的一個營,還有22輛坦克,缺一個連的炮兵營等)殘餘三分之一(約一千人)逃回下碣隅里。注意,美陸軍那時候一個團有22輛坦克、18門105釐米榴炮等重武器,美陸戰隊也是如此。相比之下,莫說第九兵團,那時進入朝鮮半島的全部志願軍也沒有半輛坦克。

僅僅計算22輛坦克就有66挺機槍(炮塔頂、主炮平行、車體),每分鐘包括更換彈鏈,可以打出15萬到20萬發槍彈。美軍三個步兵團的坦克總計一分鐘可以發射45萬發到60萬發機槍子彈。這還沒計算坦克炮、野戰炮、迫擊炮等火力,更別提美軍每個步兵營還有很多重機槍。

長津湖一帶的美軍之所以遭到重壓而撤退,是因為志願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步兵。在西洋軍隊中,大概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隆美爾指揮的德國山地步兵能夠相比。二戰之後,美陸軍最擔憂的是蘇聯成千上萬的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所以美軍步兵缺乏對付輕步兵利用地形對戰的訓練,以至於儘管美軍享有壓倒式的火力優勢,但簡易機場難以長時間維持火力強度來彌補美軍戰術戰技弱點,所以美軍必須撤退。

美西方編造「人海戰術」

白人優越感使得美軍方、美政府文官和西方記者都不能承認美軍技不如人,於是編造了所謂「人海戰術」。

美軍12月6日開始撤離下碣隅里,一路南下,企圖經過古土里、黃草嶺、真興里、咸興等地前往興南港逃之夭夭。美軍剛剛從下碣隅里南撤就損失了幾輛開路的坦克,還有此前在柳潭里損失半個炮兵營的裝備,此後一路上還有戰損。前幾年,大陸一個知名度很高的人宣稱,美陸戰第一師全裝滿員撤退成功。那就是個謊言。

美軍最危急的時刻是黃草嶺「水門橋」被炸斷但還沒架設便橋的時候。美軍空投不止一座便橋的組件,部分未能回收,但回收的足夠搭成一座便橋。志願軍防守斷橋的部隊就是凍死在陣地上的「冰雕連」之一,但就算他們穿著足夠保暖,火力恐怕也不夠阻止南下逃命的美軍和北上接應的美軍。結果就是美軍過了水門橋險關,抵達真興里進入開闊平坦地形。

第二次戰役的東線美軍第10軍和南韓第一軍得以逃脫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的物質力量遠比中國強大。但是雙方兵力相近時,享有物質力量極大優勢的美軍卻必須從長津湖撤退,不能協助在西線失利的美軍,這就說明美軍的戰略失敗。再加上美軍在後來的上甘嶺之戰(見本刊2022年10月號)也損失很大,美軍再也不願意和解放軍在中國大陸鄰接的地方進行大規模陸戰。越戰時期,中國大陸警告美軍不可越過北緯17度線,美軍就沒敢越過。

長津湖撤退的教訓就是:時至今日,以物質力量對比而言,即使海戰、空戰,美軍也沒有打贏解放軍的勝算。美國只有哄騙、逼迫替死鬼先上去擋槍。

南韓總統尹錫悅民望很低,其國內經濟隱憂巨大,於是只能依附美國的反華政策來換取美國支持他繼續在位,同時以虛假的外交「政績」哄騙南韓民眾。尹錫悅唱American Pie取悅拜登,拜登雖然說不知道尹錫悅會唱歌,卻又立即能夠贈送American Pie作者簽名的吉他給尹錫悅,事前安排作秀的痕跡很明顯。尹錫悅還用英語發表附和美國對外宣傳「價值觀」的演說。

尹錫悅信口開河

那些都是尹錫悅自己的事情。但是,長津湖的歷史意義和台海事務不是尹錫悅可以信口胡謅的。拜登和尹錫悅都應該明白,美日韓綁在一起,再加上歐盟,仍然不可能取得美國當年在長津湖之戰享有的物質力量優勢,更別提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技術遠遠超過美國。日韓肆意挑釁中國,只會給日韓惹禍上身,美國則是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看到日韓倒楣,美國就政策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