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香港「占中」行動隱藏的政治訊息

陳建仲
(國家政策基金會特約研究員)


台灣女歌手辛曉琪有一首燴炙人口的成名曲:《領悟》;這次香港「占中」行動,不論對北京當局、香港泛民主勢力、台灣乃至美國而言,如同歌詞說的,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大陸「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世默日前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刊文The umbrella revolution won't give Hong Kong democracy. Protesters should stop calling for it指出,依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過去若干年的民調顯示,八成以上的港人最關心的議題是民生和經濟問題,而關心政治議題的比例基本上很難超過兩位數。港大民調機構自2013年4月以來針對「占中」已經做過五次民意測驗,幾乎每次民調都有逾半數受訪者明確反對。

占中徹頭徹尾就是政治問題

李世默認為「占中」屬於全球性「廣場治」(Maidancracy)運動的一部分,從開羅解放廣場、基輔獨立廣場和香港的「廣場治」具有某種共同特點:首先,民眾都對國家現狀和未來走向有所不滿;其次,實際參與者大多出於善意,關切自身處境和社會福祉;但這種運動通常都是由抱有強烈意識型態企圖心的政治活動家所領導;結果,運動宗旨變成了推翻政府甚至整個政治體制;第三、媒體搖旗吶喊、煽風點火,最終往往如其所願,局勢惡化不可收拾;第四、民主是這些人共同打著的旗幟。

雖然李世默強調「占中」問題的根源是貧富不均,不是政治,民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遺憾的是,實際上「占中」徹頭徹尾就是政治問題,如果不從政治的視角出發,是無法理解它的真貌。

首先,「占中」和「廣場治」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區域爆發的「廣場治」處於政府失能、貪瀆猖獗、經濟衰頹、人民普遍生活困難,反政府勢力高漲,從學生、市民、媒體甚至軍警也倒戈的支持抗爭;但香港經濟繁榮、廉政卓著,「占中」挾帶數年來特定媒體刻意炒作反陸客情緒、反貧富差距和港府若干不符港民要求的政策;將所有的不滿,全歸因於特首不能普選所造成的。「占中」以反對全國人大通過的特首普選方案出發,鼓動港人「爭民主」的浪潮,挑在大陸「十.一」國慶前啟動,形同訴求反體制、追求「港、中政制分離」的目的不言可喻。所謂經濟問題,只是被用來做為煽動「港、中政制分離」訴求的「薪火」,不是想要燒製的成品。

當「占中」團體成員喊出「港獨」、國慶升旗典禮舉手勢否定,基督教中學跟著辦學生投票「廢止」升五星紅旗……,泛民激進黨派人民力量6日宣佈在立法會內發起不合作運動,目的是癱瘓議會,令議會無法通過大部分議案,幾乎照抄台灣民進黨的抗議模式。這些舉動已經說明了,「占中」背後運作的勢力,企圖把香港「台灣化」;從要求修改選舉制度的民主訴求下手,一步步走向要求修憲、要求公投、要求獨立。因而,即使香港特首照著「占中」團體訴求的普選方案,但特首普選後,泛民主黨派就滿意了嗎?還是屆時才是香港動亂的新起點?

太陽花運動和占中是孿生運動

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以擔心台灣經貿過度依賴大陸為由,反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打著監督兩岸協議為名,凍結兩岸後續協商的規劃。但背後實際上都不是為經濟原因,而是「政治反中」,擔心台灣進一步被納入中國的勢力圈。香港「占中」學生不接受中國的五星旗,台灣的「太陽花」學生追求兩岸「一邊一國」,拒絕承認中華民國。類似反中的言論,不只在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學生中聽到,也在香港占中學生中發出,兩者實際上相互學習、串聯和支援。不論是「太陽花」或「占中」示威,學生共通的心態是:敵意甚至仇視陸客和陸資、否定中國治理的正當性、對中國崛起無感甚至反感;他們共通的言語是:當前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經濟發展出現瓶頸,全是因為當政者過度依附大陸經濟所造成的;他們共同的追求是:脫離中國的控制,投入美國所主導的西方陣營。遺憾的是,最終,這些運動頂多只是有心人為圍堵中國崛起而設下的路障,學生只是隨時可被犧牲的馬前卒。

