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利益集團未必笑到最後

評普京被默克爾騙了之說

張文基
(〔美國〕中美論譠社社長)


12月初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在接受《時代週報》採訪時表示,德法在2014年推動明斯克協定是為了為烏克蘭爭取時間增強軍事實力。在俄烏戰況膠著的時侯,默克爾為什麼說這樣的話?是普京被騙了嗎?被美國和西方忽悠了嗎?俄烏戰爭誰是贏家?未來的前景如何?

默克爾為什麼在此時說這樣的話?

普京沒有被美歐忽悠

俄烏戰爭迄今已經10個月,除了烏克蘭與俄羅斯以外,德國和西歐國家也是大輸家。由於在默克爾領導時期德國與俄羅斯發展了密切的能源合作,戰爭發生後在美國的壓力下,G7和歐盟都採取了和俄羅斯能源脫鉤的具體措施,給長期依賴俄羅斯能源的德國的傷害是最大的,因此,默克爾面臨了巨大的糾責壓力,她在這個時侯發表這樣的言論雖然反映出2014年時德法希望避免或延遲戰爭擴大的意願,但是也絕不能反映當時簽約的全部背景。她此時發言的主要目的還是用這個方式來證明她當時的決定是英明的。

普京被騙了嗎?被美國和西方忽悠了嗎?

對這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不」。

首先,我認為不要高估西方,特別是美國,有那麼了不起的長期規劃和預判能力。否則,美國的幾次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的衝突就不會拖了這麼久也沒有達成美國的最初目標。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都是被外在、預料之外的發展拖著走,也就是因果交互作用的產物。

烏克蘭戰爭肇始於2014年的烏克蘭暴力政變,2月20日極右翼力量推翻了民選的總統雅努科維契(Victor Yanukovych),而事態的發生,美國國務院有很深的的介入,參與的關鍵人物就是諾蘭(Victoria Nuland)。這不僅違反了蘇聯解體時美國老布希總統對俄羅斯的承諾,更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於是直接導致普京採取霹靂手段收回克里米亞半島,並促成烏克蘭頓巴斯區的兩個州宣布獨立。當地的親俄羅斯民兵,在普京的支援下,打敗了烏克蘭政府軍,在這個危急時刻,德法兩國出面斡旋促成了明斯克協定。 俄羅斯菁英對西方心存幻想

當時的普京和大多數的俄羅斯菁英們對西方還是存有幻想的,因此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想吞併烏克蘭,普京的目的就是促成頓巴斯地區享有更大的自治權,同時保證烏克蘭不會成為一個反俄的基地,所以也就接受了明斯克協定。事實證明,在美國和美國所主導的北約的介入下,明斯克協議從來沒有被確切的執行過。從這個角度看的話,你可以說普京當時好像是失去了戰略眼光,不過,當時俄羅斯是確切希望與歐洲和平發展的,而在西歐也有不少人希望歐洲大陸能合作的。特別是德國,有很多的人是希望跟俄羅斯保持一個比較好的關係,因為德國跟俄羅斯在經濟上很多方面是互補的。所以在默克爾任內,德俄的能源合作高速進展,也促成德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成為了歐盟當之無愧的最有實力的領袖。

金融財團控制的美國兩黨菁英

這對於美國受金融財團控制的兩黨菁英而言,卻是不利的。他們致力於北約東擴,來破壞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合作關係。這種危險的做法,美國的大戰略家,如季辛吉,及肯楠(George F. Kennan)都是反對的,因為它必將危及全球戰略的平衡和穩定,而這是不符合全球大多數人民所希望的。

烏克蘭原來是一個非常富裕和強盛的國家,工業、農業都非常發達,人民教育程度高且有教養,在蘇聯剛解體時,曾是僅次於美俄的第三大核子國家。如今,國家殘破、難民遍地,肯定是最大的輸家。烏克蘭的歷史給世界各地,特別是台灣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不能重蹈烏克蘭覆轍。

俄羅斯也是輸家,除了經濟損失,戰爭暴露出俄羅斯軍隊的根本弱點:軍隊的思想、建設和訓練,還是停留在30年前。而中國,早在20多年前江澤民執政時代就提出「建設一個能在資訊化戰爭下,打勝局部化戰爭的現代化軍隊」。俄烏戰爭的發展顯示中國的高瞻遠矚。

