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的最新發展

湯紹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本月上旬,胡錦濤訪問法國與葡萄牙,英國首相卡麥隆也訪問大陸。今年一月,西班牙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後不久,西國外長Miguel Angel Moratinos就立即向歐盟提出了解除對於中共武器禁運的議案,揚言將在該國半年的輪值主席任內予以通過,雖未成功,但這卻也意謂著該案的敗部復活,如今法國也予以同意。此外,促使歐盟賦予大陸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也獲得法國的同意,使得中歐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茲探討目前中歐關係最新的進展。

法國

今年11月4-5日胡錦濤訪問法國,法國總統薩克齊夫婦親自到機場迎接,這已經是一種極為友好的表示,再加上在法國總統府盛大的歡迎儀式,胡錦濤還到巴黎凱旋門下,向無名烈士墓獻花圈,更加突顯雙邊的關係緊密友好的程度。

在薩克齊總統執政這三年多來,他一改與其前任席哈克總統親中遠美的政策,但是與美國改善關係後體會到,法美之間的歧見仍大,比如對伊拉克與阿富汗政策,況且美國並無法拯救法國的燃眉之急,還要不斷進行貨幣量化寬鬆政策,也使法國感受壓力。2009年法國的經濟負增長2.2%,今年預計能增長到1.5%,政府赤字約7.5%,超過歐盟的上限3%,失業率將近10%,此乃薩克齊所面臨的主要經濟困境,而薩克齊還要在2012年爭取連任。由於薩克齊政府財政困窘,日前,法國民眾才為抗議政府的退休制度改革而舉行大規模的抗議遊行,影響總統的聲望。如今胡錦濤在核能、航空與經貿等領域給與法國將近200億美元訂單的大賞,其中包括購買102架空中巴士客機,自然對薩克齊總統的聲望有所助益。美中兩國誰能提供協助,答案非常清楚。

訪問結束後,雙方還發表「關於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提及中方支持法國擔任G20主席的地位,同時致力於全球經濟穩定,國際金融組織的改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應對氣候變遷與支持京都議定書,共同在非洲政策方面合作,法方同意促使歐盟解除對中武禁與賦予大陸市場經濟待遇,尊重根本利益,以及支持中歐人權對話,加強航空與核能合作,並促進文化交流等,包羅萬象。由此可見,中法雙方對於雙邊關係的良性互動與發展,都寄予厚望。同時,基於2008年的磨擦,雙方也理性因應,避開敏感的人權問題,求同存異,共創雙贏。

自北京的角度觀之,最為及時的利益就是法國將在胡錦濤訪問一周後,擔任G20的主辦國。由於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對於大多數國家的殺傷力都很大,而且美國對於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在增強,同時在此問題上歐盟還附和美國,因而若能拉攏法國,自然可以增加中方對抗美國的籌碼。因而,中方強調多元與多極化的世界,在這方面中法雙方的意見有相當的交集。再者,法方也同意促請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以及給與中國市場經濟的地位。這兩項議題由來已久,但是中方的願望始終未能達成,如今中法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明確表達了對此議題的態度,當然也可說是中方一大收穫。

由於這兩項議題都需歐盟國家一致通過,目前的難度仍高。今年九月歐盟外長會議曾經討論解禁議題,但未能達成共識。目前,至少法國的公開表態,當然助益甚大,尤其法國亟想向大陸出售武器,就算不是最新款式,中方也有意願採購。因為,這對中方來說,不但是一個面子問題(其他被歐盟禁運的國家包括:剛果、北韓、緬甸、蘇丹與辛巴威等,甚至連烏茲別克都已被解禁,儘管烏國人權問題仍糟,與這些國家排在一起,中方難以接受。)同時還可以強化其武器的更新,一方面還可能影響美國解禁的態度,再加上還可以增加與俄羅斯議價的空間,一舉數得,何樂不為。

最後,由於雙方的自主性都極強,中法兩國關係有著優良的歷史傳統,法國是西方國家第一個承認中國的國家(早在1964年),席哈克總統執政期間,中法關係極佳,但薩克齊總統上任後,雙方在2008年曾因達賴事件一度翻臉,但事後法方多次派員赴中說項,雙方終於重歸舊好。由此可見,目前乃中法關係一個新的開始,雙方的利益高度互補,皆能各取所需,前景樂觀。

