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豐滿 現實骨感

川普2.0與產業鏈回流美國

魏艾
(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美國總統大選底定,川普確定二進白宮,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並在國際經貿規範的運行具有高度掌控能力,以致川普的經貿政策取向定然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影響,世界各國均密切觀察形勢發展,並期能做好因應對策,減少可能遭受的不利衝擊。從川普在競選期間所提出的減稅、增加就業、能源、財政、金融等領域的政策措施,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深切的影響。

一般認為,目前川普擬具的政見是在第一任期所推出的政策基礎上,做更激進的延伸,尤其是他所領導的共和黨掌控國會參眾兩院,這將使川普展現更強勢的作為。其中,令人關注的焦點,便是美中經貿關係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美國政局所存在的「反中遏中」聲浪,川普政府將把中國的發展作為遏制的對象,勢將延續並強化目前所存在的貿易戰和科技戰。然而,距川普上一任已過了四年,地緣政治已出現明顯而激烈的轉變,國際政經格局已不同以往,川普對中國經貿發展的打壓是否會反噬美國,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從Trumponomics到Maganomics

2017年1月20日川普上次就任美國總統後的經貿政策被稱之為「川普經濟學」(Trumponomics) ,其主要方向包括貿易保護主義、擴張性財政政策、製造業再興和擴大就業,放寬對金融活動和能源開採的管制,取消房地產稅、降低富人稅,以及增加軍費,另外受美國保護的國家必須分擔更多駐軍費用等。

在解決就業問題方面,當時川普政府的規劃是要藉擴大基礎建設,並以降低稅收及相關政策讓美國企業重回美國生產。

但是最引人關注的是製造業重整或重建政策,亦即吸引企業回美國投資。事實上,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歐巴馬也提出美國製造業重建計劃,以期能調整金融領域過於寬鬆的現象,不過歐巴馬把美國製造業重建著重於與亞洲國家的產業分工上,而川普顯然試圖藉降低稅率,包括企業所得稅由35%調降至15%以吸引全球企業投資美國,同時也將針對那些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的企業給予租稅優惠,以吸引美國的跨國企業回美國投資。

川普政府這些政策措施確實維繫美國經濟不墜,並在某段期間使美國股市創新高,並促使資金回流美國,這便是在此次選舉期間,美國選民普遍認為川普較哈里斯更能解決經濟問題的原因所在。

從實際統計數字來看,川普任內物價僅上漲約7%,利率維持低位,而拜登主政四年來物價大幅上漲20%,從而導致利率上升至40年來高點。對美國民眾而言,通貨膨脹和利率雙升構成切膚之痛,自然反映在選票上。

為此,在競選期間川普矢言要大幅減稅,並對進口商品全面課徵關稅,以提振製造業,倡議「讓美國再度偉大經濟學」(Maganomics),要激進重塑美國經濟,承諾「我們將實現低稅收、低監管、低能源成本、低利率和低通膨」,「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食品雜貨、汽車和美麗家園」。

Maganomics的主要內容包括:

1.抑制通膨:就職首日將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用一切工具來擊敗通膨,讓物價迅速下降。

2.大幅減稅:延長《減稅與就業法案》( TCJA)內預定2025年到期的部分減稅措施,包含個人所得稅減免、標準扣除額以及遺產稅免稅額提高等;小費與加班費免課稅;企業稅率維持在21%,在美國生產的企業調降到15%。

3.提升關稅: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20%的關稅,對進口自中國產品徵收60%以上關稅;對墨西哥進口的汽車課徵最高200%關稅;針對不用美元做貿易的國家,對其進口產品課徵100%關稅。

4.能源開採:主張擴大開採頁岩石油,承諾將放寬石油、天然氣及燃煤生產的相關法規,並開放更多聯邦土地以生產石化燃料。

5.移民政策:封鎖邊境、阻止非法移民入境;實施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非法移民)行動。

6.其他相關政策:開放大量聯邦土地,用以建造住宅;藉關稅籌措資金協助支應減稅支出;金融領域採取低利率、低匯率政策。

二、川普2.0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川普2.0有關「減稅、關稅、鬆綁管制」的政見組合,在美國,市場預期激勵美國市場,川普勝選後,11月6日,美國三大指數漲逾2%,道瓊工業指數、比特幣、美元指數均猛漲;在國際市場,由於預期川普加徵關稅可能引發貿易戰,以及強勢美元所造成的衝擊,拖累從原油、金屬到穀物等各種大宗商品行情,11月6日盤中下挫,淪為川普交易下的大輸家。其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強勢升值至四個月來高峰,對主要貨幣全面勁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在貿易戰疑慮重燃下重挫,墨西哥披索重貶,離岸人民幣也貶值,促使新興經濟體國家央行保持警戒,隨時準備進場護盤阻貶,以維護本國社會經濟的穩定。一般而言,川普推升美元,預期「強勢美元」時代來臨。

