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蘇花改公路的環品審查案

黃秉郴


東部蘇花公路聯繫台北、宜蘭、花蓮及台東是一條重要交通要道。多年前因要擴建、重修,鬧得沸沸揚揚,朝野、環保團體及東部當地民眾各有異見,最後在環品審查階段停滯,終究沒有定案。最近在中度梅姬颱風來襲,蘇花公路柔腸寸斷,大陸多位遊客不幸喪生,又激起朝野議。

蘇花公路沿線地質不佳,當年選址闢建並非最理想地段。由於地質條件不佳,公路建成後,每當大雨滂沱,公路旁落石不斷,甚至道路崩塌,造成東部居民生活不便,二等公民之感由然而生,頻頻抗議政府遲遲不興建新的蘇花公路。

台灣是一個地質相當破碎的島嶼,以地質形成年紀看,台灣算是「青壯年期」的年紀。質地膠結不堅固,地形陡峭,河川短,坡度陡,每當大雨來時沖刷大,河川下游便會淤積。

台灣又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處,每年還在「長高」,其地質組成以火成岩、變質岩及沉積岩交互其中,工程設計時常常需考慮多種變數,世界各國專家常也束手無策。

當年雪山隧道興建中遭遇湧出難以想像的地下水、堅硬四夌砂岩及破碎地質,短短十幾公里隧道花了數倍時間、金錢才貫通,其中許多工項還創了世界紀錄,未來面臨的是維護問題,原本地下水層分佈卻也因施工改變了。

蘇花公路的環品審查過關,工程地地質界專家莫不憂心忡忡,只希望未來工程規劃能以全盤國土利用為考量,不要再步上雪山隧道後塵。

沒有人漠視東部居民的生活權,不過在呼籲政府多從國土保育、經營利用等角度探討政策、決策,別糾纏於政客間的惡鬥。以蘇花公路的運輸來看,何妨也考慮利用海運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