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衛「回憶錄」傳遞美國對台政策新指令

毛鑄倫


真真假假「回憶錄」

台北主流媒體《中國時報》、《聯合報》1月26日皆以較大篇幅報導,「美國在台協會」創辦人與首任理事主席丁大衛(David Dean,2013年10月27日去世),生前撰就的回憶錄《非正式外交》(Unofficial Diplomacy)最近出版上市,已是作者死後一年又三個月的事。

由於丁大衛是長期負責美國對中國(兩岸)政策與實際業務的第一線高階外交/情報要員,他的回憶錄內容想當然會涉及很多機密,適不適合公 開,須受所屬工作單位中央情報局(ClA)高度管制。所以,丁大衛退休後即著手整理撰寫回憶錄,在最近得以出版,應已經過相當周密的「審查處理」。同時, 人們也有必要謹慎閱讀,這本回憶錄所敘述的某些敏感情節,都是誠實的或確屬真相嗎?或者,這本書在「台灣現況」深陷動盪混亂前景難測的此際,及時出版,是 否夾帶有若干特殊政治目的,意在發揮對台北作提醒、告誡、指導、預防等,上國參謀本部對其陣營麾下傭兵僕從的點撥號令,使能克盡敵前應戰之責的作用。

而關於海峽兩岸問題牽涉到的中-美-台三邊的攻防算計糾葛,早自1960年,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時,其兩黨政客、智庫隊伍,對如何更緊密 順暢的約束/掌控當年台灣的國民黨(KMT)蔣政權,使之知所服從/不妨礙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冷戰戰略操作,即已達成至少兩項基本工作方向共識:其一是多管 齊下嚴格限制KMT任何企圖對中國大陸的軍事行動,責成須於事前及早詳實呈報美方,並徵求批准,如有矇蔽輕舉妄動,則「自負後果」。這一重點其實等於取消 國軍撤台後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任務--(武力)反攻大陸,因此,KMT在台灣的軍事力量被束縛在漫長的被閒置/銷蝕狀態;這同時也是跡近對蔣介石的 「軟禁」、「閹割」。其二就是鼓勵/誘引KMT內外親美媚日勢力迷信/複誦/鼓吹「民主人權」與「反攻無望」諸論,主張KMT當局應安於「現狀」,把精 神、氣力、資源投入台灣的「政治民主化」、「經濟現代化」等更有實利的發展項目。而經由這一過程培養出逐漸擴大/有力的台灣「中產階級」與「自由化-獨立 思考知識分子」後,台灣將轉型為兩黨/多黨競爭輪替執政的「美規民主」體制,確定西太平洋美國霸權卵翼下的附庸/次級國家身分與中國切割,徹底拋棄/否定 1945年光復或1949年以來的,蔣氏KMT黨國體制與意識型態論述系統。這其實是推動在台灣另外建立一個「中國以外」的,依循美國設計,服從與服務於 美國通盤戰略利益的「新國家」。這就是「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與蔣氏父子周旋的「上國欽差」

這一出自美國構想並用心用力施加於當年台灣(KMT-ROC)的「改造/革新工程」,其正面短兵相接糾纏角力的對象,主要即為蔣氏父子。必須指出,當年美 國用來與蔣與其嫡系文武重臣周旋的角色,皆確為深諳蔣氏KMT歷史/心理背景與其政權權力操作模式的高手菁英。這些彬彬有禮談吐親和言之有物的「上國欽 差」們,諸如莊萊德、丁大衛、克萊恩、李潔明、費浩偉等人,在兩蔣時代忠誠敬業的在台北接力貫徹美國的對台政策,刻意展現彼等優雅溫文與理解同情的「親 ROC」、「紳士風度」,而逐步攫獲在雙方互動上的優勢主導地位,也取得台灣廣大民眾尤其是各階層知識分子的好感尊崇,也使KMT-ROC接受實為虛幻的 「美國-台灣利益共同體」謊言,甚至台灣內部相互敵對傾軋的左右統獨各派系,亦皆引以為信仰。大致上,歷史走到1970年代,美國展開一手推動跟北京「解 凍」,另一手則藉此一動作,轉而陰柔含蓄的製造考慮背棄出賣台灣假象,恐嚇挾持已被嚇得魂飛魄散的KMT,最終成功取得徹底收服的效果。KMT自此屈服而 視為當然的接受這個美-台之間,你主子我奴才的不平等關係,也在這個荒謬病態的基礎上,來面對因應80年代因華盛頓-北京關係劇烈演變後衍生的兩岸新局。 這是一個20世紀初葉在中國崛起,以救國建國為奮鬥目標號召天下奮起革命,領導全民族浴血不屈抗日八年的政黨,在台灣墮落到向霸權強國屈服忍讓自毀長城, 一至自辱自殘自掘墳墓的羞恥過程。人們尤應公正的看到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長期著力,蠶食鯨吞的豐碩收穫。

