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vs.「去美國化」

川普打擊中國對美國經濟真的有利?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從農曆年前爆發並在全球快速蔓延迄今已四個多月,歐美各國紛紛祭出居家令和保持接觸距離措施,對生產和消費造成鉅大衝擊,導致國際油價暴跌,生產供應斷鏈,全球景氣陷入急凍狀態。

隨著疫情慢慢獲得控制,主要經濟體逐步解封,重啟經濟,經濟終將復甦,但除了大規模紓困方案潛藏的政府財政和金融風險外,各國政府可能還必須面對美中兩大經濟體激烈衝突所引發的全球產業鏈重整和政經格局轉變的影響。主要根源在川普政府近來再度發佈對中國華為企業新出口禁令,同時要求美國上市公司必須證明他們不受外國政府控制,再度對中國掀起貿易、科技,甚至點燃金融戰火苗,川普政府還揚言可能切斷與中國的關係。

與此同時,台灣的台積電宣佈了赴美國投資設置先進晶圓廠計劃,川普此舉措固然有美國優先和製造業重建,乃至「國家安全」的政策思維,但它不僅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衝擊,也將對國際政經格局發生微妙影響。不過在其他國家採取因應對策之後,此項「去中國化」策略是否真的對美國經濟有利,值得進一步探討。

一、世界經濟回穩,惟力道不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IHS Markit)最新經濟預測,今年(2020)全球經濟成長將從萎縮3%下修到萎縮5.5%,下跌幅度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三倍,可能要花上兩到三年時間才能回復到疫情前水平。

亞洲開發銀行(ADB)5月15日發佈報告指出,若新冠肺炎疫情在六個月內獲得控制,對全球經濟造成的代價可能高達8.8兆美元,比ADB 4月3日公佈的預估值增加逾一倍,相當全球GDP的10%。亞太地區的經濟損失約佔全球30%。但是ADB也指出,各國政府紛紛採取財政措施減緩疫情的衝擊,不可避免地使全球債務再創新高。據估,全球央行與政府為防疫已推出至少15兆美元刺激計劃,國際金融協會(IIF)預估,這會增加全球今年債務佔GDP比率增加20個百分點至342%,這是各國政府在疫情緩和,經濟逐步復甦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近來受惠於部分經濟開始解封,全球經濟有回升跡象,但力道仍不足。以歐元區為例,歐元區整體經濟雖然仍深陷史上最嚴重的不景氣,但景氣萎縮的幅度已明顯放緩。「埃信華邁」5月21日公佈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初值為30.5%,儘管仍遠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但已較4月的13.6%大幅回升,來到三個月最高。歐元區前兩大經濟體景氣跌幅同步趨緩,德國綜合PMI從4月的17.4%彈升至31.4%,法國從11.1%上揚至30.5%。儘管PMI止跌回升,但市場憂心需求面短期恐仍疲軟,加上中美關係緊張,歐股基本上仍呈走跌趨勢。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6.8%,2月PMI為35.7%,3月52.0%,4月50.8%,較3月下跌1.2百分點。這主要由於中國雖持續復工復產,但需求弱於生產,進出口訂單雙減,外貿面臨較大挑戰,經濟持續增長面臨內外在嚴峻形勢。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罕見的並未提出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具體預估數值,強調的是「六穩」、「六保」宏觀調控政策,並將再提出近10兆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方案,以期能維持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美國由於疫情的衝擊,加上川普防控輕忽,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衝擊。今年美國第一季GDP增長率為-4.8%,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急劇的衰退。美國5月製造業PMI初值由4月的36.1%上升至39.8%,優於市場預期的38%;服務業PMI由4月的26.7%勁升至36.9%,亦超越市場預期的30%。5月綜合PMI從27%上升至36.4%,三項數據皆升至兩個月高點。

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是衡量美國勞動市場的重要指標之一。受到疫情衝擊,美國4月流失2,050萬個工作,創下歷史紀錄,並將失業率推升至14.7%的高點。美國勞工部5月21日公佈,截至5月16日止,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減少25萬,降至244萬,雖低於前一週的269萬,但仍高於市場預估的240萬。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美國第二季經濟萎縮幅度可能輕而易舉就達到20%,甚至逾30%,不過第三季可望重返成長。鮑爾指出,造成近期經濟低迷的原因不是資產泡沬,或是基本面相關因素,而是對抗疫情擴散的封城措施。

二、藉制裁華為轉移疫情失控焦點

2017年川普上台後開始執行所謂「川普經濟學」的對外經貿政策,主要包括貿易保護主義、擴張性財政政策、製造業再興和擴大就業等。2018年年初首先針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高關稅,掀起貿易戰;4月16日,以違反美國制裁令,向朝鮮及伊朗出售美國產品和科技為由,下令美國企業不得向中國中興通訊供應零件;隨後以國家安全為由下達美國企業對華為出口的禁令。兩國經貿關係由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

歷經13輪磋商,中美兩國終於在今年1月15日簽訂初步經貿協議。此一協議只是雙方折衷的產物,著重美國課徵中國商品關稅高低及中國進口美國商品數量,未涉及美國關切的智慧產權保護和政府補貼等「結構性」敏感議題。

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隨後蔓延全球,中美關係出現新衝突點。原本高度肯定中國防控疫情的川普政府,無法控制疫情在美迅速蔓延,一向恣意妄為,缺乏應有「口德」的川普把矛頭指向中國,將新冠病毒改叫「中國病毒」;要對中國究責,要求賠償。同時針對華為發佈新制裁令,再度掀起中美科技戰。