其次,不同於其他國家爆發的佔領運動,台灣、香港都不是貪瀆失能的政府,相反的,龐大的中產階級扮演了絕對的沈默大多數,因而最終學運都能在社會付出過大的代價前退場,平息紛爭。但不同的是,台灣的「太陽花運動」因為執政的國民黨當局態度猶豫、立場軟弱,錯失在第一時間反制;不論在網路文宣和政府政策說明上,都落居下風;導致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形同遭到綁架而寸步難行。

反觀香港「占中」,自始北京當局即展現強硬的姿態,沒有絲毫退讓空間。習近平9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以董建華為首的香港工商界訪京團時強調:辦好香港的事情,關鍵是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基本法權威。中央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北京除強硬表態外,並且給予特首梁振英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支持。

在十八大召開前,大陸媒體就發動輿論針對全球顏色革命的各種亂象,深入解析;「阿拉伯民主之春」的反面教訓正是:所謂「西式民主」不但無助於消滅貪瀆、改善民眾生活,反而造成族群分裂、甚至陷入政黨政爭傾軋乃至淪入內戰的惡性循環。在「占中」爆發後,香港媒體在第一時間直指「占中」背後受外力操作,對發起運動的「占中三子」起底;在網路上廣泛流傳「十問占中」,號召百家海外華文媒體發表保衛香港共同宣言等反制動作。在「占中」一周後,當局立即引用具體數據,突出「占中」造成香港經濟損失超過3,500億港元的沈重傷害,引出市民對「占中」的反感;再以其他國家各種顏色革命的悲劇為借鏡,造成「占中」團體無法採取更激烈的抗爭訴求。同時「反占中」力量顯然也廣泛運用最新的網路工具,包括微博、微信乃至YOUTUBE自拍短片等,製作簡圖、懶人包說明反占中的理由,拆解「占中」的正當性,導致泛民主黨派發起的「占中」面對內外交迫的形勢。

占中注定失敗,但會持續為害

「占中」注定失敗,因為它挑戰的不是貪瀆而失能的政府,而且自始就牴觸香港經濟至上的潛規則、違背多數民意、也觸怒了中國最敏感的民族主義神經。「占中」刻意選在「十.一」大陸國慶,嗆聲意味濃厚。「占中」學生對國慶升旗做出輕蔑舉動的網路短片,直接觸犯大陸廣大網民,形同踩痛中國最敏感的民族主義、愛國情操。而可能由於香港大學生人數不足,無法獨力撐起「占中」的場面,幕後操縱的集團勢力竟把主意打在單純的中學生頭上,要他們罷課參加「占中」充人頭。同時,可能為突出香港回歸「17週年」,刻意找來17歲小闖將黃之鋒當頭。問題是當他對著CNN用別腳英文,陳述「占中」大道理,反對北京普選方案、要求特首下台時,實在難以令人信服;反倒不如「反占中」街頭大嬸反嗆他的一句:「你繳稅沒?」來得簡短有力。

「占中」要求中學生罷課更惹火了眾家長,在競爭激烈的大學入學考試壓力下,要中學生罷課,對多數家長而言是難以接受的。而且要未成年少年上街和鎮暴員警或黑衣人對峙、衝突,這遠比黑道大哥叫小弟出來「圍事」更低劣。泛民主黨派議員和外國勢力躲在幕後操縱,誘惑中學生上街鬧事,一段名為「香港『擔心大叔』的自拍短片,9月底貼出後,立即在YOUTUBE爆紅,超過上億人點閱。影片中工程師黃敬含淚呼喚參加「占中」的學生回到父母身邊,呼籲策劃「占中」行動的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要及早收手。影片上網後,「香港擔心大叔」一詞很快成為百度熱搜詞,關鍵字總搜索量近4,500萬,微信上傳播的相關文章近六萬篇,微博搜索結果近100萬條。

其次,「占中」嚴重違反自由經濟法則,不但導致港股一周內下跌600多點,市值蒸發超過6,000億港元;「占中」佔領香港幾處交通要道,本以為可以此要脅港府就範,但龐大的收益直接損害,卻造成進出口業、金融業、旅遊業、運輸業、連鎖店和小商家們都有理由動員反「占中」。8日已有個別旅遊業與飲食業的中小商戶,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就「占中」導致旅遊巴訂單取消和餐廳生意暴跌,向戴耀廷等索賠,隨著「占中」拖延,索償案件可能進一步增加。

