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評論》創刊二十年的回顧與前瞻
《海峽評論》創刊二十年的回顧與前瞻
一九七九年,大陸開始「改革開放」,並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以「和平統一」取代「解放台灣」。除了大陸內部逐步恢復正常蒸蒸日上外,兩岸關係也得到緩解,一九八七年,台灣也開放了大陸探親。不意,一九八九年,北京竟發生「六四事件」,中國崩潰論瀰漫國際,全球華人的和平統一運動跌進悲觀的低潮。
島內統派朋友亦人心渙散,志士們痛心不已,抱頭痛哭。「統聯」的一些朋友們開始認識到,在此局勢混沌不明,認識不清的情形下,大家需要有一個刊物,交換意見,討論時局,澄清認識,因此我們決心要辦一份刊物。當時許多朋友都勸告我們不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為了表示決心,我們堅持「即使一本不賣,我們也要辦下去」,我們不能讓中國統一的希望在我們這一代熄滅。
當時,誰也不能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但,我們知道王船山留下的著作,到曾國藩時才出版《船山全集》,而影響辛亥武昌起義。我們堅持中國統一的意志不能動搖,我們堅持民族復興的信心不能改變,無論如何,我們要留下這一代台灣知識份子的紀錄,留待未來歷史的批判。或許我們只能像王船山一樣「求知己於千古,待一治於後王」。
在梁電敏和宋東文承諾資助下,及吳添財、黃溪南仗義相挺,慨允擔任發行人及社長,由王曉波擔任總編輯,方守仁擔任總經理,創刊時還沒有社委會,編委會亦僅毛鑄倫等五位,但我們很快就獲得「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熱烈支持的預約,還有一些朋友們每月的月捐,我們終於在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創刊《海峽評論》。陳獨秀創刊《青年雜誌》第一期印了一千本,《海峽評論》創刊號印了三千本。
《海峽評論》創刊後,即獲得海外保釣一代朋友熱烈的迴響,也獲得大陸愛國知識份子熱烈的支持,當時,我們真的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只知道有一期辦一期,有一年辦一年。誰也不能動搖我們堅持中國統一的鋼鐵意志,誰也不能改變我們堅持民族復興至死不渝的信心。
《海峽評論》受邀首次訪問北京時,我們即宣稱:「我們跟中共的關係是歷史的偶然,而非歷史的必然,因為我們主張中國和平統一,中共現在也主張中國和平統一,所以,雙方有了交集。」
一九九九年,梁肅戎先生「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香港舉行會議,正好李登輝在此時發表「兩國論」,出席會議的唐樹備先生私下詢問我們台灣統派朋友的看法,當時北京尚未表態,我們即表示:「即使北京能接受『兩國論』,我們台灣統派也絕不接受!」
《海峽評論》沒有黨派立場,但卻有堅定不移的國家民族立場,一九九六年台灣總統大選,我們反對民進黨的彭明敏,也反對國民黨的李登輝,而支持無黨籍的林洋港、郝柏村;二○○○年大選,我們反對民進黨的陳水扁,也反對李登輝支持的國民黨連戰,而支持無黨籍的宋楚瑜和張昭雄;二○○四年,我們繼續反對民進黨的陳水扁,而支持國民黨的連戰和宋楚瑜;二○○八年,我們反對民進黨的謝長廷,而支持國民黨的馬英九和蕭萬長。
我們由反對連戰而支持連戰,是因為連戰接任國民黨主席後,開除了「兩國論」李登輝的國民黨黨籍,並主張兩岸政黨交流。我們支持馬英九,是因為馬英九主張「遵守憲法」的「終極統一」,和「九二共識」,恢復兩會會談,實現兩岸直航三通,兩岸共同市場,及兩岸「和平協議」。
至於馬英九所提的「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和「任內不作統一談判」,根據馬英九一向的主張,我們有以下的理解。
一、自一九四九年至今,台灣主權並未獨立,故兩岸仍「一國」;但兩岸治權並未統一,而為「兩制」或「兩區」。故「維持現狀」即維持「一國兩制」或「一國兩區」,是為「兩制」或「兩區」下的「一個中國」。
二、兩岸主權沒有分裂,所以,「不統」是指治權的不統,而不是主權的不統;兩岸治權沒有統一,所以,「不獨」是指主權的不獨,而不是治權的不獨。這個觀點在「江八點」、「胡四點」、「胡六點」中均有反映。落實在外交上,則是馬英九的「不追求雙重承認」、「不參加聯合國」,而只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與聯合國的周邊組織。落實在兩岸關係上,則是「互不承認,互不否認」。
三、至於「任內不作統一談判」,這應是馬英九根據島內外現實條件作出的一個客觀判斷。台灣已是一個民主社會,沒有主張統一的選民就沒有主張統一的政客,也不可能有主張統一的政府。李扁二十年,利用國家機器,強烈的宣傳「兩國論」和「一邊一國」的分離意識,雖然贊成「維持現狀」的選民仍佔大多數,但主張統一的選民愈來愈少,主張台獨的選民愈來愈多。一個民選的政府又豈能違逆民意?「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扭轉二十年來的民意又豈是短期所能實現,而只能從根本的教育做起,故馬英九上台後,就立即把扁政府「九八課綱」的國文和歷史兩科喊停,而重新修訂,去年元旦的記者會上,馬英九還說:
「在兩岸關係上,英九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這不是消極的維持現狀,而是積極地爭取一段足夠長的時間,讓台海持續和平發展,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增進瞭解,淡化成見,並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為兩岸爭議尋求一條務實可行的出路」。
四、我們認知的美國對台政策,已由冷戰時期的「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製蘇」,轉變成後冷戰的「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以台制中」。馬英九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而沒有「不和」,並且在大選期間,還提出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沒有兩岸的「不和」,美國就無以「以台制中」,就不能抑制中國的和平崛起,大陸就能爭取到八年和平建設的國際環境,其經濟建設必將突飛猛晉,國力亦將倍增,台獨就更不可能,兩岸統獨內戰亦可消彌於無形。
我們支持馬英九,是支持馬英九的兩岸和解政策,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基於對台灣人民的安全及福祉,和中華民族長遠及根本利益考量的。同樣的,我們支持中共的改革開放及和平統一,也不是無條件的,而是支持中國的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十年來,大陸並沒有讓我們失望,早已走出了「六四」的陰影,大陸的高鐵長度和技術已居世界第一;手機的生產與消費量已由零變成為世界第一;今年又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據最近英國《經濟學人》估計,「中國可能在二○一九年成為世界經濟龍頭」(中央社,2010-12-18)。我們一向信任台灣人民,而堅決反對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台灣人民也沒有讓我們失望,而於二○○八年選出了主張兩岸和解的馬英九擔任總統。
馬英九上台後,即恢復中止了十年的兩岸會談,實現了兩岸直航三通,簽訂了兩岸「經貿協議」(ECFA),台灣經濟亦在迅速的恢復中。兩岸出現了六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和平景象,兩岸雖尚未統一,但兩岸同胞已得以充分自由的和平交流。
回顧二十年來,兩岸關係經歷了驚濤駭浪和風風雨雨,我們終於迎來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但如何鞏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促進中國的和平統一,仍有待於我們的共同努力。
要鞏固兩岸和平發展,就必須鞏固兩岸和解政策,就必須反對和化解破壞兩岸和解政策的台獨勢力。此外,兩岸「經貿協議」雖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經濟的基礎,再進一步升化,仍須要有兩岸「文化協議」,才能「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再進而必須要有兩岸「和平協議」,才能讓兩岸和平發展有政治的基礎和規範。
台灣已是一個民主社會,必須要有主張和接受統一的選民,才能有主張統一的政客,和推動統一的政府。所以,除了「讓兩岸人民透過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外,還須要有一個推動國家統一認同的思想啟蒙運動。
台灣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本省人,其先人有經歷過五十年反抗日本殖民統治鬥爭的愛國主義;台灣有百分之十五的外省人,其上一代有經歷過八年對日抗戰的民族主義。所以,恢復台灣人民的歷史記憶,發揚台灣人民的愛國民族主義,當是國家統一認同運動的第一步。
恢復了台灣人民愛國民族主義的傳統,才能恢復兩岸人民共同的國家認同,有了共同的國家認同,才能抗拒外國列強的挑撥、分化,兩岸同胞才能共同締造一個和平統一的中國。
國家尚未統一,同胞仍須努力。《海峽評論》願盡棉薄,追隨各方先進和全體同胞共同奮鬥,一定要完成國家統一,一定要實現民族復興,不達目的決不中止!◆
社論
《海峽評論》創刊20週年
美國與東亞
釣魚台問題
五都選舉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