由於在台灣尚未及看到丁氏原著,吾人只能依據媒體上的摘要報導勉為評論。

由上述論點所提供的背景理解,可以發現所謂「美-台關係」是毫不平等的主從/依附關係。它的荒謬核心在於,近30多年來,大陸中國以國家 民族的大義大利相號召,敦促兩岸結束分裂敵對,建議兩岸聯手平等合作,共為追求民族偉大復興一盡中國人的天責。但從90年代之後,台灣以反其道而行回應與 日俱烈,走在乖張頑逆以非/反中國的尖兵自居,以充當美-日傭兵前哨為得計的歧路上,跟堅持「和平解決」政策路線的大陸,玩著虛偽奸巧賴皮欺騙的遊戲,利 用拖延時間,鞏固台灣被霸權上國命令下,「經貿爭利、政治區隔、軍事敵對」的頑拒改變的兩岸關係「現況」,無限期的維持「實質獨立」狀態,以異想天開寄希 望於中國大陸的終將崩解拆散,為自己苟且生存的技巧與目的。

兩岸關係正常化全付諸東流

去年11月29日,KMT泛藍陣營在馬英九已執政六年的「九合一」選舉崩盤慘敗,公認將在2016年總統大選後,拱手讓出政權,由民進黨再輪替上台。吾人 必須清醒的檢視,兩岸關係在馬英九上台初期,獲致迅速的正向進展所取得的成就,在他的第二任上,便詭異的停滯不前障阻叢生。而北京尚在探究馬在此一尷尬困 局之所以形成中的角色之際,馬英九在台灣已經淪為千夫所指眾矢之的,聲望瀕臨破產,在「九合一」之前已提前「跛鴨化」,待大敗後馬辭去KMT主席黨職,更 形成北京等於被迫面對/只得接受,始自2008年經營出的展望樂觀的兩岸關係,最晚在2014年底正式歸零,退回「原點」的局面。北京被迫似乎必須重作盤 點再擬計畫以為因應,而兩岸也適時湧現重啟爐灶的各種說法,譬如台灣的蔡英文、柯文哲,以及大陸軍方退休高幹等的「不同主張」。然而,兩岸關係寶貴的正常 化積極進展的時間與創造的機遇,卻就此付諸東流。這是由全體中國人付出的沉重代價。

最後,丁大衛的這本回憶錄《非正式外交》傳遞了什麼重點訊息,值得關切兩岸關係與台灣前途問題者注意呢?似可簡要概述如下:

丁大衛的回憶錄專書問世的時間點,跟克萊恩於蔣經國去世後不久發表的《我所知道的蔣經國》一書,頗為雷同。由美國主管對台政策的實務/蹲 點資深高幹,具名出書作總結,亦即均為在台灣走到結束前一階段,將要進入下一階段的「轉型前」,美國「善意的坦述」它在前一階段中的「角色與貢獻」,藉此 教導/規範下一階段將接續與美國的關係的台灣領導人/團隊,應該注意維護與避免的行事重點。這是開學前夕,老師對學生的叮嚀也是告誡。

丁的回憶錄所傳遞的要害訊息,是憶述蔣經國在逝世前任期間,與大陸高層,甚至蘇聯特務,都有接觸交流互動情事,但是也都事前事後讓丁大衛 知道,而且詳盡完整,絕無掩飾隱瞞,因此,雙方互信堅實關係密切良好。丁在回憶錄中談論這些「往事」時,巧妙的帶到,當年擔任蔣英文祕書的馬英九,所負的 重大工作任務之一,即為蔣將他的這些「特殊動靜」或「不尋常接觸」,授命馬向丁呈報。當然,馬也會將丁的「回應」,帶回來稟報蔣。馬英九因此是一個超出台 -美官方既有體制形式的「最高中介」環節,說明了他是美方也是蔣「最信任」的角色。這一強大的背景,跟他終於在08年登上總統大位,有什麼關係?

兩岸關係 馬英九唯美國之命是從

在這裡,丁代表美國點出/公布了馬當年在台-美高層互動中的角色與功能,進一步佐證了,去年美國政府重要外圍機構「艾森豪基金會」會長,親自但低調來台授勛馬英九,高調褒揚馬在「維護東海和平」上的貢獻的含意。

明年馬自須任滿下台,美國依慣例「及早輔導」台灣的新總統與其團隊,可以高度假設那是民進黨與蔡英文。在不容給美國意外的戒律下,在極具 敏感且危險性高的美-中-台錯綜三角關係上,台灣也即將進入新階段的美-台關係時代,因之台灣在跟中國大陸的各種不同範疇與層次的「平衡互動」上,尤須體 會/遵循丁大衛所正告的蔣經國/馬英九模式,向大美上國事前知會事後誠實報告,扮演好美國派任/期許的角色。

能不能這樣說,馬英九的(2008-2016)八年KMT執政,由丁大衛回憶錄預作的總結看來,結果是一個更迴避正常化的與更唯美國之命是從的,台灣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政策與實踐「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