但是在這些短期消息面對全球經濟所帶來的立即衝擊之外,對於未來的發展仍應從基本面來看待川普2.0的執行及其影響。

Maganomics主要目標有三,其一、讓美國製造業再興,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其二、抑制通貨膨脹,維繫美國社會經濟穩定;其三、透過貿易保護主義,維護美國在國際經貿體系的優勢地位。

為提振美國經濟景氣,並使其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川普2.0的政策規劃便是吸引全球資金在美國投資,惟川普所提出以「減稅和提高關稅」為主軸的政策規劃,基本上其順利執行仍面臨一些問題,難以產生預期成效。

首先,美國勞動成本高漲,在吸引外資投資美國處於相對不利地位,不利於美國製造業的落地生根和發展。

第二、川普基於美國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理由,將對非法移民進行空前的大遣返,美國低廉勞動供給勢必大減,將導致工資升高,難以抑制物價,通膨可能死灰復燃。

第三、川普開放美國境內能源的開採,固然有助於降低美國油、氣價格,減輕通膨壓力,但不利於美國能源轉型,影響全球對抗氣候變遷政策的推展和期程。

第四、川普推行普遍減稅的政策,川普聲稱一部分稅收損失,將由提高關稅收入來彌補,惟高關稅將使進口減少,同時也不符合所得稅才是國家財政主要收入的原理,不利於宏觀經濟調控和國家債務的改善。

第五、大選期間為國際社會所詬病的是,兩位候選人並未論及美國沈重的國債問題。據估計,未來10年美國聯邦赤字將激增7.75萬億美元,這對於今(2024)年10月21日已達35.77萬億美元國債增添財政困頓,將影響川普經貿財政政策的順利推展。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地緣政治風險將是川普執政難以預測的變數。依目前形勢看來,川普可能支持以色列升高對伊朗的軍事對峙,短期內恐致衝突升溫,可能影響中東地區的原油供應。伊朗每日出口約130萬桶原油,如果川普政府緊縮對伊朗原油的制裁,全球原油供應可能受擾,將影響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行。

三、劍指中國的貿易戰將持續

在「美國優先」、製造業重回美國的對外經貿政策下,上次川普政府高舉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不僅對中國發起高關稅貿易戰和抑制中國科技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而高關稅亦將是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對外經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長期以來,在中美經貿關係迅速發展過程中,兩國便因諸多涉及兩國間或國際政經問題的不同立場而紛爭不斷。這些議題包括人權、國際恐佈主義、全球暖化、南海主權、台灣問題等。在經貿領域除了眾所周知的貿易不平衡、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知識產權保護、高科技技術轉移等問題外,進入21世紀後,隨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的貿易救濟措施形式層出不窮,若干新領域已成為兩國經貿爭執的熱點,嚴重影響兩國間經貿關係的發展。

自2018年3月開始,前川普政府對中國掀起貿易戰,對中美兩國和世界經濟都造成相當的衝擊。隨後雙方進行13輪的協商,並於2019年12月13日就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一致,並於2020年1月正式簽署協議。

首階段貿易協議,除了美國撤銷或削減對某些中國產品的關稅稅率和中國承諾增購美國400-500億美元農產品一項有較實質內容外,其餘內容如專利產權保障、知識產權保障、技術轉移、企業補貼限制、開放金融業等,幾乎只有框架式的概念,缺乏具體的內容和方案。但是如果此次川普政府若切實執行其選前政策,則中國有2,500億美元的產品其關稅稅率將可能由25%提高至60%,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和經濟將帶來嚴重影響。

川普政府在全球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其主要針對的便是中國。2017-2018年《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重新談判而成立《美墨加協議》(USMCA)中,開放彼此間汽車零部件以零關稅出口,但規定此類汽車的製造工作中,有30%必須由從2020年起每小時薪資16美元的工人完成。到2023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40%。每小時16美元的薪資是美國的正常薪資,其目的是為防止中國、日本等國汽車零部件在墨西哥生產,轉運到美國,甚至因此選擇在美國投資。川普2.0在關稅保護上,要求對墨西哥進口的汽車課徵最高200%關稅,其政策意圖便是希望這些企業轉移至美國投資。

