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推動產業鏈「去中化」的虛幻性

吳福成
(智庫退休研究人員)


前言:「企業撤出中國」甚囂塵上

今年5月12日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忽然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晶圓廠,外界盛傳這是在川普政府推動產業鏈「去中化」政策下,台積電受到美方「政治」壓力不得不妥協的結果。但就在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後,美國商務部同日也發布禁令,除非獲得美國政府供貨許可,否則半導體廠商不得將含有美國軟體和技術的產品賣給中國的華為。此一新規定連台積電也受限制,由於台積電約有10%到20%的生意在中國,而且都集中在華為,這次台積電之所以願意被迫赴美設廠,不排除背後應有其特別的商業考慮。

台積電的赴美設廠,應是其全球多元布局的必要舉措,畢竟作為全球半導體生態體系的一個重要成員,他在台灣、大陸和美國都有設廠,追求的是中美台三方的平衡關係。理解了日本的「中國+1」策略,以及台積電維持在兩岸和美國間的平衡,即不難發現美國單邊推動的產業鏈「去中化」,是有其孤立的虛幻性。

「去中化」是一種戰略遏制

「既接觸又遏制」的美中關係長達40年,川普政府時代,從中國技術可能危及美國安全出發,甚至出於地緣政治考量,要全力對付中國的競爭挑戰,遂採取了很大程度屬於單邊行動的戰略來遏制中國的發展,其中,為推動美國產業鏈「去中化」,讓美國與中國經濟脫鉤,已成美國國會和川普政府的共同目標。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甚至還規劃,將提供每一家想撤離中國的美國企業100%的搬遷成本。

面對川普政府要求美國供應鏈離開中國的龐大壓力,在中國投資設廠的美國企業認為代價將會很高,因而在新冠疫情緩和復工情形樂觀之際,更無意撤離中國,並普遍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據中國美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和跨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聯合進行的商業調查,超過70%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的需求和盈利穩定,不會因疫情影響而將生產、供應和採購業務遷至海外,同時反對中美貿易脫鉤,希望兩國經貿關係持續健康發展,只有4%的美國企業計畫將製造活動遷出中國。

川普政府甚至考慮採取稅收刺激措施並恢復補貼,以吸引在中國的美國企業遷回,但迄今仍不見熱烈響應。主要原因是,美國企業在中國設廠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建構起有利可圖的供應鏈格局,即使要撤,所需也絕非幾年的時間。正如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指出,企業搬離中國,脫離原有上下游配套企業、物流網絡、合作夥伴和消費市場等,這些都需企業去重新尋找、談判和開拓,成本巨大,遠非川普政府補貼搬遷成本可覆蓋。

美國協力管理諮詢公司(Dezan Shira &Associates consultancy)專家特倫特.戴維斯即指稱,美國企業不希望徹底離開中國,但他們確實也希望能改變產品的原產國,以避免出口美國時被課徵高關稅,因此採取靈活的關稅遊戲,其中「中國+1」,在第三地培育替代供應商就是策略之一。

日本政府要落實「中國+1」策略

日本安倍首相於今年4月7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將撥出108兆日元作為緊急經濟對策方案款項,其中有「構築強韌經濟結構」計畫,以應付新冠疫情突顯出的日本國內產業鏈脆弱性,如口罩、防護衣等衛生用品等的生產。日本政府將通過數年努力,以支援企業將產業鏈移回日本,或以多元化方式構築強固產業鏈。對於這項政策,外界不明究裡地擴大渲染,認為是日本政府加碼在推動供應鏈「去中化」,殊不知以日本政府的經貿投資體制,對一般性加工企業是不會動用財政資金來支援日本企業撤出中國的。

《日本經濟新聞》專欄作家柯隆指出,早期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最多超過兩萬家,後來減少到15,000家,其中不少企業把中國當作出口加工基地,他們為壓縮成本而離開中國市場。但有更多企業留在了中國,因為他們不僅把中國當作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中國已成為他們產品的消費市場。對企業經營來說,工廠到市場距離越短越好,所以只要是把中國當作市場的日本企業,是不會貿然離開的。

回過頭來說,上述被疑為要日本企業撤出中國的日本政府相關計畫,在本質上應是「中國+1」政策傾向的更具體化而已,並非像美國川普政府的供應鏈「去中化」措施,主要係從戰略壓制中國的角度出發。客觀而言,日本政府為保證今後日本企業的生產活動儘量不被意外事態影響,決意要支援部分設在海外的生產製造能力搬回本國,基本上無可厚非。因此,若簡單地解讀為日本企業要撤出中國,也就與事實相去甚遠了,何況日本政府的相關計畫文件並未具體提及中國!

