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中 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李 中 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2010年東亞的局勢發展「高潮迭起」。朝鮮半島的南北韓不時開火,關係緊張,3月26日南韓巡防艦天安號在黃海遭擊沉(南韓指控是北韓所為,北韓否認),11月23日南韓不顧北韓警告,在有領土爭議的延坪島演習,北韓遂發動炮擊。而中日之間,4月10日十艘中國大陸的艦隊穿越沖繩(琉球)本島與宮古島間的海域出入太平洋,9月7日,大陸漁船在釣魚台海域和日本海保廳船艦相撞,這幾樁事件,特別是後兩件,日本大肆炒作,似乎成了鋪陳12月17日新「防衛計畫大綱」的藉口。
1867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啟「富國強兵」政策,接著以帝國主義、軍國主義之姿,侵略亞洲鄰國,1945年二次大戰戰敗,隱忍採行「富國」政策六十餘年,到2010年底好像是個轉捩點,益發有「強兵」味道了。
在談日本「強兵」之前,先由幾道國際社會矚目的資訊,感受一番日本這個國家的作風和態度。
寄望美國「圍堵中國」夢碎
11月上旬至中旬,月初剛在國會期中選舉大敗的美國歐巴馬總統,風塵僕造訪亞洲的印度、印尼、韓國、日本,由於印度是民主國家,且已晉陞為「亞洲大國」,與中國長期有邊界爭議,而印尼是「第2個印度」,是擁有兩億人口的穩健、溫和回教國家,因此日本媒體有文章帶了點暗自高興的語氣論說,雖然美國宣稱此行首要目的在「經濟」,但其實是在建構「圍堵中國」。
然而,當12月16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率領有約400位企業人士、歷來規模最大的訪問團赴印度新德里訪問(上一次是2005年4月),和印度總理辛格會談,雙方達成到2015年中印間的貿易額擴大到1,000億美元的協議。2005年中印間的貿易額僅約180億美元,但之後快速增長,預估2010年會突破600億美元;11月中旬歐巴馬赴訪,美印簽了100億美元的商約,而這回溫家寶到訪,簽下160億美元商約。隨後,溫家寶續訪與印度長期對峙的巴基斯坦,分別與巴國總統扎爾達裡、總理吉拉尼會談,雙方簽了包括核電廠在內,金額高達200億美元的商約。
加上先前的10月,大陸海軍與泰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11月大陸應允協助斯里蘭卡闢建港灣;同月,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訪印尼,答應提供社會基礎建設66億美元的投資金。這一系列的外交動作,等於一舉戳破美國布建、日本偷偷寄望的「圍堵中國網」。
中國已成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對手國,日本望塵莫及,便轉而抱著看好戲的態度,甚至拉攏、誘導這些國家政經分離,在政治、軍事面與中國對立。
日本拚超級電腦又用在哪?
一部由大陸國防科技大學和天津濱海新區共同研製的超級電腦「天河1號A」,11月中旬被認定超越了美國的「美洲虎」超級電腦,成為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電腦。日本又和歐美一樣,從威脅到尖端技術的角度,大做「中國威脅論」的文章。
日本深知超級電腦不僅是「科學立國」的主幹,也是軍事大國的必要條件之一。於是直說中國制的超級電腦,潛藏著改寫世界科學、軍事、產業地圖的可能性,以及改變大陸企業和歐美日企業競爭關係的可能性,而最大的意義在軍事,譬如:迎擊敵方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雷射破壞攻擊太空衛星等,都需要超級電腦計算軌道;經常掌握敵方數量龐大的飛機、艦艇位置,觀察有無異狀,要運用超級電腦;竊聽全球手機、e-mail,快速搜索特定關鍵字等資訊戰,沒有超級電腦也不行。
開發飛機、飛彈、衛星等軍事技術,超級電腦不可或缺,撐起美國軍事優勢的就是超級電腦,如今中國在軍事領域的飛彈、軍事衛星,還有航空、太空、潛艇,建造航空母艦、核子艦艇等各方面都在追趕美國,這些開發要模擬流體力學,那就需要高性能的超級電腦了。……說得振振有詞,但是,為什麼中國的超級電腦就是威脅!再者,美國下一代的超級電腦,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在神戶Port Island和富士通合作研發的新一代超級電腦系統(暱稱「京」),2011或2012年就將上陣,美國或日本本身很快就會奪回世界第一,為何美國有超級電腦不會成為威脅?而日本汲汲營營要打造超級電腦又為了什麼?日本就不會用於軍事領域?
