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98)是「八二三砲戰」40年,這個砲戰創造了一項世界戰史上的「另類」,居然出現「單打,雙不打」,中共宣布單日將向金門開砲,台灣船不可前往補給,但雙日不打,可以補給,補給完了再打,把中華民國的十幾萬大軍困在金門撤軍撤不得。也使得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華民國領土不等於《舊金山和約》「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台灣,台灣之外,還有金馬,四十年來,在美國壓力下而撤軍不了的金馬,在砲戰之後,卻像兩根鋼釘一般把台灣的地圖牢牢的和大陸釘在一起。這場仗是怎麼打起來的,又怎麼會有這麼一種曠古至今未有的「單打,雙不打」的戰術。當年參與指揮砲戰的中共將領雷英夫有以下的回憶。我們則希望兩岸和平,炮戰不再,大家都要記取教訓。編 者。後因稿擠,至今並未轉載。編者 2020年3月15日
一、毛澤東在北戴河一聲令下,萬砲齊發,大小金門地動山搖。
1958年的7月,正是北京酷熱難耐的季節。比之這酷暑夏季更讓人感到憋悶和不安的,是關於東南沿海的形勢。
一進入7月,來自各方面的情報如雪片一樣飛向北戴河,飛向最高統帥毛澤東的書桌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時正式在北戴河舉行。
毛澤東詳細閱讀了以下一份情報材料:
7月中旬,美軍在派遣五千名海軍陸戰隊員入侵黎巴嫩的同時,聲稱根據1954年美蔣《共同防衛條約》,要把裝有核彈頭的「鬥牛士」導彈運到台灣,彈頭對準中國大陸。
進入7月以來,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慫恿支持下,加緊了對東南沿海城市的襲擾。頻繁出動飛機轟炸福建、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城市,派軍艦和小股匪特在沿海襲擾,並一再叫囂要反攻大陸。
蔣介石千方百計地要挑起中美戰爭,為製造緊張局勢,他公然宣布台、澎、金、馬等地進入緊急戰備狀態。
此時,中國各民主黨派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懲罰蔣軍。
大量的人民群眾來信表述著同一個願望,中國人民強大起來了,不能聽任美蔣反動派這樣肆無忌憚地對我進行破壞和騷擾。有的來信甚至直截了當地發問:建國這麼些年了,連大陸這麼大的地方都解放了,近在咫尺的金門、馬祖難道就解決不了嗎?……
毛澤東擱下手中的材料,點燃一支煙,在住室前那片綠草坪上,慢慢地踱著步。是啊,都解放這麼多年了,沿海這麼多城市隨時都在遭到蔣軍飛機的空襲,學生不能安靜上課,工人不能安心生產,群眾怎麼能沒有意見呢?本來,解決台、澎、金、馬,完成統一祖國大業,是黨和政府的既定方針。建國以後,已經採取了各種措施。政治上,我們一再聲明解放台灣是我國內政,不容他人插手,國共之間可以進行第三次合作,一切「和為貴」,且已連續派人與蔣介石集團秘密商談;外交上,我們堅決反對美帝國主義霸佔台灣,希望美國從台灣海峽早一天撤軍;軍事上,我國一再重申了一定要解放台灣和沿海島嶼的決心,並做好了解放金、馬的軍事行動計畫。至於是用武力或用和平的方式,那是可以商量的,時間遲一點也是可以的。但由於美國人一直武力霸佔著台灣,從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的大處著眼,對台、澎、金、馬的軍事行動,我們一直採取比較克制的態度,目的在於避免和美軍發生直接的軍事對抗。甚至1955年蔣軍在美第七艦隊掩護下從大陳島撤退時,我軍也沒有追擊和砲擊。
看來這一切都被對方視作了軟弱可欺。
蔣介石仗著他與美國人簽訂的《共同防衛條約》作保護,愈加為所欲為,氣焰似乎一天比一天囂張,大有在某一個早上重返大陸之勢。特別是美國人宣布要把「鬥牛士」導彈運到台灣的消息公布之後,蔣介石的這種囂張氣焰日盛一日。
這個《共同防衛條約》到底有多大的效能呢?美國人對蔣介石的保護到底有多大的限度呢?毛澤東遙望滿天繁星,使勁抽了一口煙,又把一團煙霧噴向空中,似乎噴出了久積心頭的鬱悶。似乎就在這瞬間,毛澤東的一個宏大的構想完成了:砲轟金門。用砲擊,檢驗美蔣《共同防衛條約》的效能。看看美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略到底是攻勢呢,還是守勢?
