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台再度成為去(2020)年中、日對話中熱議焦點。11月,外交部長王毅日本行,此爭端當然不缺席。12月14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視訊會談,此為岸信夫就任防相後首度與魏鳳和單獨交換意見,岸信夫對中國軍方及海警船反復駛入釣島周邊海域,造成緊張局勢升溫的事態表達關切。不論中日外長或防長的各說各話,但對話中仍可窺見釣島現狀事態的端倪。
回顧2012年9月,日本野田內閣將釣魚台列嶼中的釣魚台、南小島與北小島「國有化」,不僅使中日關係陷入雙方建交後的低潮,更令中國師出有名,以海警等公務船、機在釣魚台周邊海域進行常態性維權勤務,形成中、日共同存在於釣魚台列嶼的新現狀。
野田內閣的「國有化」釣魚台係日本外交失策,徒令此懸案在沈寂30年後再成為中日關係的現實難題。釣島爭端非但事涉主權,在中、日博弈中更與海洋利權、美日同盟及台日關係交纏,使之成為僅能透過對話管控分歧,難以透過一紙協定全面解決。
何況日本始終主張釣魚台屬日,不存在爭議,中、日除各自表述主權立場外,日本若與中國達成任何關於釣島爭議解決之協定,無疑從主權立場上後退,承認釣魚台列嶼為與中國存在主權爭端之島嶼。此即中、日雖在管控分歧上具共識,於2018年啟動「海空聯絡機制」,但機制關鍵所在的「熱線」卻遲遲未能開通,日本小心翼翼的避免因開通「熱線」,落入承認北京力量存在於釣魚台的口實。
王毅在訪日的聯合記者會中表示,爭取年內開通兩國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熱線,加強風險管控,增進安全互信。此外,王毅更呼籲,若雙方公務船以外船隻不進入周邊海域,事態應會改善,但日本對於此議,悍然拒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日本政府完全無法接受,沖繩縣知事公室長金城賢更反駁,絕不能出現沖繩漁船無法作業的事態。
日本突顯中國海警在釣島海域對沖繩漁民構成的威脅,未深入探究此議背後的原因。其實王毅是項關於釣島的呼籲係意有所指,「近一段時間,日方一些來歷不明的漁船反復頻繁進入釣魚島敏感海域,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應」。王毅口中的「不明的漁船」意指日本右翼人士支持或偽裝的漁船,渠等在釣島周邊海域的活動存在上升的風險,亟思利用釣島滋生事端,挑起雙方敏感的民族主義或「厭華」、「仇日」情緒,拉開中日關係。
日本上下對此三緘其口,日本媒體亦未正確解讀「不明的漁船」所指為何,日本外相茂木只能承受輿論對其面對王毅「弱腰外交」的指責。此為日本不能說的秘密,因說破此事,形同承認年來大陸公務船頻頻進入釣島海域的正當性。再者,執政的自民黨中不乏親右翼國會議員,他們藉中國巡弋釣島,升高對中國侵犯日本「尖閣主權」的指責,塑造北京「橫暴形象」,逼內閣強化對釣島的「實效管轄」。
台灣主流媒體亦以此批王毅訪日,高調無禮,暴露中日關係改善無以為繼,造成雙方絕口不提習近平訪日。關於延期的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一事,日本駐北京大使垂秀夫認為,目前仍不是協調具體日程的階段,但中、日的高層對話無可或缺。垂秀夫的時機尚早之說不意味中日關係冷卻,重回對立。
王毅訪日不為敲定習近平的日本國事訪問,因在美國候位總統拜登訪日前,美國民主黨政府的對日政策暫難定調。日本對美外交先於對中外交,此為美日同盟的「義理」,北京瞭然於胸,王毅不為難菅內閣,靜待時機成熟。因此,中國對日外交雖存在對美的戰略思考,但無意離間美日同盟。王毅兼程訪日意在維繫2017年以來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避免釣島爭端因日本右翼挑事導致不測事態。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大勢底定之際,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體系《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在「越南回合」談判中簽署。RCEP架構的完成,意味全球的經貿重回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川普主義」並非主導東亞經貿秩序的思維。
