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我軍留在大陸的長子何標自述(上)
張我軍留在大陸的長子何標自述(上)
何標是台灣「新文學運動」中著名作家張我軍的長子,本名張光正。在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年輕的張光正選擇了中共,1945年到中共的游擊區抗日,為保護家人,改名何標。1945年11月何標與父親到游擊區與中共幹部甄華見面,張我軍與他這位學生徹夜長談後,甄華勸老師,抗日戰爭已經勝利,不管留在北平還是回台,「都要做有益於人民的工作」。離開中共游擊區,何標送父親回北平但沒有送到家,目送父親身影漸行漸遠:「我沒想到,那就是對他的最後一瞥了。」本文為何標自述,節自《番薯仔兩岸留痕--京華老台胞口述歷史實錄》。
我並不姓何,原姓張,張光正是我的本名。我家這個張屬清河堂,彰化人,祖籍漳州南靖。據傳說,我們張家的祖先是張良。漢高祖劉邦手下三員大將,張良是其中之一。
我們這個家族應該是河北清河縣附近張姓的一支,由於外患入侵或水旱災害等原因離開原鄉一路南遷,一直遷到福建的南靖縣。南靖是山區,福建最窮的地方。到那兒紮根後的15代祖先叫石斑公,那時他17歲,生活不下去,就偷渡到台灣。去了以後,40歲時娶了一個20歲的新娘,叫王月娘,據我猜想,張王月娘很有可能是台灣的少數民族平埔人,平埔人是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台灣少數民族,和漢人交往多,實際已經漢化了。
我父親是張我軍。他小學畢業就到日本人開的一家鞋店做學徒。有一天他的一個老師去買皮鞋,見到他就問:「你怎麼在這兒?」他說:「我在這兒學徒三年,已經出師了。」老師問:「你會做皮鞋了嗎?」他說:「會啊!」「那你替我做一雙吧。」結果老師拿到這雙皮鞋之後很滿意,覺得這個青年很聰明能幹,就說你到我的銀行裡來吧。這位老師叫林木土,是銀行的襄理。我父親去了以後當小工,端茶倒水打掃衛生,但他打得一手好算盤,所以哪個部門缺人手了,都讓他去幫忙,這樣一來銀行的各個部門他都接觸過,對這套業務都熟了,林木土就決定把他調到另一個分行去當職員。後來林木土奉命到廈門開分行,就帶著他去了。這件事是我父親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他跳出台灣,來到了祖國大陸,這是影響他一生的大事。
當時正是五四運動之後新思潮在全國蔓延的時候,我父親深受影響。不久,這家分行因為經濟危機的原因關閉,給了他一筆遣散費,我父親就拿著這筆錢到了北京。那是1923年到1924年間,他在北京待了九個月,這九個月裡他幹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學習。因為他去北京的目的就是學習五四運動的新思想,學習漢文。他因為上的是日本人的公學校,漢文基礎不是很好;還有就是學習北京話,不懂北京話你怎麼學啊。
第二件是向台灣的舊文壇宣戰。我父親接受五四新思想以後,感覺台灣的文壇太沉悶太落後,就寫了一篇文章《給台灣青年的一封信》,這封信非常尖銳地抨擊了台灣的舊文學。他的文章就像扔了一顆炸彈,把舊文學的壁壘爆炸了,這就引起了舊文學陣營的激烈反抗,對立面之一就是連橫。連橫老先生非常愛國,但是思想比較保守。他認為日本人要同化我們,我們要保存漢族文化,他認為漢族文化就是舊文學,提倡白話文就是廢除漢文,他把舊文學和白話文割裂開來了。於是開始了一場論戰。我父親堅決主張進行文學的改革,反對舊文學,認為舊文學是死文學,是腐朽的東西,要用新生命代替它,態度非常強硬地展開了一場論戰。就這樣我父親被稱作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奠基者、急先鋒。
第三件就是找到了一個物件,就是我母親。我母親是他師範大學補習班的同班,班裡有兩個女生,我父親看中了她,就寫了一首新詩,連同自己的照片一起送給她,展開了攻勢。那時候我母親才十六、七歲,還不太懂這些事。她是湖北人,住在湖北會館。她有個大姐,就跟大姐討主意。大姐答應幫她打聽一下,覺得這個台灣青年還不錯,就帶著她和我父親見了面,藉口就是借書。就這樣借了還,借了還,後來第三者就不參加了。兩個人就在天壇、中央公園、陶然亭這三個地方偷偷約會見面聊天,之後各回各家,那時候自由戀愛還受到很大的限制。後來,我父親的遣散費用光了,不得不離開北京回台灣,在《台灣民報》做編輯記者。
這時,我母親這邊出了問題。因為父親去世早,當家的是四叔。四叔思想比較保守,不願意讓侄女嫁給台灣人,台灣當時屬於日本,那怎麼行?於是就給我母親找了個對象。恰好洪炎秋先生正在北京教書,他就發了個電報給我父親,讓我父親趕快來處理。我父親就到了北京,悄悄一商量,覺得依目前的情況很難和平解決,於是就帶著我母親坐火車到了福建,我母親還穿著學生服,連衣服都沒來得及回家取。在廈門,他們到當地的政府部門領了結婚證,之後就去了台灣,在台北很有名的江山樓舉行了婚禮。我父親從他們第一次見面送那封信和那首詩,一直到他們結婚,一共寫了55首詩,集成了《亂都之戀》這本書,在台灣出版了,這是台灣的第一部白話詩集。
我父親在現代文學領域取得成就,自己的努力是主要的,但遇到了兩個「伯樂」相助:第一個就是林木土,使他從一個小鞋匠一步步到了大陸,沒有這一步,他後來的這些都無從實現。第二個是吳承仕。母親結婚不久就懷上我了,那是1925年。我母親不想在台灣生產,覺得水土不服,跟我奶奶的關係也不是太好,所以就和我父親一起回到北京。1926年我生在了北京。我母親生完我繼續到國立女子師範大學上學,我父親上的是私立中國大學。當時我們住在宣武門外永光寺東街,是租的房子,房主吳承仕,是一位老先生,他從秀才考中進士,清朝滅亡後又變成大學教授,是中國大學和師範大學兩所大學國文系的系主任。他看我父親學習非常刻苦,晚上不睡覺都要念書。覺得這個後生可教,就刻意培養他,把他從中國大學轉到師範大學。與中國大學不同,師範大學是公辦的,基本上不收學費,我父親就這樣一直讀到大學畢業。當然這也是他自己刻苦用功的結果,但如果沒有吳承仕這個「伯樂」,也無法達成。
我父母離開台灣還有一個動機,就是不願意在日本人統治下生活。誰知到了北京不久,「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人占了東三省。當時害怕日本人進關,我家和洪炎秋家就離開北京,逃反到南京、上海、杭州一帶避風頭,後來看日本人沒有進關,就回來了。可是沒幾年「七七事變」爆發,29軍撤退,這樣,我們就第二次被淪陷了。那時候我父親已經把我祖母從台灣接來了,一大家子就靠我父親一個人,所以只能留在北京了。【待續】◆
社論
國際視窗
新冠肺炎疫情與政治
兩岸三地
其他
原鄉人的故事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
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