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尋找島內「統派」

方明
(大陸學者)


最近以來,兩岸關係形勢發生或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然而,在兩岸關係這一新的形勢背後,卻發現似乎只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卻不談兩岸和平統一,不講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這種形勢的發展,會不會讓台灣島內統一力量與統一聲音越來越小的悲劇,將來在大陸重演?談到這裡,讓筆者不得不思考島內統一力量的衰落與艱難處境,甚至擔憂統派的持續衰落。

正在此時,台灣大法官會議對人民團體法中有關「人民團體之組織與活動,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之規定,依其不符合憲法保障人民結社自由和言論自由之意旨,應自解釋公佈日起失效,即為「六四四號解釋」。這個不甚受外界關注的「解釋」,卻隱藏著未來可能影響台灣政治發展方向與前途命運的重大變數,為台灣共產黨組織或統一黨的建立、發展提供了法律基礎,為在今天島內處境艱難的統派帶來一絲新的希望,老統派或新統派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台灣的希望,成為兩岸統一的希望。

誰是島內真正的統派?

在台灣政治變遷中,在蔣氏統治時期,「台獨」受到嚴厲打擊,並沒有所謂的「獨派」,而統一是台灣「中華民國」政府的大政方針,因此可以說台灣是一個統一力量或統派占主導地位的時代。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儘管台灣不時出現「台獨」事件,但在80年代以前,只不過是個案,在國民黨當局的堅決打擊下,根本成不了氣候。然而,80年代中期後,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初期政治主張較為模糊的民進黨成立,在促進了台灣民主政治轉型的同時,卻在民主外衣下讓台獨主張逐步高漲,而且在李登輝的縱容下一發不可收拾,讓台獨主張合法化(1992年「刑法一百條」的修正,台獨言論不再視為觸及刑法),也讓民進黨徹底轉化為台獨政黨。在這種時空背景下,以反對台獨、追求兩岸統一的島內統派也由此誕生。

80年代末與90年代初,在當時兩岸關係趨於緩和與島內政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島內成立了許多反對台獨、促進國家統一的民間團體,如中國統一聯盟、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中國全民民主統一會」、「中國和平統一研究會」、夏潮聯誼會等。然而,統派在台灣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生存非常艱難,政治勢力越來越小。在政壇上,新黨曾是一個主張兩岸統一的政黨,但在短時間的風光之後,因內鬥、路線之爭以及台灣社會政治大環境的變化而逐漸衰落,最後在反對民進黨與「台獨」的現實需要下,支持甚至融入國民黨,成為泛藍陣營的一部分。但新黨仍然存在,仍是一個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政黨。如今大部分統派團體像新黨一樣,逐漸凋謝,勢單力薄,甚至沒有活動。在今天的民間社會,也許只有中國統一聯盟才是一個真正的統派。

1988年,台灣先後成立了兩個中國統一聯盟。一是台灣《掃蕩》週刊發行人段宏俊發起,於同年3月12日在台北成立,其宗旨是「終止分裂,實現統一」,但很少活動,也沒有任何影響力。同年4月4日,《中華雜誌》社與夏潮聯誼會結合島內一批不分省籍的愛國統一力量發起成立,名譽主席為胡秋原與余登發(余子女背叛了父親,成為今天民進黨的主要骨幹),首屆主席為陳映真,現任主席為世界新聞大學副教授王津平。其主要宗旨是:促進民族內部的團結與和平,建設民主統一的國家;主張民主運動與民族統一同時並舉;研究和平發展、民族整合、實現民主統一中國的知識、理論與途徑;促進召開海峽兩岸共商民主統一之會議;結合海內外力量,反對甘為強權驅策、企圖使中國分裂長期化和固定化的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義。儘管島內形勢的發展,中國統一聯盟這一統派組織處境艱難,但其宗旨與其長期不懈與台獨勢力作鬥爭的努力(總是在關鍵時刻站在反對台獨活動的第一線),依然值得敬佩。如今,第一代中國統一聯盟不少菁英已經謝世,包括胡秋原、余登發、張曉春等,但仍有一批堅定的成員,像林書楊、陳明忠、梁電敏、曾祥鐸、王曉波、毛鑄倫、王津平、紀欣等,仍然堅持在第一線,在完成本職工作與維持生存的同時,反對台獨,主張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國家統一。

統派輿論陣地:《海峽評論》

在台灣政治環境變化下,台獨媒體逐漸誕生,部分曾經的中道媒體也變為台獨喉舌,像《自由時報》最為典型。不少媒體雖然在社會政治環境發生巨大的情況下,不敢再強調追求統一,但仍認同中華民族,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毅然堅持反對台獨。於是這些媒體成為台獨的眼中釘,統統被打為「統派媒體」。其實,與其說這些主流媒體是「統派媒體」,倒不如說他們「反獨媒體」,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島內真正的統派媒體是《海峽評論》。它是由一批主張兩岸統一、反對台獨的知識分子等組成的統派人士所創辦,是島內統派的重要輿論陣地。這個政治評論刊物,在經費嚴重不足,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下,依然通過統派人士的努力與個人的自願捐贈,能夠生存十八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奇蹟。在台灣能夠生存如此之久的政治評論刊物甚少,幾乎沒有。筆者在每期刊物上都會發現有幾位捐款者的名單,儘管金額不多,卻是一種無畏的奉獻,值得大陸同胞的敬畏。

