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切的台北街道名
親切的台北街道名
猶記得落地台灣後,第一個迎接清晨曙光的白日,乘大巴車穿行於台北街道,透過車窗向外看,房屋排列緊湊、高低交錯,城市道路整潔、秩序井然。琳瑯滿目的繁體招牌,像極了我從前在台灣電影和劇集裡得見的視覺奇觀,這使我意識到自己來到一處同屬於中華文明,卻又有著不同風土人情的土地,這對於一直以來都生活於大陸南方一隅的我而言,是別開生面的體驗。
我赴台研修的高校是台灣師範大學,學校坐落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大安區,佔地面積不大,校園環境優美自然,見磚瓦多於水泥,因而自帶一種典雅樸質。行走在校園附近,初來乍到的我親切感油然而生--從校圖書館旁的麗水街出發,一路向北走到底,就會走到金華街,此外還有杭州南路、寧波東西街、福州街等。來自浙江金華的我第一次看到路牌時,霎時間既動容又感慨,竟在台北的街道發出「他鄉見故鄉」之嘆。後來我瞭解到,台北各區位的街道,是台灣光復時上海建築師鄭定邦對照大陸的各省份、城市與名山大川來命名的,這些名稱承載了近80年厚重的感情與鄉愁,如今則融入了人們習以為常、「念茲在茲」的每日生活。台師大及其周邊所在的台北東南角,正對應閩浙兩省的方位,在此二省成長、求學的我,在台期間時常穿梭於師大周邊,乃至台北各處的大街小巷,也依憑著這些熟悉的路名,感受到自己與這座城市之間跨越地理時空的奇妙聯結。
以陌生新奇的視角觀察台灣的風土與事物,時常會獲得新鮮的見聞與感受。初到台灣時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體檢,我感受到兩岸醫院風格的差別。一是流程形式上,與大陸無紙化普遍、自助機器良多的情況不同,台灣仍以紙質憑證與現金支付為主,通常是排隊在人工窗口處理,醫院窗口會給每位病人準備一個黑色文件夾,可以在裡面夾放各種病歷材料、證件等,方便整理、防止遺漏。二是志願服務方面,兩岸醫院裡都有很多為患者提供引導服務的志願者,大陸的志願者普遍以年輕人,尤以大學生群體為主,台灣志工則大多是頭髮泛白,看上去年近花甲的叔叔阿姨,為人親切熱心,樂於跟人交流,這使我有感於台灣老年群體對社會服務的參與度,對公益活動的熱忱之心。另外,就我相對熟悉的城市台北而言,我常在醫院之外,看見熟練駕駛電動輪椅搭乘捷運、參與各類活動的身影,劇場亦會特意預留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的優惠票,可見城市的無障礙公共設施與配套服務是相對完善的,大陸在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我有時會遇見需要「等待」的情況,如島內需要將近一週送達的快遞,只在工作日回應的線上客服,用一個半小時走完開戶手續的銀行窗口……我習慣大步奔跑,對這樣漫長的「等待」容易失去耐心,直到後來才慢慢適應。在工作事務的處理效率上,我感受到台灣生活步調相對慢節奏的一面,各行業工作人員的上下班時間較為固定,比起效率更為重視禮貌周到的服務。在大陸的某些城市,這些時間的縫隙被人們追求效率的步履抹平了,似乎隨時隨地會有人回應你的呼喚--當然,大陸的方便與快捷,亦是對工作時間和社會壓力的讓渡,故而或快或慢的生活節奏,好壞各參半吧。
我想,兩岸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固有不同,但這些差異亦是能夠以開放包容的心來理解的。正如我初見金華路路牌時的感嘆,我無數次在生活點滴中有著「他鄉見故鄉」之感,當我無意間瞥見路旁屹立的天后宮、開漳聖王廟時,走進台北的劇場欣賞京劇、相聲演出時,抑或品嘗蚵仔煎、面線糊時,都感受到兩岸共同的語言文字、民俗信仰、傳統藝術和飲食文化的印記。
離台之際,我再度乘上了前往機場的大巴,耳機裡播放的音樂是動力火車的《忠孝東路走九遍》,此時我的心情已與9月初大為不同。台灣,在我眼中,它不再是文藝作品中跨地域的城市想像,而是真實生活過,亦有著豐厚體驗與回憶的土地。我會珍藏這個難忘的秋天,台灣,再會。◆
社論
川普復出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青年看兩岸與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