葡萄牙

繼法國之後,胡錦濤訪問葡萄牙。整體觀之,中葡之間關係良好,沒有重大意見分歧,更沒有利益衝突,在葡萄牙議會內部,朝野政黨都希望發展對中關係。2005年,中葡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近年來,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增強,經貿合作增長迅速,人文領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國際事務中保持良好溝通和協調。在推進中歐關係發展過程中,葡萄牙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雙邊貿易額度極小,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立法機構交流合作是兩國關係重要組成部分。

葡萄牙特別歡迎更多的大陸的中小企業到葡萄牙投資,葡國議會建議,雙方應簡化兩國公民往來的簽證手續,同時非洲國家也非常歡迎大陸的投資,而葡萄牙在非洲葡語國家有傳統影響力,所以,葡萄牙希望利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優勢,與中國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國進行合作投資。現在的當務之急,則是要探索具體的合作項目和合作方式。

在雙邊關係方面,胡錦濤提出四方面的工作:一、強化政治互信,從戰略高度看待雙邊關係,理解與支持雙方重大關切。二、挖掘合作潛力,深化經貿關係以及發揮各自優勢,開拓新興領域。三、密切人文交流,增進雙方友誼。四、加強國際合作,葡萄牙是歐盟重要成員,希望葡方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此次胡錦濤訪問葡萄牙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但卻獲得葡國人民的一致好感與認同。在胡錦濤接受葡國騎兵隊的軍禮歡迎時,一匹馬突然受驚而躍起,馬上的士兵因而被摔下而受傷。在典禮結束後,胡錦濤還親自走向該士兵並予以親切的問候,場面十分感人。經由媒體大幅報導,獲得葡國人民廣泛的反響。但可能是因為中葡關係還在發展之中,葡方並未對於武禁與市場地位等問題表態。

英國

11月9至10日,英國首相卡麥隆率領有史以來最大的訪問團訪問大陸,其中包括四位部長(財政、商務、能源與教育),以及43位企業家,以期強化雙邊關係。在今年七月德國梅克爾政府訪中獲得100億美金的訂單之後,法國也於日前獲得200億的訂單,如今英國政府也不願落於人後。由於倫敦乃全球的金融重鎮,近年來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最大,投資銀行齊聚的倫敦金融街,金融海嘯後奄奄一息,至今尚無起色。日前由於英國政府財政困窘而削減教育經費,導致學生大舉上街示威,衝擊政府威信甚鉅。

在中英雙邊關係方面,兩國經濟的互補性高,英國是世界第二大服務業出口國和第六大製造業國家,即使市場不景氣,2009年英國金融服務業的貿易盈餘依然達385億英鎊。2009年,英國對其他主要國家出口均出現大幅下降,而對華出口卻增長了6.2%。今年1至7月,中英貿易額已達266億美元,同比增長32.1%,恢復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準。此外,按投資專案計,大陸去年已成為英國第六大外來投資國。開拓能源是此次訪問的重要議題,8.5萬大陸學生留學英國,已與留美學生差不多,因而中英雙邊關係不是改變而是加速。