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下達出口禁令,限制美企、含美技術成分逾25%的外企不得供貨華為。今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新規定,凡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製造的半導體,若要賣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當局核發的許可證。此一新規定只包含華為設計的晶片,未涵蓋這些晶片若直接對華為客戶出貨的情況。為防止此一漏洞,5月下旬,美國商務部有意再緊縮管制,可能會把將晶片賣給華為並因而受益的對象也納入管制,此舉勢將給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鉅大衝擊。

美國商務部同時宣佈,針對華為及旗下海思半導體,未來若要採用美國半導體廠中包括EDA軟體、設備、材料、晶片等產品,包括直接、間接及海外美國公司等,需要取得核准,等於是全面封殺華為使用美國技術,但也將切斷華為與台積電、聯發科、瑞昱等海外供應商的連結。

三、金融和資金流是中美經貿新矛盾點

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加強管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阻斷合資企業資金流的作法,可能掀起一波金融戰的問題,一直受到高度關注,而最近美國政府確實採取一些阻斷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緊縮政策,對兩國間資本的流動定然會造成相當的影響。

首先,今年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法案。此項法案要加強對外國公司的監管。若外企連續三年未能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禁止該公司的證券在美國證交所上市。

除加強審計要求外,還將要求上市公司必須揭露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此項議案被認為是針對中國概念股而來。PCAOB這個機構是在2002年因應安龍會計醜聞案而成立的核查部門,目的在防止可能導致股東蒙受損失的欺詐和不當行為。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數據,在美上市公司224家,市值合計逾1.8兆美元,PCAOB審計核查時面臨障礙的地區,中國、香港有213家,比利時有11家。

「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實施可能會導致阿里巴巴、百度、網易等已在美國上市並籌得數十億美元資金的中國企業在美國下市,也提高了中國企業赴美國籌資的門檻。事實上,中美兩國在這個企業稽核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這也是過兩年多美中貿易磋商過程中爭議的焦點問題。

其次,那斯達克將公佈對首次公開發行(IPO)的新限制,要求IPO籌資規模達2,500萬美元或上市後市值的25%,將提高中國企業在美上市難度。儘管那斯達克不會在規則中特別提到中國企業,但顯而易見的是在抑制中國小型企業到那斯達克上市。

第三,基於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理由,華府積極出手,欲割斷中美企業資本關係,除在次級市場要切斷美資流向中國企業的通道外,也提防中資滲透美國企業。最近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已下令,要求機械外骨骼製造商「艾科索仿生公司」(Ekso Bionics)解散與中資的合資公司。主因是該公司生產的機械外骨骼,用於如動力裝甲,可幫助傷殘人士更好進行活動,但也能作為工業甚至軍事用途。

在中美圍繞貿易、科技和新冠疫情等問題尚未能解決情況下,「外國公司問責法」的實施,那斯達克對IPO的新限制,以及涉及較敏感科技合資公司的限制,將成為中美金融關係的最新矛盾點。

四、去中乎,去美乎,何為主流?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產業鏈重整,川普政府的「去中國化」政策更動見觀瞻。

今年5月20日白宮發表一份16頁的《美國對中國戰略作法》報告,直指中國在經濟、價值觀與國家安全三方面強烈挑戰美國。針對中國的挑戰,美國將提出反制,方式包括重新思考過去20多年的政策,並在「有原則的現實主義」指導下回應挑戰。其中,在經濟層面上是要促進美國繁榮,對抗中國不公平且獨斷的貿易措施與工業政策;同時強化美國經濟,發展未來性產業與中國抗衡。

美國所提出的因應對策有極宏觀的戰略方向和價值觀,必須有細緻和深遠的規劃,但是就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近期間川普政府能採取的因應對策便是亟求美國經濟能「去中國化」,也就是減少對中國經濟的依賴,除了現今已積極進行的科技管制和阻斷資金流外,便是積極吸引美國企業返回美國投資,其具體措施:

一、川普政府目前正計劃透過減稅、補貼與擬定新規等多項提議,推動美國企業將營運或關鍵供應鏈移出中國,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二、設立250億美元的「回流基金」,補助必須將製造移回美國生產的企業,進而確保供應鏈下游產品也在美國國內採購。其中,藥物供應鏈與國防產品「去中國化」列為優先,目的是讓美國自給自足後,甚至能向海外出口,其中包括藥物。

新冠疫情的衝擊將明顯改變世界秩序,也將改變中美兩國關係的根本性質,中美經貿和科技脫鉤,產業「去中國化」似乎也很難扭轉。經貿「去中國化」,減少對中國產業和市場的依賴,確實是各經濟體重要思考方向,但在實際運行中,「去中國化」難道是唯一的選項?事實上,在0跟10兩個極端之間仍有諸多選擇,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動源。

首先,美國政府管制高科技和軍民兩用科技產品的出口和投資,此次疫情暴露美國醫療物資短缺,而這些非敏感性科技產品企業之所以轉向開發中國家生產,主要是比較利益原則下市場驅動的結果,縱然移回美國生產,也將面臨生產成本高漲,出口缺乏競爭力的困境。

其次,近來台積電赴美設廠受到矚目,事實上赴美設廠成本不划算,產能也不高,以致一直不是台積電的重要考量。因此,此次的決定是有其背後「地緣政治」的政治考量,而它所引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組,相關競爭者將興起,而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紅色供應鏈」的發展,也將是吸引投資的重要條件。

第三,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美國對中興和華為的制裁,使中國加速半導體和其他產業國產化,科技的「去美國化」已是必然要求,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新基建」,未來六年更將投入約1.4兆美元發展5G、AI等關鍵技術,在科技領域與美國搶奪主導權,其發展前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