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惠州乙役」與台灣

兼論辛亥革命之現代歷史意義

戚嘉林
(南非普裡托利亞大學博士)


孫中山因惠州之役停留台灣一個半月

孫中山先生因「惠州乙役」事,曾於1900年9月28日至11月14日在台灣停留逾一個半月之久。關於這段歷史,台灣台北國父紀念館於1995年6月出版的《國父革命史畫--中山精神永不朽》官方精美圖冊中,敘稱「光緒二十六年(1900)北方發生『義和團』之亂,導致『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先生偕宮崎寅藏於六月自日赴港,香港政府禁其登岸;七月中再至該地,即於船上召開會議,決定惠州起義計畫。佈署既定,乘船赴日,轉抵台灣,擬俟義師到達即由台潛赴內地。斯時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因中國已陷於無政府狀態,故頗贊成中國革命,允諾於革命軍起義後,予以人員及武器彈藥之援助,先生乃設機關於台北新起町(今長沙街一帶),並籌款下令起義。十月八日鄭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起義,數日內連敗清兵,先生本欲深入內地親自指揮作戰,適日本內閣進行改組,新任總理伊籐博文變更對華政策,先生遂令鄭士良解散革命軍」。

上段敘述,不但失之過簡,日期多不詳,且不乏與史實不符之處,而有關兒玉源太郎「因中國已陷於無政府狀態,故頗贊成中國革命,允諾於革命軍起義後,予以人員及武器彈藥之援助」所云,也是語焉不詳?

惠州乙役的時代背景1900年初,我國華北義和團亂事萌芽,自山東蔓延至直隸,燒教堂,殺洋人,局勢混亂,全國人心不安。是時,正在日本的孫中山先生認為,再次革命的時機來到。當時正在廣東惠州一帶,領導三合會眾的鄭士良(廣東惠州歸善縣人),於1月中旬抵達日本,請示方針,孫中山先生乃決定發動惠州起義。

5月,華北義和團奉慈禧之召入京,北方情勢急遽惡化。孫中山先生認為倘清政府喪失實力時,即為彼等起事之良機,其最後目的為與中國南部人民共商,割清帝國之一部建立新共和國。時兩廣總督李鴻章幕僚劉學詢致函孫中山先生,謂李鴻章因北方拳亂,欲兩廣獨立,思得其助;孫中山先生乃偕鄭士良、宮崎滔天、內田良平、清籐幸七郎等人於6月17日抵香港,旋派宮崎、內田、清籐前往廣州,與劉學詢密談,惟未果。孫中山先生則於6月21日自香港抵西貢,前往拜會法國安南總督韜美(PaulDoumer)。

孫中山同意與康有為合作

斯時,宮崎滔天提出犬養毅盼孫中山先生,能與在新加坡的康有為合作。孫中山先生表示贊成。宮崎滔天自廣州返港後,即偕清籐幸七郎於6月29日自港抵新加坡,欲見康有為。詎料康有為探悉宮崎滔天來自廣州,疑其受清吏指使謀刺於己,乃控於當地英政府,故宮崎滔天與青籐幸七郎於7月6日被捕系獄。孫中山先生聞訊,即自西貢趕赴新加坡營救。宮崎滔天與青籐幸七郎終於獲釋,旋與孫中山先生登日輪「佐渡丸」於7月17日返港,20日離港赴日。

孫中山先生下令惠州起事日輪「佐渡丸」停泊香港時,孫中山先生原擬率同志登岸集會,但為香港政府所拒,故於船中召開會議,命鄭士良於惠州起事。此外,當時在「佐渡丸」上,孫中山先生與鄭士良等同志簽署《致香港總督歷數滿清政府罪狀並擬訂平治章程請轉商各國贊成書》,送陳英國駐香港總督卜力(SirHenryBlake)。當時內田良平已於前赴廣州後先返日本,糾集同志四十餘人,伺機參與惠州之役;斯時,孫中山先生及其黨人的計劃目標,是以江蘇、廣東、廣西等南清六省為根據地,建立獨立共和政體,漸次將勢力伸展至北清,打倒愛新覺羅氏,使中國十八省為一大共和國。

嗣孫中山先生為響應長江流域各省的行動,曾偕內田良平與平山周等人於8月28日赴上海,適逢唐才常的自立軍失敗,人心浮動,清吏偵緝甚嚴,故彼等僅停留兩日,即再返日。

孫中山先生抵台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乘機策動火燒廈門日人東本願寺,俾藉口遣駐台日軍增援攻佔廈門。但因日本慮及英國等西方列強的反應,陸軍大臣桂太郎於8月28日訓令兒玉及民政長官後籐新平中止佔領廈門,全案功敗垂成。

後籐食言鄭士良所部潰散

斯時,甲午戰爭時任陸軍通譯官精通華語及後又曾在台任職一年半的山田良政,向孫中山先生建議,爭取兒玉源太郎的協助,並決定山田良政經福建赴台灣、平山周先去香港再至台灣、孫中山先生則與內田良平經長崎赴台灣。嗣山田良政至台灣,見到兒玉源太郎與後籐新平,經商議後,將後籐致孫中山先生表明可予協助之信函攜返日本。

