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有義」給拉回到五十年前的張克輝
一聲「有義」給拉回到五十年前的張克輝
在彰化市西門口張厝的族譜中,他的名字叫有義,他的三弟叫有信,四弟叫有衛;跟台灣的老父老母通電話,那邊傳來的聲聲呼喚都是「有義」;他出訪美國,在機場大廳喧囂的歡迎人群中,一聲「有義」的呼喚,能讓他「一下子被拉回到五十年前」,乃至於寧可辭卻記者們長槍短炮的包圍,也要去見見離別半世紀的老同學。但是,更多的人們記住的是他在大陸用的名字--張克輝,因為伴著這個名字的頭銜令人炫目:至今為止在中國大陸政治地位最高的台灣人,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
他是我曾經的老領導,我比他先到全國台聯五、六年,但他從福建調過來就是會長,我成了他的下屬。由於我所在的《台聲》雜誌當時並沒有同機關在一起辦公,所以除了開大會,很少有機會見面。但說來有些不敬,每次開大會,他在台上講話,我坐在台底下幾乎都不是在認真聽講,而是在琢磨他的散文。
那應該是在1986年的春夏之交,張克輝在福建接待了一、二十位彰化鄉親。悅耳的鄉音講述熟悉又陌生的家鄉事,勾起了他濃郁的鄉情,特別是有位老鄉臨別時對他說:「有義啊,寫一寫故鄉吧,你可以從中得到慰藉。」受這位鄉親的啟發,年輕時就曾經走過的文學之路再次向他鋪展開來,一篇篇回憶家鄉往事的散文從他的筆端流出,而我所在的《台聲》雜誌榮幸地成了他發表作品的園地。
我算了一下,從1986年的第8期發表他的第一篇散文《故鄉的孔子廟》開始,直到1997年的5月,他在《台聲》上發表的散文有十四、十五篇。我坐在會場下面品味的正是他的一篇篇寫故鄉的散文。《故鄉的百合花》、《故鄉的火車站》、《故鄉的雲雀崗》、《故鄉的大甲帽》、《老厝的門樓》、《皮箱的回憶》……光是看題目,就能感受到他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他有著異乎常人的記憶力,數十年前的往事,他竟然記得那樣清楚。他用濡文妙筆,把幾十年前的點滴記憶用一條線串了起來,一篇抓住一個主題,反復吟詠,一唱三歎,讓讀者隨著他的文字進入他的視野,伴著他的敘述產生共情,直至發生共鳴,不自覺地淚目。散文寫作,重在形散神不散,張克輝窺得散文寫作的堂奧,讓我這個大學中文系畢業自認為比較挑剔的讀者與文字編輯也不得不折服。
古人云:蚌病成珠,張克輝的散文之所以能寫得如此感人,緣自他累年積攢的萬千鄉愁,最終在筆下化為「縟錦之瘤」,「明月之珠」(見北齊文學家劉晝《劉子‧激通》)。
張克輝的鄉愁在他父母去世衍生出的種種故事中達到了頂點,而我和我所在的《台聲》跟進的報導可作很好的見證--
1992年3月,張克輝母親去世,悲痛之餘,他馬上通過海協會向台灣海基會提出申請,要求赴台奔喪。但台灣有關部門竟然因其身分特殊等原因拒絕了他的要求。
張克輝於1948年到廈門大學讀書。1949年國民黨撤退台灣,兩岸即斷絕來往。他留在大陸做事,曾任福建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不久升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統戰部長、福建省政協副主席,1989年任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並擔任海協會首席顧問、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等要職,是大陸官職最高的台籍人士。
母親去世,作為長子的張克輝理應前去奔喪,但卻面對各種阻撓。在兩岸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台灣有關部門也只是允許張夫人洪小玲女士赴台代夫奔喪。這種違背公序良俗和人性的作法,引起廣大民眾的極度憤慨,凡有良知的兩岸民眾,對張克輝不能赴台葬母的遭遇,無不寄予同情和關懷。
4月24日下午3時,洪小玲女士飛抵台灣時,有大批熱情的鄉親和很多知名人士恭候在桃園機場接機。洪小玲走到入境廳,五、六十名記者一擁而上,爭相採訪,照相機的閃光燈集中向洪小玲閃亮。
面對這樣多新聞記者和一片熱情真摯的歡迎人潮,洪小玲充滿激情,語重心長地發表簡短談話說:孝道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張克輝土生土長於此地,因年輕時離家到大陸讀書,40年來,她和張克輝身為人子人媳,對父母生不能事之以孝,死不能喪之以禮,確有刺心之痛!她很感謝各位鄉親對她的關心、支援,使她能代夫來台奔喪。
母親病故後,為使老年失伴的父親不致過度神傷,張克輝計畫安排把他接來大陸共敘天倫,讓老父頤養天年。不料臨出發前,父親突然病危。張克輝再次向台灣主管機關提出返台探病。不幾日,從台灣傳回來的卻是父親猝然病逝的噩耗。
張克輝在悲慟之中再次透過海協會致電台灣海基會:「請貴會向台灣有關方面陳情,允許克輝先生偕夫人赴台奔喪」。在台灣的親屬,也向台灣主管機關提出奔喪的申請。一時間,台灣社會各界,對張克輝能否回台,都極為關注。台灣新聞媒體,每天以醒目的標題,報導事態發展的最新情況。
台灣有關方面仍以張克輝的身分「特殊」為由加以拒絕。張克輝再度被擋在台灣門外,頓時激起了台灣社會各界人士及家屬的強烈反響。
台灣「立委」林正杰、李慶華、陳朝容等堅持「基於人權、孝道及兩岸關係考慮應予批准」。他們在台灣立法院獲取超過半數的90名朝野立委的連署,迫使當局重新考慮。張克輝返台奔喪終於成行。
1992年6月18日,張克輝夫婦及陪接親屬六人自香港起飛,上午10時10分準時到達台灣。從父親逝世申請返台,到踏上故土,張克輝剛好經歷了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的一個月。
後來,張克輝寫了兩篇散文,一篇為《隔岸焚香哭母親》,另一篇為《跪在故土哭父親》,記述了這段曲折的經歷,也算是給數十年的鄉愁畫上了一個句號。
後來,張克輝調離全國台聯,官做大了,也就沒在《台聲》上發表什麼作品。但是,電影《雲水謠》公映並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我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他的電影文學劇本《尋找》改編的,主人公原型也是我認識的兩位老台胞。再後來,他又有《深情的海峽》、《啊!謝雪紅》、《湄洲島奇緣》、《台灣往事》等幾部電影文學劇本面世,還有《兩岸情》、《一個台灣人的兩岸情》、《海風》等著作的出版面世,更使我相信,愛寫的人筆是停不下來的。
記得2010年9月,在台南的台灣文學館,張克輝將65年前在台灣發表的那篇小說《農民》的手稿捐贈給台南文學館。在捐贈儀式上,他說:「我比較想當文人,因為比較簡單。」
張克輝表示,原本父母要培養他當生意人,但他覺得自己不適合從商,在一位有名的大學教授鼓勵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他說自己沒有文學基礎,僅是文學愛好者。但在我看來,他真是太謙虛了。◆
社論
中美關係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青年看兩岸
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