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大變局中的東北亞

從朝鮮半島當下的形勢說起

李明
(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一、前 言

近月以來,朝鮮半島各種內外因素交錯,各方互信進一步削弱,原有緊張氣氛更加提升,半島四周的國際關係詭譎複雜,關係各方忙著展示實力,並將過錯推給對方,僵局難解,情勢堪慮。

首先,南韓政局越發沉悶。今(2024)年4月南韓進行國會大選,尹錫悅領導國民力量黨大選後仍是少數黨,反政府的國會在野勢力,含共同民主黨的四聯盟贏得190席,雖然未達得以修憲的三分之二多數200席,卻遠遠超過國民力量黨和盟友的108席。上屆際會國民力量黨還有114席,這次又少了6席。距離2027年南韓現任總統卸任近三年時間,尹錫悅除了外交轉向,擴大與美日軍事關係之外,幾乎乏善可陳。新一屆國會大選,南韓民眾關注國內外問題,對尹錫悅崇美哈日外交少有好感,尹錫悅支持度更加低落,南韓政府已失去民眾信任。

其次,兩韓關係更加敵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多次談話已和南韓徹底決裂,並頻頻視察部隊,揚言將南韓視為最凶惡敵國,要求北韓軍隊做好備戰,隨時「痛擊敵軍」。北韓不但大肆抨擊南韓,更以行動證實「戰爭已為期不遠」。今年10月底北韓發射「火星-19型」洲際彈道導彈,11月5日再度發射彈道導彈,為2024年的第13次發射也是五天內連續第二次。美日韓都發出譴責,北韓無動於衷。無獨有偶,俄國也在11月5日發射聯合號火箭,攜帶包括伊朗在內的幾十顆衛星進入太空軌道。俄國與北韓建立更緊密軍事合作的同時,也拉攏了伊朗。

其三,俄烏停戰遙遙無期。拜登總統執政四年,俄烏戰爭也進行兩年半以上,短期間並無結束徵象。拜登支持烏克蘭抵抗俄國「特別軍事行動」,但美國援助承諾經常跳票,加以北約國家對曠日持久之戰出現厭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奔波於美歐要求軍事援助,但成效不彰。此時傳出北韓軍隊進入俄國國境,轉赴俄烏邊境,協助作戰,此舉提升了國際衝突複雜性。北韓固然履行與俄國簽訂的盟約,亦可藉此增進國際能見度,汲取作戰經驗,但因此更遭國際社會孤立。有鑑於此,美日韓領導人在11月15日於秘魯利馬召開的亞太經合會峰會上,便聲言將對北韓加強制裁。

另外,美國第47任總統大選已揭曉,前總統川普大獲全勝,重返白宮。往後四年,拜登的內政外交政策均將面臨重大調整,川普施政特立獨行,標榜「使美國再次偉大」,概以美國利益為中心,不考慮他國利益,為典型的「單邊主義」。川普未來施政方向,其對朝鮮半島的作為,仍有途徑可尋。本文擬就兩韓政治、兩韓關係和國際環境變遷等幾個層面,探索最近朝鮮半島及其周圍的政局情勢和未來發展。

二、韓國政局不穩

尹錫悅剛愎自用,對不同勢力政見絕少採納,對在野黨則屢施重手,因此尹錫悅與在野黨控制的國會關係不佳,眾所皆知。南韓不若美國,美國國會為兩院制,美國總統政策在彈性活躍的眾議院即使受杯葛,仍有代表各州的參議員,作為保守力量,牽制在野勢力,反之亦然。不過在南韓,僅有一院制的國會,南韓總統較少有轉圜的空間。南韓並非典型的兩黨制,眾多政黨來來去去,不少政黨常因失去舞台,或人亡政息,或扈從,或避險,整個黨解組,甚至帶槍投靠另一政黨,南韓政黨政治因之經常動盪不安,相互攻訐傾軋,極為嚴重,一朝天子一朝臣,贏者全拿,輸者全失。

既然南韓國會由在野黨主控多數,尹錫悅本應採納部分在野黨的政見,謀求政局的和諧穩定,但尹錫悅不此之圖,對在野黨始終不假辭色。李在明批評尹錫悅與朝鮮時期的帝國主義日本進行軍事合作,違背民族精神。此外,尹錫悅疏遠南韓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只為和美國增進關係,聽拜登指使,拒絕依循過去幾任總統建立的較為和緩的兩韓關係。李在明建議尹錫悅有所節制,維持平衡交往。李在明主張與北韓對話,這點與尹錫悅的前任,包括文在寅、盧武鉉、金大中等領導人一脈相承。不過,這些主張和尹錫悅無條件接近美日,優先考慮對北韓制裁和軍事威懾的作法相去甚遠。