其實,若說對金門的砲擊,並非始於1958年。建國以後斷斷續續數年間,砲擊似乎沒有停止過,不過規模不等罷了。
1953年9月3日,我軍曾對大、小金門發動了一次相當猛烈的砲擊,一下子就摧毀蔣軍砲兵陣地七個,擊沉炮艇、拖輪各一艘,擊傷獵潛艦三艘,擊毀水上活動碼頭一個。從「九.三」砲擊開始,直到9月22日,我軍共擊落敵機12架,擊傷42架。1954年8月,美蔣預謀簽訂《共同防衛條約》,我軍又對金門國民黨軍以懲罰性打擊。從此之後,雙方的砲戰時有發生,有蔣軍主動打的,也有我軍主動打的,反正斷斷續續,炮聲不斷。
不過,毛澤東籌劃中的這次大砲戰,無論時間、規模及猛烈程度,都是以往任何砲戰所無法比的。
根據毛主席、黨中央的戰略決心,1958年7月18日,國防部長彭德懷、總參謀長黃克誠在北京旃壇寺召開軍委作戰會議,制定砲擊金門的具體方案。
根據這次作戰會議的決定,陸軍以福州軍區為主,調集22個砲兵營,部署在廈門、蓮河地區,打擊大小金門的蔣軍目標;以六個岸砲連,部署在廈門、蓮河、圍頭一線,打擊料羅灣的蔣軍艦艇。空軍以福州空軍為主,先以二個殲擊機團進駐福建連城、福州、龍田各機場;轟炸機、偵察機隨後進駐江西樟樹等地,以奪取東南沿海的制空權,並准許必要時轟炸金門。海軍以東海艦隊為主,除以殲擊機掩護策應汕頭、連城空軍作戰,並掩護三都澳海軍基地外,另集中八個岸砲連,配合陸軍打擊大小金門;調五個魚雷快艇大隊、二個潛艇大隊、一個高速砲艇中隊,分別進入泉州、東山、三都澳等地,準備從海上打擊蔣軍的艦艇部隊。
陸、海、空三軍參戰部隊的火砲共459門,艦艇80餘艘、飛機200架。這些部隊全部於7月24日前部署完畢。
砲擊金門,這是三軍將士盼望已久的,各部隊接到命令後,欣喜若狂,紛紛要求參戰,希望早打、狠打。然而,由於當時福建沿海遭颱風襲擊連續19天暴雨,道路泥濘不堪,沖毀橋樑43座,公路坍方也十分嚴重。部隊在陰雨中作業,病員驟增,加之空軍、海軍的部署要作局部調整,對國際形勢也需要觀察幾天,於是毛澤東於7月27日致信彭德懷、黃克誠,信中說:
睡不著覺,想了一下。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勢。彼方換防不打,不換防也不打。等彼方無理進攻,再行反攻。中東解決,要有時日,我們是有時間的,何必急呢?暫不打,總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這個主意,你看如何?找幾個同志議一議如何?……如彼來攻,等幾天,考慮明白,再作攻擊。以上種種,是不是算得運籌帷幄之中,制敵千里之外,我戰則克,較有把握呢?不打無把握之仗這個原則,必須堅持。如你同意,將此信電告葉飛,過細考慮一下,以其意見見告。
葉飛是毛澤東提議任命的這次砲戰的總指揮。他接到毛主席的信後,認為推遲砲擊時間比較有利,於是立即復電:根據前線情況,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些再進行砲擊,較有把握。
後來的實踐證明,毛澤東對這次砲擊時間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國民黨空軍控制了福建前線的制空權。當時,我沿海機場的飛機起飛,不能朝大海方向,只能往後飛,然後再掉過頭來。如果朝前飛一起飛就到台灣海峽上空了。我軍要在福建前線站穩腳跟,必須掌握制空權。利用砲擊推遲的這段時間,我空軍與國民黨空軍進行了連續半個月的空戰。結果,蔣空軍損失飛機50多架,大約占它飛機總數的三分之一。我軍損失20多架。空戰之後,制空權完全被我們控制了,蔣軍老實了,為砲擊金門掃清了障礙。若沒有掌握制空權,我軍那麼密集的火砲和艦艇是不可能在沿海一線展開的。
8月20日,毛澤東在對國內外形勢作了進一步觀察以及我軍各種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決定對金門國民黨軍 立即予以猛烈砲擊,要把金門封鎖起來,造成要解放金門的聲勢。
也就在同一天,毛主席指示福建前線的總指揮葉飛,要他立即去北戴河。21日下午三點,葉飛到了北戴河毛主席的住處。一見到毛主席,葉飛就把砲擊金門的準備情況,砲兵的數量和部署,包括實施突然猛襲的打法,都一一作了匯報。彭老總、林彪也參加了,總參作戰部長王尚榮也在座。地圖沒有掛在牆上,而是攤在地毯上。毛主席一邊聽匯報,一邊看地圖,精神非常集中。
匯報完了,毛主席突然提出一個讓葉飛意想不到的問題:「你用這麼多的砲打,會不會把美國人打死呢?」那時,美國顧問一直配備到國民黨部隊的營一級。
葉飛回答說:「哎喲,那可是打得到的呀!」
聽葉飛這麼一說,毛主席足足考慮了十幾分鐘,然後又問:「能不能避免打到美國人?」葉飛回答很乾脆:「主席,那我無法避免。」毛主席聽後,再也不問其他什麼問題,也未作任何指示,便宣布休息。熟悉毛主席習慣的人都知道,這是他要進一步考慮問題了。
晚飯後,作戰部長王尚榮拿了一張條子給葉飛,那是林彪寫給毛主席的。林彪這個人很會琢磨毛澤東的意圖,他看毛澤東很注意能否避免打到美國人的問題,所以特意寫了個條子。條子的內容是:主席很關注如何避免打美國人的問題,是否可以通過王炳南(正在華沙同美國進行大使級談判)給美國透一點消息。當時許多人大為奇怪:林彪這人怎麼這樣莫名其妙,告訴了美國人不就等於告訴了台灣嗎?這怎麼能行呢?
葉飛看完林彪寫給主席的條子,在吃驚的同時,問王尚榮:「主席讓你把條子交給我看,有沒有話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態?」王尚榮回答:「主席沒說什麼,只說拿給你看。」這關係到最高決策問題,毛澤東既然沒要表態,葉飛一句話也沒說。
第二天,毛澤東請葉飛參加會議。毛澤東下決心了,根本沒有理睬林彪的建議。談到打美國人的問題,毛澤東的話很簡單:「那好,照你們的計畫打。」毛澤東要葉飛留在北戴河指揮,實際上是毛澤東在直接指揮,福建前線則由張翼翔、劉培善代葉飛指揮。
第三天,即1958年8月23日,軍委根據毛主席的命令,決定對金門蔣軍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砲擊,著重打擊蔣軍指揮機關、砲兵陣地、雷達陣地和停在料羅灣的蔣海軍艦艇。23日上午,中央軍委下達了「一級戰備」命令。
下午五時半,毛主席一聲令下,我軍萬砲齊發,猛轟金門。砲聲驚天動地,在金門飛起一團團數不清的煙柱。第一次急襲,所有砲兵陣地同時向金門開火,一個小時密集發射了幾萬發砲彈。砲火織成的火網,映紅了整個天空。火力猛烈而密集。後來有人評論說:「與攻克柏林的砲火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片刻工夫,整個金門島為一片硝煙所籠罩,蔣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我軍的砲火打得很準,一下子摧毀了蔣軍的許多陣地,特別是集中火力猛擊金門胡璉的指揮所,打得非常準確。當即擊斃蔣軍金門防衛司令部中將副司令等三人,擊傷蔣幫「國防部長」俞大維和中將參謀長一人。可能打早了五分鐘,後來得到情報,我軍開砲的時候,胡轋和美國總顧問剛好走出地下指揮所,砲聲一響,趕快縮了回去,沒能把他們打死。若是晚開砲五分鐘,這兩人必死無疑。在陣地上的美國顧問被打死二人。對此,美國人一直沒有吭聲。
二、砲轟金門的滾滾硝煙中,蔣介石竟連叫:好!好!好!
