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伊朗對峙走向常態化

美俄伊以四國力量的對抗

孫若怡
(中國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理事長)


7月18日,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報導,第五艦隊林肯號航母在執行任務時一位水手落海失蹤,目前有西班牙、巴基斯坦等國的船隻協助搜尋打撈。5月,林肯號航母原來在阿拉伯海巡弋;6月,已然開進了波斯灣。美方的底線:一旦有美軍死亡,必有相應行動。

俄敘聯軍4月橫掃敘利亞境內叛軍以來,敘利亞政府軍已經重新收復了境內95%的領土,美國控制中東的「大中東計畫」受到極大阻礙與挫折。2018年,川普總統雖嚷著要自敘利亞撤軍,但隨美俄、伊朗與以色列間的對抗上升,變相的北約版中東計畫的提出,似乎又預告美國不會放棄對中東的控制權。那可是他石油貿易與美元貨幣結算的關鍵!

美俄強強對抗

在俄國家門口黑海進行的演習,有美國、北約和烏克蘭等19國參加,出動戰機32架、戰艦幾十艘,還有ATM-260空空導彈,演習以防空導彈為主。此外,美國除在距克里米亞僅25里、烏克蘭轄下的赫爾松州與尼古拉耶夫州地方,建立軍事基地,藉以遏制俄國。此外,在波蘭、羅馬尼亞等俄國的「軟腹地帶」,也相繼駐軍,建立軍事與導彈基地。美國北方司令部更聲明,將在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中,積極在北極開闢戰略港口,以應對俄國北極的部署。

俄國自然要展示其肌肉與信心。面對黑海「海上微風2019」的軍演,俄國也在同一海域舉行跨軍種演習。除將40架伊爾76戰機空降克里米亞半島,並以SU-27擔任空降任務,將具有俄軍中「尖刀」之稱的空降兵2,400名空降該地。演習期間,俄軍機近距離斜向穿越美國p-8「海神」偵察機或其他軍機,進行攔截或跟拍。另外在克里米亞部署「凌堡系統」長程導彈,組建克里米亞特別防禦區,並進駐俄國最具威力的圖-22轟炸機。對S-500遠程防空導彈,俄國也積極投入量產。這款被俄羅斯人戲稱為「普羅米修斯神的武器」,具有多面向防空防天能力,可以摧毀600公里外的目標,堪稱俄國之重器。面對當下的威脅與挑釁,俄國甚至將危機處置權,已然下放至指戰員的基層單位。更重要的是,俄國將啟動實施「末日飛機」計畫;這是指一旦國家遭到核打擊,飛機就升空成為戰略用途的空中指揮所,作為作戰指揮的新中心,進而可對地面的軍力進行整合與調度。俄國目前有四架具有這種功能的飛機,分屬ER80與ER96系列。

美俄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大。雖說大國無戰爭,但自委內瑞拉、敘利亞、伊朗乃至波羅的海、黑海與北極的鬥爭,俄國強勢亮劍;說明兩國愈趨惡化的關係短期內似乎難以扭轉。

美伊較勁呈常態性

美國的籌謀

自美國與伊朗尖銳對峙以來,美國在鄰近伊朗各國的美軍基地已部署了F-35、F-15、F-22等各類型先進戰機數百架,三大航母戰鬥群更分別在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巡弋,蓄勢待發。川普曾揚言:一旦開戰,美國有能力將伊朗自地圖上抹去。

7月16日,美國國防部長參謀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宣稱,美國與盟友計畫組成一個「多國軍事聯盟」,希望在兩週內確定議案;此議一出,沙烏地阿拉伯、日本等盟友立即的積極響應。聯盟一旦成形,猶如中東聯盟的北約版或阿拉伯版北約的雛型,建立直接打擊伊朗的基礎。此外,美國更派遣RC135偵查機赴中東蒐集伊朗彈道導彈的相關資料;該型偵察機美國只有三架,只接受參謀聯席會議主席調派,執行的都是國家級的優先任務。

伊朗的底氣

在空軍和海軍裝備與戰力上,伊朗無法與美國相比,但在國內各地部署射程自數百公里到數千公里之遙的數千枚彈道導彈,威力足以瞬間讓以色列消失。伊朗一旦遭美軍攻擊後,回擊的能力到底還有多大,一直是美國無法掌握的軟肋;派RC135偵查機蒐集相關訊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一方面,清理戰場、佔有領土乃至重立中樞,是兩國交戰後勝負底定的指標性工作;伊朗是一個擁有歷史文化的大國,國土廣袤,地勢險要,又有一支強悍善戰的陸軍,阿富汗與伊拉克難望其項背。因此,開戰易、息戰難,一不小心,又再次陷入戰後的泥淖。長期以來,伊朗力圖自力更生,因此發展出一套獨立自主的工業生產體系;上自武器研發與製造,下至民生用品,都能相當程度的自給自足。