南韓民眾對尹錫悅上台以來出現的通貨膨脹,對待在野黨的方式,甚至醫學院學生擴大招生,不顧醫院需求,無視醫師品質下降,和他的「不知米價」、「不食人間煙火」、「距離人民太遠」、房價失控、養老金改革遙遙無期等弊端均難以忍受。加以尹錫悅對其夫人金建希接受名牌皮包刻意縱容,「睜隻眼閉隻眼」,讓南韓民眾見識到了國家領導人對犯罪的姑息。就在8月15日韓國光復節的演講中,尹錫悅抨擊有「反國家勢力盲目追隨共產主義極權制度」,以輕蔑語氣抨擊民權和進步派人士。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曾在國會選舉前進行24天的絕食抗議,他還擊尹錫悅,說他把國家「分裂成朋友與敵人」,說明了南韓政局的兩極化發展相當嚴重。

關於金建希收名牌包包的醜聞,尹錫悅推說是在野黨對他妻子的「惡魔化」。今年11月9日報導的最新民調,尹錫悅的支持度只剩17%。鑑於南韓民眾普認為金建希是「負評製造機」,尹錫悅宣布11月起,他的外訪行程金建希均不再隨行。

11月15日李在明遭南韓地方法院宣判為「涉嫌違反選罷法」,處一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如此一來,李在明立刻失去國會議員身分,2027年也無法參選總統,李在明表示將上訴到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南韓MBC電視台報導,近日南韓各大學教授輪流發起要求尹錫悅下台的簽名活動,大學生配合教授們的主張,進行示威抗議。11月16日,上萬群眾聚集在首爾鬧區光化門舉行大型示威,聲援李在明。尹錫悅政府幾近崩盤,南韓政局前景難以逆料。

三、金正恩突顯軍事強人之姿

北韓對南韓關係歷經數十年擺盪,兩韓關係曾在金大中、盧武鉉、文在寅執政之際有較穩定發展,雙方有過和解合作的經歷。不過,在幾任保守派領導人時代,又重新走上衝突的回頭路。今年1月,北韓正式宣佈放棄和平統一的原訂目標,金正恩在最高人民會議講話時宣示此項重大政策。他表示,朝鮮不再把韓國視為和解與統一的對象,而是當作在必要時「必須使用核武對付的敵對國家」。

此外,金正恩還下令修改北韓憲法內容和今後的「宣傳方針」,刪除「和平統一」、「三千里錦繡河山」,或將南韓人稱為「同胞」等具有未來統一意義的文字。加強對北韓人民灌輸南韓是「外國」和「最敵對國家」的概念。南韓國歌裡有「三千里華麗江山」的字句,兩韓原本在「國家統一」有共通點,惟經此改變,兩韓敵對意識加深。

金正恩與尹錫悅已毫無互信,有的只是更多猜忌和敵視。金正恩嚴厲抨擊南韓在尹錫悅主政下,「深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更與「日本勾結,傷害朝鮮民族利益」。金正恩稱美韓擴大聯合軍事演習為危險的挑釁,並以此趨勢合理化北韓製造更多核武,對南韓施行核武攻擊的威脅。此外,北韓為貫徹金正恩的「最新政策」,最高人民議會廢除了所有負責促進與南韓交流的政府機構,以示決絕。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師卡林(Robert L. Carlin)和核子科學對赫克(Siegfried S. Hecker)在專業網站「北緯38度」撰文指出,「金正恩已做出開戰的戰略決策」。雖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但位於荷蘭的「危機組織」的朝鮮半島事務觀察家格林(Christopher Green)認為,金正恩這次來勢洶洶,不容忽視,金氏政權自覺非常危險,金正恩的行為更日益危險,一場有限的(核武)攻擊,確實不能排除。

金正恩的所作所為自然都為穩固北韓政權,他的聲量不斷擴大,但倘若金正恩維持安靜,肯定得不到應有的關注。金正恩的作法,像是在恐嚇,但倘若真爆發戰爭,金正恩也得不到好處。今年1月金正恩出訪俄國,與普京總統會面時,外界相信金正恩提出對俄國在烏克蘭戰爭提供支持,以換取俄國堅強的盟國承諾,為北韓的核武計畫,包括發射能力,爭取俄國的技術援助,同時造成新的國際現實,即強大的鄰國俄羅斯亟需北韓。