砲擊金門的時間,如果從1954年算起,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徐向前元帥下令停止對金門的一切砲擊為止,整整持續了25年。但在這25年的砲戰中,規模最大、最猛烈、最驚心動魄的是1958年8月24日開始的砲擊。從這一天直到10月25日,兩個多月時間,我軍共大打放射萬發以上砲彈七次,中打放射千發以上砲彈八十多次,零星打炮一千餘次。直打得金門島上天翻地覆,硝煙滾滾。打得美國人倉皇調兵、手忙腳亂。奇怪的是,當蔣介石得知金門蔣軍遭到猛烈砲擊時,不僅沒有驚慌失措,反而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眉飛色舞地連聲說:「好!好!好!」
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卻全在毛澤東的預料之中。得知蔣介石的這一反應,毛澤東笑了。他說:「我們的這個老對手是精明的,砲聲一響,他又可以向美國主子討價還價了。」其實,從美軍侵占台灣那天起,美蔣之間就一直存在著討價還價的較量。蔣介石期望美國人對他所控制的三十多個島嶼給予保護,而美國人所期望的是蔣介石撤出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以玩弄「兩個中國」的陰謀,建立所謂「中華福爾摩莎國」,為其「託管」台灣並永遠霸佔台灣做準備。
蔣介石的居心,在台灣國民黨當局最後一任駐美「大使」沈劍虹(曾任蔣介石的英文秘書)的《使美八年紀要》一書中亮出了底牌,他說:所謂「共同協定」,是蔣介石不僅意欲保衛台灣,而且意欲保衛金馬,目的在於拖美國人下水,造成中共與美國人的直接對抗。而美國人則主張放棄金馬。從此便播下了美蔣爭執的種子。
美國人的主張,也是由其駐台北的「大使」蘭金亮出底牌的。在1954年9月30日他寫給美國國務院的信中公開說:「正式地、公開地承擔保衛所有有關的三十多個島嶼或其中任何島嶼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所以,1955年,我軍解放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島,在美軍掩護下,蔣軍又相繼撤出大陳島之後,美國政府便通知國民黨當局:美軍將不協助他們守衛南鳧山島,蔣介石無可奈何,只能在三天之內撤走了。
毛澤東巧妙地利用了美蔣之間的這一矛盾。
當時,毛澤東決定大規模砲擊金門,是不是要解放金門、馬祖呢?不要說普通人,就是一些高層人士,還有台灣的蔣介石,包括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在內,都沒有搞清楚。毛澤東的這一重大決策,是同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國人進行較量,是一個有國際、國內重大意義的戰略行動,這是一般人所弄不明白的。毛澤東選擇這個時機大規模砲擊金門,擺出我軍要解放金門以至台灣的姿態,可以說一舉兩得:一是警告蔣介石;二是同美帝國主義進行較量,把美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遠東來,以調動當時正在入侵中東的美國第六艦隊,支援中東人民的革命鬥爭。
一切全在毛澤東的預料之中。金門砲聲一響,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就傷透了腦筋,據說他三天睡不覺摸不清我軍此舉的意圖。從我空、海軍入閩,牢牢掌握了福建沿海的制空權、制海權看,從修建鷹廈鐵路及大批空軍基地看,我軍絕不只是解放金、馬,而是大舉渡海解放台灣的前奏。於是艾森豪威爾下令將地中海美第六艦隊的一半艦隻調到台灣海峽。這樣,中東局勢由此便緩和下來了。
艾森豪威爾哪是毛澤東的對手,他完全被毛澤東調動了。當然,支援中東,僅僅是目的之一。
前面提到《使美八年紀要》的作者沈劍虹寫道:「中共掀起台灣危機,用意在於試探美蔣共同防衛條約的效能。」這裡「試探」一詞倒是用得比較貼切的。於是,美國的杜勒斯於9月4日發表聲明,公開要擴大美國在台灣海峽的侵略範圍,對中國人民進行戰爭訛詐。美國人從中東、從本土、從菲律賓迅速調集艦隻,當時在台灣海峽有美軍的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40艘。美軍第46巡邏航空隊、第一海軍陸戰隊艦空隊和其他好幾批飛機也調到台灣,美國第一批陸戰隊3,800人也在台灣南部登陸。侵台美軍司令還揚言,要在9月8日演習中封鎖我沿海島嶼。
這一切,怎麼能不使蔣介石高興呢?在他看來,我們砲擊金門,表面是打他,實際上在幫他,砲聲一響,他便可以在中美對抗中求生存了。當時國民黨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後來對人說,從「八.二三」大砲戰之後,台灣海峽便不再有戰爭了。蔣軍才有了幾十年的安定的生存環境。此話可謂合乎情理之言。
三、毛澤東命令:專打蔣艦,不打美艦。重砲轟擊下,美艦掉頭而逃;台灣大罵:美國人混蛋。
美國人重兵部署台灣海峽,但使用起來卻是慎之又慎的,這為「八.二三」之後的實踐所一再證實。
1958年8月30日,周恩來總理從北戴河打來電話,要我和總參謀長黃克誠及外交部的喬冠華一起,立即趕赴北戴河參加毛主席召集的會議,研究關於砲擊和領海線劃分的問題。
因為砲擊金門情況複雜,中央的重大決策照例是在毛主席、中央政治局授意之下,由周恩來召集國防、外交方面的負責人聯席會議討論實施的。參加聯席會議的通常是周恩來、彭德懷、陳毅、張聞天、黃克誠、章漢夫、王尚榮、喬冠華和我。涉及某一具體問題,如要起草新聞公報或聲明稿時,就臨時請吳冷西、姚臻、田家英等人參加。聯席會議一遇到重要情況採取的措施,或用電話向毛主席匯報,或將起草好的材料送毛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常委(毛、劉、朱、陳、鄧等),審閱批准後,一般由周恩來當場簽發交有關部門處理。這是一個效率極高的指揮機構。抗美援朝、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等,都是採用這個辦法進行領導指揮的。金門砲戰的第一階段,即8月23日至9月2日,黃克誠總長按照總理的指示,在北京帶著這個指揮機構做了三件事。
