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商鞅說:「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在島內外經濟形勢大壞,藍綠陣營嗆聲不斷之際,本期社論以戰國時代子產治鄭之初與三年之後老百姓對其態度,勉身負撥亂反正之馬英九及其政府。

馬英九說兩岸是一種「特殊」關係,但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一中華民國憲法當然之義的說法,在李登輝、陳水扁主政多年積違法亂政為「合法」的氛圍中,又掀波瀾。兩岸關係「特殊」何在?請見本期熊玠教授大作兩岸法律意義上的兩個「半壁」中國之說。

鄭海麟教授大作指出,李登輝當時提出「特殊國與國」定位,被北京界定等同「台獨」,堅決要台北方面收回,後果為李收回。這樣的機會主義者,到了日本,見到往日殖民主就矮一截,說什麼釣魚台是日本領土也就不足為怪了。

與李登輝、陳水扁同調的《自由時報》披露,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向馬政府傳達「不能暗示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台灣參與國際活動北京政府不能擁有最終決定權。」後該協會發言人在記者詢問下輕描淡寫的說「報導是錯誤的」,無異「此地無銀三百兩」。跟釣魚台一樣,台灣當然是中國的領土,見本期李壽林先生對薄瑞光抗議的大作。

台獨政權下台後,現在是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發展兩岸和平新局,邁向和平統一的時刻,本期推出楊劍先生在這方面的研究後得出的看法。白色恐怖先烈葉盛吉之子葉光毅教授,則從台灣人立場探索台灣人的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及國家認同問題。方明先生大作則明白指出未來的兩岸和平統一,要依重島內真正的統派。

掌握兩岸和解的主軸後,馬政府順理成章的「外交休兵」,刪減外交、國防預算,提高教育經費,長遠來說都是有利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但眼前美國引爆的金融風暴與前朝留下的千瘡百孔,馬政府必須謹慎以對,請見本期陳建仲先生的分析。

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初登場,現已呈烈火烹油,熱鬧滾滾之勢,然而會看的要看門道,請見本期譚中教授與紀欣律師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