今年6月18日,普京訪問平壤,與北韓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規定其中一方受到侵略時須互相提供援助,同時加強安全、貿易和文化方面的合作。金正恩宣稱,藉由此項條約,兩國關係已升格為「同盟關係」,並稱該條約是「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條約」,普京稱其為「突破性文件」。

條約經俄國國會通過與普京批准後,金正恩也在11月11日簽署成為法令。美國、南韓與烏克蘭對此深表關切,同時發覺俄羅斯境內已部署超過一萬名北韓官兵。不旋踵已有部分北韓官兵到了俄烏邊境的庫爾斯克前線,國際社會對北韓軍隊介入俄烏戰爭表示震驚,一則增加俄烏戰爭的複雜度,二則俄烏戰爭拖到何時不得而知。南韓則除了正面的北韓軍事壓力外,俄國根據與北韓所簽條約可介入半島事務,為尹錫悅政府帶來額外壓力。

四、中俄朝vs.美日韓

在「新冷戰」架構下,以朝鮮半島為中心的國際角力相對明顯。金正恩運用這樣的機會爭取發展契機。2011年掌權以來,金正恩似乎一直在尋求兩個平行不悖的目標,即建立核武庫和重振經濟,至今,他已施行四次地下核試驗,發射了多枚彈道導彈,目的在以此為籌碼,迫使國際社會放鬆對北韓的制裁,改善北韓的經濟。

北韓不顧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制裁,不斷進行導彈試射,看來底氣十足,篤定中、俄會在安理會投下否決票。今年7月北韓再次閱兵時,中、俄都派出高級官員前往平壤。代表俄國出席的是國防部長紹伊古,中國則派出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鴻忠,說明三國關係,特別是軍事關係牢不可破。通過中、俄、朝的緊密連結,金正恩有個不斷強化的三國聯盟屏障,對付美、日、韓的三邊軍事合作。

金正恩看似在趕「新冷戰」的潮流,南韓國防機構研究者成基永說,現在是金正恩通過與俄國結成緊密同盟,提升自身影響力的「最佳時機」。今年8月,金正恩與普京通信,請求俄國擴大所有領域的雙邊合作,建立「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長期戰略關係」。縱使俄國給予北韓的經濟援助不多,雙方貿易往來也不熱絡,俄國卻可幫助北韓推進武器計畫的關鍵技術,甚至建造可發射導彈的潛艇,這是北韓所亟需。雙方現階段的軍事合作,使俄國受益,北韓也寄以熱切希望。

10月31日北韓發射「火星-19型」洲際彈道導彈,據南韓軍事情報單位的分析,俄國可能為北韓提供了具體的技術支援,據稱「飛彈長度、直徑和最高飛行高度」顯著提升,「火星-19型」應是新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而非「火星-18型」的改良版。這枚導彈的飛行高度超過先前的任何一枚,先是高飛進入太空,再墜入日本與俄羅斯間的海域。美、日、韓三國外長強烈譴責北韓此舉,連帶指出「北韓持續向俄國違法轉移武器和派遣部隊」,並以最強烈的言詞譴責北韓與俄國「深化軍事合作」。北韓則說此舉是譴責美國與南韓在今年策劃「各種戰爭陰謀超過20次」。北韓「毫無選擇」,只能「以此遏阻半島爆發核子戰爭的危險」。

今年11月5日,北韓再度發射短程彈道導彈,飛行400公里,墜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外的日本海。這是今年的第13次,也是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最近的一次,日、韓表示譴責,北韓外長崔善姬則在前一日往訪俄國拜會普京,說明雙方關係繼續升溫,11月5日,俄國發射的聯合號火箭,有協助北韓軍事更上層樓意味。

自2017年年中北韓宣告「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足以攻擊美國本土以來,各次長程彈道導彈皆顯示北韓有能力攻擊美國全境,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決定2018年6月在新加坡與金正恩舉行首次峰會,此為原因之一,北韓作為擁核國已成不可逆轉的國際現實。東北亞地區已成中、俄、朝與美、日、韓對立格局,只是美國不支持日、韓成為擁核國家,有美國的核子傘保護足矣。北韓似不必聽從北京或莫斯科號令,可獨自發出先制攻擊。

五、川普主義下的區域發展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明年1月20日重返白宮,標榜「川普主義」,是美國極右派的政治變種,也被視為2010年代末至2020年代初,全球多個國家出現的民族民粹主義和新民族主義的合體,是一套民粹主義的政治策略,反映到具體的策略,成為「移民限制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和「反對福利改革」。