自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來,卡麥隆是首位訪問中國的西方領袖,外界特別關注他是否會提及此事以及人權等問題。在北大演講時,卡麥隆大讚中國經濟崛起,他並以「英國『真誠而深切地』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方式提及了人權問題,但沒有點名劉曉波,還泛泛的指出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的關係,以及未來政治開放的方向,同時他還強調,這是基於英國人民的要求才提出的,聽起來好似並非他本身的意願,這讓中方比較能夠接受。況且,在與溫家寶會晤時,卡麥隆提到了劉曉波,因而回去也能夠對內交代,但首相辦公室拒絕透露與溫家寶的談話內容,以免節外生枝,可見英方謹慎的態度。可能是基於英美特殊關係之故,卡麥隆首相在此次的訪問期間並未提及對中武禁問題,而只提出了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對於中英關係,胡錦濤提出三方面工作:一、運用好彼此發展機遇。中英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經濟互補性強,合作遠大於競爭,機遇遠勝於挑戰。雙方應該把強烈的合作意願落到實處,找準合作新的增長點,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製造業等領域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二、擴大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雙方在反對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等問題上立場相近、共識突出,應該加強溝通和協調,對外發出共同聲音,推動建設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和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三、提升政治互信水準。雙方應該始終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高層互訪和戰略對話等機制,加強相互瞭解,深化戰略互信,妥善處理雙邊關係中的敏感問題,使中英關係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英國媒體大都對於卡麥隆訪中一事採取批判的態度,有報導甚至評論卡麥隆是一邊氣憤一邊乞討。所謂氣憤,當然就是指大陸的人權紀錄甚差,以及其伊朗與非洲政策與歐洲國家相左。其實,這十分符合英國傳統的現實主義以及實用精神,在理念與利益相衝突時,利益必定擺第一。

西班牙對中共武器禁運的立場

西班牙乃歐盟各國中與中共關係比較友善的國家,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西班牙內部也有嚴重的分離問題,其中以巴斯克(Basque)與卡塔龍尼亞(Catalonia)兩地區為主。由於中西兩國同病相憐,雙方之間都比較理解對方的弱點,因而也比較不會去挑戰對方的核心利益,這也可以說明西班牙為何比較疏離中華民國。兩國至今都沒有承認2008年獨立的科索沃(Kosovo),因為此乃一個典型分裂勢力建國成功的案例,也可以看出雙方共同的利益所在。此外,西班牙政府還有意向歐盟提議,給予中共市場經濟的地位,這也是北京政府近年來殷切的期盼,更可見中西兩國之間較為緊密的關係。

此外,2008年9月以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對於西班牙的肆虐,也可能是西國提出對中共武器解禁案的原因之一。2009年,西班牙的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5%,失業率高達17%(超過歐盟的平均值10%甚多),外債占國內生產毛額91%,目前各相關國家都把西班牙與正處困境的希臘相提並論。相對的,由於中共在2009年保八成功(經濟成長率高達8.6%),成功克服了金融海嘯的衝擊,況且在這段時間當中,許多歐美國家都來向北京請求紓困,中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確實增強不少。

再進一步觀之,自1986年西班牙加入歐盟以來,其發展確實受惠良多,尤其多項基礎建設的完成,都要歸功於歐盟的支助,使得西班牙政府與人民歷來對於歐盟的發展都抱以正面的態度,因而極為重視其多年才能輪到的歐盟輪值主席的機會。還有,西國事先曾預計里斯本條約仍將會因愛爾蘭公投不過而擱淺,因而更加緊準備其輪值主席任內的事務,以便大展身手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比如西國政府就積極在歐盟「2020戰略」方面作文章,並提出未達標準的懲罰條款,可見西班牙政府的用心及其宏願。孰料,事與願違,2009年10月里斯本條約在愛爾蘭公投同意後順利通過,輪值主席國的地位隨即受到影響。

依照《經濟學人》的分析,西班牙政府目前這些積極的動作乃是一種心理反彈,花下了不少心力作出準備之後總要有些作為。但重要的是,中共已在今年中購買四億歐元的西班牙國債,可謂是西國對中友好的回饋。

結語

以當前的中歐關係觀之,目前意識型態與人權問題雖然存在,但由於中方的銀彈攻勢威力強大,歐方暫時低調,以便利用中方的援助來救自己燃眉之急。進一步觀之,解除武禁與市場地位仍是中方的主要訴求。以武禁問題來看,西班牙、希臘以及法國都已經同意,但是德英兩國仍存疑義,自今年初西班牙首先提出後,到目前已有相當進展,但是仍然還有相當的障礙。有關市場地位問題,這主要牽涉到對中方廉價物品傾銷問題的判定標準的放寬,對中方有利,同時德英法三國都已同意,看來比較樂觀,但是中方產品更大量銷售歐盟國家所產生的衝擊,也是這些國家的重要考量,是否會在短期內達成北京的願望,還必須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