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兩岸經貿關係的衝擊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過去十餘年來,至少有兩次重大經濟金融事件影響世界經濟增長,並造成全球產業鏈的重組。第一次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相繼進行經濟發展策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而引發全球產業鏈的重新佈局。10年後,逆全球化風潮興起,單邊主義和貿易主義盛行,美國川普政府於2018年開始對中國掀起貿易戰,引發第二次全球產業鏈的調整。今(2020)年1月中旬,中美簽署首階段經貿協定,國際社會剛獲喘息之際,1月底武漢突然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湖北、大陸及全球其他城市,對正處於下行中國經濟帶來沉重壓力,對世界經濟和兩岸經貿帶來相當的衝擊。疫情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未必只停留在短期層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及已構建的密切產業關聯,產能恢復速度的快慢,停產對全球供應鏈的溢出效應,是評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深度和持續性關鍵所在。

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41年的和平環境與改革開放政策為中國經濟帶來快速增長,但社會因此出現的劇變,加上瞬息萬變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使中國的經濟也面臨諸多急待克服的問題,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帶來鉅大衝擊,暴露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傳統勞動密集產業以出口為增長引擎的發展模式,已無法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而必須透過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發展策略。近年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的便是在提高中國經濟的質量,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而穩定增長和防風險顯然是宏觀調控的重點。

儘管中共宣稱「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的區間,但下行趨勢卻難以遏止。2017-2019年經濟增速分別為6.9%、6.6%和6.1%。依季度看,2018年四個季度的增速為6.8%、6.7%、6.5%和6.4%,2019年四個季度的增速為6.4%、6.2%、6.0%和6.0%。顯然中國已出現經濟下行長期化趨勢,主要在整體投資增速放緩,金融去槓桿未能緩解潛在金融風險,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以及外需減弱導致出口不振等因素的交互影響。

以金融風險為例,隨著經濟增長放緩,2018年中國整體非金融部門(非金融企業加政府加居民)在GDP債務佔比268%,2019年可能增至274%,2020年可能進一步升至286%。其中,私營企業的資金鏈已普遍呈緊繃狀態。據統計,2019年11月中國私營企業應收票據和應收帳款達5.02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32.3%,應收帳款平均回收期達44.6天。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首先是旅遊、餐飲、娛樂等服務業,但其所受衝擊主要來自需求面,此項需求在疫情受到控制後會立即恢復,甚至反彈。

其次,疫情對工業生產活動的衝擊,不同行業、地區情況各異,但在用工、訂單、庫存、生產、運輸等方面,基本上視疫情發展情況,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受到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雙重衝擊。

第三、出口貿易受到國內生產供給和國外需求影響,製造業出口產品的供給由國內生產復工快慢決定,而國際市場則可能面臨轉單、新訂單流失,以及世界經濟增長減緩以致需求減弱,將衝擊原已疲弱的中國出口貿易。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資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佔外貿總值的42.7%,其中出口比例超過50%。這些以中小企業為主要群體的民營企業,如果出口不振,將面臨經營困境。

儘管疫情的爆發和可能發展終究只是一個短期現象,惟在中小企業資金緊繃的現實環境下,短期的可能衝擊也不容低估。蓋因中小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在疫情衝擊下經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特別是資金鏈斷裂和延續問題,可能帶來企業破產,潛藏金融危機的風險,進而影響後續經濟走勢。

中國經濟下行的外溢效應

今年2月上旬,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針對停工停業造成損失的調研顯示,35.09%的企業表示損失將達到30-50%,24.6%的企業損失將達到50-80%,3.51%企業損失將達到80-100%,還有10%的企業表示損失將超過100%。在能承受晚開工時間問題上,17.54%的企業能承受晚開工一周以內,35.09%的企業為一至兩周,24.56%的企業為兩周至一個月,15.79%的企業為一至兩個月,僅有5.26%的企業表示兩個月以上。造成疫情損失的主要原因在員工成本增加、利息等資本支出、空置廠房、訂單違約、資金鏈斷裂、貸款到期等。

