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國之構想與前景

鄭竹園
(印第安那州立博爾大學經濟學教授)


(一)前 言

從中國近代史的進程觀察,中華民族在經歷鴉片戰爭百餘年的屈辱歲月之後,近半世紀來,已走上由剝而復,貞下啟元的道路。作為中國人聚居的大陸、台灣及香港,在不同形式的現代化運動中,都獲得相當可觀的成就。尤其是近二十年間,由於中國大陸摒棄馬列主義,採取改革開放,國力顯著上升。到二○○三年,兩岸三地的國際貿易已超過一兆美元,躍居世界第四位,外匯儲備抵達九千億美元,已超過日本而居世界前茅。中國大陸不但被選為二○○八年奧運及二○一○年上海世博的主辦國,且成功發射載人的太空船。無論在經濟及科技各方面,已有與歐美並駕齊驅的態勢。如果台灣海峽兩岸能擱置主權論爭,從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入手,由建立共同市場而進入中華聯邦,中華民族的崛起,將是指日可待。

影響中華民族前途的關鍵,除兩岸推誠合作外,也繫於中國大陸的政經改革。自一九七九年以來,中國大陸正推行一個脫胎換骨的大變革。明顯的轉變,反映在國營經濟的式微與民營企業的勃興,市場經濟已取代原來的計劃經濟。在社會結構方面,市民社會的重建與中產階級的興起,政治民主化也在醞釀潛發中。所有這些變革,顯示中國大陸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寧靜革命」。

現階段的改革,照中共官方所楬櫫的目標是在二十年內,建設一個豐衣足食的「小康社會」。未來的中國要成為名副其實的泱泱大國,必須有比「小康社會」更遠大的目標。本文將陳述在現階段「寧靜革命」後中國應實踐的幾個願景,以勾劃出明日中國的構圖。

(二)明日中國的構圖

中國要成為內部安祥樂利,在國際上濟弱扶傾的泱泱大國,最低限度,應達成下列四項目標。

(1)多元的政經建構

綜觀世界各先進國家,其社會構成,必然是一個開放型的多元社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具有多元的思想結構

2.具有多元的權威系統

3.具有多元的民主管道

4.多種成份的經濟並存

任何社會都有一套為全體成員共同信守的價值標準如善惡、忠奸、是非之類,以規範個人或團體的行為。除此以外,各個社會成員,應享有高度思想自由,不應有一套特定的思想模式,禁錮萬民心靈,閉塞聰明才智。尤其是學術、文藝、宗教,沒有思想自由便如無源之水。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可以說是一個多元思想結構的社會。當時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今天中華民族的精神遺產,都是來自這一中國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

其次,每一個社會不可無權威,正如一座大廈不能無支柱。但支柱不能只有一椽,權威亦不應只來自政治上的風雲人物。構成社會的各行各業,都應有其公認的權威,代表每一行業、每一學科、每一工藝的頂尖人物,形成一個「行行出狀元」局面。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對入主白宮的總統,雖相當尊敬,但絕不盲目服從。真正受民間崇敬的權威,散佈在各行各業,著名的科學家、作家、藝術家、布道家、企業家、音樂家、全國性電視台晚間新聞節目主持人,以及體育方面的棒球明星、足球健將、籃球選手等,都有其某一方面的權威。整個社會有如一片茂林,各種各樣的喬木巨干,拔地參天,並立挺秀,而非一木獨支,一鳥孤鳴。

復次,未來的中國,必然是一個民主社會。封建時代一人君臨天下的體制,已成為歷史陳跡。一黨獨大,少數人專權的局面,也將為時勢所不許。以中國幅員之大、人口之多,在普及教育,提高民智之後,兩三個巨型政黨並立競爭,乃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各種社區組織、職業團體,宗教團體,將成為民主體制的主要成份。社會輿論與民間清議,對政府都將發揮監督與制衡力量,真正成為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社會。

