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9‧26講話之分析
楊開煌
(銘傳大學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習近平9‧26講話之分析
楊開煌
(銘傳大學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一、前 言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2014年9月26日在北京接見台灣統派團體,在台灣引發不少議論,回顧今年以來的兩岸關係,真是怎得一個「困」了得,這是讓大陸深感意外的一年,一方面今年是兩岸事務負責人在兩岸分離60年後,首次的正式互訪,年初王郁琦的南京行,年中張志軍的台灣行;然而另一方面台灣也同時出現3‧18的學生鬧事,在民進黨的協助,借用馬王鬥爭之隙,橫空阻礙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張志軍的訪台之行也不盡順利,今年的兩岸關係出現逆退之勢,從而有蔡英文誇言「只要勝選,北京不得不靠過來」之說;總之,台灣島內今年的發展,使北京更真實地意識台灣社會,特別是台灣青年的「中國認同」之落差,遠遠大於想像,這些在對台政策上出現的新情況、新課題,如何破解難題?似乎是張志軍訪台之後,中共對台政策集中思考的議題。
首先是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利在兩岸,功在民族的正確政策,既是正確的政策,勢必長期堅持,決不因為某些人士的阻撓、破壞而改弦更張,阻止了大趨勢、大環境的前進和發展。
其次是北京堅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決不意味著遺忘「國家統一」的目標,更不會放棄「國家統一」的歷史使命。同時越是在台灣迷失了自己正確方向之際,更需要明確強調大陸不變的政治目標。
其三是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努力在台灣,似乎有不進反退之勢,這說明了在島內「統獨」意識的消長,又有了變化,島內的「統一」意識更加式微,面對此一現象,除了對台工作方面的反省之外,台灣的統派如何思考、如何面對、如何開展也成為大陸關心的工作。
在此一情況下,對台工作應有重申立場、明確目標的必要;那麼如何推動,何時推動,由誰來重申政策和政策目標?在中共的體制下涉及重大政策、方向,說話的一定是總書記,在說話的方式上,就採用了今年5月的「宋楚瑜訪問模式」,這樣就必須思考想到找台灣的「誰」才是適當的對象,從台灣社會的變化來看,總書記作對台政策的基本立場、基本原則講話,當然不是「送禮施惠」的外交辭令,所以在對像上必須以台灣政治團體中,支持「一中原則」,支持「國家統一」的促統團體的代表人物。香港大公報指出「在此時集中邀請台灣統派團體訪問北京,顯示大陸當局已看到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瓶頸,其對台工作的方式或部分作為,須進行調整。如何壯大統派的聲音,成為大陸推動對台工作的一大重要考慮。」
二、習近平9‧26講話之內容
習近平的講話根據新華社的通稿,基本上有四大段落:
第一、當前兩岸關係雖然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第二、系統地闡述北京的國家統一政策:統一與台灣的關係,國家統一的路徑,意義和制度化安排。
第三、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國家統一的關係,習近平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
第四、遏制「台獨」分裂活動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絕不會容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
這四大段只有一個核心內容,就是中國的「國家統一」。
為何追求「國家統一」,因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統則強、分必亂」。
國家統一與台灣的關係,習近平說:台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
國家「統一」的原則是「和平」:因為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兩岸「統一」的路徑是和平發展;兩岸同胞應該堅定信心、攜手努力,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何謂「統一」呢?習近平的講話給了兩個內容:在政治層面,「兩岸復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在社會層面,習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如何才是「心靈契合」,習的說法是: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時,台灣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陸13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
這種「結束政治對立」追求「心靈契合」的「統一制度」,就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習近平說:這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而「國家統一」必須排除的障礙,就是「任何分裂國家的行徑」,所以,絕不會容忍「台獨」。
三、兩岸的解讀大不同
習近平的講話一經公佈,自然引發多方的解讀,在大陸的學者自然是語多肯定,特別在對習近平所說的「一國兩制」部分,與台灣學者的解讀完全對立。
例如郭台文說習近平表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習近平這「三個『充分』」體現了尊重歷史、尊重現實的實事求是精神和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具有很大的善意和包容性。
