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芝加哥大學國際安全政策座談會上發生了關於「hegemony」(霸權主義) 定義的爭論。著名國際戰略家米爾商牟(John Mearsheimer)教授說,「hegemony」就 是「multilateralism」(多邊政策),一位年輕同事認為這是標新立異的說法。英國歷史 學家佛爾枸遜(Niall Ferguson)《龐然大國:美國的帝國代價》(Colossus: The Price of America's Empire) 新書 (2004年紐約企鵝出版社) 認為「帝國」(empire)、 「霸權主義」(hegemony) 與「龐然大國」(colossus) 都是一碼事。他認為世界歷史從來就是「帝國」史,美國從來就是「帝國」。他說,人類有史以來,一共出了七十個這樣的「帝國/霸權主義/龐然大國」,美國是第六十八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六十九個 ,歐盟是第七十個。他稱美國為「自由主義帝國」(liberal empire)。他說,在冷戰時 期,直接在美「帝國」影響下的西歐、日本、韓國等都得到好處,完全沒有受到美「帝國」影響的「次撒哈拉非洲」卻一直是黑暗大陸。
現代學者關於「帝國」與「帝國主義」認識不同,本文不想討論,對佛爾枸遜 美化美帝國以及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帝國」混為一談,我不贊同,但也姑妄聽之。不 過,我們從上面介紹的學者們各自的認識中可以看出當今世界的兩大特點:(一)現在國際秩序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的產物,獨立國家之間基本上平等共處;(二)少數「更平等」(英文「more equal」指的是「高人一等」) 的龐然大國 對全世界或者部份世界起著支配或主導影響。在這一意義上,把中國和超強美國擺到同 一地位也符合邏輯,視歐盟為龐然大國也是一種發展的眼光。歐盟的崛起已經起著兩種作用。第一,這個「分而治之」政策的老祖宗、從來無法和平共處的世界「火藥庫」,正在朝「歐羅巴合眾國」(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語) 的方向發展。第二,歐盟實力和美國霸權彼此消長,使歐洲越來越遠離美國勢力範圍。
美國著名新聞人士、國際政論家卡根(Robert Kagan)在《天堂與強國:新國際秩序中的美國與歐洲》(Paradise & Power: America and Europe in the New World Order) (2004年倫敦Atlantic books出版社平裝新版) 書中對這點作了透徹的分析。他 認為冷戰時期歐洲被夾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因而提高其全球戰略地位。正是 在這一時期美國的武裝強大與歐洲的武裝軟弱使歐洲發展了「一系列的與美國人想法不同的關於強力的作用與道德」(十一頁) 。早在一九九九年,哈佛大學「文明衝突」論始作俑者亨廷頓教授就預見到歐盟會變成全球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唯一重大的動力」 而創造一個「真正多極」的二十一世紀。卡根的名言「美國人是從火星上來的,歐洲人是從金星上來的」,一時成為國際佳話。他說:「歐洲人並不怕美國控制他們,而是怕 他們喪失對美國的控制,從而進一步失去對世界事務方向的主宰。」(一一八頁)
美國傳媒評論家費施曼(Ted Fishman)最近新書《中國公司:下一超級大國崛起將如何向美國與世界挑戰》(China, Inc.: How the Rise of the Next Superpower Challenges America and the World) (2005年紐約Scribner出版社)看到中國有取代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巨大潛力,特別強調上百萬人的工業化、科技化、現代化城市正在中 國雨後春筍般地崛起 (美國百萬級城市只有九個,全歐洲只有三十六個,中國卻已有一百到一百六十個),到二○一○年,中國一半人口都會變成像美國中產階級那樣的現代 化城市居民、能幹的現代化生產大軍以及胃口十足的世界資源消費者。