一是為讓全國人民了解金門砲戰情況,由我代中央軍委起草了一個關於砲擊金門的通報,經黃克誠修改後,上報在北京坐陣的總書記鄧小平審閱,然後送給在北戴河開會的毛主席、周恩來最後修改批發。
二是為便於同美國鬥爭和保護我沿海漁業生產,我們一起研究起草了一個劃定領海線的方案,建議我國的領海線由習慣的3海里擴大到12海里。
三是研究砲擊金門的情況及第二階段的砲擊方案。
這一次來北戴河,就是當面向毛主席匯報這些問題的。在毛主席的住處,為這三個問題專門開了兩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張聞天、黃克誠、喬冠華和我。研究領海問題時,還特意請了外交部的劉澤榮等三個資深的法律顧問列席。
毛主席、周總理很有興趣地聽了劉澤榮三個老顧問的意見。他們按照海牙會議的文件及美英等國領海寬度都是3海里的習慣做法,主張我國的領海寬度也定為3海里,不宜定為12海里,以免引起國際糾紛。這三個老專家雖然思想比較古板,但對國際法非常熟悉,又敢於在主席、總理面前充分申述自己的意見,因而深得主席、總理的喜愛。毛主席說他喜歡這些人的書呆子氣。總理說聽聽他們的不同意見,可以作個比較,對他們卻一直引為自豪和榮耀。劉澤榮為此高興得一夜未眠,說他這一輩子最榮耀的兩件事,一是他親眼見過列寧,二是他親自參與了毛主席、黨中央關於領海線劃分的決策會議。
1958年9月4日,我國外交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並宣布自9月4日起外國軍用船舶、飛機,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領空。與此同時,中央軍委下令福建前線停止砲擊三天,以觀察各方動態。
金門砲戰一開始,蔣介石便拚命拉美軍下水,要美軍和他們一道襲擊福建沿海。美國從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出發,不同意蔣方要求,雙方發生爭吵,最後美國答應幫蔣軍防守金門,並予以護航。就在我宣布12海里領海權的同一天,杜勒斯代表美國政府聲明,一方面說美國將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一方面又說美軍將負責保護金門、馬祖,並且宣稱不承認中國領海12海里的規定。
針對美國杜勒斯的聲明,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立即發表聲明:「中國政府有權對盤踞在沿海島嶼的蔣介石部隊給予堅決的打擊和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任何外來干涉都是侵犯中國主權的罪惡行為。美國政府如果繼續對中國進行侵略和干涉,把戰爭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必須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同時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級會談中堅持中美之間只存在美軍從台灣海峽撤軍問題,不存在停火問題。指出美國只談停火問題是干涉中國內政的陰謀。
這時候,大、小金門等蔣占島嶼,包括金門唯一的港口料羅灣和海面,全部在我火砲射程以內。金門蔣軍的補給全靠台灣從海上運輸,由海軍護航。我軍砲火則轉向攻擊其海上運輸線, 即專打它的運輸船隻。最後,金門海上運輸線完全被我截斷了,金門不但彈藥補給中斷了,糧食、燃料的補給也中斷了,儲備的砲彈在半個月砲戰中消耗得差不多了,儲備糧也僅剩一個月,頻頻向台灣告急。
為恢復其海上補給線,9月7日,國民黨海軍副司令黎玉璽及美國顧問率二艘運輸艦、五艘作戰艦艇,在美國二艘巡洋艦、五艘驅逐艦的護航下,駛進金門海域。十四時四十五分到十九時,美國四艘軍艦侵入我領海以內。我國外交部即向美國提出警告。怎麼辦?對美蔣護航編隊如何打法?具體地說,打不打美艦?如果美艦首先向我開火我還不還擊?這便成了最關緊要的重大政策問題了,稍一不慎或某一門砲打偏了,就有引起中美戰爭的危險。
當晚24時,中央軍委決定於9月8日對金門再進行一次懲罰性打擊。這時毛澤東已從北戴河回到北京。9月8日上午,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專門召集會議。與會者有毛澤東、周恩來、陳毅、張聞天、黃克誠、喬冠華和我。會議先要我匯報蔣軍編隊及活動情況,然後確定以打蔣軍方式,反對美軍護航。恰在這時,福建前線的總指揮葉飛急電請示毛主席,問對美蔣編隊打不打?毛主席回答:「照打不誤!」
葉飛又請示:「是不是連美艦一起打?」
毛主席回答:「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毛主席還特別指出,要等美蔣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才打,要一小時向北京報告一次美蔣編隊的位置、隊形及航行情況,到達金門料羅灣時,要等北京的命令才能開火。
葉飛又請示:「我們不打美艦,但如果美艦向我開火,我們是否還擊?」
毛主席明白回答:「沒有命令,不准還擊!」
毛主席的命令及答覆,都是由作戰部長王尚榮和我轉達的,葉飛唯恐有誤,鑄成大錯,又問了一遍:「如果美艦向我開火,我是不是也不還擊?」回答依然很清楚:「不准還擊!」
據說葉飛聽完電話十分緊張。美艦和蔣艦相距僅僅二海里,只打蔣艦,不打美艦,這很不好辦,如果哪一門砲稍有誤差,便會打到美艦上。至於美艦向我開砲,我不還擊,這便比較好辦。為了準確執行毛主席的命令,葉飛親自向各砲群下達命令:待美蔣聯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時,北京下達了命令才開砲;各砲群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如美艦向我開火,我不予還擊!
