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台灣的交換生有感

宮琬舒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21級碩士生)


作為一個已經在福建讀書生活了整整六個年頭的東北人,回首自己的求學過程,我跨越了祖國南北。如今成為台灣師範大學的一名短期研修生,又跨越了海峽兩岸。從曠野到島嶼,有種宿命感的人生方向牽引著我,將走過的每一步串聯起來,逐漸踏上這樣一條求索的道路。

讀研後,我們專業的課程圍繞著台灣的歷史文化、文學、政治等角度展開,但愈是深入研究,愈發覺自己始終也帶著意識先行的判斷,而當我真正來到台灣,才得以有超越視野局限的難得契機,捅破這層認知隔閡的窗戶紙,審視、反思與故土一樣承載著相同歷史底色的這片土地。

作為一位初來乍到的「探察者」,我仍在逐步接觸和感受台灣社會的過程中,現在只能談談自己的初體驗。希望這三個月的交換經歷,讓我得以解開學業上的研究困惑之外,至關重要的是,期盼通過親身感受並比較兩岸當下的社會發展脈絡,思考在祖國統一的偉大進程中青年學子應如何發揮自己的光熱,並怎樣將之匯聚成持續燃燒的能量。

首次來到台灣交換,雖做好了位於台北中心地段花銷較大的心理準備,但面對令人瞠目結舌的飲食物價,還是對我造成了強烈的衝擊。來台之後恩格爾系數飆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峰,錢包裡台幣紙鈔在解決溫飽問題上的迅速消耗,讓我暫難以掉入資本主義的消費陷阱和享樂主義的漩渦。台師大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會騎單車的我,可以徒步不久就能到達台大和國家圖書館尋找資料。台北的學術資源集中,在這裡可以獲得豐富的人文資訊,還有許多二手書店可以「淘寶」。而作為上個世紀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經濟發展在輝煌時期的騰飛後就進入了一種長期停滯的狀態,走在台北的街頭,也有了種穿越時代的奇異感。台灣民主化的發展,強調主體個性的自由,也確實突顯了某些人文關懷,導致我在台大圖書館的性別友善廁所前腳步踟躕,確認是否可以進入。不過總而言之,從福州來到台北,也確乎感受了一種閩台地緣相近、文緣相承的親切。

經過自我調適與磨合,初步把握台灣的生活模式後,是在課堂和尋找資料中不斷進行主體思辨的過程。心中有一種想要對話的迫切感,於是這段時間在為我們研修生集體安排的幾門必修課之外,周轉於旁聽台師大與台大的台灣研究相關課程之間,然而愈發感到的是直面歷史的吊詭。

這樣一種情緒的撕扯在9月18號當日,身在台灣看到朋友圈的師友尤其是台灣統派老師們轉發的紀念「九一八」相關推文時達到了頂峰。作為在同樣遭受過日本殖民統治的東北黑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我,民族意識在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下不斷深化。我的家鄉遼寧遼陽是「九一八」事變密謀地之一,1931年9月17日,本莊繁、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等人就是在當時的遼陽遼塔旅館召開事變的秘密會議,策劃了這場給中國人民帶來慘痛傷害的侵華戰爭,尤其讓東北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而彼時的台灣,民眾黨、台灣文化協會先後被殖民當局取締,《台灣新民報》成為台灣愛國知識分子的喉舌,並就「九一八」事變發出了與殖民當局的報紙、電台不同的抨擊聲音。

然而時至今日,在台灣感受的從「日據」到「日治」的用語、對日本殖民有功論的推崇、從民族氣節的研究到後殖民批判的色彩轉變……,這種鮮明的意識型態立場都讓我心生惶惑的陣痛。看到即將舉辦的有關海外台灣左派再發現的論壇,竟把台灣獨立運動與所謂以左翼為根基的流派結合起來,並將史明思想奉為圭皋,而閉口不談海外保釣世代突破冷戰與內戰的框架限制,勇敢追求祖國統一的愛國民族精神,這種對台灣左翼思潮發展的曲解與挪用,也刺激著我砥礪耕耘,尋找重返與抵抗的力量。

但當我在台大圖書館三樓的期刊收藏架上,尋找到《文學季刊》、《夏潮》、《人間》等刊物原檔時,我終於能夠親手撫摸過這些風化泛黃的紙張,便更深刻地感知到歷史的溫度和精神理想的光輝。而之前還在福州時,托代購在網站下單幾本保釣相關的書籍著作以供寫作參考,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發出,當我親身踏在台灣的土地上,終於收到從桃園寄來的包裹,翻開一本《崢嶸歲月 壯志未酬》的保釣40年紀念專輯,內頁赫然留存著「老保釣」葉先揚教授對台灣同學會老友的寄語:「振興中華」。這些源源不斷而堅定的精神力量鼓舞著我在求索的道路上與志同道合的師友同舟共濟,戮力前行,而我也期待著在台灣交換的後續時光能夠與台灣青年深入溝通,增進兩岸青年的認知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