為紓緩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中共已推出多項穩定股市及支持經濟的措施,繼中國人民銀行於2月初向市場投放流動性達1.7萬億元人民幣,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也提出各類紓困政策和扶助企業政策,諸如增加貸款支持、降低貸款利率、減免稅費、延遲繳納社保費用等,以期力保企業生存,以免裁員潮及倒閉潮出現,為總體經濟帶來更沉重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中國經濟必然出現下行趨勢。一般估計,GDP增速將下滑至5.5-5.8%,而第一季的增速將在4-4.5%。當然實際形勢將視疫情控制程度和時序而有所變化。顯然中國經濟下行已無可避免,但由於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以及目前存在的密切連結關係,世界經濟將受到不利影響。

當今中國經濟能量已非2003年SARS發生時所能比擬。2003年中國僅佔全球GDP的4%,2019年佔全球GDP的比重已達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30%左右。為此,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警告,中國的肺炎疫情將使全球生產和供應鏈混亂,影響旅遊和商務發展。

首先,生產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目前全球至少有51,000家公司,其中163家屬於美國《財富》1,000強,在中國受災區擁有一個或多個直接或一級供應商;全球至少有500萬家公司與受災區具有一個或多個二級供應商的關聯,疫情明顯牽動全球供應鏈,尤其是電子業。據估計,全球智能手機約65%在中國生產,個人電腦則有約45%在中國生產。

第二、疫情影響大宗物資的供求和價格。疫情發生前,中國一天消耗1,300萬桶原油,約佔全球14%,已是全球原油進口最大國,疫情造成海陸空交通需求減少,工廠停工,中國每日的石油消費需求下降約300萬桶,相當總消費量的20%,可能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對需求最大的衝擊,並導致原油價格下跌。此一現象也可能出現在銅、鐵、稀土、大豆、牛肉……等物資的供求上。

第三、觀光旅遊業將遭重創。近10年來透過觀光旅遊,中國旅客對全球經濟起到相當作用。2003年境外遊的中國旅客約在2,000萬人次,2018年已達1.63億,每年消費達2,770億美元,佔全球旅客消費16%,中國旅客已成全球觀光收入的重要來源。在亞太地區,中國旅客佔亞太區旅遊業51%營收,其中,中國旅客佔泰國總遊客30%,佔日本總遊客27%,疫情對全球旅遊業造成嚴重打擊。

第四、潛藏金融危機的風險。從19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19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到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歷史多次證明,通過累積債務推動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最終會釀成系統性風險,導致金融危機爆發。2019年第三季全球債務總額252.6萬億美元,按年增加近10萬億,全球債務與GDP比率持續攀升至322%,創下歷史新高。此次疫情的蔓延及連串負面外溢效應,是否會發生全球性系統風險,令人擔憂。

台灣經濟面臨的衝擊和影響

過去20餘年來,主要是透過市場經濟驅動,兩岸逐步建立緊密的經貿互動關係,而其互動的良窳又深受兩岸政治氛圍影響。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半官方」互動機制停擺,陸客來台人數銳減,去年8月大陸方面限制自由行和團客人數,使台灣觀光業陷入經營窘境。事實上,業者早已瞭解蔡英文連任,大陸不會放寬陸客來台限制,並已做好「度小月」的心理準備。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從第一線的觀光運輸業逐步蔓延至百貨、零售、餐飲等內需產業,幾乎是哀鴻遍野,對台灣經濟活動產生嚴重的阻礙。據估計,如果疫情持續三個月,台灣相關行業營收損失將達台幣5,000億元。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的衝擊,行政院制定「特別紓困條例」,並編列600億元特別預算,這筆經費除將協助觀光運輸、零售餐飲、農業等遭疫情重創產業度過難關,也預計配合發放價值20億元的「振興抵用券」活絡台灣經濟。行政院主計處已將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由原來預估的2.72%下修至2.37%,而國發會的預測,若疫情持續三個月,台灣GDP將減緩0.35-0.5個百分點。