在經濟結構上,基本上應是私有財產的市場經濟。但政府功能並未完全消失。國防工業、交通運輸、公用事業,仍將由國家或社區經營。其餘如農業、輕工業、國內外貿易,及服務性行業,應全部歸民間經營。政府的職責,在對外防止外國的侵凌,對內維持社會安全,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對民營企業不加干涉。不但容許私有財產,而且鼓勵人人有產,以充分發揮企業精神,激發科技進展。

(2)均富的經濟社會

從世界經濟史的進程觀察,一個社會在其經濟發展過程中,如無合理分配製度,財富集中乃不可避免的趨勢。蓋經濟發展,正如近代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Schumpeter)所說「乃一創造與毀滅的過程」。在經濟成長過程中,必有人經營得法而成巨富。但另一方面小本經營商戶,或手工業者,往往因無法適應新情勢而遭受淘汰,淪為無產階級。故經濟發展對社會各階層,並非利益均沾。我國歷史上有不少時期,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種貧富懸殊的局面一旦形成,往往是天下大亂的前奏。未來的中國應該是一個均富的社會。

均富的第一個條件是平均地權。在農村應實行「耕者有其田」。台灣在這一方面,建立成功的先例,但對都市土地並未合理規劃,實行「漲價歸公」,造成許多不勞而獲的富豪。由於地產投機熾熱,地價扶搖直上,投機家攫取暴利。大部份人無力購屋。今後中國大陸應以台灣經驗為殷鑒,妥善規劃土地問題。

均富的第二個條件,是建立合理有效的租稅制度。讓高所得者負擔大部份社會福利支出,現代先進國家政府的歲入,主要靠所得稅及財產稅,此類直接稅,不易透過轉嫁作用,而歸著於廣大消費者。但所得稅的徵收必須有周詳嚴密的徵收辦法,及健全的稅法。對逃稅者不論其人的政治背景及社會地位,逃稅證據一經確定,必須繩之以法,讓逃稅者知所警惕,才能建立公平稅制。

均富的第三個條件是國民財產總登記。沒有國民財產總登記,財產繼承稅不易徵收,官吏貪污不易稽查,非法分子的罪行不易偵破。在歐美先進國家,凡出任政府高官及民意代表,均須公佈其財產,不但可杜絕貪污,且可防止資金外逃。

均富社會的第四個條件是消滅失業與救濟貧苦。失業是貧窮的主因。能就業的人即有最低收入,不致淪為赤貧。失業原因有個人因素,也有經濟及社會因素。要實現均富社會,必創造就業機會,讓能就業的人皆有工作謀生機會。對於無力工作的老弱殘廢份子,政府應給予適當照顧,所需費用,應由高所得的所得稅及富豪階級的遺產稅來承擔。

一個理想社會,應該是一個人人有謀生機會,無巨富的驕奢淫佚,無赤貧的困頓無告的均富社會。

(3)裕民的福利國家

未來的中國,必須是一個福利國家,國家的任務,應以為人民謀福利為依歸,福利國家雖是一個較新名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有這一構想。

《禮記》的「禮運篇」中的「大同」一章,已為福利國家勾劃出一個具體的輪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一個大同社會,實際上就是福利國家的模型。《周禮》一書中,列舉國家的責任,是「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言簡意賅,與現代福利國家的構想,若合符節。孟子的井田制,「鄉田同井,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都具有福利國家的精神。

現代國家中,西歐、北歐及美加,近六十年來所追求的,亦正是二千年前儒家所構想的大同社會。二十世紀二○年代大恐慌以前,美國是一個個人主義的社會,各家自掃門前雪。一九三七年社會安全制度的建立,使資本主義制度開始向福利國家方向推進。社會安全制度,包括對老年、鰥寡、殘廢者的救助、健康保險、醫療保險及失業救濟,名目繁多,目前每年支出,占聯邦政付支出四成以上,成為一名副其實的福利國家。

美國及歐洲的福利制,主要由國家負擔。近十年來由於人口老化及醫藥費用激增,目前已難以為繼。未來中國的福利制,應由家庭、工作單位及國家分開負擔。有子女的父母扶養,子女應負大部責任。工作人員的養老退休,應由工作單位(企業、學校、機關)負擔。鰥寡孤獨廢疾者的扶養、失業救濟、公共醫療由國家負擔。總的目標,是實現「禮運」所楬櫫「大同」社會的構想。

