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乎,扭曲乎!

評美媒對香港占中報導
李本京
(前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前 言

占中行動發生迄今已有一個月,西方媒體大篇幅作了連串報導,仔細檢閱這些文字,不難發現其中有著特別含義。有些報導更選邊站,完全違背中立原則。

占中行動之報導多有偏頗傾向,讀者還未看內容就先有了答案。更嚴重的是一些記者報導變作新聞評論。這些作為在島內更是嚴重,或此即當今各地新聞人員的「普世」行為。

採樣方面,筆者以CNN及Bloomberg為電視台代表,平面媒體以N.Y. Times, Washington Post, Wall Street Journal及Time雜誌為標的。這幾家媒體之屬性大略如後;保守,Time, Wall Street Journal。自由開放,CNN, N.Y. Times及Washington Post。當然此一劃分未必盡然。然而也只好這樣粗枝大葉的分了出來。事實上,Time應屬於溫和保守,或列為中間派。Bloomberg則純是商業台,亦應屬中間偏保守。

《時代》雜誌之說法

《時代》(Time)雜誌在過去是個標準身處中間之溫和保守派,從魯斯(Henry Luce)創刊始,此雜誌與保守兩字脫不了鉤。然而事實上時間會讓很多事與物發生變化。例如今天之《時代》就與你我心中想像的樣子有了變化,這是因為今天《時代》有了一位新的女性總編輯。明顯的看出她是一位自由思想的新女性。

這一變化,當然也致此雜誌有了不一樣之面貌。最大之變化,是文章長了,有一種以專文取代報導新聞的趨勢。第二個變化就是增加了文化方面之篇幅。在這樣子大規模改變之下,就很自然地帶進了自由主義的思維。日後《時代》是否就將放棄溫和保守之氣質而走向激進自由派之陣營,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可肯定的是在占中行動之報導上,《時代》是十足自由派的作法,推出一波波支持占中文章。其2014年10月13日出版之封面,採用的照片是黑色雨傘矗立於港警放出催淚彈後衍生之煙霧中,就構圖而言,確實令人一震。達到《時代》所要表達的同情占中之意,接在此期之後,《時代》10月20日出版一期的封面是「學民思潮」之創辦人黃之鋒。

在這篇長達六頁之封面故事中,詳實記載黃之童年及其成長背景,也適時地道出年輕人為何要採取占中之行動,很明顯地,《時代》扮演了占中有力同情者之角色。

占中行動不等於雨傘革命

冷戰結束後西方媒體就創造了「顏色革命」一詞,最早影射的是蘇聯集團崩潰後尋求獨立之前加盟國。在三年前之埃及引起了「茉莉花革命」,而今從10月13日《時代》之封面看,西方媒體將一個社會運動當作了「革命」。

事實上,革命是要推翻政府,例如「武昌革命」就在推翻清政府。「十月革命」則在推翻俄國沙皇政府。如今占中僅是行動,西方媒體看到雨傘就如獲至寶,冠以「雨傘革命」。「革命」兩字如此應用,也太氾濫了。

既然此一行動並非革命,難道真有人認為此行動可以達到革命目的。然而真要革,是革誰的命,是港特首?還是北京政府?一個地方性之占街動作,就成為革命。是用字不慎,還是意有所指?

中外媒體用詞大膽,而標題更是令人以為香港已變色了。Bloomberg電台之新聞標題就是「佔領香港」(Occupy Hongkong)。斗大的字,著實吸睛。然而這種唯恐天下不亂之標題實在離題太遠。

深受國際間重視之CNN當然也是以重點方式播放占中新聞,在過去30天中每天均有數則新聞播報,然而多集中在占中方面。缺少足夠比例之反占中者之報導,這種單方面之新聞播報,使得觀眾以為占中是全香港人之參與。事實上,也有相當數量之香港居民反對此一行動的。CNN之播報可以到達世界每一角落,未能據實以報,令人遺憾。