9月25日,孫中山先生與內田良平、山田良政、平山周、平岡浩太郎、尾崎行昌等自神戶乘「台南丸」往台灣,28日抵基隆。山田良政轉赴汕頭、尾崎行昌等則赴廈門,孫中山先生與平山周留居台北。是時,孫中山先因先前山田良政之聯繫,得拜會兒玉源太郎與後籐新平(斯時,孫中山先生曾與後籐會見數次),提出盼能獲得武器彈藥援助的要求。兒玉力贊孫中山先生的惠州起事計劃,允為後援,惟提出革命軍起事後需向廈門進發,待日軍進入廈門後方提供武器,其目的在為日軍出兵廈門製造口實。孫中山先生另也再三提出借款要求,後籐應允革命軍可動用廈門台灣銀行地下室金庫中所存的二、三百萬銀元。

孫中山先生下令惠州起事後轉攻廈門在兒玉與後籐允諾援供武器彈藥惟須進攻廈門之條件下,孫中山先生乃電令鄭士良,改變原擬惠州起事後進攻廣州的計劃,轉攻廈門。

10月6日,革命黨人黃福率頭纏紅巾的八十名敢死隊,猛攻新安沙灣墟,陣斬四十人,清兵潰不成軍,次日直逼新安縣城。是時,鄭士良自香港來會,並即率眾續陷永湖,21日占惠州東約五十公里處的三多祝,旋與清軍激戰後退出三多祝。當時,四鄉來投,革命軍號稱二萬人,然而適逢日本國內政局發生變化,原先支持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山縣有朋內閣於9月26日倒台,伊籐博文續於10月19日組閣。新成立的伊籐博文內閣,立即嚴禁兒玉源太郎向革命軍輸送武器,且禁止日本軍人參加革命軍的隊伍。

孫中山先生祇得電告鄭士良稱「情勢遽變,外援難期,即至廈門,亦乏接濟之途,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進止」。鄭士良乃留下持有洋槍的一千餘人,餘眾解散,悄然收兵,但為清軍偵知,大舉追擊,致全軍潰散。斯時,後籐對孫中山先生避不見面,平山周則被通知立即離台返日。

孫中山先生離台當時,感到日本政府對台灣總督似有某種猜疑,認為他的留居台灣,可能給台灣總督等帶來意外煩累。如果他繼續留在台灣,反而有所不便。故孫中山先生乃於是(1900)年11月14日離台抵日本門司、16日至東京、19日抵橫濱。

辛亥革命之現代歷史意義

十九世紀末,清政府的衰弱落後,引發列強一系列的侵略,我國陷於前所未有的困境。為救亡圖存,一些中國菁英成立各式各樣的秘密組織,發動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其中最著名的菁英之一,就是孫中山先生。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新軍發動兵變,佔領省會武昌,昭告起義,推翻滿清,是為辛亥革命。此次起義風潮立即擴散,兩個月內,許多省份紛紛起義。此時,孫中山先生正在美國,獲悉武昌起義成功,立即轉經倫敦、巴黎,返回中國。12月29日,孫中山先生在上海,由十七省代表選為臨時總統,以中華民國為紀元,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職。

辛亥革命的深遠影響,就現代中國的歷史意義而言,首先是使中國結束了延續二千餘年父子相傳的專制王朝,建立共和政府,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其次,清王朝不但是由我國少數民族,且是極少數民數滿族所建立的王朝。滿族佔我國總人口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故辛亥革命不但結束了我國少數民族滿族的統治,也使政權移轉到佔全國人口92%絕對多數的漢族手中。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使我國成為絕對多數民族統治的國家,符合現代國家內部由多數民族統治的比例原則,提前解決了我國極少數民族統治絕對多數人口的內部民族矛盾,也就是使我國今日避免了極少數民族與絕對多數民族間的內部激烈權力鬥爭。

第三、辛亥革命使清朝覆亡,也使得持續二百六十餘年的中央政府解體。由於中華民國並非孫中山先生率軍南征北討所建立的政權,而是當時政治權力妥協的結果,故中央威權蕩然,各地群雄軍閥並起,我國陷於長期的內爭與內戰,甚至形成某些省份及滿州、蒙古、西藏等地,與中央陷於實質半分離的狀態,中央的行政訓令不及於邊疆。

在小亞細亞、西南歐、埃及與中東,地跨亞歐非並長達六百年之久的鄂圖曼帝國(OttomanEmpire),在近代西方列強的裂解下,支離破碎,最後祇剩下土耳其。在東方,日本及西方列強裂解中國不遺餘力,擁有數千年文明的中國,正遭逢千古未有之變,國力殘弱,然而中國共產黨歷經長征鍛鑄出堅苦卓絕的核心武裝力量,歷經鐵與血的征戰,終於在1949年,再度完成了(除港、澳、台以外)自元、明、清三朝以來的國家一統大業,北京發出的行政訓令,如我大清盛世,再度及於邊疆。孫中山先生一生革命,祈盼的國家一統強盛,由中國共產黨完成。祗是因西方大國的干預,兩岸形成目前的狀況。

兩岸問題,是自鴉片戰爭東西列強侵略我國,割地再割地,所留下的最後一道民族傷痛,最後一個民族恥辱。值此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0週年紀念之際,為緬懷孫中山先生的偉大愛國情操,凡我炎黃兒女,應各獻己心,致力兩岸統一,完成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偉大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