(4)超俗的精緻文化

衣食住行,養老恤貧的問題解決後,整個社會應提升境界,發展精緻文化。所謂「精緻文化」應包括下舉各項:

1.社會成員從片面追求物質享受,轉移到追求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精神層面的滿足。

2.各行各業中,有許多的人,肯畢生獻於一專門學科、宗教人文思想,或藝術體育工藝的鑽研,以豐富整個人類的文化。

3.社會成員在謀生之餘,能培養一種較高級的生活情趣,而不限於征逐耳目聲色之娛。

4.社會上能提供各種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歌劇院、公園、畫廊等等,讓人們在休閒期間,有遊目騁懷的場所。

5.社會上對有奇才異能,但無固定收入的作家、藝術家,能提供生活保障,便能人盡其才。

我國在唐代曾在精緻文化上大放異彩,出現「花開大唐都」的盛世。無論在詩歌、繪畫、書法、文學、工藝、建築、雕刻、陶瓷各方面,都有極精緻的產品與創作,真正是多姿多彩,光芒萬丈。未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必遠勝盛唐,關鍵在提升人文價值,如能由物質追求,向高一層次的精神生活轉進,明日中國,不難再展現盛唐時代的光輝。

(三)中華民族復興的前景

上舉四項:多元建構、均富社會、福利國家,及精緻文化,並非高不可攀的理想世界,而系近百年來各先進國家所企求的目標。兩岸三地在過去二十年間,物質生已顯著改善,精神生活仍有待提升。如能朝這四大目標奮進,終有達成的一日,未來的中國,不但是一個豐衣足食,安平利樂的社會,而且是東亞安定的主力,與第三世界追崇的範式。

在經濟方面,經過近二十年的高速成長,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如用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的GDP到二○○二年已達五兆四千多億美元,約為是年美國的一半。從二○○二年到二○二二年,如每年能按規劃保時百分之七的成長率,到二○二二年中國、台灣,及香港合計的GDP將抵達二十一兆美元,可能超越美國,而成為世界最大經濟實體。今後三年,僅中國大陸的進口貿易即將超過一兆美元,成為東亞地區經濟成長的引擎。從世界經濟的大勢觀察,歐美日本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抵達其高峰。近年老年人口激增,失業率居高不下,歐美及日本政府都靠大量舉債來剌激經濟,其未來全年成長將難超過百分之三。中國大陸不但有充足的人力資源,而且西部及東北遼闊地區的天然資源仍待開發,發展潛力遠高於歐美及日本。到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重心的可能性,正與日俱增。

在文化方面,中國大陸近二十年的對外開放,恢復與世界文化交流,有利於中國文化的提升。二十世紀初期,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在其《歷史研究》一書中指出沒有任何文明能夠長存。每一個文明都經過誕生、成長、發展、繁榮和消逝的過程。但中華文化卻能綿延數千年,主要是能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從漢唐以後的幾百年中,中國文化吸收和融化印度的佛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雖深刻影響中國哲學、文學、藝術、建築,以及民間的風俗習慣,但同時佛教也逐漸中國化。中國文化並未因此而失去其特色。近二十四年,中國大陸派遣五十四萬留學生到全球一百多國家留學,已有十五萬人學成歸國。他們不但帶進西方的科技知識,也傳入西方的宗教及價值觀。近年兩岸三地對基督教節日的熱烈慶祝,證明中國文化的相容並包,中華文化得因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而趨於光輝茁壯。

在國際政治上,中國傳統的理想,是「為萬世開太平」。中國即使在國力巔峰時期,也無兼併鄰國的企圖,未來的中國,將採取與美國「霸權主義」,及日本「軍國主義」不同的路線,協合萬邦,成為東亞的穩定力量。在聯合國為第三世界仗義執言,對亞非貧困國家實行無私援助,成為第三世界的真正友邦,與精神領袖。

如果兩岸三地的中國人能精誠團結,在未來的歲月,中華民族將體現泱泱大國的風範,體現「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