廈門大學劉國深院長說,如何在台灣實現「一國兩制」需要兩岸雙方「坐下來好好商量」,以極大的誠心和善意來理性探討、務實推動,提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具有最大包容性的方案解決台灣問題。社科院台研所王健民指出「在這個時間點強調『一國兩制』,表明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站在統籌全域的高度,對國家統一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思考,並提出具體的政策指向。」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說「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實現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北京學者嚴峻從習近平多次的會見台灣政界人士的講話,認為「充分體察台灣社情民意,完全理解與尊重台灣同胞的心情與選擇,是其對如何踐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深入思考」,所以分析習的講話必須「分析與體會其間的理性論述與情感折射。」
上海學者倪永傑說:唯有在「一國兩制」方式下,台灣同胞才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作主,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另外在心靈契合方面,這表明大陸在統一議題上,「不但要在制度安排上,更重視台灣同胞心理感受,更重視兩岸同胞心靈的相融相通。」倪永傑也注意到,這是習近平首次強調兩岸心靈契合。總之,大陸學者比較重視是「國家統一」基本政策的立場,來解讀習的講話。
反之,台灣學者的解讀,則大相逕庭,如淡江大學的趙春山教授認為,台灣民眾反對「一國兩制」,民調也早已顯示,「一國兩制」不符合台灣人民的需求。他更指出:「在欠缺條件下對統一議題高談闊論,只有橫生枝節,結果是事倍功半、沒有辦法達到統一目標;他認為,當前最重要之事,是建立兩岸和平發展架構,要促進兩岸關係的政治互信。」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的范世平認為「習的講話展現對台工作的強硬立場……習近平大談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正好中了民進黨與獨派的下懷,突顯北京仍無法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將使台獨訴求更具合理性。」
另外,泛綠的學者當然是一片反對之聲,這說明了在台灣泛藍人士的心態,反應在兩岸關係上只關心現狀,只希望和平,沒有願景,不敢有願景。因而,對習近平突然言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就表現出不可思議,也大惑不解。
四、對中共官方的行動與文本的詮釋
回顧以往,中共總書記接見台灣客人主要以政界、商界為多,單獨接見統派人士並不多見,而且也不如此次會見的處理模式,相較於江澤民、胡錦濤的政策宣示的模式,習近平似乎更願意以行動模式來說明他的統一政策與對台工作。因為江的時代,兩岸關係起伏跌宕,而胡的時代則是剛剛邁出和解的階段,習的時代是進入兩岸關係「深水區」的摸索階段,北京方面雖然全力推動,但是台北的官方猶豫躊躇,台灣民間則焦慮不安;面對此一形勢,先說再做,已難收效;接見統派,是且做且說,實踐檢驗的開始;往後是否定期或是分批再見,應該和台灣的政局變化,會有某些相關性,值得進一步觀察。
從此次新華社發表的講話文本看:
第一、為了因應兩岸關係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必要重申北京國家統一的堅定性,對台政策的持續性。對北京而言,在台灣因為對台政策受到醜化和扭曲,以至統一工作未見起色,但是台灣統派在逆境中堅持民族大義,雖然兩者之「統」,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方向是一致的,中共應該給予打氣、鼓勵,所以會見台灣統派20餘個團體,不僅是政策意義,而且包含深刻的政治信號。
第二、既是台灣的統派團體,(這是台灣人民中與中共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共同語言最多的團體)故而講話的內容當然離不開「國家統一」,講「國家統一」自然必須闡述北京當局相關的統一論述與統一制度。統一的論述就是將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聯結起來,以便調動台灣的統派的信心與積極性;在統一制度方面,當然是「一國兩制」,而且為了使台灣統派在島內闡述「一國兩制」時,具有更多的說服力,從而提出「三個充分」。
第三、基於對台灣社會情況的理解,因此,提出「心靈契合」的「兩個理解」,顯然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能長期建立在一方面的理解和尊重,必須是互相的,否則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其基礎就不穩固。
第四、「反台獨」、「反分裂」是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障礙,而且習近平特別指出2008年之前,兩岸關係的倒退期,對兩岸尤其台灣人民的傷害,如今似乎「『台獨』分裂勢力並未善罷甘休,仍在竭力煽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阻撓兩岸交流合作,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換言之,反台獨、反分裂的工作依然是統一事業,對台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北京看來,當前的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一個關鍵的時刻,是停留「只經不政」或是「政隨經轉」,是只有「和平發展」或是逐步邁向和平統一的關鍵的時刻;因此,習近平在上任不足三年,在國家統一的課題上,採取了他的前任所不曾採取的行動政策的模式,公開高唱地接見台灣統派的模式,來宣示其對統一政策的「信心、能力」和對台政策的「真誠、善意」,未來中共有可能建立一個類似「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統一戰線,配合中國的崛起,重新整合全球的統派力量,強化統一的理論論述,優化「一國兩制」的設計,落實兩岸人民「心靈契合」的工程,全力消除台獨及其他分裂意圖對兩岸關係和平統一的破壞與威脅。以便突破困境,推進國家統一的進程。
在統一大業的指導思想下,對台工作遠遠不是軟、硬兩手或幾手策略的問題,也不是政策速度快慢的問題,而是必須政、經配合,導正方向。 ◆
社論
國際與外交
習近平與台灣統派
兩岸事務
香港占中
台灣事情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