歐洲國家,特別是西歐國家,也是輸家,因為戰爭和美國所主導的制裁措施直接造成了幾十年來的最惡劣的通貨膨脹和製造業衰落或出走。這將直接導致各國的政局不安,更可能危及各國長遠的經濟發展。

從這場戰爭迄今的結果來看,美國似乎是這一場戰爭的最大贏家:它削弱了俄羅斯,也削弱了歐盟,強化了美國主導的北約,達到了美國所希望的加大盟國國防費用支出,促成國際資金回流美國,也促成了製造業,包括新能源領域及晶元和人工智能產業的回流美國。而為這場戰爭至今花的有形代價僅僅是600億美元軍費,其中400億還是貸款,所以真正拿出的也不過200億,這比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20年花了五萬億美元,什麼也沒得到,強多了。

是的,從短期角度看,沒有疑問的,美國是個大贏家,然而,長期看未必!

美國獨大不符合世上大多數國家利益

美國的目的是拖垮俄羅斯,而俄羅斯必定會加大戰爭的廣度和深度來迅速結束戰爭。隨著戰爭的深化,美國的介入必定要加深,是否提供烏克蘭愛國者防空飛彈,以及長程打擊能力,就是一個迫切的選擇。俄羅斯能夠容忍美國的介入到什麼程度?如果觸發俄羅斯的底線而導致全方位的俄美衝突,很可能觸發核子大戰,那美國就是大輸家。

最近,習近平成功的參加了G20峰會,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並在沙國的精心安排下參加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及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將中國與阿拉伯眾多國家的關係提升到歷史的新高度。一個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年紀80幾歲,已經很少參加公開活動了,不僅會見了習主席,更公開地講中國的利益就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利益。沙國是美國的重要盟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呢?此外,2022年以來美國所極力爭取的東南亞國家聯盟,最近都公開拒絕了美國聯合他們孤立中國的企圖。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感到美國獨大的全球秩序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中國的崛起可以平衡美國的單邊行為。

在企圖把製造業帶回美國方面,美國也得到了有利的進展,以高端晶元製造業為例,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立的5奈米新廠進展順利,日韓廠商也會跟進。但是問題是在這邊生產後,由於工資的高昂,人員的素質及工作態度,將來生產的東西比別國生產的會貴了很多,那你怎麼辦呢?也許就不得不用關稅及各種貿易壁壘來競爭。總的結果就是改變了美國自己幾十年來所提倡的自由化市場經濟,也就是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神主牌。

所以算短期的小帳很容易算,美國獲利最大,但是算大的賬,長遠的賬,就很複雜了。我個人的感覺是從長期看,美國不見得會笑到最後,因為美國最大的危機是國內矛盾! 有人說,中國也是一個大贏家,然而,如果全球處於分裂和混亂中,中國很難獨善其身。

俄烏戰爭的前景

俄烏戰爭是改變世界大格局的重要歷史事件,它象徵著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捩點,美國主導全球的局面必然將過渡到多極世界,這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歷史告訴我們,這個過程肯定是充滿不安和挑戰的。

俄烏戰爭必定是要通過談判才能結束,因為,俄羅斯無法打敗西方聯盟,而西方也無法拖垮俄羅斯。俄羅斯垮了不符合大多數非西方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利益,因為,美國的戰略很清晰,中國才是美國的最終競爭對手。唇亡齒寒,中國不可能坐視俄羅斯的失敗。

然而,和談的時間還沒有到來,最早也將是明年春天。今後三個月的冬季我們將看到決定戰場態勢的大決戰,而戰場的結果才可能提供談判的時機,歷史告訴我們,戰場上得不到的,也不可能在談判桌上得到,只有在雙方都認清態勢而無力改變後才有締約和平的可能。

世界最終能否走向合作共贏的和平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美國認識到,美國最大的危機是自身的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發展路線和方式出了問題。希望將矛盾轉移到外部,如俄羅斯或中國,是看錯病,吃錯藥,只會帶來更壞的後果。然而,這個認識和改正將直接衝擊了根深蒂固的美國金融利益集團,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可見的將來世界必將是動盪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