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對華黔驢技窮
美歐對華黔驢技窮
近期,歐美政要大談特談對華關係「去風險」,取代了「脫鉤」論,成為新對華戰略基調,顯示西方對華政策的反思和調整。就在去(2023)年5月21日結束的日本廣島G7峰會上,西方國家重申不與中國「脫鉤」,而是「去風險」。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是「去風險」論的首倡者和搖旗吶喊者。在去年1月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她暢談「綠色交易產業計劃」,要旨是加強歐盟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安全保障,其中一項舉措是要求與中國進行「開放和公平」的貿易,批評中國對新能源產業「大量補貼」,提出對華關注「去風險」而不是「脫鉤」。這時的「去風險」指涉範圍有限,是單就貿易關係而言的。
經過一段時間醞釀,在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聯袂訪華前夕,馮德萊恩於去年3月30日在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歐洲政策中心兩家智庫就歐盟的中國政策發表講話,「去風險」論成為主旨基調。
她表示,「與中國脫鉤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歐洲利益。歐中關係不是非黑即白,我們需要專注去風險,而不是脫鉤。」她指出,歐盟對華關係「去風險」有兩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外交去風險」,即確保與中國的外交穩定和溝通,以管控歐中競爭,並在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問題上合作。第二條主線是「經濟去風險」,包括「四根支柱」:1.增強歐盟經濟、產業的競爭力和韌性,重點是確保清潔技術領先、關鍵原材料工業多元化和安全;2.充分利用現有貿易工具箱,強化在5G、外國直接投資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安全措施;3.為一些關鍵領域開放新的防禦工具,防止微電子、量子計算、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敏感高科技外流;4.密切與盟友夥伴的協調行動,如借鑑G7成員與「去風險」的做法等。
由此,「去風險」論成為歐盟對華關係新的標誌性概念,並逐漸得到法國、德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官方認可。
美國政府反復權衡並與馮德萊恩等歐洲高層協調溝通後,接受了「去風險」論。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駐華大使伯恩斯、眾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的民主黨首席成員克里希納穆爾等政要紛紛公開講話,予以呼應。去年11月16日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也表態對華經濟問題尋求「去風險」而不是脫鉤,美國和中國在經濟多個領域存在「競爭」,但美國「不尋求對抗或衝突」,而是尋求「負責任管理競爭」並「在力所能及的地方與中國合作」。美國的「去風險」論亦主張確保美國經濟和產業安全、實現供應鏈多元化、採用「小院高牆」策略保護美國基礎技術和敏感科技的安全、與盟友協作等,其主要內容與歐盟觀點基本一致。
從「脫鉤」轉化為「去風險」,歐美係受到多重因素驅動。對歐洲來說,限制同中國的經濟往來要比美國困難得多。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資深研究員阿加特‧德瑪萊斯(Agathe Demarais)在今年1月出版的《外交政策》上刊登的一篇題為《歐洲戮力化解中國帶來的風險》文章,列舉了以下五點理由:
第一、「過度依賴中國」主要是德國的問題,而非歐洲的問題。德國對中國的商品與服務出口總額佔其GDP的3%--這個數字是歐洲國家中最高的,是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的兩倍以上。德國公司在中國有各種業務,每年在華營收高達德國GDP的6%,約為歐洲六個最大經濟體平均水平的兩倍。德國的汽車與化學工業與中國的聯繫尤為密切,授柄北京,使其有能力應對歐盟的「去風險」計劃。
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各不相同,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歐洲對中國的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柏林與巴黎並不反對同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正如德國總理朔爾茨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期訪華體現的那樣。另一方面,大多數東歐國家長期對中國持鷹派立場,並且因俄烏衝突進一步強化了這一立場。歐盟內部的分裂不是新鮮事,幾乎沒有什麼題目能讓歐洲人統一意見,如果不能在對華政策上達成共識,歐盟很難啟動任何「去風險」進程。
第二、「去風險」會令歐盟付出比美國更大代價。儘管存在各種討論「去風險」的聲音,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依然是歐洲最大的貨物供應商,去年上半年佔歐洲進口總額的20%左右。相比之下,同期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額超過與中國的貿易額,是近2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即使其中部分係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進入美國,這一變化也十分重要。尤其在歐盟雄心勃勃的能源轉型戰略所需商品方面,歐洲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尤其高,如歐盟超過五分之四的鋰電池要從中國進口。
投資方面的情況更為突出。自2010年以來高企的資金流量使中國企業在歐洲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站穩了腳跟,包括投資了至少10個歐盟國家的港口、電網(尤其是在葡萄牙、義大利與希臘)以及海底通訊電纜(如連接巴基斯坦與法國的和平電纜)。
過去三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更加關注高質量項目,特別是在清潔技術領域,中國對歐洲的投資有所減少。然而,中國資金流入歐洲依然穩健,2020-2022年為260億美元,同期美國的對歐投資幾乎是零。
第三、歐洲說服企業配合的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制定出最完美的「去風險」計劃,但終究要由私營企業來執行。說服歐洲企業參與「去風險」計劃是說易行難。首先可考慮的選項是以財政激勵或公共投資計劃方式給企業「胡蘿蔔」,從中國分散風險、將生產線轉移歐洲。然而,大多數歐盟國家沒有多少財政盈餘實施此類政策。像美國那樣出台一份《通脹削減法案》,為公司轉移生產提供巨額補貼,在歐洲這種可能性也十分渺茫。
如果拿不出「胡蘿蔔」,剩下的選擇只有「大棒」,如通過減少公共補貼、限制出口信貸擔保來懲罰那些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歐洲企業。歐洲公司僅僅因為與中國做太多生意就遭懲罰,那樣只會削弱歐洲經濟,甚至可能迫使企業離開歐洲。此外,歐盟成員國如果單獨實施這樣的政策,會在歐洲製造混亂,鼓勵企業遷往那些政策更加寬鬆的歐盟國家。