川普擔任第45任總統時,所作所為讓人記憶猶新。他在外交政策方面傾向單邊主義,特別強調美國利益。當時他嚴令美國政府進行「退群政策」,退出多個國際組織,包括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TPP)、巴黎氣候公約、國際教科文組織等。他主張重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展現的是「任性」而非「韌性」。川普反對全球化,認定全球化壓抑美國的貿易成就,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使美國走入蕭條。因此他拒絕參加旨在支持自由貿易的「世界經濟論壇」,對中國增稅,發動貿易戰,壓迫美國盟國如日、韓增加對美國駐軍的財務分擔,承諾停止發動對外戰爭,目的在「美國優先」和「使美國再偉大」。

不過,就在卸任前兩個月,拜登對俄烏戰爭的戰略戰術做了重大調整。11月17日拜登宣布,首度准許烏克蘭向俄國使用美造的長程導彈系統,而美國官員證實是為了「應對派駐俄羅斯的北韓部隊」。因此,北韓部隊在俄烏戰爭中正式站上檯面,成了美國答應澤連斯基使用長程飛彈的「正當理由」。拜登此舉說明,俄烏戰爭在11月19日屆滿1,000天的前夕做出這樣的決定,顯示他意欲在所剩任期內協助烏克蘭,限縮美國新政府對烏政策的選項。

長程導彈系統為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射程達306公里,可用來打擊俄國境內的軍事目標。拜登政府過去一向禁止烏克蘭使用以避免俄烏衝突升級。即將就任的川普向來反對繼續給烏克蘭援助,一心想促成俄烏雙方和平談判,拜登的作法近乎打臉川普,已招來川普團隊的冷嘲熱諷,說拜登已「幾近瘋狂」。俄國上議院的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 Vladimir Dzhabarov)已表示俄國會立即回應,俄官媒塔斯社引述他的話說,「美國是在通往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路上走了一大步」。

川普就任後,應不會在援助烏克蘭議題上「拜規川隨」,俄烏戰爭應是以川普屬意的形式和步驟逐步降溫,並引導烏克蘭當局在俄烏戰事的「既成現狀」下進行和談,以避免兩大超級強權正面對壘。至於川普2.0政府會不會再如第一任一樣,和金正恩舉行峰會?應不容易。金正恩與俄國加強結盟,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莫斯科對平壤的約束加大,而北韓在獲得實質利益下,不可能「棄俄親美」。更重要的原因在川普第一任期與金正恩的三次峰會,係南韓當時的總統文在寅極力推動。正是文在寅的努力搓合,加上北韓信任,才有「川金峰會」。如今北韓敵視的尹錫悅,是無法擔任穿針引線工作的。

一項發展倒是可以確定,川普2.0政府將會繼續推動「美國優先」、「使美國再偉大」的決策,要求日、韓等國對川普言聽計從,為美國的利益,日、韓必須增進關係,加強合作,包括進行軍事協調,作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支配槓桿,繼續當美國圍堵中、俄、朝的先鋒,同時還得對美國駐軍的財務多加分擔額度。

六、結 語

金正恩誇下海口,將加大對南韓的軍事壓力,除了繼續發射長短程導彈,還揚言要恢復核試爆,在烏克蘭「練兵」,加強和俄國的軍事聯盟。北京雖希望北韓自我節制,卻從來不干涉他國內政,不會干預金正恩與俄國接近,北京能做的是維持對北韓的影響,保持南北韓的勢力均衡,不容半島生戰生亂。

東北亞的發展關鍵,也在尹錫悅政府的極低支持率,尹錫悅最近在施政方面失去準頭,左支右絀,動輒得咎。尹與在野黨關係緊繃,利用法院箝制在野勢力,動作粗暴,南韓民眾看在眼裡。尹錫悅政府對共同民主黨代表李在明趕盡殺絕,意在剝奪其政治權利,只會讓政府搖搖欲墜。另外和北韓尖銳對立因內耗,尹政府早已居於劣勢。

川普明年初就任後,「川普主義」將成為美國政策基礎,雖然國際環境和他第一任時有所不同,但主軸未變。川普反對成規、反對建制、不可預測、不可信任、甚至不可控制,影響卻不可小覷。他的意志堅強,說做就做,也因為堅持美國利益優先,在亞太地區、朝鮮半島都可能引發利益衝突。「川普2.0」或是某些悲劇的結束,卻也是某些悲劇的開始。亞太地區的國家領導人和民眾,在繼續和美國打交道的途中,或得準備迎接新的挑戰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鍵時刻!

2024年11月20日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