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的神隱

現階段北韓國內外情勢分析

李庚嬉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韓籍研究員)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今年9月初以來,有超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沒在公開場合出現,甚至建國66週年紀念日,最高人民會議以及勞動黨創黨69週年紀念活動等重大場合也未露面,引起外界對北韓局勢諸多聯想和流言。雖然在9月底,北韓官方媒體透露金正恩的健康狀況出問題,但西方媒體隨意揣測,說可能北韓內部發生政變,或他患有重病已呈腦死狀態,而由胞妹掌權,金氏政權看似岌岌可危。直到10月中旬,北韓官媒公佈金正恩幾張照片,見他腳部微恙,但他帶領親信開始視察各地,顯示仍大權在握。

事實上,金正日生前金正恩的接班態勢大致底定,也早已安排分散黨、政、軍的權力,因此金正恩上台以來,北韓的權力結構呈現由他父親和祖父的老臣集體領導的體制。目前代表北韓的實際領導人由高齡86歲的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執掌,他接見到平壤訪問的所有外國貴賓以及負責各國重大節日致電給外國領袖等,打理國內外大事,是實際掌權的第二號人物,因而,外界質疑金正恩政權尚未鞏固的傳聞從未間斷過。

一、南北韓的接觸

金正恩停止一切公開活動期間,北韓派出三位高層實權人物出席仁川亞運會的閉幕式,兩韓之間突然出現和解的曙光。

自從南韓總統樸槿惠上台後,她延續李明博對北韓強硬的政策,雙方關係更加惡化。透過此次仁川亞運會,雖然兩韓舉行政府間高層會談,但總政治局長黃炳誓為首的一行人拒絕了會見樸槿惠的提議,以及在恢復離散家屬會面活動和重開金剛山旅遊等主要議題上,並沒有表明任何立場,雙方僅達成協議在10月底至11月初舉行第二輪高層會談,強調積極改善兩韓關係的重要性。

李明博執政時期,曾爆發天安艦沉船事件,南韓認定該事件系北韓所為(北韓堅決否認),因而對北韓採取5‧24制裁措施,導致雙方關係跌落谷底,至今仍未解除該制裁。北韓代表團離開後,南韓內部朝野政黨之間,開始出現討論對北韓解除5‧24制裁措施,以及最晚明年舉行兩韓首腦會談等主張。剛好此刻發生北韓越過北方限界線的事件,幾天後又發生在南韓的「脫(離)北(韓)者」組成的民間團體「自由北韓運動聯合」向北韓空飄散發傳單事件,引來北韓實彈攻擊,南北韓再度陷入全面戒備狀態。

對這兩件事情,外界把它視為北韓的挑釁行為,是一種對話背後的兩面手法。

所謂「北方限界線」(NLL)問題,是韓戰結束後,美國不與北韓協商而單方面劃定的海上分界線(並非南北韓陸上分界線延伸過去的海上線),到目前為止,北韓不承認該分界線,於是經常發生越界事件,經常造成南北韓之間的零星衝突。

至於傳單事件,南韓政府應阻止民間團體誹謗北韓領導人和他們體制的敵對行為,但政府在法律上無法阻止,如果在南韓政府的默認下,對北韓再度發出傳單,極有可能破壞兩韓好不容易要開始的和解氣氛,也有可能影響未來的對話與合作。

二、南北韓的矛盾

上述兩樁事件之外,北韓當局對南韓執政者的最大不滿,在於樸槿惠對北韓提出所謂「信賴過程」、「Dresden宣言」等的朝鮮半島統一方案。加上9月,她在第69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時,提起北韓核武以及人權問題。

目前兩韓仍缺乏互信,樸槿惠站在南韓立場不與北韓當局協商而單方面構想的「吸收統一」方案,北韓已多次表達絕不接受的立場。

金正日樹立的整個國家戰略目標為一切以軍事為優先的「先軍政治」,在這種基礎下,金正恩制訂的新國家戰略目標即是經濟建設與核武裝的「並舉路線」。美國不放棄對北韓的敵對政策,以及駐韓美軍繼續駐紮南韓,加上不停止美韓聯合軍演,北韓不可能無條件先放棄核武。而韓戰結束後建立的美韓軍事同盟,南韓必須要追隨美國對北韓的一切政策,所謂北韓的核武問題,完全是針對美國長期對它採取敵對政策而產生的,南韓不可能排除美國勢力,單獨與北韓協商處理問題。

至於南韓討論北韓的人權問題,在北韓眼裡只不過是借西方國家的力量作藉口干涉他們內政的行為。只要南韓提出北韓先放棄核武,加上與國際間討論北韓的人權問題,必然會引來北韓的強烈批評。

現階段,南韓對北韓單方面提出的構想與呼籲,將會成為改善兩韓關係的絆腳石,如此一來雙方在過去曾經達成的各項協議,如「7‧4聯合聲明」、「6‧15共同宣言」、「10‧4宣言」等,都難以推動。如果兩韓要改善關係,先要解除南韓對北韓採取的制裁措施,但南韓內部對北韓缺乏一貫性政策,即使舉行兩韓領導人會談,也不會立即解決雙方諸多懸案。兩韓間必須先建立互信基礎,降低敵意,增加對話機會才能逐漸改善雙方關係。

三、北韓全方位經濟、外交政策

早在尚未打開與南韓的僵局之前,北韓已開始尋求加強與日本的關係,並陸續派遣高層人士到歐洲各國以及美國等地,主動展開全方位多元外交。

除此之外,近期北韓與俄羅斯在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科技合作等各領域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雙方高層往來頻繁。雖然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持續,但10月初北韓外長李洙墉在訪問俄羅斯期間,俄國政府向北韓提供五萬噸無償糧食援助,更加凸顯俄國、朝鮮傳統友好合作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對北韓的積極外交,南韓方面的解讀:北韓為打破目前與中國大陸疏遠的關係而尋求突破點。今年7月初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南韓後,中國與北韓中斷了高層互訪,北韓主要的官方媒體幾乎看不到與中國有關的消息。

北韓成功發射「人造衛星」(在聯合國秘書處登記的紀錄:ST/SG/SER.E/662)引起的第三次核試爆以來,美國持續增強在朝鮮半島的兵力部署,乃針對北韓隨時有可能進行第四次核試爆。由於美國把無法阻止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爆的所有責任推給中國,對北韓可能進行的新核試爆,再給中國極大壓力,致使中朝雙方暫時沒有政府間高層來往,但仍維持著低調外交、經貿互動,基本上兩國的特殊血盟關係,不會因外來因素而輕易動搖。

目前與北韓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已達163國。今年6月北韓決議把「貿易部」改為「對外經濟部」,並在7月底決定新義州「特殊經濟區」改為「國際經濟區」,原本13個經濟開發區增設至19個等,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以利吸引外資,積極推動與各國之間的經貿關係。

金正恩上台後,與其他國家積極展開外交活動之外,還全心全力發展其國內經濟,但進行第三次核試爆後,國際社會對它的經濟制裁尚未解除,冷卻的兩韓關係尚未改善,美國對它的軍事圍堵尚未鬆綁,這些不易突破的因素,必將影響未來北韓的經濟發展和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