第四、圍繞許多關鍵商品建立獨立供應鏈,對歐洲來說並非明智之舉。美國公司掌握先進半導體製造技術,為美國將半導體供應鏈遷往本土提供了一張強有力王牌。因此,除非再建一條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歐洲將在半導體領域繼續依賴美國。如果「去風險」不僅是針對中國,也為確保歐洲在關鍵技術領域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半導體可能不是最好出發點。
高科技領域之外,歐洲圍繞其他關鍵商品建立新供應鏈的可能性也不高。歐盟希望降低風險的另一個優先領域是關鍵原材料,包括一系列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金屬。布魯塞爾自我設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關鍵原材料的年產量與年加工量要分別佔到年消費量的10%與50%。考慮到這些生產活動造成的污染,相關企業很清楚在歐洲擴大業務並不現實,因為任何這樣的規劃都會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
第五、歐洲的「去風險」計劃可能會適得其反。歐盟委員會認為,降低對華依賴的可靠途徑是深化同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關係。說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近年許多東南亞國家成功地將自己標榜為中國在某些產業上的替代國。
然而,美國在這方面嘗試貿易多元化的經驗教訓值得警惕。自2018年以來,美國企業與中國的業務往來逐漸減少,同東盟成員國的往來逐步加深。紙面上看,美國的計劃成功了,但也存在問題。同一時期,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也在迅速增長,表明東南亞經濟體可能已成為中國商品出口美國的中轉或組裝中心。
換句話說,不管統計數據如何,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可能還是與過去一樣高。這突顯了「去風險」有時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通過降低對中國企業的依賴,美國反而可能幫助中國提升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並使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發展更難追蹤。
歐洲很難對中國實施「去風險」計劃,有朝一日,「去風險」或只能成了布魯塞爾一長串過時流行詞中一個注腳。這對美國-歐盟關係也非好消息。任何美國與歐盟間的不和都會讓中國成為明顯贏家。圍繞「去風險」問題,中國也可能竭盡所能地在歐洲與美國間製造不和。從中國的角度看,歐洲經濟對中國的持續依賴是反制歐盟可能制裁的殺手鐧。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公佈的一份最近民調顯示,來自11個歐盟國家的大多數受訪者不認同「去風險」政策。馬克宏表示,歐中雙方應共同努力,別掉入「脫鉤斷鏈」陷阱。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指出,歐洲國家對華認識應該更客觀,歐洲執意尋求對華「脫鉤」或者「去風險」,無異於「自尋短見」。各方逐漸認識到,所謂「降依賴」、「去風險」,本質上是把經貿問題政治化、意識型態化。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美國政客玩起新把戲,在各大國際場合宣稱不尋求對華「脫鉤」,而是聚焦「去風險」。他們以「去風險」尋求話語上的主動權,減少各方批評壓力。甚至把中國與「風險」畫上等號,企圖蒙蔽國際社會,誘拉盟友進一步對華「脫鉤斷鏈」。
這一「話語陷阱」具有迷惑性、欺騙性。德國《明鏡》週刊認為,「去風險」聽起來比「脫鉤」更溫和,是一個漂亮的口號,但會製造更多麻煩。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指出,有關針對中國「去風險」的聲音,會導致更加碎片化和「脫鉤」的世界經濟。「一個碎片化的全球經濟將把世界分裂為相互競爭的區域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如果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碎片化,總體經濟產出可能萎縮多達7%;若加上技術「脫鉤」,一些國家的損失可能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12%。
美國力推「去風險」,實際上是要限制中國在關係國家安全戰略領域的能力,限制中國在關鍵原材料及其加工上的地位,限制中國市場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這從美國最近續推「中國競爭法案2.0」,以加強出口管制和限制美國對華投資,阻止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召開「印太經濟框架」部長級會議,大搞排他性經貿小圈子;脅迫拉攏荷蘭將部分光刻機等半導體相關產品納入出口管制……,美國費盡心機推行「更加精細化的脫鉤」。
中國是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2013-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超過G7總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3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三分之一,是全球增長的一大亮點。世貿組織最新報告將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預期上調,認為中國是「關鍵因素」。
今天的中國是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每天有3.2億美元投資從中國直接走向世界,每月有3,000多家外資企業落戶中國;今天的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以及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潛力的中等收入群體,超大規模市場蘊含巨大潛力。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副主席基思‧貝內特直言,中國是機遇而非風險。
雖然近幾年「脫鉤論」盛行,中西關係面臨多重挑戰,但是中國與歐、美經貿聯繫互補互利,難以人為切割。
2022年中歐、中美貿易額雙創歷史新高。據中國商務部數據,2022年中歐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歐洲對華投資121億美元,激增70%,中歐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中美貿易額接近7,600億美元,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經貿聯繫依然廣泛而深入。耶倫承認,徹底脫鉤將是「災難性」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表示,「脫鉤」不是美國的對華目標,無法實現。
從官方文件到公開表態,歐美政客頻頻強調不尋求「脫鉤」,也從側面證明了「脫鉤論」破產。「脫鉤論」被現實打臉,「去風險論」成為歐美新的幌子。「去風險」實際上是「去中國化」,是「化整為零」的「脫鉤」。以中國的經濟體量及其與世界尤其是歐美經濟錯綜複雜的關係,「去中國化」根本不可能,因此「去風險」亦將步「脫鉤」的後塵,走上失敗的道路。◆
社論
中美關係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青年看兩岸
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與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