十多年前,筆者參訪《海峽評論》辦公室,編輯與有關負責人基本上全是兼職義工,專職人員只有兩人,經營困難,又面臨台灣極為不利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中國統一聯盟的主要成員也是《海峽評論》的社務與編輯成員,甚至是主要作者。他們自譽位於台北市景興路一角的海峽評論社,為台北的「延安」。就是這本政論刊物,是代表台灣島內統派的一種聲音,雖然地方小,人力少,勢力孤單,卻代表著一種不息的火種,代表台灣的統一力量,發出統一聲音,是反台獨最勇敢、最堅決的陣地。不論他們的未來如何,他們在中華民族史上,在中國統一問題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處境艱難的《海峽評論》與「中國統一聯盟」,也許在國家統一的那一天,他們的豐功偉績,將會載入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奮鬥的史冊。

「不統不獨」的「騎牆派」

中國國民黨退居台灣以來,一直以光復大陸、實現國家統一為己任。然而,如今的國民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公開追求統一,而以維持現狀與偏安為歸依。

李登輝執政時期,儘管開始致力於實現台灣的實質獨立,但表面上還堅守「中華民國憲法」,不改動「憲法」總綱,還曾有對一個名義上的兩岸統一追求(《國統綱領》)。但後來,李登輝連名義上的兩岸統一也不再追求,開始批判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大力推動本土化政策,提出更具獨立傾向的「兩國論」,進而讓國民黨丟掉政權,他自己也被趕下主席台,最終成為一個名不符實的「台獨教父」。連戰繼任國民黨主席後,致力於黨的改革,但為了國民黨的重新執政與東山再起,在一個中國與統一問題上也變得十分保守,不敢大膽地講兩岸統一,只能以「愛台灣」、「追求本土」為口號,以圖爭取民心,登上權力巔峰。然而,「319槍擊案」徹底粉碎了連戰的政治夢想。在這樣特殊的背景下,連戰果斷決定訪問大陸,進行「和平之旅」,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國共之間的關係,國共從「政治對手」轉變為「政治同盟」,也為兩岸關係的結構性變化奠定了重要基礎。然而,即使如此,連戰在大陸訪問期間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對「台獨」,更沒有勇氣講中國統一,講兩岸統一,可見統一在國民黨領導人中成為一種政治的忌諱,避談免講,以免惹禍上身。可以說,在民進黨強烈反統一、搞台獨的民粹氛圍下,逼得國民黨退縮到只知維持台灣現狀,而不再有追求統一的理想與目標。

連戰交出黨主席大權後,在黨內激烈的競爭中,馬英九戰勝王金平成為新一代國民黨的領導人。然而,受國民黨「愛國反共」教育的馬英九,同樣在台灣社會政治現實下,在統一問題上猶豫不決,不知未來方向。在任黨主席後不久,馬英九先後提出有關統一與獨立的種種論調,包括「台獨選項論」、「台灣人民決定論」、「兩岸共同決定論」與「終極統一論」,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肯定的立場,呈現搖擺之勢。可以說台灣的政治現實,讓馬英九處在台灣政治定位的統獨兩難境地:統不是,獨不是。最後,為了奪取政權,馬英九提出了「不統、不獨、不武」的政治主張。「不統」是給美國人講,「不獨」是給大陸講,「不武」是給台灣人民講。其核心是維持現狀,堅持「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儘管在理論上沒有排除統一,依然維持《中華民國憲法》,實際上是追求變相的台灣事實獨立。現任的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同樣認同馬英九的政治主張,不講統一,不講一個中國,只講兩岸和平,只講「一中各表」,只講維持現狀。這就是今天中國國民黨的統獨立場。

馬英九內心深處的統獨觀

如何解讀馬英九的統獨觀?如果從理性與心理的角度分析,筆者認為馬英九內心是希望兩岸統一的,這是他曾提出「終極統一論」的深層原因。但在台灣社會政治現實面前,為了國民黨的生存與個人的政治權力抱負,不得不低頭,不敢再多談統一,才有「台獨選項論」的提出(後又否定),最終確立了「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這是現實主義思想的直接體現。

日前,馬英九在接受日本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統一,一時引起爭議。這一表述,顯示了馬英九何種統獨觀?顯然,這一無意的表述,反映了馬英九的內心深處,有深深的中華民族情感,有想往國家統一的情愫,只是在殘酷的台灣政治現實面前,他不敢大聲講統一,只能以「不統不獨」來維持現狀,以爭取多數人的支持,並維持政權。