如果我們把以上英美學者的探討「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就可以從實力與影響 來看而得出未來世界將形成八大塊的結論,它們是:(一)美國、(二)歐盟、(三)東亞、 (四)南亞、(五)伊斯蘭、(六)俄國、(七)非洲、(八)其他。表面上看起來,本文好像中 餐廚師想把一隻雞做出一道「炸八塊」的佳餚。其實,筆者只是感於國際形勢滄海桑田 式的變化,因而加入到越來越多的國際政論者緣引近代德國哲學家康特的「transcendental idealism」(超越理想主義) 來對世界的未來作一番預測。現在讓我對這「八塊」分別探討。
第一塊,冷戰後一枝獨秀、鶴立雞群的超強美國在陷入伊戰泥坑以後已經變成 過午西斜的太陽,正開始走下坡路、熱力逐漸減少。但是它在今後四分之一世紀中仍然會佔領全球最大勢力範圍。從世界歷史來看,十九和二十世紀提倡自由貿易、發展國際 交通的主要動力來自「英語帝國」(Anglophone empire),我們看到的全球化實際上是「英語全球化」(Anglobalization),這是因為在「日不落」大英帝國衰退以後有美「帝國 」繼承其衣缽,統治語言──英語──繼續統治世界。現代資訊技術網路以及其他高新技 術領域研究、科技諾貝爾獎和發明專利主要由英語鋪路。科技諾貝爾獎主要在美國產生 、得主以美國人佔多數的現象將會維持很長時期。
美「帝國」現在問題很多,這在佛爾枸遜《龐然大國》書中有詳細探討。除了他所強調的美國缺乏「霸權主義」的意志與技巧以外,我們還看到四大方面:(一)美國軍隊出現「toys」(指兵器)太多,「boys」(指士兵)缺乏的新奇現象,無法在後冷戰 時期維持其超強勢頭;(二)美國「金元國」形像由於負債纍纍已成泡沫,有一天在國際 上產生信用危機美「帝國」就徹底破產;(三)作為「移民進口國」而非「移民出口國」的美「帝國」缺乏基本的「人和」條件;(四)美國社會正陷入道德危機,它無法繼承英帝國肩負「white man's burden」(「白人包袱」,指上帝要他們把現代文明傳播給全世 界) 的使命。這四點都值得簡要發揮一下。
先談美國軍隊出現的危機,主要是擔負伊戰任務的陸軍和國民衛隊招員不足。 陸軍主要擔任打掃戰場、佔領並維持地面空間的任務,美國陸軍是最大軍種,人數約五十萬。退休中央情報局長沃爾綏(James Woolsey)把當前美國打恐戰爭描寫為對付三大敵人 (伊朗的宗教政權、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法西斯分子和伊斯蘭極端主義者) 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冷戰已經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在全世界都有軍事基地,現在 又有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大戰場,陸軍忙不過來。前線軍人不能到期輪休,休息期間只能 減縮。更嚴重的是投入伊拉克的人數不夠 (六月十五日《紐約時報》福理德曼專欄文章 建議加倍派兵去早日完成伊拉克任務,引起輿論高度重視)。由於伊戰「師出無名」,已 有一千七百美軍死亡與三至五千美軍殘廢,使得美國青年開始厭戰,美國軍隊募兵製麵臨 危機。一方面,本來比較嚴格的招募標準降低,另一方面,軍隊中不合格的士兵(酗酒 、吸毒、懷孕以及違犯紀律的)都不敢辭退。眾所周知,美國從一九七三年改成募兵制 ,主要是越戰以後美國上層及中產階級不再願意把子女送去充當炮灰。軍隊、特別是陸 軍的士兵就只能在貧困階層以及黑人中招募。黑人青年退學率最高、道德行為最差(坐監的比在校人數還多),卻成了美國陸軍士兵的主要來源。佛爾枸遜新書說,占美國人口 百分之十二點七的黑人在美國軍隊中的比率是百分之二十八點九。(二百十頁) 美國軍隊中性騷擾、不守紀律、 虐待外國平民等都是有名的,經常製造事故、引起國際糾紛。今後美軍素質每況愈下,不言而喻。美國軍隊危機將是美「帝國」的致命傷。