《紐時》與《華爾街日報》

《紐時》(N.Y. Times)素掌自由派大旗,這次報導占中新聞,當然與其一貫作法相符。

雖然《紐時》以相當多的篇幅報導占中行動,然而卻也坦承,這次行動與美國是有所關聯的,其10月11日由Rolex Dela Pena的特別報導中提到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B)有關事項。Pena報導此一基金會在2012年曾撥款75.5萬美元,又在2013年資助了70萬美元,《紐時》並指出其中有部分美金是專為年輕人參加時事辯論設置,以備在改革的公共辯論中有「參與討論的能力」。《紐時》這一段話,說明了美國出銀子訓練類如占中行動骨幹之辯論能力。

對《紐時》這種記載,民主基金會發言人雅各森(Jane Jacobsen)否認,然而她並未譴責《紐時》。《紐時》並曾以大篇幅報導香港民主黨主席李柱銘之言論。2014年4月香港反對黨領袖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兩人就曾赴華府,遊說美方支持反對人士。接待者是基金會人員。

《紐時》另提及美駐港總領館是美國在亞洲間諜要地。據稱有1,000名僱員。美官方否認,指出僅150名僱員在港工作,是《紐時》對,還是美官方對,聰明的您,一定已有答案。

《紐時》支持香港占中運動,大幅度報導李柱銘活動,10月6日的《紐時》長文刊出李之談話,達到傳遞反中言論之目的,李主要認為「既然中國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上之諾言,則「英國必須採取行動,……美國是該條約的實質保證人」,李這番話好似意圖將香港國際化。

總體而言,《華爾街日報》(《華日》,Wall Street Journal)對占中行動之報導較少,多出以新聞方式,即使評論,篇幅亦較短。並未偏向任何一方,十足一份以金融經濟為主軸之國際大報。

《華日》10月13日登載一則有關駭客組織侵入約五萬封北京政府之電子郵件,癱瘓約16個北京政府官網,這多半是占中者所為。

《華日》認為美國對中國在香港之主權並無異議,而僅就與美國有利益之相關事實「表達意見」。同時美國國會議員們表示「對香港民主制度支持」。

《華日》也揭穿了「民主基金會」在香港與今次占中活動有關,並指出幾個基金會人員月前「與香港抗議組織者有會面」。

該報早在10月8日即鐵口直斷目前之占中行動注定會在未來影響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關係,至於這關係將如何走?該報則未明言。僅說北京未來會以微妙方式顯著加強對香港監視。

《華日》認為就算此一占中行動落幕,(未來競選特首之政治人物也不會忽視這群少年氣盛的新興政治熱衷者。)為早日恢復平靜,香港當局作些妥協,這一點幾乎是肯定的。

結 語

時間過的真快,占中行動至今快一個月,這次行動之產生至運行確有外國人士參與。

知名網站Landdestroyer月前發表了一篇網文,由Tony Cartalucci所寫《美國公開認可她製造的亂局」(US openly approves H.K. chaos it created)。此文也揭穿了「民主基金會」的作為。

事實上,在此基金會下有一附屬單位「全國民主研究所」(National Democracy Institute, NDI)。多年前NDI網頁即提及「真普選」(genuine democracy),這一名詞較香港反對派所提出的還早,由此可知美方在這方面所下之力道,真正是出錢出力。

戴耀廷出身NDI,是李柱銘之秘書,今日更是占中運動主持人之一。如這些素材屬實,可梳理出一個概略。即某些占中行動帶頭人與美國民主基金會有關聯,這幾年每年約拿到基金會約70萬美元,要問的是這筆錢是如何消化掉的。

再一個要問的是,似此長期抗爭行動真是大多數港民所樂見?這種爭議對香港經濟予以重擊,誰應對小市民之傷害作出賠償?最後要問的是,美國民主基金會究竟想將香港帶向何方,難道把香港當作棋子以遂行其在「亞洲圍堵北京」之意圖?這些問題,理當有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