美國是國際政治第一玩家
日本《世界》月刊2011年1月號(2010年12月出刊),登了一篇關西學院大學法學部教授豊下楢彥所寫的《「尖閣(釣魚台)問題」與安保條約》,內容迥異於日本保守派的叫囂,道出了一些少有人注意的面向。
豊下教授在論述釣魚台的問題中,雖和日本其他學者一樣,避不提中國明、清時代的史實,而直指現代的情況說:美國將沖繩「交還」給日本之前,美國都認為釣魚台屬於沖繩的一部分,1968年釣魚台附近海域發現油藏,隨著台灣和中國大陸開始主張領有權,當時的美國尼克森政府就釣魚台的主權問題便逐漸轉為曖昧模糊,1971年3月,美國國防部送交國務院的「陸軍地圖服務地名索引」寫著,1944年以來「釣魚台是沖繩的一部分」,關於釣魚台的歸屬,「美國采中立的立場」與軍方的認知不符。長期以來,美軍將釣魚台當作炸射靶場。儘管有軍方的批評,尼克森政府仍決定「釣魚台的行政權跟沖繩一起交還,關於主權問題則不表明立場」。這或許是尼克森和季辛吉正在秘密和中國來往,謀求去北京訪問(密訪、明訪)、與中國和解,並設計「聯中反蘇」的戰略,顧慮中國可能會反彈,不想節外生枝。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丟出一個隨時會造成中日衝突的火苗,那麼,美軍就更有常駐日本,進而控制東亞的正當理由了。……
根據「第11管區(負責沖繩、東海至釣魚台等的海域)海上保安本部」2010年7月所製作的「管內駐日美軍海上訓練區域一覽表」,日本提供給美軍的訓練區域中,「炸射靶場」列舉著釣魚台列嶼裡的黃尾嶼和赤尾嶼——用中國明代文獻的島名而非日文的久場島、大正島。事實上,美軍的炸射訓練1979年之後就沒再舉行過。然而,2008年10月麻生內閣的答詢書還記述著美軍使用做「空對地炸射訓練」。2010年10月22日,菅政府答覆照屋寬德議員的質詢,也寫著「地方公共團體的職員等」要進該區域,「必須獲得美軍的許可」,亦即,釣魚台其實是在美軍的管理下,日本人也去不得!那麼,釣魚台到底該是美軍還是日本海保廳防守?