再看「金元國」的危機。佛爾枸遜分析自從一九四五年以來,美元就成為全世 界最信賴的幣制,主要是它有黃金儲備作後盾。雖然早在一九六○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 就譴責美國偷偷濫發紙幣,但美鈔真正和黃金儲備脫鉤是從一九七○年代開始的。(二百八十三頁)。佛爾枸遜更指出,美「帝國」和傳統帝國最大的不同是在「大炮與黃油」的關係上:傳統帝國總是做到軍費開支和國內消費之間互相消長(前者增加就減縮後者),美國卻是一個靠不斷擴大消費來促進經濟繁榮的國家,因此美「帝國」是個「大炮黃油 」雙奢侈的「帝國」(二百七頁)。美國現在是全球欠債超級大國。美國家庭每年平均欠 債兩萬美元左右,美國平均每天所借的國債高達二十五億美元,等於非洲馬裡聯邦全年生產總值。
佛爾枸遜也指出美「帝國」和大英帝國根本相反的另一特點,大英帝國以蕞爾三島而製造出英國「米」字旗維持了兩百年的「日不落」現象,主要是英國人勇於到陌生地點去殖民「創業」。美國作為一個「人口進口國」(九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出生在外 國,每個美國人住在國外的同時就有八個外國人住在美國) 完全沒有這種意志。(二百九頁) 美國很少涉足到貧窮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因此佛爾枸遜的主要結論是美國人缺乏創造、維持「帝國」的意志與毅力。
關於第四點,美國「槍文化」已經氾濫成災,民間槍支失控,電影大力宣傳開 槍屠殺。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監獄國」,監獄人口超過兩百萬 (每一百四十二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蹲在大牢)。美國最特殊的現象是軍中和獄中都是黑人的家。美國靠黑人在 海外維持霸權,被佛爾枸遜諷刺為「白人的包袱」由黑人肩負。(二百十頁)有人說,布希推行的外交政策就是把「白人的包袱」背起來,用美國的價值觀念去改造伊斯蘭世界。諷刺的是:全球許多清真寺中的反美宣傳就是以美國「敗壞的道德」腐蝕回教社會為理由號召青年人踴躍參加到「聖戰」恐怖行列的。從以上這四個方面來看,美「帝國」 的未來是不妙的。
第二塊歐盟是一個不斷擴張、逐漸過渡到「超國度」政權的強大經濟社會實體 。它在生產總值與外貿總值上能和美國並駕齊驅,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過。中國和許多國家已經開始使用歐元為記帳幣制,逐漸降低美元在國際生活中的絕對統治地位。歐 盟在高新科技的成就中僅次於美國,現在和中國、俄國、印度等加強科技研究合作也等 於削弱美國的壟斷優勢。更重要的是:歐盟國家在維護國際和平、穩定,創建國際新秩 序中已經取代了美國帶頭羊的地位。歐盟領袖與布希政權在伊戰上以及反對國際恐怖上 的巨大分歧日益暴露美「帝國」的致命弱點。布希八年任內是美國鑽進「單干」死胡同的高潮,下屆美國總統肯定會改弦更張、向歐盟的國際路線靠攏。
第三塊東亞已經被人稱為「穩定弧形地帶」,其工業化的高速發展令人刮目相 看。亨廷頓在提倡「文明衝突」的同時已經看到「孔教文化」在東亞地區的凝聚力量。 更有未來學家陶布(Lawrence Taub)最近新書《精神必要性》(The Spiritual Imperative: Sex, Age and the Ast Caste) 預見到一個「孔教聯盟」(Confucian Union) 將在二○二○年形成──由中國、台灣、日本、統一朝鮮組成的強大經濟與政治 集團。陶布曾經在一九七○年代就準確地預見到柏林牆會倒塌,我雖然尚未讀他的書, 但認為這個所謂「孔教同盟」很有可能。目前主要的兩大障礙,一是台灣海峽兩岸對立 ,另一是朝鮮半島分裂。我看,前者會比後者消失得早。目前兩岸已經從「敵對的擂台」轉移到「和解的平台」上去,「和解」將是三部曲:(一)靠攏,(二)對話,(三)統一 。最近連宋「登陸」以後,兩岸已呈「靠攏」狀況,陳水扁政權和胡溫領導班子對話即 將開始。很有可能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會上,兩岸運動選手高舉五星紅旗和青天白日 旗以東道國團隊入場。
最近台灣輿論也報導了全球、特別是美國學習漢語,使用簡體漢字的熱潮。 中國海外漢語教學課程已經有三千萬外國學生,到二○○七年將升至一億。有人估計, 不久中文就會變成網上最普遍的語文,中文變成全球通用語文就會在當今「英語帝國」/「英語全球化」的國際秩序中擠出一個「漢語帝國」/「漢語全球化」來。這也許會包括「元」成為國際賬目計算單位。(很可能,是大陸與台灣統一幣制,不再是「人民幣」 與「新台幣」分別爐灶。)