事實上,「占中」無法取得大陸民眾的同情,這才是它真正的致命傷;因為「占中」不只要問多數香港人同不同意,更重要的成敗關鍵實際上掌握在大陸人民支不支持。如果大陸民眾支持,則北京要下重手會有所顧忌;反之,即使「占中」打著「爭民主」的普世價值大旗,惹惱了北京,最終只會落得「關門打自家小孩」的下場。

從北京和港府聯手處理「占中」學運的作為,證明在面對民粹群眾激情抗爭時,首先必須堅定自己的信念,在第一時間反駁謠言、澄清立場,並且堅定捍衛政策、爭取多數的認同;否則,退一步就是全輸。對馬英九政府而言,明明台灣支持兩岸簽署服貿與貨貿兩項協議的民眾是多數,但最終卻被少數「太陽花」學生綁架,馬政府當初對學生「退一步等於全輸」,這真是「多麼痛的領悟」!

占中讓北京領悟政治向心無法收買

不過,「占中」對北京當局而言,教訓同樣是沈重的。「占中」表面的目的是為特首普選,但背後更潛藏著主張香港政治地位實體化如同台灣的訴求。參與「占中」的抗議民眾完全不顧念北京曾在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捍衛香港,免於遭受索拉茲對沖基金狙擊;不顧念在2003年SARS期間,因開放陸客自由行而解救了瀕臨急凍的市況;更不顧念香港自簽署CEPA後,港資在大陸享有獨特優勢。台灣早先爆發的「太陽花運動」,目的是為阻撓兩岸簽署服貿協議,達到實質凍結所有兩岸後續協議簽署的作用;不顧念簽署這些ECFA後續協商,將帶給台灣的經貿效益。

中、港、台經貿日益緊密,但不論台、港卻都出現強烈反中國的學生,似乎和北京當局最初的設想背道而馳。現實的情況似乎是不論北京如何對台、港讓利,都無法改變台、港反中勢力的成見;甚至北京拉攏的力道越大、反作用力越強。面對不認同中國的台港反對派鬧事、示威,北京除非訴諸震壓或武力,否則難以收服反中勢力的串聯和反動。但是,一旦對立情緒被挑起,強硬的壓制只會激發更強烈的反抗,反使台、港陷入難以治理的困境。「政治的向心力無法靠讓利收買」,這對北京而言,必定是一項「痛苦的領悟」!

最後,對美國而言,「占中」最初勝利的甜果,最後也會變成非常酸楚的滋味。

關於「占中」,美國史丹佛大學「民主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網路大學「天安門民主大學」顧問戴蒙(Larry Diamond)受訪時指出,習近平不願接受談判,港府因此對港人公民抗命束手無策,找不到平息辦法。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劉新也持相同見解,他們都主張化解香港危機的一個辦法,就是更換特首並且接受在2017年的特首選舉中,給港人在一些未決定的事項上多點發言權。

《華爾街日報》也刊出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的文章,把「占中」和「1989天安事件」的學生運動作比較,夏偉評估目前香港的示威行動正值習近平要重新建立強大的中國,加上中國一直期望1989年六四事件可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淡忘,習上任後一直表現強硬的態度,在很多方面相對鄧小平更加不退讓,怕被視為軟弱,這讓習在處理香港目前僵局受到限制。他極力勸說習要傚法當年的鄧小平管治的偉大之處:「具彈性的獨裁主義」,容許自己在處理國內及國外問題上存在寬度。若習能採取較軟性的方法解決香港問題,顯示其能做出更成熟及深層次的瞭解,可讓周邊國家建立信心。

類似的評論,後來又陸續出現在美國其他媒體的評論上,明顯的美方希望「占中」至少達到特首下台,其次北京必須在普選方案對發起「占中」的泛民主黨派讓步。甚至,香港大學學生會會刊《學苑》最新一期以「香港民主獨立」為主題集中探討「港獨」的理論與對策,將本處於邊緣議題的「港獨」推向輿論中心,更進一步說明「占中」背後政治動機的不單純。然而諷刺的是,北京並非如美方所評論的不知所措,特首也不會下台,普選方案也不會修改;「占中」留給香港的,是「占中」、「反占中」和台灣一樣的藍綠對立、社會兩極化的苦果,或者這才是「占中」真正的目的。