在科技領域,一般在比較前次川普政府與拜登政府對中國的經貿政策時,總是認為川普政府強調貿易戰,特別是關稅政策,而拜登政府則強調科技戰。此種論斷似乎忽略了川普政府是對中國科技戰的發動者,包括對華為、中芯國際的制裁,兩個政府最大的不同在於,川普政府針對的是個別企業,而拜登政府簽署的《2022年晶片和科學法案》和組成「晶片四方聯盟」,則要抑制中國整體半導體產業發展。

今年11月1日,亦即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前夕,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表示,共和黨人可能會廢除晶片法案,但在共和黨黨內和民主黨的反對下,強生很快收回有關說法,聲稱只是想將法案「優化」。

晶片法案的實施,是由聯邦政府撥款540億美元補貼美國半導體研究及生產,但川普對該法案不以為然,認為以補貼來鼓勵在美國生產晶片不恰當,主張透過加徵關稅迫使晶片業者在美國建廠。為此,對中國高科技產業打壓的方式或許有所調整,但不可能止息。

四、「去中國化」反噬美國經濟

進入21世紀,在代表經濟全球化的WTO運作停滯,區域經濟整合成為發展趨勢之際,前美國川普政府採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而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作為,增加國際治理的角色,改變了國際政經格局。另一方面,過去五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俄烏戰爭爆發、以巴衝突加劇、中東形勢緊張,導致全球製造業斷鏈、糧食短缺、通貨膨脹、經濟增長下行、匯率大幅貶值,許多國家面臨債務危機,進而引發普遍的社會運動風潮和政治的不穩定,使全球面臨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

值此全球社會經濟嚴重動盪之際,美國拜登政府仍然持著其偏執的「價值」理念,將中俄兩國視為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首要挑戰,拱火後不僅持續澆油俄烏戰爭,期能藉此拖垮俄羅斯,並對中國進行科技圍堵,以期能阻礙或延緩中國的經濟發展,進而推行「去中國化」的發展策略,加重了地區的分化。與此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再加上美國已無法承擔大國的角色,國際公信力淪喪,引發全球「去美元化」的聲浪,對世界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

貿易保護主義是川普政府前一任的主要政策內涵。2017年1月川普政府開始施行單邊主義,退群退出TPP、TTIP、TISA、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與墨西哥、加拿大重新簽訂USMCA、與日本達成自由貿易區協議,此一單邊主義,顯然對美國獲得重大利益的自由貿易體系的根本規則帶來相當的衝擊,正面臨嚴峻考驗。但是一個無可爭論的事實,是川普政府的舉措正給中國填補並逐漸推進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在國際政經舞台扮演更重要角色的發展空間,這是川普政府始料未及的嚴肅課題。

對中國而言,近年來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諸多不確定性,自然必須尋求對外經貿空間的開拓,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與合作是最佳的選擇。基於此一認知,中國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2022年11月15日),推展「上海合作組織」(SCO)、金磚國家組織(BRICS)的合作關係。在「去美元化」風潮下,今年10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高峰會,更推出金磚國家支付系統(Brics Pay),這是金磚國家內一個去中心化和去美元化的支付系統,給目前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系統帶來相當的壓力。

國際社會顯然也認知到此一形勢的發展,今年7月15-18日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舉行的2024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除了正式提名黨內總統及副總統候選人外,還提出「黨綱」。新版的黨綱中,列出了20條核心承諾,大都反映在川普的競選政見中。其中,第13條為「維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在具體的政見和政策上,川普2.0明確提出,「針對不用美元作貿易的國家,對其進口產品課徵100%關稅」。很顯然的,此一政策是針對Brics Pay而做出的回應。

地緣政治風險推進全球產業重整,面對近年全球產業鏈斷鏈危機,科技自主可控和健全產業鏈完整和韌性已是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核心政策,面對以美國為首的美歐國家對中國的經貿抵制,中國於2020年提出「雙循環」發展策略,當前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中國已做出應有的準備和調整。新川普政府以高關稅為主的貿易保護做法,將加深全球產業鏈斷鏈危機,而「美國優先」的製造業重建將面臨重重困難,畢竟中國經濟仍是國際分工體系極為重要的環節,美國將在「去中國化」的思維中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