二十年前,日本與國際學術界就有東亞形成由日本領頭的「人」(或V)字「雁陣」一說,在一九九○年代由於日本發展停滯而破產。今後東亞的領隊雁非中國莫屬。 可是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夠不上超級大國地位。北京《環球日報》二○○五年五月十三日刊載的記者謝湘文章指出:「價廉物美不再是中國商品的優勢,而是中國企業 的悲哀。」他舉出,二○○四年中國DVD影碟廠家向歐美企業交知識產權專利費每台影碟高達12至18美元之多,那還有甚麼利潤可言呢?!對此謝湘發出的感歎是:「我們只能做加工廠,給人打工,掙加工費,然後看著自己生產的產品貼上人家的牌子再返銷到中 國市場,豐厚的利潤被別人賺取。」
第四塊南亞當然是以印度為領頭羊,帶領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南亞各國、以及 緬甸、阿富汗共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恢復英殖民時代南亞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 重要地位。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與尼泊爾的知識精英都是「英語帝國 」/「英語全球化」國際秩序中的天然組成部份,享有東亞知識精英所缺少的優勢。人們所說的印度成為「軟體超級大國」實際上已經在西方(特別美國)資訊技術服務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過去人們把「IT」和「IC」中的「I」當作印度的符號,現在又有人把「B to B」(企業對企業) 和「B to C」(企業對消費者)的術語發展成「Back to Bangalore」(返回班加羅爾──位於南印度的矽谷),「Back to China」(返回中國) 的 信號。福理德曼說,由於它們有悠久的教育文明傳統,中國和印度都會變成未來高新科技超強(台灣也參與其中)。
第五塊伊斯蘭世界形勢複雜,其最大特點是和「英語帝國」/「英語全球化」國際秩序的激烈衝突。人們把這一世界分成三部份:(一)參與政治的保守宗教勢力,(二 )要求現代化、超宗教的知識精英,(三)廣大中下層嚴重受到「聖戰」宣傳影響的社會。這個世界除了「阿拉伯街」(阿拉伯國家人民)外,又興起了「歐拉伯街」(Eurabia),即歐洲的阿拉伯移民,他們的聲音越來越響亮。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作為世界石油能源的主要產地(從而成為國際爭奪的焦點)使得這一世界不能正常發展、進化。比方說,由 於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美國把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國的腐朽統治集團保護起來。現在美 國和沙特阿拉伯的雙重關係是:一方面沙特王族每天在美國大酒店中和美國人碰杯,另 一方面沙特人肉炸彈每天在伊拉克爆炸、毀滅美國士兵的生命與肢體。
第六塊俄國並沒有因為蘇聯解體而消失於世。俄國現在仍然是擁有與生產最先進武器的第二大國。可是這一塊和西方資本家領導的全球化仍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它還 沒有進入世貿組織,不能享受美國及其他國家早就給予中國的「最惠國」地位。它的發展前途充滿了未知數。至於第七塊非洲,更是全球化還沒有照亮的地區,是國際左派學術界批評「負面全球化」(negative globalization) 隨手拈來的典型例子。
還有第八塊 沒有包括在以上七塊之類的其他地區 (比方說古巴以及其他不服從美國領導、控制的拉美國家),由於篇幅關係,我就不多說了。這第七、八兩塊現在對全球其他部份的影響 不大,將來也如此。
社論
國際視窗
兩岸交流
釣魚台與靖國神社
石油與日本
修憲與法理台獨
台灣歷史
海峽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