各砲群聽了這個命令,都驚呆了,紛紛追問葉飛。葉飛只得又把毛主席的命令重複一遍,才算放心。
9月8日中午12時43分,美蔣海軍聯合編隊抵達金門料羅灣港口,運輸船開始在碼頭卸下補給物資。葉飛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了北京的毛主席,毛主席立即下達了開火的命令。我軍42個砲兵營及所有海岸砲兵,以突然的密集火力攻擊蔣艦及其運輸艦隻,集中轟擊料羅灣港口碼頭。沒想到我軍一開砲,美艦丟下蔣艦及運輸船隻不顧,掉頭向台灣逃去。
美國軍艦一走,蔣軍的所有船隻孤零零地暴露在我軍面前,遭到我軍砲火的狠揍猛打。於是,金門蔣軍及料羅灣的蔣艦紛紛向台灣告急。台灣問:「美國朋友呢?美國軍艦呢?」台灣大罵:「美國人混蛋!」
蔣軍急火了,他們使用報話機通話,連密碼也不用了,我們的偵聽機聽得清清楚楚。這次砲戰,從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六時,我軍發射砲彈二萬餘發,蔣軍艦隻被我擊沉三艘,擊傷數艘。這是我軍大規模砲擊金門以來,同美國人第二個回合較量。
據葉飛後來回憶說;我砲擊蔣艦,負責護航的美國軍艦竟然不敢還擊,且掉頭逃跑,這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的。當時他站在廈門雲頂岩的前線指揮所裡,正隨時準備應付美艦向我開火呢!
事後葉飛及前線官兵才明白,原來毛主席命令只打蔣艦,不打美艦,並且下令如美軍向我開火,沒有命令不准還擊,這一切都是在試探美蔣共同防禦條約的效能到底有多大,美軍在台灣海峽的介入究竟到了什麼程度。
這次較量,算是把美國人的底數摸清楚了。它貌似凶惡,其實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共同防衛簽約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涉及美國自身利益,要冒和我軍發生衝突的危險,它就只顧自己,顧不得蔣軍許多了。
毛澤東的遠見卓識,再一次受到中外軍事家的嘆服。
美國人把其臉面丟在了金門,別無它法,只有靠大施戰爭威脅去挽回。
我砲擊蔣艦的第三天,杜勒斯代表美國政府又開始訛詐和恐嚇,他說:「美國國會聯合決議,授權總統使用美國武裝部隊,保護金門、馬祖等蔣軍所占島嶼。」9月11日,美國四艘軍艦再次掩護十一艘蔣軍運輸、作戰艦艇駛向金門海域,意在再次對我逞淫威。
同9月8日一樣,我砲兵部隊以雷霆萬鈞之力再次對蔣軍艦艇和金門進行了大規模的砲擊,發射炮彈二萬五千餘發。美國軍艦和9月8日一樣,在猛烈砲擊之下,倉皇逃入公海。他們口頭上不承認我12海里,實際上又不敢不遵守我12海里的規定。這一次,再度引起了美蔣之間的大吵大鬧。
美國人借機逼使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杜勒斯公開發表講話,認為蔣介石在金門、馬祖駐紮軍隊是不明智的,是愚蠢的,也是不謹慎的。此話傳到了台灣,蔣介石老羞成怒,他立即發表公開聲明說:「對杜勒斯的聲明,我無接受的義務。」「若至緊要關頭,台決獨立作戰。」
沒想到,一場砲擊,竟然使美蔣之間的矛盾步步激化和表面化。
更出人意料的是,蘇聯的赫魯曉夫也坐不住了。
我砲擊金門一開始,赫魯曉夫便急急忙忙派他的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秘密跑到中國來,一方面責問我們打砲為什麼沒有通知他們,一方面又提出建議成立中蘇聯合艦隊,共同防衛中國的沿海。
毛主席憤怒了。圖謀干涉中國內政和控制中國,對蘇聯的赫魯曉夫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1955年,他就曾一再想方設法把中國納入華沙條約國體系,直接受他的控制。這理所當然地遭到毛主席和中國政府的嚴辭拒絕。這一次,毛主席再次戳穿了赫魯曉夫妄圖變中國為其附庸的陰謀,義正辭嚴地指出:中國人民保衛自己的領海,是我們的內政,別人無權干涉。
這足以說明,我們砲擊金門,不僅打痛了美帝國主義,也暴露了赫魯曉夫集團的大國沙文主義。
四、眼看金門唾手可得,毛澤東卻突然決定,對金門島「封而不死,打而不登」。
經過持續一個多月的砲擊,特別對美蔣聯合艦隊的連續砲擊,我們已把美帝國主義的底牌摸得清清楚楚了。
金門在被我砲火封鎖了一個多月之後,海上補給線已完全切斷,糧食供應已發生危機,彈藥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以說彈盡糧絕。如果北京一聲令下,登陸解放金門,可以說是唾手可得,至於馬祖,那更不在話下。
那幾天,福建前線沈浸在高度的興奮狀態之中,國慶節也顯得熱鬧非凡。高層指揮員每時每刻都在靜候著來自北京的命令,盼望早一天解放金門。特別是當年曾因攻擊金門而失利的老部隊,情緒更是空前高漲。想起來,那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九四九年,因船隻匱乏,率先登陸金門島的部隊和敵人乒乒乓乓接上了火。而第一批登陸部隊使用的船隻本來要回頭接後續部隊,可因潮水退落而擱了淺,被敵人全部擊毀,大部隊在岸這邊無法過去增援,因為我們手裡一條船也沒有了。眼睜睜地看著登島的部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與敵人激戰而束手無策,其沉痛心情難以盡述。島上槍聲漸漸消失,我第一梯隊的三個團苦戰三天三夜,傷亡殆盡,無一人投降,被俘的都是一些傷員。蔣軍傷亡二萬六千多人,我軍也損失九千餘人,成建制部隊的覆沒,在我軍歷史上是極少有的。
眼下,望著對岸的金門島,想起當年英勇犧牲的登島英雄們,部隊上上下下一個個摩拳擦掌,只是盼望著北京的命令能早一天下達。
1958年10月6日,也就是金門前線剛剛慶祝完國慶節日的第五天,陣地的喇叭裡突然廣播了來自北京的文告。大家聚集一起靜靜地在聽。文告全文如下:
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