台灣與兩岸歷史的變遷以及中華民族認同與民主思想的交織薰陶,馬英九對台灣前途與兩岸政治整合有了新的思考。從馬英九日前與歐洲商會會談時提出「兩德模式」,可以看出馬英九希望兩岸走「一中兩國」再到「一個中國」的統一之路。海峽兩岸與原來的「兩德模式」有點類似,都是戰後遺留問題。西德在美國為首的西方支持下建國,東德在蘇聯支持下建國,德國分裂。國民黨政權在內戰中敗退台灣,後在美國的支持下與大陸對抗,形成兩岸的分裂局面。冷戰結束後,東西德實現了統一,使過去的「一德兩國」或「一個民族,兩個國家」最終實現了民族與國家的統一。目前海峽兩岸也是一個民族,兩個國家或兩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格局,未來存在實現統一的可能性。因此馬英九表示,雖然現在兩岸關係與當時的兩德情況不盡相同,但兩德追求和平共處的精神值得台灣與中國大陸學習。顯然,馬英九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即「兩德模式」不只是為兩岸追求和平共處提供經驗,更重要的是為兩岸的統一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模式。

統派與「反獨派」不同

島內的統派,與我們過去理解的統派有很大不同,與大陸在兩岸關係發展與統一等諸多問題上有一定區別。島內少數統派認同「一國兩制」的統一,甚至認同大陸社會主義。這些人基本上是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者。大部分統派則是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結合派,而且是島內統派的主流。他們認同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的統一,認為台灣的前途在大陸,但他們肯定台灣民主成就,主張大陸民主發展,希望兩岸實現民主與統一。但不論是哪種統派,目前力量都很小,沒有任何政治資源與社會力量,而且嚴重青黃不接,中堅力量基本上都是50、6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老年,青年人甚少,這讓人十分憂慮。

統派反對台獨,但反對台獨的卻不一定是統派。島內許多維持現狀派或絕大多數人反對台獨,國民黨也反對台獨,但他們卻不一定是統派。國民黨反對台獨,實際上反對「法理獨立」,是為了與民進黨爭奪政權,而不是為了追求統一,是現實主義者,是民主主義者,而不是完整意義的中國民族主義者。國民黨可變性大,未來也許會變為統一的對立面,儘管不完全是獨立派。反對台獨也不追求統一的現狀派,其實其中絕大部分是實質獨立派,只是考慮到中國大陸不放棄非和平手段解決台灣問題而不願意冒太大的政治風險。這可以從台灣大量的民調中發現,即大部分民眾希望維持現狀待將來有機會再實現台灣獨立。在這種背景下,島內的統派像中國統一聯盟、《海峽評論》等更感人至深。台灣島內的統派保留了島內追求國家統一的一支血脈,延續著數千年中國人追求大一統的夢想。

誰是大陸在島內依靠的統一力量?

可以說在今天的台灣,大陸依靠的統一力量大幅衰落,除了象徵性的代表島內有統派的存在外,在兩岸政治現狀與較量中已不具依靠的實際力量。在這種背景下,大陸爭取的已不是島內的統派,而是在口號上能夠反對「台獨」的「反獨派」,實際上就是爭取島內維持現狀派,或者說爭取中間派。既然是中間派,就不是堅定的依靠力量,而是一個易於隨形勢發生立場變化的群體。今天的泛藍陣營的國、親、新三黨,尤其是國民黨就是大陸尋找與依靠的同盟力量,屬「反獨派」或現狀派(不統不獨),而將「反獨」作為當前與未來的主要任務。

島內統派力量雖不大,但其代表的象徵意義則重大,因此中共中央對統派還是在精神上給予照顧的。近年來,每年的國慶大典,都會有島內外統派人士參加,這是一種很高的政治榮譽。但在物質方面,考慮到台灣政治的現狀,大陸無法給予應有的支持,使得統派在島內的經濟力量甚弱,處境艱難。在民間往來方面,由於統派沒有經濟力,也沒有政治權力,大陸對統派的尊重程度不夠,在接待標準與應給予的待遇上顯得不夠,遠遠不能與國、親、新三黨的領導層在大陸享受的待遇相提並論,甚至不如民進黨人士在大陸所受的重視程度。這是大陸有關部門應該檢討的。

如果島內真的沒有了統派,大陸如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如何實現兩岸的和平統一?因此,大陸必須認識到統派的重要性與在完成國家統一使命中的重要價值。就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看,在島內政局與兩岸關係出現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大陸應該培養與支持島內的統派,不能讓他們感到心寒,不能讓他們既流血又流淚,讓島內這一堅持統一的火種延續、發展、壯大。

日前台灣大法官會議「六四四號解釋文」,可能為「台灣共產黨」或「兩岸統一黨」在台灣的出現、發展創造新的條件,開啟一條可能的崛起之路。也許有一天,島內統派這支血脈在兩岸統一的演進長河中,會真正打敗今天勢力強大的獨派,在祖國大陸的主導下,相互合作與支持,完成國家統一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