尤其隨著新冠疫情的防控形勢好轉,在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已變得很淡定。目前中國的營商環境、勞工綜合技能、政策條件等都有巨大提升,這不是其他開發中國家可比,加上龐大的市場,不斷提升的消費能力和需求,更對日本企業極具誘惑。最新日本振興貿易機構(JETRO)上海事務所的調研結果發現,在中國華東地區的710家主要日本企業,約九成企業表示並沒有改變供應鏈和從中國撤出生產據點計畫,如果有,也是在中國境內或日本國內進行改變而已。

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中化」

最近在川普政府的強大政治壓力下,台積電宣布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先進製程五奈米製程晶圓廠,總投資額120億美元,預計明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儘管美方高調指稱,台積電係與川普政府的「選擇美國」計畫合作,這項投資案彰顯了川普總統的產業鏈「去中化」和美國製造業復興政策已產生了作用。但台積電的赴美投資,除表層上看起來好像配合川普政府而行,深層底下再探究,則不排除是一種務實的商業發展策略。

川普政府早已對中國華為祭出「實體清單」的封鎖措施,企圖使之無法從海外擁有美國技術含量高於25%的半導體廠進口產品,但台積電代工部分因自身擁有關鍵技術,且來自美國的技術含量比例較低,遂得以避開美方限制,持續出口給華為。不過,此舉引發川普不滿,認為華為仍在持續使用美國軟體,以及通過海外晶圓代工廠(使用美國設備)來生產半導體產品,將破壞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策略,因而態度轉趨強硬,直接要求所有替華為代工的半導體廠都需要經過美國政府的批准,並再三施壓台積電必須赴美投資始能解套。據信,台積電之所以願意赴美設廠,應是已與美方談妥放寬台積電出口華為的限制條件。

不過,因美國市場占台積電每年營收總額近六成,中國大陸市場則只占約兩成,從接近市場生產的合理性,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此刻則不得不考慮川普政府拋出的「國家安全」大帽子,正如張忠謀稍早公開指稱的,「世界已不再安寧,台積電將會是地緣政治家的必爭之地。」此番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還涉及必須建立新的供應鏈,但美國的半導體下游封裝、測試、PCB模組、組裝等產業鏈脆弱,人工成本又貴,目前台積電正積極徵詢國內供應鏈夥伴能否共同參與。

客觀而言,台積電赴美設廠,並非要把現有上海8吋晶圓廠和在南京12吋晶圓廠移轉過去,所以不存在所謂產業鏈「去中化」問題,從某種程度看,實則是在美國擴張產能的「中國+1」策略。甚至,台積電赴美設廠地點選在亞利桑那州,也隱含有深層的商業謀策,當地國防工業和半導體產業群聚,過去台積電已承接美國F-35戰機的可程式化晶片,以及5G通訊晶片的龐大訂單,未來應可成為當地軍工、5G通訊晶片的專門供應大廠。另外,跨國企業英特爾(Intel)有多座廠位於亞利桑那州,未來台積電也可能有機會就近承接英特爾的訂單。

結語:台灣不能搭錯車!

綜合上述,不難理解川普政府祭出的產業鏈「去中化」,雖形成了一片烏雲,卻下不了滂沱大雨。美國挾其逐漸衰落的大國霸氣和優勢,固然局部性壓縮了中國企業發展空間,迫使其必須轉向找尋美國市場以外訂單,以及重新建構沒有美國技術含量的新的全球產業鏈,但是迄今無法讓中國產業鏈一刀斃命。再者,川普政府基於遏制中國發展的地緣戰略因素,推動產業鏈「去中化」,猶未能獲得美國企業界普遍認同,大多企業實際上還是「用腳決定」留在大陸。

甚至美國最緊密的盟友日本,即使遭遇新冠疫情摧殘,經濟遭到嚴重衝擊,也不輕易跟「老大哥」美國共舞,更未曾喊出「日本企業撤出中國」。

反觀台灣,執政當局的「親美反中」路線,力推大陸台商回流,並提出優惠租稅和金融資金為餌,儘管回流家數和金額有一定數字,但卻動搖不了多數台商持續融入大陸產業鏈的實質狀態。美、日兩國都推出租稅優惠和補貼政策吸引廠商回流之際,蔡政府經貿部門開始積極思索,針對海外大廠,如何增加其考慮在台灣落腳的誘因。尤其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將來若有一天美國也把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和供應鏈夥伴整個挖走,勢必降低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範圍的龍頭優勢,套用川普那句話:「這是國家安全問題!」準此而言,台灣大廠又豈會輕率地和產業鏈「去中化」跳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