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金門戰鬥,屬於懲罰性質。你們的領袖者們過去長時間太猖狂了,命令飛機向大陸亂鑽,遠及雲、貴、川、康、青海,發傳單,丟特務,炸福州,擾江浙。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砲,引起你們注意。台、澎、金、馬是中國領土,這一點你們是同意的,見之於你們領導人的文告,確實不是美國人的領土。台、澎、金、馬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也是你們同意的,見之於你們領導人的文告,你們領導人與美國人訂立軍事協定,是片面的,我們不承認,應予廢除。美國人總有一天肯定要拋棄你們的。你們不信嗎?歷史巨人會要出來作證明的。杜勒斯9月三十日的談話,端倪已見。站在你們的地位,能不寒心?歸根結柢,美帝國主義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十三萬金門軍民,供應缺乏,饑寒交迫,難為久計。為了人道主義,我已命令福建前線,從10月6日起暫以七天為期,停止砲擊,你們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你們與我們之間的戰爭,三十年了,尚未結束,這是不好的。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這一點,周恩來總理在幾年前已經告訴你們的。這是中國內部貴我兩方有關的問題,不是中美兩國有關的問題。美國侵占台灣與台灣海峽,這是中美兩方有關的問題,應當由兩國舉行談判解決,目前正在華沙舉行。美國人總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於美國有利,因為它可以取得主動。遲走不利,因為它老是被動。一個東太平洋國家,為什麼跑到西太平洋來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東太平洋是東太平洋人的東太平洋一樣。這一點是常識,美國人應當懂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之間並無戰爭,無所謂停火。無火而談停火,豈非笑話?台灣的朋友們、我們之間是有戰火的,應當停止,並予熄滅。這就需要談判。當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究竟以早日和平解決較為妥善。何去何從,請你們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
1958年10月6日上午一時
這篇文告是毛澤東親筆起草的。作為毛主席身邊的參謀,我已經提前知道主席要以國防部長的名義起草一份文告。我不僅驚嘆主席那邏輯嚴密、抑揚頓挫的優美文風,更驚嘆主席這必將為世界關注的驚人之舉。
在福建前線,一些官兵並不清楚毛澤東的深謀遠慮。有人疑問,到手的果實為什麼不摘了呢?有人抱怨,打了幾十年仗,還沒見過這樣的陣勢,不懂,不懂!更多的預見:這是毛主席的又一步高棋,等著吧,金門前線將會出現更加讓人驚喜的場面。
的確如此,這是毛澤東的又一著高棋。
以這篇文告的發表為標誌,毛澤東針對著美蔣矛盾的激化,決定改變策略,把原定的封死金門逼蔣撤退,或打到一定程度相機登陸解放金門的方針,改為對金門採取「封而不死,打而不登」、「保留金、馬在蔣介石手中」的方針。說明白一點,這個方針就是聯合蔣介石集團同美國鬥爭,擴大美蔣之間的矛盾。文告的發表,標誌著金門砲擊進入了新的鬥爭階段,即以政治鬥爭、外交鬥爭為主的階段,打打談談,打打停停,半打半停。
美國人狡猾得很,一看我國防部長的文告,馬上宣布自10月8日起停止護航,實際是乖乖地接受了彭總的命令。
蔣介石對美國的停止護航更加不滿,向美國鬧獨立。但從內心裡,他們卻慌了手腳。台灣的新聞媒介代表當局說話,一則說共產黨的文告是「騙局」,一則說是「發動新攻勢前的喘息」。一則說要其「無條件投降」,一則說這是離間美蔣「合作關係」。輿論之亂,已經是語無倫次,足見蔣介石集團的內心是多麼焦躁不安。
這是「騙局」嗎?不是的,因為砲擊千真萬確地停止了,自文告一發表,砲聲隆隆的金門前線立時一片沉寂。
這是「喘息」嗎?同樣不是,因為我軍已無意奪唾手可得的金門。
這更不是要蔣介石「無條件投降」,因為我們國防部長的文告講得明明白白:「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
至於說「離間」,美蔣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不那麼美妙。我們只要求美國人休管我們中國人內部的事情,休想騎在中國人頭上拉屎撒尿。實際上,蔣介石心裡明白,寄人籬下,仰人鼻息,那滋味不是那麼好受的。
內心矛盾重重的蔣介石別無選擇,為了表示對美國停止護航的不滿,他再次挑起戰火。1958年10月十日,蔣介石乘國民黨舉行「國慶節」機會,命令他的空軍起飛四十四批,一百八十二架次,到大陸上空進行示威性襲擾。我空軍戰機立即起飛,大敗蔣家空軍,擊落蔣機三架,又一次嚴重打擊美蔣的氣焰。
五、毛澤東命令: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砲。
從10月6日至10月13日,我們以沒有美軍護航為條件,給蔣軍以補充給養的機會,也是給台灣當局以考慮和平解決的機會。
10月13日,一星期滿了,我們決定再停止砲擊兩周,目的是讓蔣軍補充充足的給養,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和談問題。與此同時,毛主席又親筆起草了國防部命令。命令全文如下:
福建前線人民解放軍同志們:
金門砲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借以觀察敵方動態,並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兵不厭詐,這不是詐。這是為了對付美國人的。這是民族大義,必須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我們這樣做,就全局來說,無損於己,有益於人。有益於全民族六億五千萬人,就是不利於美國人。有些共產黨人可能暫時還不理解這個道理。怎麼打出這樣一個主意呢?不懂,不懂!同志們,過一會兒,你們會懂的。待在台灣和台灣海峽的美國人,必須滾回去。他們賴在這裡是沒有理由的,不走是不行的。台、澎、金、馬的中國人中,愛國的多,賣國的少。因此要做政治工作,使那裡大多數的中國人逐步覺悟過來,孤立少數賣國賊。積以時日,成效自見。在台灣國民黨沒有同我們舉行和平談判並且獲得合理解決以前,內戰依然存在。台灣的發言人說:停停打打,打打停停,不過是共產黨的一條詭計。停停打打,確是如此,但非詭計。你們不要和平,打是免不了的。在你們採取現在這種頑固態度期間,我們是有自由權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停。美國人想在我國的內戰問題上插進一隻手來,他們叫停火,令人忍俊不禁。美國有什麼資格談這個問題呢?請問他們代表什麼人?什麼也不代表。他們代表美國人嗎?中美兩國沒有開戰,無火可停。他們代表台灣人嗎?台灣當局沒有發給他們委任狀,國民黨領袖根本反對中美會談。美國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其人民是善良的。他們不要戰爭,歡迎和平。但是美國政府的工作人員,有一部分,例如杜勒斯之流,實在不大高明。即如所謂停火一說,豈非缺乏常識?台、澎、金、馬整個地收復回來,完成祖國統一,這是我們六億五千萬人民的神聖任務。這是中國內政,外人無權過問,聯合國也無權過問。世界上一切侵略者及其走狗,統統都要被埋葬掉,為期不會很遠。他們一定逃不掉的。他們想躲到月球裡去也不行。寇能往,我亦能往,總是可以抓回來的。一句話,勝利是全世界人民的。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砲。切切此令!