行政院編列600億元紓困方案中,觀光產業、運輸產業200億元(其中紓困方案約142.3億元、復興及振興方案約54.5億元)、內需型產業160億元(其中信保基金專款100億元、貸款利息補貼25億元)、農漁業60億元(其中紓困貸款51億7120萬元)。這筆經費不僅要「紓困」更要「振興」,基本上是以「紓困」為主。但必須指出,疫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層面並不止於此,如從全球產業鏈和兩岸經貿關係的連結來看,問題似更嚴重。

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例,肺炎疫情始發於中國主要工商業重鎮湖北武漢,而蔓延至其他省份和城市。由於武漢工廠復工無期,聯想的生產滯後,將影響電子零組件供應;而鴻海能否復工,蘋果是否面臨斷鏈的引爆點則在鄭州。鄭州「半封城」,不只代表「代工之王」鴻海的問題,更牽動背後台積電、大立光、臻鼎等數十家蘋果供應鏈,它們整整佔據台股逾三分之一的總市值。

台灣的產業層面上,目前已浮上檯面的為中西藥成品和藥材缺貨,主要因原材料和成品均來自大陸,而受限於大陸復工緩慢和運輸的問題正面臨無貨可賣困境。另據台灣《商業周刊》的調查分析,目前台灣重型或小型產業受疫情的影響有:1.台塑化因大陸市場需求消失、儲槽爆滿賣不掉,台塑化獲利拉警報,並將影響下游的生技、農業、面板、半導體、汽車及紡織等關聯產業。2.台灣美妝業一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連同美妝品工廠、代理商和通路商,有上千家公司,維繫上萬人生計,但洗髮精、淋浴乳、乳液等,由於空瓶和壓頭大部分產自大陸,無法運出,對此一產業已造成相當的衝擊。3.台灣上萬娃娃機店,其主要禮品大部分產自大陸,而疫情的發展使大陸玩具禮品無法出口,搶不到貨源,將使娃娃機店面臨倒閉風潮。

當然大陸疫情發展的這段期間,也出現轉單來台的效應,給一些產業帶來「大紅包」,這些產業包括工具機、紡織製鞋、光學、半導體材料、PCB、光通訊、記憶體、面板等。此一轉單效應可能因疫情拖延而擴大,不過,是否會因疫情受控,或全球經濟放緩而有所轉變,仍存在不確定性。

台灣經貿能否去「中心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此次新冠病毒肺炎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在此之前為甲型H1N1流感(2009年)、小兒麻痺症(2014年)、伊波拉病毒(2014年,西非)、寨卡病毒(2016年,巴西)、伊波拉病毒(2019年,剛果),顯然,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已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此次疫情的發展,討論的議題主要有二。其一是有關中國治理能力,其二是全球經濟去「中心化」。

有關中國治理能力,平心而論,對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它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有落差,以及教育水平懸殊等問題,在社會經濟管理上,確實會面臨諸多治理的盲點和死角。為此,2月3日中共中央常務委員會強調,「這次疫情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顯然公共衛生問題已成今後中國重中之重的社會經濟工作。

此次疫情的發展和應對應是中國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很大的考驗,有助於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疫情防控的最好辦法是透明,在信息快速傳播的網路時代,政府可以藉此讓民眾隨時瞭解疫情的發展和管制,減少民眾的恐懼感。儘管西方不時批評中國的政經體制,但此一體制卻也提供一個有利條件,將疫情影響局限在短期內,對經濟的影響將不致拖延和擴大。

至於此次疫情對全球和台灣經濟的影響和衝擊,按照安聯集團以各國在地產出有多少比重源自中國的投入,算出中國斷鏈影響最大的是比重高達5%的台灣,韓國4%居次,荷蘭、匈牙利和印尼皆為3%,引發對全球產業鏈的檢討。基於經貿安全和投資風險考量,近來有關企業經營應進行更多擴散,去中心化、多樣化的供應鏈活動成為討論的焦點,但有趣的是,當台灣美妝業因陸來源斷鏈轉向韓國採購,卻發現韓國美妝品瓶器的重要生產基地也在中國。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製造基地,水泥、家電、手機等超過兩百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因此,在市場經濟驅動下,小企業很難針對中國進行去「中心化」,而大企業試圖分散風險也將是一個長期的緩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