1996年美國駐日大使孟岱爾還說「釣魚台不適用於安保(第5條)」,現今中日因釣魚台摩擦漸多,日本為求如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一句「釣魚台是適用於安保的對象」,就得順從美國的要求,如從伊朗阿札德干油田撤出、增加駐軍補貼費、放寬進口牛肉限制等。
此處暫且撇開日本竊占釣魚台的主權爭議,光就現實來看,美國才真是玩國際政治最厲害、最奸狡的第一高手。日本前外務次官谷內正太郎曾為文譬喻美日關係是「騎士與馬」的關係,美國是騎士,日本是馬。而形塑這層關係的正是美日安保條約。當然,日本也並非省油的燈,日本欲作美國騎士胯下的一匹駿馬,為美國的東亞政策奔馳驅策,而日本從中分得一杯羹。
具體作為,就是與美國加緊軍事結合。
美韓日軍演結合,中國吁和平對話
概略地說,環繞著東亞的國際態勢,可以如此描述: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供應美國資金,可是美國並未盡全力於改善經濟,反而拚命軍演,打著「嚇阻北韓」冠冕堂皇的理由,把錢花在耀武揚威上。美國軍費佔全球軍費總和的大約一半,又到處出兵、駐軍、軍演,可是日本卻老是對著僅是補強軍力的中國指指點點。
由於11月23日發生北韓炮擊延坪島事件,美國更是從黃海到東海,趕場與韓、日舉行聯合演習。本來美國與日本因普天間機場的搬遷問題出現齟齬,現在都被東亞一連串的事件稀釋掉了。
早在2010年7月美韓在日本海軍演,日本海上自衛隊即派出4名官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自衛隊部隊參與美韓演習,未有先例,韓軍此前就日本參與,因韓日間有情報合作,持慎重(婉拒)的態度。
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韓在北京外門戶的黃海舉行4天演習,為了遏制北韓「追加挑釁」,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也參加,美韓約7,300人參與,向北韓展現具壓倒性優勢的軍力,聲稱要封鎖其「新的挑釁行動」。北京外交部長楊潔篪12月1日在北京的一項論壇表示,「當務之急是防止朝鮮半島緊張情勢擴大,決不能再有火上加油的行為」,意在牽制美韓。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則以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身份訪問北韓,打探情況,運作北韓莫再做出新的刺激行動,11月30日北韓最高人民會議主席崔泰福訪中,亦盼事態不要複雜化。
當前美韓持續對北韓施壓,欲逼迫北韓讓步,大陸則仍以舉行六方會談對話為目標。是哪一方較講究和平呢?
12月3日美日聯合演習登場,日本政府視之為「展示美日團結的時機,是良好的機會」。美韓軍演後,接著是美日演習,表現給外界看美日韓強化合作。美日演習到12月10日,兩國共有45,000人參加,是第10次聯合演習,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美軍投入約20艘船艦、150架飛機,自衛隊有神盾艦等約40艘艦艇、250架飛機參加。演習的主軸是迎擊彈道飛彈的飛彈防禦、島嶼防禦等海面、空中作戰,參加了美韓聯合演習的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也參與在沖繩(琉球)本島東南約270公里海域的演習,與日本護衛艦搭配、合作,演練應付「來自潛艇和空中的攻擊」。船艦、飛機分成敵我兩隊,在東邊海域,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主軸,發動「離島防衛作戰」。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艦長勞斯曼(David A. Lausman)說了一句,(美日兩軍)「除了國旗之外,我們沒有什麼不同」,秀出美日的「親密狀」,日方備感窩心。韓國軍方亦有4名官員現場觀摩。期間,12月8日美韓軍方領導人會談,會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與南韓聯合參謀總長韓民求出席記者會,強調美韓日結合的重要性,要求同盟國日本今後參與美韓演習。換言之,美日韓軍已混為一體。