國防部長彭德懷
1958年10月13日上午一時
《告台灣同胞書》和國防部命令一發表,砲擊金門便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於蔣介石集團,我們可以說做到了仁至義盡。毛主席在起草國防部命令的同時,還起草了一個《再告台灣同胞書》,作為10月6日《告台灣同胞書》的續篇。這個續篇我看了,與其他各篇一樣,也是一篇氣勢磅礡的輝煌篇章。毛澤東用駁斥各種奇談怪論的方法,奉勸蔣介石集團要進行和談,不要上美國人的當,最後被美國人拋到大海裡邊去。為了爭取蔣介石,他還表揚蔣介石處理孫立人案件、胡適案件、「五.二○」台灣人民砸爛美國領事館案件,都做得對,做得好!鼓勵蔣介石集團堅決和美國人分離開,跟偉大祖國靠攏。毛澤東明確提出,自美國人占領台灣以來,形勢已經變了,美帝國主義已經成為我們共同的敵人,國共雙方完全可以化敵為友。在這篇文告裡,毛澤東還說,自即日起我們準備停止砲擊七十天,如有必要,還可能延長。這篇文告後來因為杜勒斯要訪問台灣,情況變得錯綜複雜,毛澤東和周恩來要再看看形勢變化,故未發表。
為了貫徹毛主席、黨中央關於砲擊金門的新方針,10月17日晚上,周總理召集彭德懷、陳毅、黃克誠、張聞天、喬冠華、王尚榮和我一起開會。我們詳細地分析了形勢和世界各方面的評論,進一步研究了以後砲擊中的一些具體措施。第二天,毛主席、周總理要我立即乘飛機去福建前線,向前線指揮員葉飛、韓先楚、劉培善等同志傳達中央新精神。
當我在連城機場下了飛機,乘車趕往廈門時,一過漳州就又聽到猛烈的砲聲。我知道這是因為蔣介石不僅不接受和談,反而在10月29日邀請杜勒斯訪台,這砲聲大概是給杜勒斯的「歡迎禮砲」吧!
杜勒斯應蔣之邀赴台,會談的主要內容是美國要蔣介石撤離金馬,固守台灣,先使台灣與大陸割斷聯繫,孤立起來,然後再由國際託管台灣,然後一步步實現其「兩個中國」的陰謀。蔣介石一看杜勒斯又在故技重演,當時就大發雷霆,據說他在談判桌上便拍案大怒。他說:「在我活著的時候決不從金馬撤軍。」恰在這時,我軍恢復砲擊,這便加劇了美蔣之間的矛盾。中央軍委決定10月20日16時恢復對金門進行大規模的砲擊。這次砲擊規模相當大,發射砲彈三萬餘發,擊中蔣軍運輸艦隻四艘,大型貨船一艘,這便是擴大美蔣矛盾的禮物。
我到達廈門後,當即向正在廈門指揮砲擊金門作戰的劉培善(福州軍區副政委)、張翼翔(福州軍區副司令)、石一宸(福州軍區副參謀長)、陳銳霆(軍委砲兵副司令)傳達了毛主席關於砲擊金門的新決策,隨即又趕赴福州,向葉飛、韓先楚同志進行了傳達。大家情緒高昂,一致擁護毛主席的決定和指示。
10月24日,總參謀長黃克誠從北京打來長途電話,告訴我毛主席起草的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再告台灣同胞書》明日即行廣播。我立即將這一消息轉告了前線的領導及同志們。第二天一早,大家便聚集一起,收聽來自北京的聲音:
台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
我們完全明白,你們絕大多數都是愛國的,甘心做美國奴隸的只有極少數。同胞們,中國人的事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一時難以解決,可以從長商議。美國的政治掮客杜勒斯,愛管閒事,想從國共兩黨的歷史糾紛這件事情中間插進一隻手來,命令中國人做這樣,做那樣,損害中國人的利益,適合美國人的利益。……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來。你們知道張作霖將軍是怎樣死去的嘛?東北有個皇姑屯,他就是在那裡被人治死的。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分子都沒有良心。……同胞們,我勸你們當心一點兒。我勸你們不要寄人籬下,讓人家把一切權柄都拿了去。
我們兩黨的事情很好辦。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逢雙日不打金門的飛機場、料羅灣的碼頭、海灘和船隻,使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大小島嶼上的軍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應。化敵為友,此其時矣。逢單日,你們的船隻、飛機不要來,以免受到可能的損失。這樣,一個月中有半月可以運輸,供應可以無缺。你們有些人懷疑,我們要瓦解你們軍民之間官兵之間的團結。同胞們,不,我們希望你們加強團結,以便一致對外。打打停停,半打半停,不是詭計,而是當前具體情況下的正常產物。不打飛機場、碼頭、海灘、船隻,仍以不引進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蔣、杜會談,你們吃了一點虧,你們只有代表「自由中國」發言的權利了;再加小部分華僑,還許你們代表他們。美國人把你們封為一個小中國。10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10月16日杜勒斯預製的同英國一家廣播公司所派記者的談話,杜勒斯從台灣一起飛,談話就發出來。他說,他看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中國,並且說,這個國家確實存在,願意同它打交道,云云。謝天謝地,我們這個國家,算是被一位美國老爺看見了。這是一個大中國。美國人迫於形勢,改變了政策,把你當作一個「事實上存在的政治單位」,其實並非當作一個國家。……國民黨朋友們,難道你們還不感覺這種危險嗎?出路何在!請你們想一想吧。……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一致的。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容許其實現的。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一切愛國者都有出路,不要怕什麼帝國主義者。當然,我們並不勸你們馬上同美國人決裂,這樣想,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是希望你們不要屈服於美國人的壓力,隨人俯仰,喪失主權,最後走到無存身之地,被人丟到大海裡去。我們這些話是好心,非惡意,將來你們會慢慢理解的。
