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身平民的皇帝是漢高祖劉邦,他廢除秦朝苛法,與民「約法三章」;劉邦日後和丞相蕭何議定沿用「五刑」,分別是墨、劓、刖、宮和大辟,每一項都是血淋淋的懲處。第二個平民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由於他的成長背景,深知民間疾苦,對蒙古統治者的暴虐恨之入骨,因此當政時特別重視澄清吏治,即位之初,下令官吏有罪笞刑以上者,皆貶至鳳陽屯田,史載僅洪武九年一年的受罰人數便破萬。繼任的明太祖鼓勵人民入京提告,依照「大明律」,凡貪贓至60兩以上者,梟首示眾,剝皮實草,以使為官者懼不敢犯。
刑律治國,懲貪其表,固權其實,而且是固一姓一家的「萬世」極權。試析明初大案「胡藍案」,便不難理解家天下極權者的圖謀,以及如何利用國家機器迫害功臣,荼毒百姓。
此案主角是丞相胡惟庸,早年經李善長引薦,初任太常寺卿掌管儀典,深得朱元璋器重,之後擔任丞相七年,史載他「生殺予奪」,家鄉舊宅屢生祥瑞之兆而有異心,就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請皇帝到府觀看井湧甘泉,當御駕車隊靠近相府時,內侍云奇捨命警告皇帝,於是胡惟庸謀刺之舉東窗事發。胡案牽連甚廣,朱元璋由此掀開黨獄,此後丞相被廢,敢奏復置者凌遲處死,誅九族,極權統治的政體牢不可破。
後世考證「云奇告變」純屬虛構,胡曾毒害劉基也查無實據。胡惟庸對於駕車失當,導致兒子喪命的車夫痛下殺手,朱元璋藉由此事讓丞相償命,理由實在太過牽強,為了廢除丞相而醞釀胡案,或許是更合理的解釋。
此案的後續延伸到10年後,被譽為「明初蕭何」的李善長遭誅,牽連的人數更多。李善長是胡惟庸的兒女親家,兒子李祺又是當朝駙馬,他的罪名是當初知情不報,且曾收受賄款三百兩黃金。姑且不論胡惟庸在明朝未建立之前是否擁有數百兩黃金,李善長案發時高齡77,榮華富貴,無人能及,他為何要起反心?朱元璋給的說法是天象有異,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追隨朱元璋的功臣元勳,最後只剩湯和一人善終,據說他曾經狀告李善長向他調兵300餘人,事實上湯和在洪武廿三年已經臥病在床,毫無能力率兵,朱元璋安排的供詞不攻自破。
「胡藍案」的另一主角是藍玉,能征善戰而被視為衛青、李靖,他在洪武廿一年官拜大將軍,征北元、討南夷,洪武廿六年駐軍成都,被押返南京處死,藍玉麾下將領皆在錯愕中束手就擒,對於謀反竟無一人知情,反倒是身分卑微的家奴僕役無人不知,彷佛藍玉逢人便說謀逆大事。
此案的招供者很明顯是屈打成招,數千人的筆錄集結成冊,朱元璋親寫序言,以警世人,其中獨缺藍玉供詞,大將軍是死不暝目,寧死不認有罪。
藍玉案發的前一年,太子朱標病逝,得年37歲,朱元璋冊立皇太孫朱允炆接班。藍玉是太子妃的舅舅,如今太子猝逝,太孫難以駕馭這位舅爺,這才是朱元璋欲除之而心安的原因!更何況朱元璋的耳邊還有一個煽風點火者,那就是燕王朱棣,由於藍玉多次警告太子要防範燕王,朱棣頗感芒刺在背,推波助瀾的誅殺藍玉,才不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藍案又是萬人遭誅,朱元璋屢屢大開殺戒,一心為子嗣謀得萬世皇權。洪武卅一年朱元璋死後硝煙四起,竟然禍起蕭牆,骨肉相殘。朱家天下,壽終正寢。朱元璋與一切極權者一樣,只知道世上沒有長生不死的人,不知道世上也沒有長生不亡的政權。
朱元璋廢除實行千年的丞相制,罷黜中書省,政務全由君主親裁,極權專制達到空前高峰,但是缺乏相權輔佐,皇帝的負擔急劇加重,洪武十八年九月的八天之內,皇帝批閱奏章1,660份,定奪國事3,391件。朱家後人並非勤政若此,終致權柄旁落閹宦之手,最有名的是天啟年間的「九千歲」魏忠賢。
時人誇許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之職,向東南半壁的工商業界徵收重稅,於是籌建堅固的關寧錦防線,孫承宗等將領的軍糧軍餉無虞,紅夷大炮迫使努爾哈赤難以踏入中原。不過,魏忠賢及其爪牙在課稅的過程賺個缽滿盆滿,其麾下五彪、五虎、十孩兒、四十孫也並非全是宮中內侍,文武官員自願依附,無非是有利可圖,所以趨炎附勢,為虎作倀,積非成是,正如清乾隆皇帝對明朝覆滅的議論:積弊日深、積習難改,大明王朝已經步上亡國之運!
說明史,照今塵,做一對照,「你懂的」。◆
社論
台灣統派旗幟
中國與美日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