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台雙城論壇與兩岸文化交流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蔡英文向台獨基本教義派傾斜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在某種程度上,雖可說是繼承李登輝戒急用忍路線;但不同於李採取硬性對抗,導致大陸當局飛彈試射試圖在軍事上威懾台灣。蔡英文從中獲取教訓改採柔性對抗,有的大陸學者就稱這是「沒有台獨的台獨之路」 ,蔡英文採取政治「反中」、文化「棄中」、法理「拆中」、經濟「脫中」及戰略「制中」策略。然隨著治理危機、民意持續下滑及欠缺來自大陸當局善意回應,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可能向台獨基本教義派傾斜。

5.20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領域逐漸生變倒退,目前大陸當局採取堅壁清野策略,從中央到地方全面邊緣化民進黨。滬台雙城論壇成為目前兩岸官方正式接觸最高層級,今年得以續辦主因在柯市長表達對「九二共識」的瞭解與尊重、認為「一個中國」沒有問題、「兩岸一家親總比一家仇還好」;同時肯定大陸和平崛起及小康社會建立。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滬台雙城論壇簽署三項合作備忘錄:馬拉松、電影節及台北市文山區和上海市松江區等交流合作。這顯示雙城合作已跨向體育、藝文與基層,從著重經貿,追求互利,轉移關注文化、體育等和市民日常生活相關領域。上海市代表沙海林並建議加強兩岸教育文化領域合作。

雙城文化交流與合作必須導入市民參與,真正成為公民社會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縮短兩市市民社會距離、心理距離,擴展文化交流成為兩岸關係緩衝器,當這種緩衝器散佈在兩岸關係網絡結構越多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框架越能發揮。

兩岸目前的文化交流已呈廣泛性、多樣性、自發性跟民間性。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如歷史觀和意識型態的衝突、交流不平衡、普通民眾參與不足、短期交流效果有限等,需要雙方共同改進。

國民黨政府認為台灣文化就是中華文化的體現,曾自許要在台灣復興中華文化,為傳統中華文化的真正繼承者;民進黨政府則認為中華文化是台灣多元海洋文化的一環,並不否認台灣人民在歷史、血緣及文化上為廣義中華文化圈及中華民族的成員,中華文化在台灣已融合各種多元文化,因此吸納中華文化的台灣文化更顯包容性、生命力與活力。

建構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目前中華文化在大陸的復興尚不足以在文化全球化趨勢中,取得優勢地位。然而,台灣豐富且多元的中華文化發展,恰可扮演其核心關鍵推進器角色,而非僅只是助燃器輔助作用,甚至是發揮主導性功能。

論者以為,弘揚中華文化的王道力量,不僅對外有利於大陸和平崛起,以說服來自「中國威脅論」者之質疑及維持區域安全與和平穩定;同時對內有利於建構和諧小康社會,發揮穩定社會的力量,消解源自「中國崩潰論」者之唱衰攻伐。兩岸文化交流的策略選擇或應有如下思考:

首先是建構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台灣應避免與「中華民族主義」的對抗,「不是強調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性,而是強調其相同性;不是強調台灣與中國的對抗性與矛盾性,而是強調其和諧性與共容性」。兩岸交流和合作的最高目標 ,應該是要建構一個「共存共榮」、互惠而不歧視、和平而非衝突、對等而非從屬的關係。

同時,應框架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仍指向一樣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命運共同體」空間為最大共識。至少民進黨並不否認兩岸人民係屬同文同種同源,台灣人也是中華民族成員。2016年3月29日公佈的艾普羅民調結果顯示,台灣民眾的泛中國人認同高達63.9%,這顯示台灣主體認同與中華民族認同並沒有截然對立,彼此可以相互包容。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國民,且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

其次全面開展雙向文化交流政策:兩岸當局應加強文化及教育交流,透過體驗式的交流拉近兩岸民眾心理的距離,增強中華文化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同時,積極建構公民社會中公共論壇,以理性表達其主張,勿被民粹綁架,合理規範與引導在網絡、新媒體等言論表達,雙方應避免大陸極端的民族主義與民粹的台灣本土意識產生衝突,避免兩岸網民尤其是年輕人走向非理性地表述兩岸關係的觀點,這樣對兩岸關係發展毫無正面效應。

隨著民進黨政府執政,兩岸在政治、經濟、外交關係更是充滿不確定性,而文化交流因屬於低階政治,可帶來親善和平關係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可以產生相互學習效果,增進認識、互相理解、尊重差異、欣賞多元及強化認同,傳播兩岸優質文化涵養及共創新價值思維。

尤其輿論監督更扮演第四權作用,為建構兩岸公民文化,應放寬新聞交流限制。例如開放媒體及新聞出版品相互可以依法在對方發行或播出;進行兩岸傳媒互聯網的合作,借此展現彼此積極促進兩岸新聞與民間交流的誠意。此有助於文明主流價值、思想的傳播,特別是民主憲政理念、市場經濟制度運作的新思維,及強化公民社會的自主性等等。東西德分裂期間 雙方新聞人員交流過程經驗,恰可做為兩岸新聞交流的參考。

建立兩岸公民社會文化聯盟

最後是建立兩岸公民社會文化聯盟:因應大陸公民社會的興起,台灣也應該效法大陸對台政策的作法,秉持「寄希望於大陸當局,更寄希望於大陸人民」,兩岸應把「社會」、「文化」兩個主軸放在兩岸關係的核心位置,將兩岸公民社會發展的理念鑲嵌在兩岸關係論述中。然而,目前台灣的大陸政策欠缺對大陸人民的溝通對話,沒有將大陸人民視為政策的標的群體 ,不僅無法爭取大陸民心及建立同理心、營造真正和解善意;反而製造反中仇中、激化民族主義情感對立及對台主張「武統」聲浪。更讓大陸民眾認定台灣政府和民間歧視乃至敵視大陸,陸生與陸配問題即可印證。

或有論者以為,兩岸在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可進一步思考文化ECFA概念與規劃作法,然此在民進黨執政後憑添變數。兩岸關係發展應跳脫新自由主義所產生的兩岸權貴資本主義及新現實主義的「安全困境」,必須多從建構主義視角發展中華民族認同及命運共同意識出發;而非擴大新現實主義路徑反多強調主權、政治自主性及軍事安全,這比較易於建構長遠穩定的和平關係架構。

這種「以社會為本」、「以文化為本」、「以人為本」及「更寄希望於大陸人民」的創新性思維,有助於促成兩岸社會進步力量共同務實的追求多元、開放、自由、平等、法治、民主、憲政及人權的價值。兩岸可藉由建構公民社會聯盟,培養更為成熟的民主文化,共同營造一個尊重公民權利、遵循依法治國及以憲治國的兩岸新社會,透過文化交流產生示範作用,以形塑和尊重各自的價值、信念及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