國防部長彭德懷
1958年10月25日
這篇文筆犀利的文告,再次在蔣軍官兵中引起了震動。中國共產黨人光明磊落的立場和觀點,使蔣軍中的不少有識之士看到,中國的前途將屬於中國共產黨,而不屬於蔣介石集團。文告如重磅炸彈一樣,使蔣軍軍心加速趨向動搖之中。至此,砲擊金門的高潮便告一段落,此後便轉入象徵性的零砲或小打。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宣布與台灣蔣介石集團斷交並撤軍,於是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對金門的一切砲擊。」持續二十多年的金門砲擊這才正式結束。
其實,自1958年1月25日,毛主席以國防部長的名義發表文告之後,雙方零零星星的打砲完全成了一種象徵。我們不僅變成了單日打,雙日不打,而且不打陣地和居民點,只打到海灘上。後來又發展到逢年過節,停止三天砲擊,讓金門軍民平安過節。金門方面也完全照此辦理。美蔣完全被毛澤東的高明策略牽著鼻子走,打砲也演變成美蔣我三方之間的一種特殊對話,一種不在談判桌上進行的談判。這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觀。
記得毛主席的第一篇文告發表之後,我們很多同志,包括一些身經百戰的高級將領,都表示不理解。以後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了「絞索政策」並作出解釋,我們的很多同志才恍然大悟。
「絞索政策」的含義是什麼呢?毛澤東說,金門、馬祖是套在蔣介石脖子上的「絞索」,而更重要的是套在美帝國主義脖子上的「絞索」,這是美帝國主義自己套上的。它霸占我國領土台灣不放,同蔣介石簽訂共同防衛條約,這個「條約」本身就是一條絞索,是美帝國主義自己套上的,我們為什麼要幫助蔣介石和美帝國主義解開套在他們脖子上的「絞索」呢?毛澤東還說,中國領土台灣,中東的黎巴嫩,及所有的外國的軍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國主義脖子上的「絞索」,是美帝國主義自己製造了這種絞索並把它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美國侵略者在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脖子上的絞索便勒得越緊。
對毛主席的這些話所包含的更深層次的道理,我們的許多高級將領是以後才逐漸明白的。
大規模砲擊金門以後,美國人好像突然醒悟了:金門、馬祖是他們的沈重包袱。於是便迫使蔣介石扔掉它,但蔣介石堅決不幹。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不從金門、馬祖撤退,就可以拖住美國不放,一旦共產黨要跨海解放台灣,便可以得到美國人的保護。我們不解放金門、馬祖,不讓蔣介石扔掉這個包袱,也就不讓美國人把這根絞索從自己脖子上脫掉。
1960年,美國進行總統選舉,肯尼迪和尼克松在競選演說中,把金門、馬祖問題作為他們的一個辯論題目。肯尼迪在辯論時說:「如果能說服蔣介石,把防線劃到台灣和澎湖周圍,則美國捲入戰爭的機會將減少很多。」金門、馬祖,已成為美國的熱門話題,更多的美國人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沈重的包袱。
毛澤東的政略、戰略和外交策略之高明,令世人為之折服,毛澤東決定不拿下金門,實際上是給後人留一條對話渠道,開闢了一條通過談判統一祖國的道路,給美帝國主義留下一條擺脫不掉的絞索。
1960年6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訪問台灣,毛澤東決定,在這位美國總統到達前夕和離開的時候,砲擊金門並在金門前線舉行反美武裝示威。毛澤東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司令部」的名義,起草發表了《告台、澎、金、馬軍民同胞書》。《告同胞書》說:
艾森豪威爾要到你們那裡「訪問」了。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杜勒斯雖然死了,美國併吞台灣的心並沒有死。艾森豪威爾的政策就是杜勒斯的政策。
《告同胞書》莊嚴宣告:
為了支持亞洲各國人民反對艾森豪威爾強盜旅行的正義鬥爭,為了支持台、澎、金、馬愛國同胞反對艾森豪威爾的蔑視和鄙視,我們決定;按照單日打砲的慣例,在6月17日,艾森豪威爾到達台灣的前夕和6月19日艾森豪威爾離開台灣的時候,在金門前線舉行反美武裝示威,打砲「迎送」。美國的武裝力量,近來不斷向我們威脅和挑釁。我們這個決定,完全是為了向美帝國主義示威。
《告同胞書》警告蔣軍官兵:
在砲轟期間,你們務必躲在安全地帶,不要出來,以免誤傷。你們的船,在這兩天也要注意,切勿駛近砲轟地帶,以免危險。倘若有人不遵我們勸告,甘心為虎作倀,膽敢擾亂偉大的反美武裝示威,必遭嚴懲,勿謂言之不預。
9月17日,我福建前線眾砲齊發,這正是當時一些記者們描述的「萬砲齊發轟瘟神」,轟得艾森豪威爾在海峽對岸心驚肉跳,夜不能眠,於是便提前結束訪問,匆匆離開了台灣。
金門前線真是一座絕妙無比的舞台。
毛主席在這裡導演了一齣精采無比而又奧妙無窮的蔚為壯觀的砲戰之劇。
它的歷史意義,至今還令我們有著深刻的現實的實驗。
(選自《在最高統帥部當參謀──雷英夫將軍回憶錄》),收錄在許世銓編《台海風雲錄》,1988,北京。
社論
國際視窗
新冠肺炎疫情與政治
兩岸三地
其他
原鄉人的故事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
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