有別於中、韓缺席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未獲致結果前,中、日、韓三者間首度互降關稅,別具意義。中、日、韓貿易關係雖緊密,但日本與中、韓未能順利簽署自貿協定,相較於中、韓自貿區六度減讓關稅,零關稅覆蓋率逾55%,且將展開第二階段降稅談判,RCEP對中、日貿易可謂及時雨。
2019年,日本對中出口額約為14.7兆日元,半導體及汽車相關產品為大宗。RCEP生效後,對中出口汽車零組件的87%將取消關稅,日本的汽車產業對此表示歡迎。此外,現行日本對中國出口鋼材的2-6%關稅亦將取消。日本JFE鋼鐵表示,若在中國汽車產業成長,銷售擴大應可期待。在中國推動「十四五規劃」的「內循環經濟」中,中、日的汽車產業鏈整合將可大幅向前。
其實,中、美缺席的CPTPP難以主導多邊東亞自由體制的建構,且對日本對外貿易形式意義大於實質。雖說拜登上台後,美國可能重返CPTPP,但美國總統川普高揚的「美國第一」所凝聚的保護主義,在民主黨中聲量不小,拜登一時之間難以克服國內政治的困難。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認為,「拜登政府立即重返TPP的可能性極低」,日本不僅需要耐心等待,更須藉RCEP,幫助拜登領導下的美國回到多邊主義,修復與主要國家關係。
此外,菅義偉須延續「安倍外交」,在中、美對立中保持平衡。日本為美國守住CPTPP及結合中、韓與東協(ASEAN)催生RCEP,有助於菅內閣在拜登新政府調整對中政策的不明前景中,靈活應對,避免在經濟與安保間,顧此失彼。
11月20日,日本首相菅義偉以視訊方式在亞太經合會(APEC)上發表演說,指出「日本希望早日核准RCEP的同時,能夠穩步執行並擴大CPTPP,以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圈」。相較於RCEP,菅內閣的首選仍為美國重返後的CPTPP,以利推動日本所持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FOIP),但日本無需在RCEP與CPTPP中二擇一,而是使兩者在未來的亞太自由貿易形成中,兼容並蓄,相輔相成。
對此,中國亦持相同態度。在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中,習近平主席指出,歡迎RCEP簽署,並表示中國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CPTPP前身為美國歐巴馬政府推動之「再平衡」戰略核心之一,被視為意在牽制中國崛起的印太戰略布局。然而,歷經與川普的對抗,習近平對CPTPP正向以對,此應對未來拜登主政後重回多邊主義之美國不必然走上難解的零和博弈之表態,破除川普主導的「對中包圍網」,使「脫鉤」不成為事實。
中國需要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後的世界更需要中國。因疫情趨緩,美、日及歐盟今年第三季經濟強勢反彈,但隨秋冬疫情再度升高,為經濟復甦投下陰影。唯中國疫情控制得當,且率先施打疫苗,經濟可持續第二季即領先美、日、歐復甦的勢頭,2020年經濟將以正成長收局,扮演維繫全球經濟動能的主要市場。此為北京創造機會,攜手印太周邊國家及歐盟,擺脫保護主義及全球各大經濟體之間的相互脫鉤,為「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達標奠基。
今(2021)年為北京重新布局全球戰略的關鍵,首要之務即在美國外交重開機之際,與拜登新政府建立對話機制,尋求彼此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共同語言,此雖難以回到中美關係的過去,但拜登不可能延續川普毫無章法的「亂打秀」,全球再現的冷戰氛圍可望緩解,降低中、美衝突的機率。
在中美關係的新局中,拜登新政府距離「川普主義」多遠,決定中、美今後對抗的強度。中國如何運用能與異文化共鳴的「軟實力」說好「中國的故事」,實踐習近平的「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化進程,應為在詭譎多變的世局中建構相互理解及信任的可能路徑。◆
社論
台灣統派旗幟
中國與美日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