6月底,普京聲稱2019年軍事演習要在伊朗舉行,屆時中、俄、委內瑞拉、白俄羅斯、阿薩克斯坦等12國將參加各種國際軍事比賽的項目;對伊朗開戰也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美國大搞對台軍售,中伊間長期沒有眉目的軍售談判獲得了極大的進展;據悉東風反彈道導彈系列以及其他相關尖端軍備科技方面,都在合作討論之列。據悉,目前已有中國的殲-10戰機60架進駐伊朗。

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零出口的制裁,成效不彰。中俄與歐盟避開美元結算機制,進口廉價的伊朗原油;數量固然大幅減低,但伊朗卻得以維持國家起碼的經濟運轉。近期美國艦隻對通過波斯灣與霍爾木茲海峽的貨輪進行攔檢,限制伊朗輸油船隻出入。伊朗國民議會發言人哈米尼立即宣稱,伊朗將對行經霍爾木茲海峽的船隻開徵通行費;屆時美艦若不繳費硬闖,伊朗就有足夠的藉口關閉海峽了。

英國於直布羅陀海峽扣押一艘伊朗油輪後,伊朗立馬扣押兩艘英國油輪,事後技巧的釋放一艘以示對等。7月22日,伊朗有關調查部門聲稱破獲一個間諜網,抓捕了20位美國在伊朗的間諜。時至今日,美伊間的互動一波接一波,但緊守著擊毀無人機的邊線,誰都沒有越雷池一步,雖說不無擦槍走火可能,但至少在短時間內,對峙有朝常態發展的趨勢。

代理人之間的大戰

以伊衝突

7月10日凌晨,針對伊朗在敘利亞境內、位於大馬士革南部的最大軍事基地,以及伊朗儲存導彈的倉庫與相關設備,以色列自黎巴嫩領空方向發射大量的炮彈襲擊。同時美國也從地中海上的神盾號驅逐艦上向敘利亞發射導彈。此次空襲,不但盡毀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還造成九名軍官陣亡;明顯的是要打擊敘境的伊朗「聖城旅」軍。與此同時,土耳其忽於伊德利卜省西部出兵,協助土國支持的叛軍敘利亞自由軍,進攻敘利亞政府軍。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則在伊朗境內襲擊彈藥庫外,更喬裝成伊斯蘭革命衛隊,偷襲土耳其的邊防部隊。

面對上述發展,普京異常憤怒。7月初,美以兩國邀約俄羅斯舉行三方會談,討論中東局勢的安排;適時,俄國還籲請美國應遵守退出敘利亞的承諾。結果是美、以兩國對敘利亞聯手發動導彈襲擊,美、以特工還挑起了敘、伊、土三方的互打局面。

7月15日,俄羅斯以S-25戰機與武裝直升機為主,連夜飛敘利亞,對伊德利卜省境內的反政府軍,進行40餘次的連番轟炸,投擲了140多枚空對地汽油彈。致使反叛軍的指揮部、軍火庫、補給點和砲兵陣地瞬間成了火海,1,300名的叛軍喪生。由於美、以、土三國是敘利亞境內不同派系叛軍的金主,俄羅斯此舉說明要徹底解決4月以來久懸未決的伊德利卜省反叛軍的問題。另一方面,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及其周邊名為卡爾卡區的基地,則遭到火箭彈的猛烈襲擊。據悉為伊拉克境內什葉派民兵「庫茲部隊」所為,該部隊以「人民動員力量」之名,自2016年成立以來接受伊朗反坦克導彈裝備支援,在該地與美軍有「不對稱優勢」。

以巴衝突

7月18日,因以色列單方面撕毀停戰協議,派遣特工暗殺一名巴勒斯坦高級官員,致使哈瑪斯派對以境內發射十數枚火箭彈反擊。隨後,以色列大部隊集結在加薩與邊境地帶,派出陸軍與空軍進行全面總攻。巴勒斯坦誓死不退,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300枚火箭彈,以色列的鐵瓊防空系統只攔截到三成。一輛以色列運兵車被炸毀後,以色列為此大規模空襲巴勒斯坦的彈藥庫、軍事基地、地道與軍營等70多處,造成平民大量傷亡。以色列無視聯合國的和平呼籲,一心要摧毀巴勒斯坦政權,巴勒斯坦情願國破家亡也不投降。雙方衝突的最高點,巴勒斯坦於10小時內,再對以境內發射了400枚火箭彈,其防空系統只攔截到了100枚;以色列自然不肯罷休,當天就摧毀了巴勒斯坦境內150處基地,包括廣播大樓與行政大樓。

這場激烈衝突的爆發固然殘酷,但有一個現象頗堪玩味。過去,以色列總以其鐵瓊防空系統自豪,以其先進的空軍與導彈,殺遍阿拉伯國家無敵手。然而,鐵瓊防空系統啟動一次就需耗費數百萬美元,而哈瑪斯與巴勒斯坦政府所擁有的導彈,一枚造價不過數萬數十萬不等,這在未來的戰鬥中,對地窄人稠的以色列而言還真是一個警訊;以色列應學會與人和平共處,以霸凌弱實非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