美中鬥法,不應拿台港當工具

香港《文匯報》曾在10月初特別刊出曼谷政治學者托尼(Tony Cartalucci)的撰文,批評西方勢力自從極不情願地歸還香港主權後,就開始積極謀劃如何分離香港特區和中國內地,甚至計畫讓香港成為破壞中國穩定的一枚棋子。托尼在文中指出,「占中」表面偽裝成以爭取普選為訴求的民主行動,實際上卻暗中接收以美國國務院、美國民主基金會(NED)和全國民主研究所(NDI)為首的西方國家機構在財政、政治、媒體等各方面的援助。他指出,現在美國已經對自己一手精心打造的亂局公開表態支持,白宮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一字不差地呼應了「占中」領導者的訴求,但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聲明與國務院附屬的全國民主研究所網站上,用精心辭藻堆砌出的干涉香港事務言論不謀而合。

托尼的文章充分反映了北京的看法。然而,由於美國總統歐巴馬計畫於11月10日訪問中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如果美、中不希望「占中」影響了歐習會的主調和雙方會晤的氣氛,則香港「占中」示威很難持續;這是北京態度強硬的另一個外在因素。

事實上,廣場革命也罷、顏色革命也罷,真正決定最後抗爭成敗的,是赤裸裸的武力;如果軍隊不介入倒戈,單靠學生、市民展示所謂的佔領廣場,是不會成功的;而那些因軍人介入或政變而取得成功的廣場抗爭,帶給國家的卻是更長、更大的動亂。再者,如果把公民抗爭運用成進行反體制政爭的工具,不僅徒然把民主價值污名化,而且更成為力爭在體制內進行民主改革者最大的障礙。

今年國務院國慶招待會,習近平致辭時特別指出:「我們堅信,在祖國大家庭中,香港同胞、澳門同胞一定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所謂「祖國大家庭」用詞,以往鮮見用於港澳,倒是常用於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習為何有如此用法,耐人尋味。同樣的,習近平在會晤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也特別強調:兩岸復歸統一,是結束政治對立,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一國兩制+」和「一國兩制-」的選擇

習的談話,背後似隱藏著「一國兩制+」和「一國兩制-」的兩種強硬立場。簡言之,如果台灣當局追求兩岸終止敵對、在一中原則下解決兩岸政治紛歧;則北京所謂的「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就是「一國兩制+」,「+」號代表各種可能性,從國協、邦聯、蘇聯前加盟共和國模式、階段性邦聯論、一國兩席……等等,有討論空間。反之,如果台灣追求的是法理台獨,是一邊一國;則「+」取消,回歸「一國兩制」,沒有談判空間。而香港的情況更不如台灣,如果港人想搞「台灣化」、搞港獨,結果就是「一國兩制-」,這「-」號代表兩制中制度上的彈性設計將被限縮,朝一國傾斜。

從而「占中」究竟是拖累中共崛起的腳步、破壞內部團結?或者反過來,是幫助習近平挾外患而自重、並且讓中共一黨統治的意識型態宣傳得到印證?去年4月,中共中辦曾印發9號文件:《關於當前意識型態領域情況的通報》中寫明「七不講」,──普世價值不要講、新聞自由不要講、公民社會不要講、公民權利不要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錯誤不要講、權貴資產階級不要講、司法獨立不要講;因為這些都是外國用來搞亂輿論、黨和社會,這份文件飽受西方輿論批判。但「占中」如果是美中的大鬥法,則「占中」無疑是「七不講」最佳的反面教材。甚者,「占中」之後,北京會不會狠下心來,清剿香港國外駐點?說到底,美國究竟是扯習近平後腿,還是反拉了習一把?把台灣、香港朝向獨立化操作,究竟會給台、港更大的生存空間、給美國更大的戰略空間?還是一舉被北京收拾乾淨?這會不會是華府一次「最痛苦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