日本海上自衛隊舞鶴基地(京都)則參加因應彈道飛彈訓練,美日神盾艦一起進出港口。這次演習記者獲准做較深入的採訪,甚至可進入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的戰鬥指揮中心。自衛隊官員說明「演習背景」,不加掩飾地說「中國趁美日因普天間基地問題所產生的裂痕,強力主張在釣魚台等東海的權益,美國開始深刻憂慮中國擴大影響力」。
針對中國,軍事部署向西南移動
然而,日本軍事最大的轉換還是出在12月17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新的「防衛計畫大綱」,訂立2011年度起10年的國防安全基本方針。就日本四周的情勢,將「中國持續增加國防費,在周圍海域活動擴大、活躍化」,列為「區域、國際社會擔憂的事項」;從冷戰時代重視的原則--部隊全日本均衡部署的「基礎防衛力」轉換為「機動的防衛力」(基本方針),以自衛隊因應特定的威脅、情況,機動運用為目標,以有限的資源裝備做更具效率的使用;同時,基於中國在東海旺盛的海洋活動,重點放在跨鹿兒島縣至沖繩縣(琉球)的西南島嶼。明擺著衝著中國和北韓而來。
所謂增強西南諸島的「防衛」,是以沖繩(琉球)本島為中心,至鹿兒島約600公里,到台灣約700公里,為了「防守」散佈在這廣大區域的各個小島,陸上自衛隊要部署沿海監控部隊之外,會研議部署初期對付特種部隊、游擊隊登陸的實戰部隊。海上自衛隊16艘潛艇增加至22艘,籌組10架新型警報機P1。航空自衛隊則展開移動警戒雷達,常保兩架早期警報機E2C在作業狀態,那霸基地的戰鬥機由24架增加到36架,提升F15的性能及自我防禦的能力,基於要迎擊北韓的飛彈,琉球本島也要部署愛國者3號飛彈。這是在「防禦」?還是包括佔領釣魚台在內的牢牢掌控該海域?琉球本島架設愛國者3號飛彈,說是防北韓,實際恐怕亦是針對中國。
防衛省官員表示,美國2010年2月公佈的「4年國防計畫修正(QDR)」,為了對抗中國以潛艇、飛彈防止敵方從太平洋西進東海、南海的阻敵接近戰略,打出一體運用海、空武力的「聯合海、空作戰構想」,日本也吸收了這種結合海、空兵力的想法,「美國對中國的看法益發嚴峻,明確反映在新防衛大綱裡」。
新防衛大綱標誌著美日合作應付「共同的威脅」,開啟了美日同盟的新頁。
迄今,陸上自衛隊的主力都擺在北海道,且在當地有較多的戰車,此後將漸往南移。從明年夏天,九州方面的軍事演習,即首次調派駐紮在北海道的部隊參加,強化西南諸島的防禦,要演練主力部隊的長距離移動。
美國保守派、前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現任美國戰略暨國際問題研究所日本部長的葛林(Michael J. Green)認為:1.新防衛大綱顯示日本民主黨政府取得政權一年多,國防安全政策終於走現實路線,外相前原誠司和前防衛政務官長島昭久盡了很大的心力;2.重新確認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自前年日本政黨輪替,美日同盟即呈漂浮狀態,對同盟影響力傷害不小,新防衛大綱的內容不僅對美日兩國的國民,對亞洲國家也傳達了良好的訊息。3.有了富有機智的好戰略,重視西南諸島、沖繩等離島的防禦,統合運用自衛隊,提高機動力等都是很好的。不過,葛林亦批評新防衛大綱的戰略沒有財源配套(戰略A等,預算是負B),日本國防預算沒有增加。中國每年以15-20%的節奏快速成長,還有北韓的威脅。
當心美日預留干預兩岸伏筆
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則建議,設立「國家安全會議(NSC)」,修改「武器輸出三原則」,和國際社會合作生產武器,修改集體自衛權的部分解釋。因而整體來說,唯一遭負面評論的是,菅內閣顧慮到重新結盟的社民黨的主張,沒有放鬆「武器輸出三原則」,而被美、日保守派批判,而且說這會影響下一代主力戰機的選擇。
綜合上述經緯,從黃海經東海到南海,美國一直在這一帶加強軍事部署,日本也將「防衛力」移往西南島嶼,狀似跟中國大陸有關,跟台灣較無關,但軍事上的「攻」與「防」是隨時可以切換的,雖然美國口口聲聲歡迎兩岸改善關係,但仍應當心美日聯手,不僅坐實讓日本侵佔釣魚台,更為干預兩岸預留最後的伏筆,日本則隱身在美國的卵翼下作怪。◆
社論
《海峽評論》創刊20週年
美國與東亞
釣魚台問題
五都選舉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